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图片瞬间>
“热干面”们被种草!长治文旅武汉“出差”记
2024-05-22 15:53:52
来源: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记者冯庆)5月22日,长治非遗美食暨文旅推介在武汉大学开启第二天“出差”圈粉。经过前一天的“掏家底”式推介,不少师生们被这座北方小城吸引,“吃饱了还要带着走”成为大家的真实写照。来,一起看看,武汉的“热干面”们被种草了啥?

长治味道“硬控”师生味蕾

“山西人的DNA动了”

“冲冲冲,羊汤、刀削面、甩饼、枣糕,我都要尝尝!”

上午10点半,武汉大学工学部第二食堂“山西长治非遗美食窗口”逐渐进入排队模式。到了饭点,甚至还排到了门外。学生们拿着餐盘,有的三五成群,商量着“打饭攻略”,生怕误了一道美味。

图为:在校师生在长治非遗美食窗口排队打饭

图为:在校师生品尝长治非遗美食

来自武汉的大学生小张打了羊汤、甩饼和枣糕。“太好吃了,羊汤鲜而不腻、枣糕甜甜糯糯,最最最让我惊喜的是甩饼,之前就听我山西的同学提起过,这次终于吃到了,也太美味了吧,饼皮劲道、驴肉醇香可口,搭配葱丝,爱了爱了,我一秒就被种草了,为了这口甩饼,我以后也要去趟长治!”

图为:在校师生点赞长治非遗美食

“作为一个山西人,在武汉吃到了正宗的山西面食,太感动了!”来自山西的学生小王激动地表示,“自从听说了长治美食要来食堂,我给我们同学疯狂种草,今天我们都来了!”

图为:长治特色非遗美食

厨房里,头戴高帽的大厨们也在紧密配合着,感受着同学们的热情。两天三场的推介里,“山西长治非遗美食窗口”所有东西售卖一空,卖出刀削面1050余份,羊汤1400余份,炒饼1800余份,猪头肉1900余份。

惊喜的是,武汉大学工学部第二食堂亦是感受到了学生们浓浓的热情,已经安排食堂师傅学习羊汤、刀削面、枣糕、小米黄虾球、和子饭等长治特色美食,让长治味道长长久久留在武汉大学。

“长治牌”非遗产品成为“抢手货”

“快看,这个小老虎也太可爱了吧!”

“这个剪纸团扇,也太精致了,我要一个,拿着拍照,立马变身精致小女人!”

图为:了解长治非遗作品

图为:上党堆锦展示

一到饭点,武汉大学工学部第二食堂长治非遗展区,围满了前来打卡的师生们。精美立体的上党堆锦、惟妙惟肖的沁源剪纸、灵动多彩的掐丝珐琅、精以巧思的面塑等十余种非遗产品凭借自身“美貌”成功“出道”,有产品更是被抢购一空。

图为:在校师生了解长治非遗作品

图为:在校学生挑选心仪的民俗挂饰

图为:在校师生挑选民俗摆台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侯彩塑”展区,造型各异的民俗摆台、挂饰凭借造型简洁、小巧雅致、设色精当、艳而不俗的特点引来一众爱好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药沁香绣包小巧精致,内装十多味名贵药材与数十种天然鲜花花瓣,深受学生青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女红也是使劲浑身解数“自荐”,小乖乖布老虎、平安挂件、香包绣件、百家大姓绣件外观精美、内有乾坤,朱砂、雄黄、琥珀以及各类鲜花花瓣被缝制其内,“拿着好看、闻着舒心”成了学生们的一致评价。

图为:长治非遗展区

特色展演霸屏学子“朋友圈”

“快来工学部第二食堂,有惊喜!看配图~”

“涨见识了,长治版千丝拉面,绝!打卡必推!”

这两天,“武汉大学工学部第二食堂”“山西长治”成为武大师生朋友圈的“高频词”,尤其是高超的一万多根的千丝拉面、长寿一根面、吹面气球面技展演,一出场即高潮,获得喝彩连连。

图为:厨师向在校师生展示吹面气球

图为:千丝拉面展演

图为:刀削面展演

“之前就听说过山西面食一绝,这次终于眼见为实了,尤其是千丝拉面,看着容易,拉出来的面条就像头发丝一样飘逸,这些师傅一看就有真功夫,佩服佩服!”看过表演,武汉大学刘老师不由发出惊叹。

图为:吹面气球面技展演

图为:深情演唱《天下太行》

图为:长子鼓书《山西面食》表演

图为:上党梆子《火焰驹-表花》表演

在为期两天的推介中,长治旅游“推荐官”们使出看家本领,武汉大学学子纷纷被种草,“吃不够、看不够”成了不少学生的遗憾,不过,没关系,长治旅游“推荐官”还会再出发,期待下次相遇!(图片:范娜、焦颖媛)

图为:推介员推介大美长治

图为:歌舞表演

图为:长治文旅推介会现场

[编辑:贾霄星]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