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开花来有圆缺”“樱桃儿好吃树难栽”……5月16日晚,武乡县宝塔街如意桥头灯光璀璨、热闹非凡,人们的笑语欢声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第十二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迎来了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传承系列活动之武乡民歌专场。情感质朴、情意缠绵的“开花调”,朴实通俗、色彩浓郁的原生态唱腔,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情感力量,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赢得了阵阵掌声与喝彩。
作为第十二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的重点活动之一,武乡非遗文化传承展示展演于5月15日至5月31日进行。涵盖了武乡秧歌、琴书、开花小调以及传统八音会等多种极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地点设在宝塔街如意桥广场、学院大道休闲广场、全域旅游休闲街区、八路军文化园前广场及街头巷尾。这些深植于这片红色土地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图为:非遗节目展演
此次活动的所有节目均由各协会和社会文艺团体的文艺爱好者们自发组织,总计超过千人参与。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创造力,展现了非遗文化的群众基础和深远影响,充分发挥了群众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参演节目除本土非遗文化武乡琴书、跑腿秧歌、传统八音会等精彩内容外,还邀请周边县区文艺团体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展演,呈现了极具地域特色的非遗表演,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生动诠释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包容性和多元性。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原汁原味的民歌表演,”前来观看的市民王雅菲激动地说,“好多民歌都是小时候听长辈哼唱过,今天一听,仿佛回到了快乐的童年。”
这一场酣畅淋漓的视听盛宴,是一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挖掘与保护的实践。通过将非遗文化与红色旅游、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武乡县不仅为观众带来了高水平的文化演出,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近年来,武乡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大手笔勾勒出全域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轮廓。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文旅融合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旅游提质升级、融合破圈,实现了“非遗+红色”“非遗+文化”“非遗+旅游”的深度融合,为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县建设赋能助力。(原庞博、李燎原)
原标题:传统技艺承古今 非遗文化绽新姿——第十二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非遗文化传承系列活动侧记
相关链接 | ||||||||||
|
|
||
|
||||||||||||||||
|
“月亮开花来有圆缺”“樱桃儿好吃树难栽”……5月16日晚,武乡县宝塔街如意桥头灯光璀璨、热闹非凡,人们的笑语欢声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第十二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迎来了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传承系列活动之武乡民歌专场。情感质朴、情意缠绵的“开花调”,朴实通俗、色彩浓郁的原生态唱腔,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情感力量,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赢得了阵阵掌声与喝彩。
作为第十二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的重点活动之一,武乡非遗文化传承展示展演于5月15日至5月31日进行。涵盖了武乡秧歌、琴书、开花小调以及传统八音会等多种极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地点设在宝塔街如意桥广场、学院大道休闲广场、全域旅游休闲街区、八路军文化园前广场及街头巷尾。这些深植于这片红色土地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图为:非遗节目展演
此次活动的所有节目均由各协会和社会文艺团体的文艺爱好者们自发组织,总计超过千人参与。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创造力,展现了非遗文化的群众基础和深远影响,充分发挥了群众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参演节目除本土非遗文化武乡琴书、跑腿秧歌、传统八音会等精彩内容外,还邀请周边县区文艺团体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展演,呈现了极具地域特色的非遗表演,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生动诠释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包容性和多元性。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原汁原味的民歌表演,”前来观看的市民王雅菲激动地说,“好多民歌都是小时候听长辈哼唱过,今天一听,仿佛回到了快乐的童年。”
这一场酣畅淋漓的视听盛宴,是一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挖掘与保护的实践。通过将非遗文化与红色旅游、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武乡县不仅为观众带来了高水平的文化演出,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近年来,武乡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大手笔勾勒出全域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轮廓。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文旅融合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旅游提质升级、融合破圈,实现了“非遗+红色”“非遗+文化”“非遗+旅游”的深度融合,为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县建设赋能助力。(原庞博、李燎原)
原标题:传统技艺承古今 非遗文化绽新姿——第十二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非遗文化传承系列活动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