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后备力量是党在农村的“蓄水池”。去年以来,平顺县坚持把建强村级后备力量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任务来抓,扎实开展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引“苗”选“苗”,着力培育储备一批政治过硬、素质优良、成熟可靠、担当作为的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队伍,为推进乡村振兴夯实坚强人才支撑。
上下联动,“一线把脉”夯实储备基础。县委书记“挂帅出征”。牵头组建高规格工作专班,专题安排部署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工作,亲自研究审定《平顺县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带头深入包联乡调研指导,带动29名县处级党员领导包乡联村、深入一线,层层传导压力。县委组织部“蹲点指导”。部务会成员牵头组成6个工作组,分片包联11个乡镇,从摸排到定人,全流程跟踪指导。乡村干部“全员下沉”。抽调乡镇精干力量,会同包联县处级领导,组成11个乡镇摸排调研组,全覆盖摸排151个行政村,参与摸排的乡村干部784人,实地走访27002户,访谈45013人,真正做到县委有部署、乡镇见行动、村村抓落实。
多方选才,“蓄足活水”拓宽储备渠道。产业引才。对回村任职意愿不强的在外人才,出台《平顺县支持“新农人”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十条措施(试行)》,设立专项扶持发展资金100万元,鼓励其回村创业、回村发展,把52名“新农人”储备为后备干部。提升储才。组织148名适龄村“两委”干部和储备后备干部参加秋季学历提升工程,并安排参与到村级项目引进、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中来。乡情留才。针对在外务工的优秀人才,综合利用“摘花椒、过中秋”等返乡潮的契机,组织开展座谈会100余场,鼓舞其返乡创业、回村任职。统筹备才。对培养成熟的50名后备干部积极发展入党,把党员身份的12名到村工作的大学生调整到重点村任职,作为村党组织带头人重点培养。
评研结合,“精准画像”提升储备质量。中期评估“明底子”。指导乡村两级综合运用听取汇报、群众测评、个别访谈、现场察看等方式,对151个村班子逐村评估,对151名村党支部书记逐人评价,做好分类定级,评出“好”的村班子41个,“中”的73个,“弱”的37个;选出“担当型”村党支部书记50名、“提升型”54名、“调整型”47名,全面真实掌握全县现任村班子的“画像图”和“成绩单”。多方研判“选苗子”。聚焦村情类型和后备干部人选条件、个人意愿、群众评价等方面,通过乡镇初审、部门联审、县委组织部研判、县委常委会研究的方式,逐村研判、逐人分析,精准把脉全县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人选情况,储备469名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
选出“好苗子”,育好“接班人”。通过扎实开展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对全县农村干部进行了一次思想大洗礼、底数大排查、能力大评估,解决排除了一批矛盾隐患,酝酿谋划了一批村级项目,摸排研判确定了一批扎实可靠的村级后备干部,为村“两委”换届和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刘婷婷)
原标题:选出“好苗子” 育好“接班人” 平顺县精准发力建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蓄水池”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村级后备力量是党在农村的“蓄水池”。去年以来,平顺县坚持把建强村级后备力量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任务来抓,扎实开展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引“苗”选“苗”,着力培育储备一批政治过硬、素质优良、成熟可靠、担当作为的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队伍,为推进乡村振兴夯实坚强人才支撑。
上下联动,“一线把脉”夯实储备基础。县委书记“挂帅出征”。牵头组建高规格工作专班,专题安排部署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工作,亲自研究审定《平顺县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带头深入包联乡调研指导,带动29名县处级党员领导包乡联村、深入一线,层层传导压力。县委组织部“蹲点指导”。部务会成员牵头组成6个工作组,分片包联11个乡镇,从摸排到定人,全流程跟踪指导。乡村干部“全员下沉”。抽调乡镇精干力量,会同包联县处级领导,组成11个乡镇摸排调研组,全覆盖摸排151个行政村,参与摸排的乡村干部784人,实地走访27002户,访谈45013人,真正做到县委有部署、乡镇见行动、村村抓落实。
多方选才,“蓄足活水”拓宽储备渠道。产业引才。对回村任职意愿不强的在外人才,出台《平顺县支持“新农人”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十条措施(试行)》,设立专项扶持发展资金100万元,鼓励其回村创业、回村发展,把52名“新农人”储备为后备干部。提升储才。组织148名适龄村“两委”干部和储备后备干部参加秋季学历提升工程,并安排参与到村级项目引进、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中来。乡情留才。针对在外务工的优秀人才,综合利用“摘花椒、过中秋”等返乡潮的契机,组织开展座谈会100余场,鼓舞其返乡创业、回村任职。统筹备才。对培养成熟的50名后备干部积极发展入党,把党员身份的12名到村工作的大学生调整到重点村任职,作为村党组织带头人重点培养。
评研结合,“精准画像”提升储备质量。中期评估“明底子”。指导乡村两级综合运用听取汇报、群众测评、个别访谈、现场察看等方式,对151个村班子逐村评估,对151名村党支部书记逐人评价,做好分类定级,评出“好”的村班子41个,“中”的73个,“弱”的37个;选出“担当型”村党支部书记50名、“提升型”54名、“调整型”47名,全面真实掌握全县现任村班子的“画像图”和“成绩单”。多方研判“选苗子”。聚焦村情类型和后备干部人选条件、个人意愿、群众评价等方面,通过乡镇初审、部门联审、县委组织部研判、县委常委会研究的方式,逐村研判、逐人分析,精准把脉全县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人选情况,储备469名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
选出“好苗子”,育好“接班人”。通过扎实开展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对全县农村干部进行了一次思想大洗礼、底数大排查、能力大评估,解决排除了一批矛盾隐患,酝酿谋划了一批村级项目,摸排研判确定了一批扎实可靠的村级后备干部,为村“两委”换届和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刘婷婷)
原标题:选出“好苗子” 育好“接班人” 平顺县精准发力建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