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襄垣秧歌:地方小戏登上大舞台
发布时间: 2024-04-22   |  来源: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襄垣秧歌源于明末清初的民间社火活动,是一种充满乡土气息和生活意味的地方戏曲。它是在当地说唱艺术、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吸收社火挑高、地圪圈及西火秧歌、上党梆子等艺术成份,而逐渐成为行当唱腔齐备的舞台戏曲艺术。光绪十年,在襄垣上良村成立了由襄垣十三个村、武乡五个村组成的襄垣秧歌发展史上第一个正式职业班社——“十八村秧歌班”。历史上盛行襄垣的曾有“正宗”“挂面”“铁嗓”三大流派,后渐演为襄垣和武乡两支,广泛流行于“上党十九县”,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曾红遍整个晋冀鲁豫边区及其周边的部分县区。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通称两者为“襄武秧歌”。

图为:群众正在观看襄垣秧歌

襄垣秧歌的唱腔音乐,既有高亢激越的曲调,又有悠扬婉转的旋律,最初为“两小”“三小”的小曲小调,后来吸收上党梆子及当地民间音乐的成分,逐渐发展为具有流水、乱弹、圪联板,曲牌体等诸多元素构成的基本板式和多种辅助板式。

角色上,早期以“三小”即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后在此基础上增加须生、青衣、花脸等行当。它的表演形式讲究唱功和做工,道白以当地方言为主,化妆、服装等方面具有简朴化和生活化的特色。

图为:襄垣秧歌

襄垣秧歌剧目多从家庭、社会生活等方面提取素材。通过鲜活有趣的情节,质朴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表演,展示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深受民众喜爱,是山西地方戏曲中最具广泛影响力的小剧种之一,是山西戏曲艺术发展的鲜活标本,具有丰富多元的价值。襄垣秧歌变成一种地方小戏登台演出。

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原标题:襄垣非遗——秧歌不扭上舞台


[编辑:贾霄星]

  相关链接
· 郝彦明:在炕头上描绘人间百态
· 屯留大叶茶:传承数千年的饮茶文化
· 沁县传统民居:土木二层楼
· 丧葬习俗:从始到终周到圆满
· 长子:曲艺之乡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民俗
襄垣秧歌:地方小戏登上大舞台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襄垣秧歌源于明末清初的民间社火活动,是一种充满乡土气息和生活意味的地方戏曲。它是在当地说唱艺术、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吸收社火挑高、地圪圈及西火秧歌、上党梆子等艺术成份,而逐渐成为行当唱腔齐备的舞台戏曲艺术。光绪十年,在襄垣上良村成立了由襄垣十三个村、武乡五个村组成的襄垣秧歌发展史上第一个正式职业班社——“十八村秧歌班”。历史上盛行襄垣的曾有“正宗”“挂面”“铁嗓”三大流派,后渐演为襄垣和武乡两支,广泛流行于“上党十九县”,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曾红遍整个晋冀鲁豫边区及其周边的部分县区。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通称两者为“襄武秧歌”。

图为:群众正在观看襄垣秧歌

襄垣秧歌的唱腔音乐,既有高亢激越的曲调,又有悠扬婉转的旋律,最初为“两小”“三小”的小曲小调,后来吸收上党梆子及当地民间音乐的成分,逐渐发展为具有流水、乱弹、圪联板,曲牌体等诸多元素构成的基本板式和多种辅助板式。

角色上,早期以“三小”即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后在此基础上增加须生、青衣、花脸等行当。它的表演形式讲究唱功和做工,道白以当地方言为主,化妆、服装等方面具有简朴化和生活化的特色。

图为:襄垣秧歌

襄垣秧歌剧目多从家庭、社会生活等方面提取素材。通过鲜活有趣的情节,质朴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表演,展示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深受民众喜爱,是山西地方戏曲中最具广泛影响力的小剧种之一,是山西戏曲艺术发展的鲜活标本,具有丰富多元的价值。襄垣秧歌变成一种地方小戏登台演出。

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原标题:襄垣非遗——秧歌不扭上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