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武乡县大有乡朵朵木耳绽放“致富花”
发布时间: 2024-06-03   |  来源: 山西日报

卸车、搬运、摆放,5月25日,武乡县大有乡江岭村十多名工人忙着将新到的菌棒有序地安置在大棚内,村党支部书记董五则在一旁搭手帮忙,“邻村菌棒已经上架了,黄金期一过将直接影响木耳产量,去年人家收益已超过10万元,今年我们争取加把劲超过他们!”

董五则口中的邻村是大有乡最早发展木耳种植的王庄沟村。近年来,王庄沟村依托木耳种植,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在王庄沟村的大力帮助下,江岭村去年试种了1个木耳大棚。“建棚投资5万多元,菌棒3万元。”董五则说,“一个棚大约有一亩多地,能放15000个菌包,每包产木耳1两左右,去年纯收入45000元。”

试种获得成功后,江岭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促发展的重要抓手,投资70万元,新建木耳大棚7座、晾晒棚1座,全力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站在江岭村木耳种植基地可以看到,往日荒无人烟的羊坡山热闹非凡,工人忙得脚不沾地、手不离活,一辆辆载满菌棒的货车排在园区,一栋栋刚建成的木耳大棚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大棚内一个个菌棒码放得整整齐齐。

“现在是发菌期,就是让菌丝体在栽培料中生长扩散。”今年60岁的村民董树清已经成为木耳种植的行家里手,“菌棒的堆放高度不能超过8层,如果堆放过高,会造成菌棒内的温度升高,极易导致高温烧菌等现象。”

“发菌期间,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管理工作一样都不能落下。”董树清一边和工人们摆放菌棒,一边介绍说温度要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避免忽冷忽热,空气相对湿度为55%—65%,如果高于65%,要适当通风、降低湿度。“大约一周后就可以割口、上架。”听着董树清的木耳种植经,看着他娴熟的手法,仿佛看到了木耳丰收的场景。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近年来,大有乡因地制宜,集中资源打造“一乡一业”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链条。聚焦食用菌市场前景好、收益快等优势,坚持“基地规模化、绿色生态化、模式多元化、销售品牌化”思路,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通过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推动木耳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同时,大有乡积极争取帮扶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用于扶持木耳产业基地建设、设备购置、菌种培育等配套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同时,也带动当地农民从入股分红和产业务工中实现增收。

“外出考察、专家教学、实地培训,去年我们为种植木耳整整准备了一年。”董五则说,“再加上去年成功试种的经验和村民空前的积极性,这就是我们村敢一次性投资70万元发展木耳产业的底气。”

大有乡党委书记赵鹏飞说:“实践证明,走村村联合、村企联合之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党组织就会更有凝聚力,村庄就更有精气神。”(王秀娟、赵海鹏)

原标题:小木耳解锁致富码


[编辑:贾霄星]

  相关链接
·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力武乡革命老区全面振兴
· “食”在有趣!武乡擦亮美食名片全链条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
· 武乡县以节为媒助力红色文旅“圈粉”又“圈心”
· 赓续红色血脉!八路军文化旅游节全力打造红色文旅新模式
· 非遗夜宴:唱响武乡红色土地上的文化长歌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武乡县
武乡县大有乡朵朵木耳绽放“致富花”

卸车、搬运、摆放,5月25日,武乡县大有乡江岭村十多名工人忙着将新到的菌棒有序地安置在大棚内,村党支部书记董五则在一旁搭手帮忙,“邻村菌棒已经上架了,黄金期一过将直接影响木耳产量,去年人家收益已超过10万元,今年我们争取加把劲超过他们!”

董五则口中的邻村是大有乡最早发展木耳种植的王庄沟村。近年来,王庄沟村依托木耳种植,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在王庄沟村的大力帮助下,江岭村去年试种了1个木耳大棚。“建棚投资5万多元,菌棒3万元。”董五则说,“一个棚大约有一亩多地,能放15000个菌包,每包产木耳1两左右,去年纯收入45000元。”

试种获得成功后,江岭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促发展的重要抓手,投资70万元,新建木耳大棚7座、晾晒棚1座,全力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站在江岭村木耳种植基地可以看到,往日荒无人烟的羊坡山热闹非凡,工人忙得脚不沾地、手不离活,一辆辆载满菌棒的货车排在园区,一栋栋刚建成的木耳大棚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大棚内一个个菌棒码放得整整齐齐。

“现在是发菌期,就是让菌丝体在栽培料中生长扩散。”今年60岁的村民董树清已经成为木耳种植的行家里手,“菌棒的堆放高度不能超过8层,如果堆放过高,会造成菌棒内的温度升高,极易导致高温烧菌等现象。”

“发菌期间,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管理工作一样都不能落下。”董树清一边和工人们摆放菌棒,一边介绍说温度要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避免忽冷忽热,空气相对湿度为55%—65%,如果高于65%,要适当通风、降低湿度。“大约一周后就可以割口、上架。”听着董树清的木耳种植经,看着他娴熟的手法,仿佛看到了木耳丰收的场景。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近年来,大有乡因地制宜,集中资源打造“一乡一业”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链条。聚焦食用菌市场前景好、收益快等优势,坚持“基地规模化、绿色生态化、模式多元化、销售品牌化”思路,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通过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推动木耳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同时,大有乡积极争取帮扶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用于扶持木耳产业基地建设、设备购置、菌种培育等配套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同时,也带动当地农民从入股分红和产业务工中实现增收。

“外出考察、专家教学、实地培训,去年我们为种植木耳整整准备了一年。”董五则说,“再加上去年成功试种的经验和村民空前的积极性,这就是我们村敢一次性投资70万元发展木耳产业的底气。”

大有乡党委书记赵鹏飞说:“实践证明,走村村联合、村企联合之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党组织就会更有凝聚力,村庄就更有精气神。”(王秀娟、赵海鹏)

原标题:小木耳解锁致富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