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持续深化省校合作,日前,长治市印发《关于实施“太行英才计划”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试行)》的通知,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布局,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加快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和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太行英才计划”主要内容是什么?具体如何实施?有哪些特点?7月16日,市委人才办就相关问题作出解答。
抓人才就是抓发展,谋人才就是谋未来。日前,长治市正式出台“太行英才计划”,启动“十百千万”人才工程,力争用3年时间,重点集聚30名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引进300名博士研究生专业人才;引育3000名重点行业领域拔尖人才;培养30000名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努力把长治建设成为人才友好型城市,全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人才集聚区和创新高地。
“太行英才计划”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含金量十足的政策?7月16日,记者专访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就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
记者:据了解,“太行英才计划”是长治市近年来最全面、惠及面最广的综合性人才政策。那么,“太行英才计划”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市委人才办:本计划包括总体目标、行动举措、保障机制和组织领导四部分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瞄准经济主战场集聚人才,加大对企业和项目建设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围绕科技前沿领域和长治市产业发展布局、关键技术需求,下大气力吸引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等带项目、带技术到长治市发展,不断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为长治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二是围绕深化省校合作、建设“12大基地”引育人才。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决策部署,从鼓励全市各级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科研平台延伸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吸引大学生到长治市实习实训、创新创业,与高校联合培养大学生,壮大技能人才队伍,大力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对深化省校合作、建设“12大基地”的政策支持保障,强力推动长治市深化省校合作提质增效。
三是着力培养本土优秀人才。从加快培育产业发展紧缺人才、重点行业领域拔尖人才、高素质工匠人才,促进企事业单位人才合理流动,优化事业单位引才“绿色通道”,鼓励“潞商潞才”回流等方面,为长治市培育、积蓄更多的本土优秀人才。
四是为人才提供精准优质服务,加快建设人才集聚的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明确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实行人才举荐制度、推行“太行精英卡”、组建人才集团、成立人才发展基金会、设立“人才主办银行”、强化人才安居保障、建设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平台等多项人才服务机制,从住房安居、子女教育、医疗健康、交通出行、金融支持等方面,为人才提供集成化、保姆式、全链条的精准优质周到服务,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切实增强人才的成就感、归属感和获得感,让长治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就业兴业的沃土。
记者:针对长治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此次出台的“太行英才计划”具体有哪些人才政策支撑?
市委人才办:为促进创新人才向企业和项目集聚,“太行英才计划”比照太原、晋中、晋城等省内相关地市的政策标准,坚持“就高不就低”,提高了对企业引进人才的政策支持。
对于引进的战略科学家,以“启动资金+股权投资”形式 “一事一议”给予项目资助,资助经费分期拨付。对入选国家级、省级重大人才工程计划专家团队的技术项目,在长治市落地实施取得重大成效的,经“一事一议”按照国家级、省级扶持资金的50%—100%给予配套扶持。突出企业承载创新人才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基地,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分别给予平台建设补助和资金扶持。
对于全职新引进的博士,到重点企业工作的人员,连续三年分别给予8万元、10万元、12万元的生活补贴,在长治市首次购房的给予20万元购房补贴;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连续三年每年给予2万元生活补贴,在长治市首次购房的给予10万元购房补贴。长治市新进站的博士后,培养期间给予每人每年3万元的生活补助;出站后留长或来长工作的博士后,按照新引进博士享受相关待遇。鼓励建立各类博士创新基地,对新认定的市级创新类博士工作站连续三年每年给予20万元的研发资助,对新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建站单位,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研发资助。
建立科技人才创业培育库,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人才来长创办企业转化科技成果。鼓励以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投资兴办企业或参股入股,对入库的科技人才创办的企业,在科研项目立项、贷款贴息、创业场所、税费减免、人事代理、工商登记、税收办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
同时,“太行英才计划”还注重对本土重点领域拔尖人才、高素质工匠型人才的激励保障,从住房、资金扶持、薪酬增长等方面多点发力,激励本土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级晋档。
记者:“太行英才计划”聚焦产业发展,如何激励更多科技人才创新创造?
市委人才办:“太行英才计划”明确,长治市将实施“揭榜挂帅”制度,加速推进长治市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的创新研发,对新引进的从事技术创新、科研攻关、科研成果转化等研发人才,个人所得税留归地方财政的,分别由市县两级财政连续三年全部给予奖补。
赋予科技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对获得国家级、省级科研经费资助的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按照国家、省级实际拨付经费的20%和10%给予配套支持。
鼓励科技创新人才成果转化,企业可采取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激励科技人才,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
围绕半导体、光伏、医药健康、装备制造、信创、氢能、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建立《长治市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定期集中发布,大力引进企业管理、经营、研发等方面有较强能力和经验的急需紧缺人才。对确为引才单位破解发展困境、攻克技术难关、拓展营销渠道等的优秀人才,按照企业支出人才薪酬的20%给予最高20万元的奖励。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到企业挂职或参与项目合作、兼职创新,或在职创办企业、离岗创新创业;离岗创业期间保留人事关系,发放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工龄连续计算。充分发挥编制“周转池”作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引进的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可申请“周转池”编制,采取编岗分离的方式定向服务项目开展。
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每年举办专业能力提升学习,激励本土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级晋档,进入更高层次人才序列,5年内实现轮训全覆盖。组织行业领域拔尖骨干到先进地区、高等院校每年开展专题培训、高级研修、考察调研等提升能力。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我们的全部努力就是要营造‘热带雨林式’最优创新创业生态。”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长治市将持续落实人才服务政策,不断完善人才服务、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人才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全方位、立体式服务,用心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强大磁场。(赵雪岗)
原标题:种好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太行英才计划”系列解读之一
相关链接 | ||||||||||
|
|
||
|
||||||||||||||||
|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持续深化省校合作,日前,长治市印发《关于实施“太行英才计划”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试行)》的通知,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布局,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加快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和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太行英才计划”主要内容是什么?具体如何实施?有哪些特点?7月16日,市委人才办就相关问题作出解答。
抓人才就是抓发展,谋人才就是谋未来。日前,长治市正式出台“太行英才计划”,启动“十百千万”人才工程,力争用3年时间,重点集聚30名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引进300名博士研究生专业人才;引育3000名重点行业领域拔尖人才;培养30000名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努力把长治建设成为人才友好型城市,全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人才集聚区和创新高地。
“太行英才计划”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含金量十足的政策?7月16日,记者专访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就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
记者:据了解,“太行英才计划”是长治市近年来最全面、惠及面最广的综合性人才政策。那么,“太行英才计划”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市委人才办:本计划包括总体目标、行动举措、保障机制和组织领导四部分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瞄准经济主战场集聚人才,加大对企业和项目建设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围绕科技前沿领域和长治市产业发展布局、关键技术需求,下大气力吸引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等带项目、带技术到长治市发展,不断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为长治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二是围绕深化省校合作、建设“12大基地”引育人才。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决策部署,从鼓励全市各级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科研平台延伸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吸引大学生到长治市实习实训、创新创业,与高校联合培养大学生,壮大技能人才队伍,大力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对深化省校合作、建设“12大基地”的政策支持保障,强力推动长治市深化省校合作提质增效。
三是着力培养本土优秀人才。从加快培育产业发展紧缺人才、重点行业领域拔尖人才、高素质工匠人才,促进企事业单位人才合理流动,优化事业单位引才“绿色通道”,鼓励“潞商潞才”回流等方面,为长治市培育、积蓄更多的本土优秀人才。
四是为人才提供精准优质服务,加快建设人才集聚的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明确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实行人才举荐制度、推行“太行精英卡”、组建人才集团、成立人才发展基金会、设立“人才主办银行”、强化人才安居保障、建设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平台等多项人才服务机制,从住房安居、子女教育、医疗健康、交通出行、金融支持等方面,为人才提供集成化、保姆式、全链条的精准优质周到服务,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切实增强人才的成就感、归属感和获得感,让长治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就业兴业的沃土。
记者:针对长治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此次出台的“太行英才计划”具体有哪些人才政策支撑?
市委人才办:为促进创新人才向企业和项目集聚,“太行英才计划”比照太原、晋中、晋城等省内相关地市的政策标准,坚持“就高不就低”,提高了对企业引进人才的政策支持。
对于引进的战略科学家,以“启动资金+股权投资”形式 “一事一议”给予项目资助,资助经费分期拨付。对入选国家级、省级重大人才工程计划专家团队的技术项目,在长治市落地实施取得重大成效的,经“一事一议”按照国家级、省级扶持资金的50%—100%给予配套扶持。突出企业承载创新人才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基地,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分别给予平台建设补助和资金扶持。
对于全职新引进的博士,到重点企业工作的人员,连续三年分别给予8万元、10万元、12万元的生活补贴,在长治市首次购房的给予20万元购房补贴;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连续三年每年给予2万元生活补贴,在长治市首次购房的给予10万元购房补贴。长治市新进站的博士后,培养期间给予每人每年3万元的生活补助;出站后留长或来长工作的博士后,按照新引进博士享受相关待遇。鼓励建立各类博士创新基地,对新认定的市级创新类博士工作站连续三年每年给予20万元的研发资助,对新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建站单位,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研发资助。
建立科技人才创业培育库,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人才来长创办企业转化科技成果。鼓励以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投资兴办企业或参股入股,对入库的科技人才创办的企业,在科研项目立项、贷款贴息、创业场所、税费减免、人事代理、工商登记、税收办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
同时,“太行英才计划”还注重对本土重点领域拔尖人才、高素质工匠型人才的激励保障,从住房、资金扶持、薪酬增长等方面多点发力,激励本土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级晋档。
记者:“太行英才计划”聚焦产业发展,如何激励更多科技人才创新创造?
市委人才办:“太行英才计划”明确,长治市将实施“揭榜挂帅”制度,加速推进长治市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的创新研发,对新引进的从事技术创新、科研攻关、科研成果转化等研发人才,个人所得税留归地方财政的,分别由市县两级财政连续三年全部给予奖补。
赋予科技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对获得国家级、省级科研经费资助的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按照国家、省级实际拨付经费的20%和10%给予配套支持。
鼓励科技创新人才成果转化,企业可采取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激励科技人才,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
围绕半导体、光伏、医药健康、装备制造、信创、氢能、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建立《长治市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定期集中发布,大力引进企业管理、经营、研发等方面有较强能力和经验的急需紧缺人才。对确为引才单位破解发展困境、攻克技术难关、拓展营销渠道等的优秀人才,按照企业支出人才薪酬的20%给予最高20万元的奖励。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到企业挂职或参与项目合作、兼职创新,或在职创办企业、离岗创新创业;离岗创业期间保留人事关系,发放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工龄连续计算。充分发挥编制“周转池”作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引进的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可申请“周转池”编制,采取编岗分离的方式定向服务项目开展。
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每年举办专业能力提升学习,激励本土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级晋档,进入更高层次人才序列,5年内实现轮训全覆盖。组织行业领域拔尖骨干到先进地区、高等院校每年开展专题培训、高级研修、考察调研等提升能力。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我们的全部努力就是要营造‘热带雨林式’最优创新创业生态。”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长治市将持续落实人才服务政策,不断完善人才服务、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人才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全方位、立体式服务,用心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强大磁场。(赵雪岗)
原标题:种好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太行英才计划”系列解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