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人们通过文物感知文明与智慧,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国宝凝结着前人的无限想象力与创造力
图为:春秋四兽耳衔环蟠螭纹铜鑑
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长治市博物馆,在这座历史文化殿堂开启了一场探索之旅,去寻找时间的印记,感受历史的魅力。
徜徉在《源远流长——长治古代文物精品展》展馆中,与一件件文物目光交汇,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来了一场美丽的“邂逅”。每件看似安静的展品置身其中,却并不沉默,讲述着古往今来的沧桑巨变。
青铜重器的繁华到落寞
“时光飞逝,距离我上次看见温暖的阳光已经过去了近3000年,从古代到现代,春秋争霸,战国竞雄,秦汉风云,三足鼎立,两晋幻灭,南北朝徐徐并立、隋唐五代朝代更迭、宋金元明清战火不断,文明冉冉升起,我沉寂在上党大地,看到过太多的战火硝烟,人情冷暖;因为时间太久远了,以至于我已忘记了从前。世人给我起了一个新的名字——春秋兽面三蹄足兽首扉棱蟠螭纹铜鼎,我栖身的这座城市,叫长治;这里不但人文气息浓厚,还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传说中的“神农尝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羿射九日”等颇具浪漫色彩的神话故事均发端于此;现在的我,被珍藏于长治市博物馆,是这里的镇馆之宝。”
……
——如果文物会说话,那么镇馆之宝——春秋兽面三蹄足兽首扉棱蟠螭纹铜鼎应该会有这样的一段内心独白。
图为:春秋兽面三蹄足兽首扉棱蟠螭纹铜鼎
端庄大气、古朴雄浑,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是初见春秋兽面三蹄足兽首扉棱蟠螭纹铜鼎时的印象。
通高51厘米、口径44厘米、腹深19厘米的春秋兽面三蹄足兽首扉棱蟠螭纹铜鼎底座由三兽面蹄形足支撑,铜鼎一周铸四兽首(螭首)扉棱,腹部一周饰蟠螭纹和垂叶纹。四枚龙形纹饰扉棱螭首面朝鼎心,兽首扉棱将鼎沿四等分,鼎的中腹满饰蟠螭纹,下腹饰垂叶纹,以磅礴的气势,无声地昭示着主人的威严与高贵。虽已历经近3000年风雨,但鼎上焊接的四枚龙形纹饰扉棱依然纹丝不动,不禁令人感叹古人技艺之炉火纯青。
从大禹铸九鼎的传说开始,鼎就一直是象征着国家和权力的传国重器。据介绍,该鼎发掘时,鼎内存有兽骨,腹外有烟熏痕迹,可以推断此鼎为当时祭天礼地的实用重器。这件具有春秋时期晋系青铜器的特征,同时融入了上党地区的地方特色的青铜鼎,是封印着上党历史与故事的青铜重器。
图为:明镂空堆塑人物故事珐华罐
图为:唐花瓣形骑仙铜镜
因此鼎纹饰精美,制作精良,造型独具风格,在同一时期的青铜器中并不多见,是春秋时期不可多得的青铜精品,从其采用的分铸法,可以看出春秋时期长治地区青铜铸造工艺已非常发达。
图为:战国蟠虺纹带链铜炉
图为:汉鸭形铜熏炉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铁器取代了铜器,成为农业耕作和日常生活的基本材料。鼎器也逐渐丧失神性,走向历史谢幕的时刻。价廉物美的铁锅取代铜鼎,成了百姓家庭里的日用品,重新散发出世俗的气息,而昔日曾经辉煌的铜鼎则被人遗忘,成为不可追忆的旧梦。
“邻家少女”的千年风采
粉面桃花、侧盘双髻,身着窄袖长衣,外披半臂襦裙,一千年前的某个春光明媚的午后,一位怀抱鸭式长颈壶的少女悠闲地坐于自家庭院,右腿微微盘起,脸上露出喜悦的神情……
图为:唐三彩抱鸭壶女俑
在市博物馆众多陈列中,这件如今看来依然充满“青春风采”的“邻家少女”——唐三彩抱鸭壶女俑十分显眼。只见其通体施釉,唯有头部自然留白,不论是从艺术造型还是制作技艺,都体现了创造者的匠心独运,实现了壶与人物、动物的完美结合。
唐三彩抱鸭壶女俑发掘于1987年的初夏。彼时,位于我市西郊的一片建筑工地发现两座古墓,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发掘清理。经考证,两座墓均为唐墓,墓主一为李度,一为宋嘉进。在李度墓墓葬中,一件唐三彩器物引起人们的注意。它就是唐三彩抱鸭壶女俑,大家惊叹于它的优雅造型和明媚色彩,更惊叹于它穿越千年后仍散发着“青春”与“活力”。
唐三彩制作最盛之时为开元、天宝至大历年间(公元713年~766年)。其艺术成就震古铄今,闻名中外。唐三彩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中国的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辉煌璀璨的唐三彩,其绚丽斑斓的艺术效果在雕塑精美、造型生动的俑上得到了发挥和淋漓尽致的展现。
从这件器物,也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唐代民族交流与融合进一步深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这件唐三彩抱鸭壶女俑历经千年风霜、饱经历史的风雨,依然熠熠生辉。它以其独特的方式,见证了大唐的繁荣盛世,向后人诉说着曾经的那段辉煌。
瓷釉世界的“绝世高手”
《说文解字》中记载:“霁,雨止也”。而霁蓝,就是雨过初晴天空之蓝。曾经,古人评价颜色釉瓷器时特别看重蓝釉瓷器。究其原因,一是蓝釉瓷器多为高温釉,烧制难度大;另则因为烧制蓝釉所用的氧化钴原料稀少。霁蓝釉始创于元代,在元代就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因而霁蓝一出现在世人面前,就是一幅绝世高手的姿态。
图为:清“大清光绪年制”款霁兰描金八仙天球人物瓷瓶
清“大清光绪年制”款霁兰描金八仙天球人物瓷瓶。这一“绝世高手”在市博物馆的众多藏品中尤为耀眼,如蓝宝石般的色调让人一见倾心,不由得被它牵住脚步,只一见便挪不开眼。
通体施蓝釉,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沉静浓厚。瓶直口、长颈、溜肩、鼓腹下收、圈足、平底,釉面描金。口部绘弦纹三道,如意纹一周。颈部绘五蝠、仙鹤。瓶身以描金法绘制“明八仙”图案,既有吉祥长寿的寓意,也有祈求本领高强神通广大的愿望,可谓是中国民间文化和本土宗教的圆满结合。给人以雍容华贵、富丽堂皇之感,堪称清仿明器中的一件精品之作。
霁蓝釉,瓷中的那一抹蓝,以小窥大,展现了历史游走的脉络。古代瓷人历经千年探索历练,方得这至真至纯的釉色。中华瓷器,穿越漫长时空,款款而来,让当世之人仍可回味这千年瓷文化,感受瓷器的无穷魅力。
图为:战国铜牺立人擎盘
春秋兽面三蹄足兽首扉棱蟠螭纹铜鼎、唐三彩抱鸭壶女俑、清“大清光绪年制”款霁兰描金八仙天球人物瓷瓶……在市博物馆《源远流长——长治古代文物精品展》中,他们只是代表之作。展厅内以馆藏的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青铜器为线索,全面介绍了长治各个历史时期的文明进程及成就。在这个由文物与文化构成的时空隧道中,我们走进邈远而又悠久的长治文明,走进浓厚而又丰富的上党文化。
时光流转,转眼千年。
每一件文物都恍若时间的信使,承载着历史的脉搏,等待着穿越千年的碰触。我们与文物对话,与古人共情。在文物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过去,历史的纹路跃然眼前。(李茹、李阳鸿)
原标题:游目千载 对话古今 ——走进市博物馆长治古代文物精品展馆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人们通过文物感知文明与智慧,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国宝凝结着前人的无限想象力与创造力
图为:春秋四兽耳衔环蟠螭纹铜鑑
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长治市博物馆,在这座历史文化殿堂开启了一场探索之旅,去寻找时间的印记,感受历史的魅力。
徜徉在《源远流长——长治古代文物精品展》展馆中,与一件件文物目光交汇,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来了一场美丽的“邂逅”。每件看似安静的展品置身其中,却并不沉默,讲述着古往今来的沧桑巨变。
青铜重器的繁华到落寞
“时光飞逝,距离我上次看见温暖的阳光已经过去了近3000年,从古代到现代,春秋争霸,战国竞雄,秦汉风云,三足鼎立,两晋幻灭,南北朝徐徐并立、隋唐五代朝代更迭、宋金元明清战火不断,文明冉冉升起,我沉寂在上党大地,看到过太多的战火硝烟,人情冷暖;因为时间太久远了,以至于我已忘记了从前。世人给我起了一个新的名字——春秋兽面三蹄足兽首扉棱蟠螭纹铜鼎,我栖身的这座城市,叫长治;这里不但人文气息浓厚,还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传说中的“神农尝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羿射九日”等颇具浪漫色彩的神话故事均发端于此;现在的我,被珍藏于长治市博物馆,是这里的镇馆之宝。”
……
——如果文物会说话,那么镇馆之宝——春秋兽面三蹄足兽首扉棱蟠螭纹铜鼎应该会有这样的一段内心独白。
图为:春秋兽面三蹄足兽首扉棱蟠螭纹铜鼎
端庄大气、古朴雄浑,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是初见春秋兽面三蹄足兽首扉棱蟠螭纹铜鼎时的印象。
通高51厘米、口径44厘米、腹深19厘米的春秋兽面三蹄足兽首扉棱蟠螭纹铜鼎底座由三兽面蹄形足支撑,铜鼎一周铸四兽首(螭首)扉棱,腹部一周饰蟠螭纹和垂叶纹。四枚龙形纹饰扉棱螭首面朝鼎心,兽首扉棱将鼎沿四等分,鼎的中腹满饰蟠螭纹,下腹饰垂叶纹,以磅礴的气势,无声地昭示着主人的威严与高贵。虽已历经近3000年风雨,但鼎上焊接的四枚龙形纹饰扉棱依然纹丝不动,不禁令人感叹古人技艺之炉火纯青。
从大禹铸九鼎的传说开始,鼎就一直是象征着国家和权力的传国重器。据介绍,该鼎发掘时,鼎内存有兽骨,腹外有烟熏痕迹,可以推断此鼎为当时祭天礼地的实用重器。这件具有春秋时期晋系青铜器的特征,同时融入了上党地区的地方特色的青铜鼎,是封印着上党历史与故事的青铜重器。
图为:明镂空堆塑人物故事珐华罐
图为:唐花瓣形骑仙铜镜
因此鼎纹饰精美,制作精良,造型独具风格,在同一时期的青铜器中并不多见,是春秋时期不可多得的青铜精品,从其采用的分铸法,可以看出春秋时期长治地区青铜铸造工艺已非常发达。
图为:战国蟠虺纹带链铜炉
图为:汉鸭形铜熏炉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铁器取代了铜器,成为农业耕作和日常生活的基本材料。鼎器也逐渐丧失神性,走向历史谢幕的时刻。价廉物美的铁锅取代铜鼎,成了百姓家庭里的日用品,重新散发出世俗的气息,而昔日曾经辉煌的铜鼎则被人遗忘,成为不可追忆的旧梦。
“邻家少女”的千年风采
粉面桃花、侧盘双髻,身着窄袖长衣,外披半臂襦裙,一千年前的某个春光明媚的午后,一位怀抱鸭式长颈壶的少女悠闲地坐于自家庭院,右腿微微盘起,脸上露出喜悦的神情……
图为:唐三彩抱鸭壶女俑
在市博物馆众多陈列中,这件如今看来依然充满“青春风采”的“邻家少女”——唐三彩抱鸭壶女俑十分显眼。只见其通体施釉,唯有头部自然留白,不论是从艺术造型还是制作技艺,都体现了创造者的匠心独运,实现了壶与人物、动物的完美结合。
唐三彩抱鸭壶女俑发掘于1987年的初夏。彼时,位于我市西郊的一片建筑工地发现两座古墓,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发掘清理。经考证,两座墓均为唐墓,墓主一为李度,一为宋嘉进。在李度墓墓葬中,一件唐三彩器物引起人们的注意。它就是唐三彩抱鸭壶女俑,大家惊叹于它的优雅造型和明媚色彩,更惊叹于它穿越千年后仍散发着“青春”与“活力”。
唐三彩制作最盛之时为开元、天宝至大历年间(公元713年~766年)。其艺术成就震古铄今,闻名中外。唐三彩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中国的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辉煌璀璨的唐三彩,其绚丽斑斓的艺术效果在雕塑精美、造型生动的俑上得到了发挥和淋漓尽致的展现。
从这件器物,也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唐代民族交流与融合进一步深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这件唐三彩抱鸭壶女俑历经千年风霜、饱经历史的风雨,依然熠熠生辉。它以其独特的方式,见证了大唐的繁荣盛世,向后人诉说着曾经的那段辉煌。
瓷釉世界的“绝世高手”
《说文解字》中记载:“霁,雨止也”。而霁蓝,就是雨过初晴天空之蓝。曾经,古人评价颜色釉瓷器时特别看重蓝釉瓷器。究其原因,一是蓝釉瓷器多为高温釉,烧制难度大;另则因为烧制蓝釉所用的氧化钴原料稀少。霁蓝釉始创于元代,在元代就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因而霁蓝一出现在世人面前,就是一幅绝世高手的姿态。
图为:清“大清光绪年制”款霁兰描金八仙天球人物瓷瓶
清“大清光绪年制”款霁兰描金八仙天球人物瓷瓶。这一“绝世高手”在市博物馆的众多藏品中尤为耀眼,如蓝宝石般的色调让人一见倾心,不由得被它牵住脚步,只一见便挪不开眼。
通体施蓝釉,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沉静浓厚。瓶直口、长颈、溜肩、鼓腹下收、圈足、平底,釉面描金。口部绘弦纹三道,如意纹一周。颈部绘五蝠、仙鹤。瓶身以描金法绘制“明八仙”图案,既有吉祥长寿的寓意,也有祈求本领高强神通广大的愿望,可谓是中国民间文化和本土宗教的圆满结合。给人以雍容华贵、富丽堂皇之感,堪称清仿明器中的一件精品之作。
霁蓝釉,瓷中的那一抹蓝,以小窥大,展现了历史游走的脉络。古代瓷人历经千年探索历练,方得这至真至纯的釉色。中华瓷器,穿越漫长时空,款款而来,让当世之人仍可回味这千年瓷文化,感受瓷器的无穷魅力。
图为:战国铜牺立人擎盘
春秋兽面三蹄足兽首扉棱蟠螭纹铜鼎、唐三彩抱鸭壶女俑、清“大清光绪年制”款霁兰描金八仙天球人物瓷瓶……在市博物馆《源远流长——长治古代文物精品展》中,他们只是代表之作。展厅内以馆藏的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青铜器为线索,全面介绍了长治各个历史时期的文明进程及成就。在这个由文物与文化构成的时空隧道中,我们走进邈远而又悠久的长治文明,走进浓厚而又丰富的上党文化。
时光流转,转眼千年。
每一件文物都恍若时间的信使,承载着历史的脉搏,等待着穿越千年的碰触。我们与文物对话,与古人共情。在文物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过去,历史的纹路跃然眼前。(李茹、李阳鸿)
原标题:游目千载 对话古今 ——走进市博物馆长治古代文物精品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