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长治讯:黎霍高速沁源段已全部贯通;
神南隧道预计2025年10月通车;
国道241复线(新程线段)建设稳步推进;
平安高速公路预计在“十五五”时期开工;
……
提起近年来沁源的变化,交通改善让群众连连称赞。
今昔对比,折射出的是沁源县交通建设永不停歇地脚步。看今朝变化,交通发展给全县人民群众带来条条“幸福路”。放眼望去,宽阔平坦的道路、四通八达的路网、川流不息的车辆,交通的改善助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实在在惠及群众、服务民生。
“现在,走高速从沁源到长治只需 1个多小时,真的太方便了。”黎霍高速公路黎城至沁源段建成通车后,给群众生活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大家发自内心地感慨。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交通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命脉、民生要义。近年来,沁源县紧扣“以交通促繁荣”发展方略,按照县域“两纵两横”路网布局,咬定目标,坚定信心,攻坚突破,持续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筑牢城市品质幸福路
交通路网是城市的骨架,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之城的强力保障。近年来,一幅壮美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画卷在沁源徐徐展开——各处交通项目工地上更是热火朝天,作业机械轰鸣,塔吊铁臂挥舞中,一个个重要“节点”相继打通,一条条“希望”之路加速铺向远方……
图为:黎霍高速沁源至古县段施工现场
在黎霍高速沁源至古县段施工现场,几百个桥梁墩柱拔地而起,段落内15座主线桥梁全部完成,8座隧道已全部贯通。2024年11月29日,黎霍高速沁源至古县段及连接线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这标志着黎霍高速项目建设又取得了一项重要进展。
“通车以后,沁源收费站到灵空山收费站20km,大约15分钟,到古县北收费站大约25分钟。通车之后不仅可以缓解交通压力,也给大家出行带来极大便利。对于沁源打开对外发展新通道、构建发展新格局,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山西黎霍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部长李兆说。
此外,国道341线屯留张店至沁源古县界段升级改造工程(国道341线北段)也在加紧推进中,预计下半年开工建设。该工程全长60公里,途经沁源、屯留两县区,其中沁源境内46.47公里,屯留境内13.57公里,拟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在推进“两纵两横”路网的同时,沁源县积极谋划通用机场项目建设,该项目位于沁源县沁河镇东沟泉北侧,总占地面积为249.78亩,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二期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预计2025年12月竣工。
项目建成后将极大促进通航产业发展,改善沁源县单一出行方式,开展商业载人航空服务,对全县森林提供巡护并辐射周边县市,针对火情、火警及时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通用航空在应急救援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建设曲径通幽文旅路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是山西省加快把文旅康养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全力建设国家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图为:“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沁源段)
近年以来,沁源县积极践行“交通+”发展理念,坚持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结合全省“三个一号”旅游公路规划要求和沁源县路网现状,将通往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菩提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公路列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专项规划,建设曲径通幽文旅路。不仅推动了公路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走出了交通促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据了解,“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在沁源县内有2条连接线,全长43.2公里,其中,通往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公路(西线)14.4公里、通往菩提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公路(东线)28.8公里。目前,“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友仁至管家沟至马泉28.803公里,全部完工;上兴居至五龙川至北山14.44公里,全部完工。修建后的西线旅游公路,起点上兴居村与黎霍高速灵空山出入口仅有3公里,与国道341相接,与通往黑峪、造峪、仁道、第一川的“四好农村路”和七里峪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相连,构筑了“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的“快进慢游深体验”全域旅游公路网。这条公路既是旅游路,又是乡村路、产业路、防火路,将进一步推进周边景区景点和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为文旅产业发展铺就快车道。修建一条公路,串联一路风景,融合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未来,沁源县将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旅游配套设施、要素保障,优化服务管理,提升旅游品质,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体验。
建好乡村振兴希望路
路,是出行的希望,更是发展的动力。
近年来,沁源县紧扣“以交通促繁荣”发展方略,在解决好城区交通问题的同时,还大力推进农村交通建设,把农村路网建设与乡村振兴融合一体发展,不断延伸、织密农村交通网络,构筑乡村产业路、致富路和幸福路,为乡村发展带来无限可能。据了解,2024年共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5个55.478公里,其中续建项目1个,新开工项目4个。
新章至程壁道路建设工程,全长12.191公里,截至目前谭家岭隧道已掘进620米,隧道改线段正在路基填筑。三岔口至五龙川路面改造工程,全长8.636公里,全部完工。官军至菩提寺改造工程,全长7.56公里,正在铺筑底基层。段家庄至程壁改造工程,全长12.131公里,正在进行路基、挡墙、涵洞施工,麻子岩隧道正在管棚施工。池口至岭上路面改造工程,全长14.96公里,主体工程已完工。
“2025年,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以交通促繁荣’发展方略和‘一城两中心’整体布局,以党建为引领,狠抓作风建设,推进新章至程壁道路改造工程和段家庄至程壁段公路改建工程,积极谋划新章至中峪段等公路建设工程,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步伐,同步抓好意识形态、安全生产、营商环境、环境治理等各项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交通支撑。”县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一路通,百“路”通。如今的沁源,一幅路畅景明新画卷正徐徐铺展开。一条条旅游公路正串联起一处处城乡美景,一张张城乡路网正编织出一幅幅民乐县强的美丽画卷,为城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张帆)
原标题:沁源县:打通交通大动脉 构建发展新格局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黎霍高速沁源段已全部贯通;
神南隧道预计2025年10月通车;
国道241复线(新程线段)建设稳步推进;
平安高速公路预计在“十五五”时期开工;
……
提起近年来沁源的变化,交通改善让群众连连称赞。
今昔对比,折射出的是沁源县交通建设永不停歇地脚步。看今朝变化,交通发展给全县人民群众带来条条“幸福路”。放眼望去,宽阔平坦的道路、四通八达的路网、川流不息的车辆,交通的改善助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实在在惠及群众、服务民生。
“现在,走高速从沁源到长治只需 1个多小时,真的太方便了。”黎霍高速公路黎城至沁源段建成通车后,给群众生活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大家发自内心地感慨。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交通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命脉、民生要义。近年来,沁源县紧扣“以交通促繁荣”发展方略,按照县域“两纵两横”路网布局,咬定目标,坚定信心,攻坚突破,持续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筑牢城市品质幸福路
交通路网是城市的骨架,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之城的强力保障。近年来,一幅壮美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画卷在沁源徐徐展开——各处交通项目工地上更是热火朝天,作业机械轰鸣,塔吊铁臂挥舞中,一个个重要“节点”相继打通,一条条“希望”之路加速铺向远方……
图为:黎霍高速沁源至古县段施工现场
在黎霍高速沁源至古县段施工现场,几百个桥梁墩柱拔地而起,段落内15座主线桥梁全部完成,8座隧道已全部贯通。2024年11月29日,黎霍高速沁源至古县段及连接线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这标志着黎霍高速项目建设又取得了一项重要进展。
“通车以后,沁源收费站到灵空山收费站20km,大约15分钟,到古县北收费站大约25分钟。通车之后不仅可以缓解交通压力,也给大家出行带来极大便利。对于沁源打开对外发展新通道、构建发展新格局,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山西黎霍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部长李兆说。
此外,国道341线屯留张店至沁源古县界段升级改造工程(国道341线北段)也在加紧推进中,预计下半年开工建设。该工程全长60公里,途经沁源、屯留两县区,其中沁源境内46.47公里,屯留境内13.57公里,拟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在推进“两纵两横”路网的同时,沁源县积极谋划通用机场项目建设,该项目位于沁源县沁河镇东沟泉北侧,总占地面积为249.78亩,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二期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预计2025年12月竣工。
项目建成后将极大促进通航产业发展,改善沁源县单一出行方式,开展商业载人航空服务,对全县森林提供巡护并辐射周边县市,针对火情、火警及时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通用航空在应急救援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建设曲径通幽文旅路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是山西省加快把文旅康养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全力建设国家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图为:“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沁源段)
近年以来,沁源县积极践行“交通+”发展理念,坚持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结合全省“三个一号”旅游公路规划要求和沁源县路网现状,将通往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菩提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公路列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专项规划,建设曲径通幽文旅路。不仅推动了公路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走出了交通促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据了解,“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在沁源县内有2条连接线,全长43.2公里,其中,通往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公路(西线)14.4公里、通往菩提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公路(东线)28.8公里。目前,“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友仁至管家沟至马泉28.803公里,全部完工;上兴居至五龙川至北山14.44公里,全部完工。修建后的西线旅游公路,起点上兴居村与黎霍高速灵空山出入口仅有3公里,与国道341相接,与通往黑峪、造峪、仁道、第一川的“四好农村路”和七里峪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相连,构筑了“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的“快进慢游深体验”全域旅游公路网。这条公路既是旅游路,又是乡村路、产业路、防火路,将进一步推进周边景区景点和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为文旅产业发展铺就快车道。修建一条公路,串联一路风景,融合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未来,沁源县将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旅游配套设施、要素保障,优化服务管理,提升旅游品质,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体验。
建好乡村振兴希望路
路,是出行的希望,更是发展的动力。
近年来,沁源县紧扣“以交通促繁荣”发展方略,在解决好城区交通问题的同时,还大力推进农村交通建设,把农村路网建设与乡村振兴融合一体发展,不断延伸、织密农村交通网络,构筑乡村产业路、致富路和幸福路,为乡村发展带来无限可能。据了解,2024年共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5个55.478公里,其中续建项目1个,新开工项目4个。
新章至程壁道路建设工程,全长12.191公里,截至目前谭家岭隧道已掘进620米,隧道改线段正在路基填筑。三岔口至五龙川路面改造工程,全长8.636公里,全部完工。官军至菩提寺改造工程,全长7.56公里,正在铺筑底基层。段家庄至程壁改造工程,全长12.131公里,正在进行路基、挡墙、涵洞施工,麻子岩隧道正在管棚施工。池口至岭上路面改造工程,全长14.96公里,主体工程已完工。
“2025年,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以交通促繁荣’发展方略和‘一城两中心’整体布局,以党建为引领,狠抓作风建设,推进新章至程壁道路改造工程和段家庄至程壁段公路改建工程,积极谋划新章至中峪段等公路建设工程,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步伐,同步抓好意识形态、安全生产、营商环境、环境治理等各项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交通支撑。”县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一路通,百“路”通。如今的沁源,一幅路畅景明新画卷正徐徐铺展开。一条条旅游公路正串联起一处处城乡美景,一张张城乡路网正编织出一幅幅民乐县强的美丽画卷,为城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张帆)
原标题:沁源县:打通交通大动脉 构建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