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沁源草莓成乡村振兴“致富果”
发布时间: 2025-02-18   |  来源: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沁源县坚持“特”“优”战略,立足生态优势,强化系统思维、一体谋划,不断做大做强草莓产业,形成了草莓新品种培育、育苗、种植、销售、采摘等一体化的产业链,并发挥联农带农示范带动作用,助力农业提质、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沁源县沁河镇有义村好乐草莓基地,占地146亩,建有38个草莓种植大棚。眼下,正是草莓集中上市的时期,进入大棚内,碧绿植株排列整齐,枝杈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草莓,这里种植的主要是冬春草莓,采用益生菌有机肥栽培,可以看到,基地员工穿梭其中,一派繁忙景象。

成立于2012年5月的好乐草莓种植股份有限公司,是山西省第一家专业从事绿色草莓种植、科研的农业企业,是山西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也是国家草莓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农场。该公司与山西高地草莓育苗有限公司组成互助合作模式,连接起草莓种植销售与草莓育苗全过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位于沁河镇有义村的好乐草莓种植基地,每年能产200多吨,每年11月到次年6月进入销售期,1月到3月为销售高峰期。

在沁源县景凤镇与法中乡,多个村集体积极参与草莓产业的发展,与高地草莓育苗公司合作,建设有总占地近千亩的育苗基地。在景凤镇,红源草莓育苗基地共有29个日光温室大棚、1座连栋育苗大棚,采取“抱团飞地+委托管理”模式,建立了了组培苗、原种苗、一代苗的种苗育苗体系,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为周边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法中乡是沁源南部远近闻名的草莓育苗特色专业镇,与高地草莓育苗公司合作,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到“现代农业”的跨越。现有法中村、董家村、支角村3个草莓育苗基地300余亩,现有育苗连栋7栋,标准化育苗钢架大棚120余座,承担着生产苗培育的重任,草莓育苗产业成为强村富民的大产业,在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提高了农户的收入水平。

从有义基地实验室出来的草莓苗,来到景凤镇红源基地进行组培复壮,经过一年后,再到法中乡育苗基地扩繁,百万株草莓苗由法中回到有义基地进行种植生产,直至最后进入销售环节,便形成了一整套标准化的草莓产业链体系。如今,草莓产业已经成为沁源县的一张特色名片,也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动能,它不仅让草莓变成乡村振兴的“甜蜜果”,更是产业振兴在沁源的生动实践。(雅琦、睿丰)

原标题:“莓”好产业结出“甜蜜”致富果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新年开新局!沁源县项目建设“火力全开”
· “沁”心为民!沁源县执民生之笔绘写幸福答卷
· 沁源县:交通“先行”点燃经济腾飞“引擎”
· 向“新”而行!沁源县奏响项目建设“奋进曲”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沁源县
沁源草莓成乡村振兴“致富果”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沁源县坚持“特”“优”战略,立足生态优势,强化系统思维、一体谋划,不断做大做强草莓产业,形成了草莓新品种培育、育苗、种植、销售、采摘等一体化的产业链,并发挥联农带农示范带动作用,助力农业提质、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沁源县沁河镇有义村好乐草莓基地,占地146亩,建有38个草莓种植大棚。眼下,正是草莓集中上市的时期,进入大棚内,碧绿植株排列整齐,枝杈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草莓,这里种植的主要是冬春草莓,采用益生菌有机肥栽培,可以看到,基地员工穿梭其中,一派繁忙景象。

成立于2012年5月的好乐草莓种植股份有限公司,是山西省第一家专业从事绿色草莓种植、科研的农业企业,是山西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也是国家草莓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农场。该公司与山西高地草莓育苗有限公司组成互助合作模式,连接起草莓种植销售与草莓育苗全过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位于沁河镇有义村的好乐草莓种植基地,每年能产200多吨,每年11月到次年6月进入销售期,1月到3月为销售高峰期。

在沁源县景凤镇与法中乡,多个村集体积极参与草莓产业的发展,与高地草莓育苗公司合作,建设有总占地近千亩的育苗基地。在景凤镇,红源草莓育苗基地共有29个日光温室大棚、1座连栋育苗大棚,采取“抱团飞地+委托管理”模式,建立了了组培苗、原种苗、一代苗的种苗育苗体系,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为周边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法中乡是沁源南部远近闻名的草莓育苗特色专业镇,与高地草莓育苗公司合作,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到“现代农业”的跨越。现有法中村、董家村、支角村3个草莓育苗基地300余亩,现有育苗连栋7栋,标准化育苗钢架大棚120余座,承担着生产苗培育的重任,草莓育苗产业成为强村富民的大产业,在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提高了农户的收入水平。

从有义基地实验室出来的草莓苗,来到景凤镇红源基地进行组培复壮,经过一年后,再到法中乡育苗基地扩繁,百万株草莓苗由法中回到有义基地进行种植生产,直至最后进入销售环节,便形成了一整套标准化的草莓产业链体系。如今,草莓产业已经成为沁源县的一张特色名片,也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动能,它不仅让草莓变成乡村振兴的“甜蜜果”,更是产业振兴在沁源的生动实践。(雅琦、睿丰)

原标题:“莓”好产业结出“甜蜜”致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