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不误农时不负春!沁县定昌镇3.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入尾声
发布时间: 2024-03-18   |  来源: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挖渠、排管……沁县定昌镇福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远远望去,一片“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呈现在眼前。随着福村400多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持续推进,该镇31000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也将进入尾声。

图为:高质量高标准农田

农业关乎国计民生。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沁州黄小米”“晋汾高粱”……作为重要特色农产品基地,沁县有着不少远近闻名的“名片”。 2023年,沁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试点项目4.6万亩(其中新建4万亩、提质改造0.6万亩),沁县将高标准农田改造与农村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致力打造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标杆,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为了保障项目施工质量,我们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质量监管,紧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隐蔽工程,按照施工合同、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对施工工序进行动态跟踪,严把施工用材质量关,确保民生工程高质量推进,让民生项目真正惠及人民群众。目前田块归并、表土剥离回填、深翻工作已全部完成。涉及田间道路252条,其中,泥结石碎石路77.5km已全部完成,混凝土路62.77km路基已全部完成,3月底路面可全部铺设完成。各类提水管道、低压输水管及输水支管已完成1248.634km、渠系工程2042m及16座蓄水池已全部完成,目前正在加紧打压回填,附属建筑物中建筑泵站7座、给水栓、防冲池、闸阀井、排水井、泄水井等正在加紧施工中。项目区共布设87个耕地质量监测点也已经取样,在春耕开始前一定把所有工作给完善好。”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骈彦杰信心满满地说。

看着眼前马上完工的高标准农田,定昌镇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陈四良说:“过去靠经验种植,传统种植难以根据农作物生长需求的变化及时做出动态调整。2023年我们村作为高标准农田改造示范基地改造了良田400多亩,目前已有农业种植大户流转了100余亩建好的高标准农田,用于春耕后种植大豆等农作物。而且良田改造后,福村区域内紧跟着智慧农业也将上线,今后种田就要‘用数据说话’,田内遍布角落的摄像头和传感器,可以实时收集气象环境、虫情、墒情、水肥情况等农业生产数据,通过数字农业智慧管理平台进行分析后,就能远程管理农作物的生长全流程,我们农民们也将过上‘轻简化、智能化’生产的日子”。

以往农业土培模式,进行大水漫灌、人工施肥,不仅浪费水资源,还往往因过量施肥或者施肥不均匀导致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果蔬长势不一。2024年,沁县将着力提升农业发展科技含量,推动农业向数字化、向智慧化加快迈进。今后的智慧农业将利用传感器、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壤的湿度、气温、作物生长情况等数据,提供精准的施肥和灌溉方案,降本增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让农作物生长全过程实现“数字化”。未来智能化设备会逐渐站上农业生产管理的“C位”,智慧农田也将悄然改变乡亲们的种地方式。得益于农业科技赋能,积极推进现代科技向农业领域渗透融合,将全力激活“沁县优农”发展动力,为加快乡村振兴提供一对强有力的“科技翅膀”。

奋进新征程,逐梦现代化。“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乡村振兴为引领,聚焦本地产业‘特色优势’,扎实抓好‘智慧农业’建设,打造具有竞争性的沁县品牌,全面构建沁县优农新发展格局,为加快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提供强劲动力。”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连奇说。(郭学红、秦超)

原标题:春耕备耕正当时 高标准农田建设忙


[编辑:贾霄星]

  相关链接
· 喜报!沁州黄小米“拿下”三项“国字号”荣誉
· 沁县机关集中办公区改扩建全面完成
· “脆生生”变“钱钵钵”!沁县“干馍”闯出大市场
· 陈向阳在沁县调研
· 沁县天鹅飞舞尽显生态之美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沁县
不误农时不负春!沁县定昌镇3.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入尾声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挖渠、排管……沁县定昌镇福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远远望去,一片“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呈现在眼前。随着福村400多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持续推进,该镇31000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也将进入尾声。

图为:高质量高标准农田

农业关乎国计民生。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沁州黄小米”“晋汾高粱”……作为重要特色农产品基地,沁县有着不少远近闻名的“名片”。 2023年,沁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试点项目4.6万亩(其中新建4万亩、提质改造0.6万亩),沁县将高标准农田改造与农村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致力打造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标杆,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为了保障项目施工质量,我们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质量监管,紧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隐蔽工程,按照施工合同、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对施工工序进行动态跟踪,严把施工用材质量关,确保民生工程高质量推进,让民生项目真正惠及人民群众。目前田块归并、表土剥离回填、深翻工作已全部完成。涉及田间道路252条,其中,泥结石碎石路77.5km已全部完成,混凝土路62.77km路基已全部完成,3月底路面可全部铺设完成。各类提水管道、低压输水管及输水支管已完成1248.634km、渠系工程2042m及16座蓄水池已全部完成,目前正在加紧打压回填,附属建筑物中建筑泵站7座、给水栓、防冲池、闸阀井、排水井、泄水井等正在加紧施工中。项目区共布设87个耕地质量监测点也已经取样,在春耕开始前一定把所有工作给完善好。”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骈彦杰信心满满地说。

看着眼前马上完工的高标准农田,定昌镇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陈四良说:“过去靠经验种植,传统种植难以根据农作物生长需求的变化及时做出动态调整。2023年我们村作为高标准农田改造示范基地改造了良田400多亩,目前已有农业种植大户流转了100余亩建好的高标准农田,用于春耕后种植大豆等农作物。而且良田改造后,福村区域内紧跟着智慧农业也将上线,今后种田就要‘用数据说话’,田内遍布角落的摄像头和传感器,可以实时收集气象环境、虫情、墒情、水肥情况等农业生产数据,通过数字农业智慧管理平台进行分析后,就能远程管理农作物的生长全流程,我们农民们也将过上‘轻简化、智能化’生产的日子”。

以往农业土培模式,进行大水漫灌、人工施肥,不仅浪费水资源,还往往因过量施肥或者施肥不均匀导致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果蔬长势不一。2024年,沁县将着力提升农业发展科技含量,推动农业向数字化、向智慧化加快迈进。今后的智慧农业将利用传感器、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壤的湿度、气温、作物生长情况等数据,提供精准的施肥和灌溉方案,降本增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让农作物生长全过程实现“数字化”。未来智能化设备会逐渐站上农业生产管理的“C位”,智慧农田也将悄然改变乡亲们的种地方式。得益于农业科技赋能,积极推进现代科技向农业领域渗透融合,将全力激活“沁县优农”发展动力,为加快乡村振兴提供一对强有力的“科技翅膀”。

奋进新征程,逐梦现代化。“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乡村振兴为引领,聚焦本地产业‘特色优势’,扎实抓好‘智慧农业’建设,打造具有竞争性的沁县品牌,全面构建沁县优农新发展格局,为加快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提供强劲动力。”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连奇说。(郭学红、秦超)

原标题:春耕备耕正当时 高标准农田建设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