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是中国茶文化的开山之作,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该书讲述了茶的起源,制茶的器具,茶的烹制,饮茶的风俗,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等。然而,我们却在《茶经》中读到了人参,正如畅游牡丹苑时忽然嗅到了一株茉莉,典雅清新,别有风情。
图为:唐代陆羽编撰的《茶经》
《茶经·一之源》中写到: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图为:上党特产——党参
这段话啥意思呢?就是说如果茶叶采摘时机不对,或茶叶的制作不够精良,里面掺有野草败叶等杂质,饮后便会生病。茶的品质差异之大,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作用就像人参一样。上党出产的人参品质最佳,百济、新罗的人参品质居中,高丽出产的人参品质最差,而泽州、幽州、檀州等地出产的人参则完全没有药效。如果服用类似人参的荠苨,对疾病根本不起作用。如果知道了劣质人参的危害,饮用劣质茶的危害也就不言而喻了。这段话虽不长,信息量却是很大的 ,特别是“上者生上党”,对于生于上党的人更是感触良多。
人参在中唐时代应该是人人熟知的药材。《茶经》的作者陆羽是中唐人,长期生活在南方,和佛家有很深的渊源,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写《茶经》的原因。他在《茶经》开篇信手拈来的第一个例子就是人参,并说“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由此可见,唐人对人参是很熟悉的,不是达官贵人,也不是专家学者,而是普罗大众都很熟悉,为此,陆羽在《茶经》中对人参的论述是当时绝大多数人都认可的。也就是说,这里说的人参就是人参,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有些人指出,上党人参不是五加皮科的人参,而是桔梗科的“党参”。更有的学者出来宣扬中国古代的人参指的就是桔梗科的“党参”,这里显然有悖于古人的认知。早在西汉元帝时,史游撰蒙学读物《急就篇》,已明确区分了参与桔梗。宋代医学家苏颂所著《本草图经》中收录药材图像,有潞州人参、威胜军人参、滁州人参、衮州人参等。潞州人参与今天人参一致,潞州人参“多于深山中,背阴近椴漆下湿润处”,又称“鬼盖”,也与今天人参吻合。而陆羽在《茶经》中讲得也很明确,生于上党的人参和生于百济、新罗、高丽的人参是一样的,这是天下人的共识。不是哪个人的研究成果,信口开河。唐人韩翃有《送客之潞府》“官柳青青匹马嘶,回风暮雨入铜鞮.佳期别在春山里,应是人参五叶齐”。这明确说“五叶齐”的人参,就是五加皮科的人参,而非今日之党参。《隋书·五行志》中讲了一个故事,虽然玄幻,却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上党人参就是人参。“高祖时,上党有人宅后,每夜闻人呼,求之不得。去宅一里许,但见人参一本,枝叶峻茂 ,故掘去之,其根五尺余,具人体状,呼声遂绝。”到清代时,吴仪洛撰写的《本草丛新》谓“按古本草云:参须上党者佳,今真党参久已难得,肆中所卖党参种类甚多,皆不堪用,唯防风党参性味和平,根有狮子盘头者真,硬纹者伪也”。此处所说的真党参系指产于上党的五加皮科人参,而后人用其它形态类似的药材伪充上党人参,其功效已不尽相同。其中形似防风,根有狮子盘头的一类,性味平和,有很好的药效,就被定名为“党参”。从此,“上党人参”的“党参”就成了另一种中药材的名字,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真作假时假亦真”吧!
上党人参是天下最好的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下者生高丽。”陆羽不是上党人,似乎也未到过上党,没必要为上党人参做广告,他只是拿天下人的共识和茶叶作类比。“上者生上党”应该是当时天下人之共识,传说口含一枚上党人参,疾走三五里,仍气息自如,不含则大喘。其实早在南北朝时期,大医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就写过“人参生上党山谷及辽东”,上党人参“形长而黄”“润实而甘”;百济人参“形细而坚白”“气味薄于上党者”;高丽人参“形大虚软”“不及百济,并不及上党者”。苏轼《人参》诗中说“上党天下脊,辽东真井底。玄泉倾海腴,白露洒天醴。”上党人参和辽东人参的质量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甚至辽东人参简直就是“井底”。
然而,不是所有生于上党的人参都是好人参。上党历代划界不定,秦汉时最大。包括了山西长治、晋城全境、临汾、晋中部分地区,以及河北邯郸、武安部分地区。这么大的地方不是处处都有好人参。就算一直划为上党的潞州、泽州,也不是处处都有。“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泽州也属于上党,生在泽州的人参却毫无药效,哪里的人参才是上品呢?比《茶经》作者陆羽稍晚一些的诗人周繇,为好友段成式弄到一根上党人参“人形上品传方志,我得真英自紫团”,他说他得到的这根人参来自紫团山。《开宝本草》说“潞州太行山所出,谓之紫团参”。宋代人罗愿《尔雅翼》卷七“参”条也说“其潞州太行山所出者,谓之‘紫团参’”同是宋代的《太平寰宇记》:“上党县紫团山出人参”,《山西通志·物产·潞安府》“人参产壶关紫团山者,为‘紫团参’”。看来好人参应该出自紫团山。
紫团山在何处?就是现在壶关县县城东南一百五十里和河南林州市搭界的地方,因山顶常有紫气缭绕,故名紫团山。《石勒别传》记载,后赵主石勒年轻时以贩卖人参为业,他把野生人参种到自家院内“初勒家园中生人参,葩茂甚”。紫团山的人参在魏晋南北朝时,是撑得起一个产业的,很多人都依靠人参养家糊口,发财致富。人参产业让后赵石勒在上党冉冉升起,而后世开创开元天宝盛世的唐玄宗又龙潜上党,也被人和人参关联起来,附会龙兴之地必有“王气所钟”,有“王气”处自有“人参”,遂有“得人参者得天下”之说。而后清代崛起,更是离不开辽东人参,此说更盛。清人阮葵生在《茶余客话》中写道“今上党久无贡矣,自辽阳以东,山林中皆有之,盖地气所钟,岂偶然哉”。似乎是上党的地气跑到了辽东,人参也跑到了辽东,遂有大清兴起于辽东。
紫团山的人参真的跑到辽东去了吗?当然不是,那紫团山的人参哪里去了?紫团参让皇帝和达官贵人们吃完了!紫团参早在魏晋南北朝已成为贡品,年贡“上者十斤,下者五十斤”。《新唐书》上说“潞州上党郡大都督府土贡:赀布、人参、石蜜、墨”,到了明代仍有进贡朝廷的记载。《晋乘搜略》载:“明洪武元年,山西潞州进献人参,高帝曰:朕闻人参得之甚艰,岂不劳民。今后不必进,如用,当遣人自取”。除了给皇帝进贡,达官贵人间相互馈赠紫团参也是时尚,除了上文提到的周繇送段成式。北宋时也有苏轼《紫团参寄王定国》:“谽谺土门口,突兀太行顶。岂惟团紫云,实自俯倒景。刚风被草木,真气入苕颖。旧闻人衔芝,生此羊肠岭。”“人衔芝”就是人参的别称。《梦溪笔谈》也载宰相王安石不受不食紫团参,据说王安石有哮喘病,需用紫团参治疗,刚好薛师政从河东回到汴京,带有紫团参,就送给王安石几两。王安石说,我自小就有哮喘,没吃紫团参也没有死了,不接受薛师政的重礼。可见,紫团参在宰相门前也是不菲的重礼。不过王安石也有诗《赠张康》云:“手中紫团参,一饮宽吾亲”之句,可见王安石虽然自己未用紫团参,还是用紫团参治好了亲人的疾病,因此对紫团参也是大加赞誉的。
物以稀为贵。紫团参越来越贵说明越来越少。魏晋南北朝时,上党年贡人参达“上者十斤,下者五十斤”。到唐代,每年加起来才二三百两。明初,上党人参资源已渐枯竭,因此才有明太祖“人参得之甚艰”的慨叹。到明万历年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时已是“今所用者皆是辽参”。明末清初,卢之颐的《本草乘雅半偈》“若上党(人参)则绝无矣”。到了清初,上党人参已基本绝迹,连皇帝也吃不到了,乾隆皇帝不无遗憾地写道“奥壤灵区产神草,三桠五叶迈常伦。即今上党成凡卉,自惜天公保异珍。”《嘉庆重修一统志·潞安府·山川》写道:“紫团山……旧产人参,名紫团参。今无”。《山西通志》也说“昔产紫团参,今绝……昔日的“异珍”已成“凡卉”,不禁令人唏嘘慨叹!上党人参资源枯竭,究其原因无非两点,一是过度开采,因为人参对环境要求高,繁殖难,生长慢。一苗半两的人参,在合适的环境中需自然生长50年。而历代过量挖掘,自然越挖越少。二是常贡伤民,民则害参。民众负担过重,故意破坏参园。李时珍曾说“(潞州)民以人参为地方害,不复采取”。明代人粟应宏也说:“由东峰入,屏山遮地,即为参园,已垦为田久矣”。今人常以贡品引以为傲,而当时人们却当成大害,这也许就是过犹不及吧。
也许有一天,人参还会回到紫团山,还会重回上党,毕竟这里曾是“王气所钟”之地,一切皆有可能。(姜惠源)
原标题:《茶经》里的上党人参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茶经》是中国茶文化的开山之作,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该书讲述了茶的起源,制茶的器具,茶的烹制,饮茶的风俗,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等。然而,我们却在《茶经》中读到了人参,正如畅游牡丹苑时忽然嗅到了一株茉莉,典雅清新,别有风情。
图为:唐代陆羽编撰的《茶经》
《茶经·一之源》中写到: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图为:上党特产——党参
这段话啥意思呢?就是说如果茶叶采摘时机不对,或茶叶的制作不够精良,里面掺有野草败叶等杂质,饮后便会生病。茶的品质差异之大,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作用就像人参一样。上党出产的人参品质最佳,百济、新罗的人参品质居中,高丽出产的人参品质最差,而泽州、幽州、檀州等地出产的人参则完全没有药效。如果服用类似人参的荠苨,对疾病根本不起作用。如果知道了劣质人参的危害,饮用劣质茶的危害也就不言而喻了。这段话虽不长,信息量却是很大的 ,特别是“上者生上党”,对于生于上党的人更是感触良多。
人参在中唐时代应该是人人熟知的药材。《茶经》的作者陆羽是中唐人,长期生活在南方,和佛家有很深的渊源,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写《茶经》的原因。他在《茶经》开篇信手拈来的第一个例子就是人参,并说“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由此可见,唐人对人参是很熟悉的,不是达官贵人,也不是专家学者,而是普罗大众都很熟悉,为此,陆羽在《茶经》中对人参的论述是当时绝大多数人都认可的。也就是说,这里说的人参就是人参,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有些人指出,上党人参不是五加皮科的人参,而是桔梗科的“党参”。更有的学者出来宣扬中国古代的人参指的就是桔梗科的“党参”,这里显然有悖于古人的认知。早在西汉元帝时,史游撰蒙学读物《急就篇》,已明确区分了参与桔梗。宋代医学家苏颂所著《本草图经》中收录药材图像,有潞州人参、威胜军人参、滁州人参、衮州人参等。潞州人参与今天人参一致,潞州人参“多于深山中,背阴近椴漆下湿润处”,又称“鬼盖”,也与今天人参吻合。而陆羽在《茶经》中讲得也很明确,生于上党的人参和生于百济、新罗、高丽的人参是一样的,这是天下人的共识。不是哪个人的研究成果,信口开河。唐人韩翃有《送客之潞府》“官柳青青匹马嘶,回风暮雨入铜鞮.佳期别在春山里,应是人参五叶齐”。这明确说“五叶齐”的人参,就是五加皮科的人参,而非今日之党参。《隋书·五行志》中讲了一个故事,虽然玄幻,却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上党人参就是人参。“高祖时,上党有人宅后,每夜闻人呼,求之不得。去宅一里许,但见人参一本,枝叶峻茂 ,故掘去之,其根五尺余,具人体状,呼声遂绝。”到清代时,吴仪洛撰写的《本草丛新》谓“按古本草云:参须上党者佳,今真党参久已难得,肆中所卖党参种类甚多,皆不堪用,唯防风党参性味和平,根有狮子盘头者真,硬纹者伪也”。此处所说的真党参系指产于上党的五加皮科人参,而后人用其它形态类似的药材伪充上党人参,其功效已不尽相同。其中形似防风,根有狮子盘头的一类,性味平和,有很好的药效,就被定名为“党参”。从此,“上党人参”的“党参”就成了另一种中药材的名字,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真作假时假亦真”吧!
上党人参是天下最好的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下者生高丽。”陆羽不是上党人,似乎也未到过上党,没必要为上党人参做广告,他只是拿天下人的共识和茶叶作类比。“上者生上党”应该是当时天下人之共识,传说口含一枚上党人参,疾走三五里,仍气息自如,不含则大喘。其实早在南北朝时期,大医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就写过“人参生上党山谷及辽东”,上党人参“形长而黄”“润实而甘”;百济人参“形细而坚白”“气味薄于上党者”;高丽人参“形大虚软”“不及百济,并不及上党者”。苏轼《人参》诗中说“上党天下脊,辽东真井底。玄泉倾海腴,白露洒天醴。”上党人参和辽东人参的质量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甚至辽东人参简直就是“井底”。
然而,不是所有生于上党的人参都是好人参。上党历代划界不定,秦汉时最大。包括了山西长治、晋城全境、临汾、晋中部分地区,以及河北邯郸、武安部分地区。这么大的地方不是处处都有好人参。就算一直划为上党的潞州、泽州,也不是处处都有。“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泽州也属于上党,生在泽州的人参却毫无药效,哪里的人参才是上品呢?比《茶经》作者陆羽稍晚一些的诗人周繇,为好友段成式弄到一根上党人参“人形上品传方志,我得真英自紫团”,他说他得到的这根人参来自紫团山。《开宝本草》说“潞州太行山所出,谓之紫团参”。宋代人罗愿《尔雅翼》卷七“参”条也说“其潞州太行山所出者,谓之‘紫团参’”同是宋代的《太平寰宇记》:“上党县紫团山出人参”,《山西通志·物产·潞安府》“人参产壶关紫团山者,为‘紫团参’”。看来好人参应该出自紫团山。
紫团山在何处?就是现在壶关县县城东南一百五十里和河南林州市搭界的地方,因山顶常有紫气缭绕,故名紫团山。《石勒别传》记载,后赵主石勒年轻时以贩卖人参为业,他把野生人参种到自家院内“初勒家园中生人参,葩茂甚”。紫团山的人参在魏晋南北朝时,是撑得起一个产业的,很多人都依靠人参养家糊口,发财致富。人参产业让后赵石勒在上党冉冉升起,而后世开创开元天宝盛世的唐玄宗又龙潜上党,也被人和人参关联起来,附会龙兴之地必有“王气所钟”,有“王气”处自有“人参”,遂有“得人参者得天下”之说。而后清代崛起,更是离不开辽东人参,此说更盛。清人阮葵生在《茶余客话》中写道“今上党久无贡矣,自辽阳以东,山林中皆有之,盖地气所钟,岂偶然哉”。似乎是上党的地气跑到了辽东,人参也跑到了辽东,遂有大清兴起于辽东。
紫团山的人参真的跑到辽东去了吗?当然不是,那紫团山的人参哪里去了?紫团参让皇帝和达官贵人们吃完了!紫团参早在魏晋南北朝已成为贡品,年贡“上者十斤,下者五十斤”。《新唐书》上说“潞州上党郡大都督府土贡:赀布、人参、石蜜、墨”,到了明代仍有进贡朝廷的记载。《晋乘搜略》载:“明洪武元年,山西潞州进献人参,高帝曰:朕闻人参得之甚艰,岂不劳民。今后不必进,如用,当遣人自取”。除了给皇帝进贡,达官贵人间相互馈赠紫团参也是时尚,除了上文提到的周繇送段成式。北宋时也有苏轼《紫团参寄王定国》:“谽谺土门口,突兀太行顶。岂惟团紫云,实自俯倒景。刚风被草木,真气入苕颖。旧闻人衔芝,生此羊肠岭。”“人衔芝”就是人参的别称。《梦溪笔谈》也载宰相王安石不受不食紫团参,据说王安石有哮喘病,需用紫团参治疗,刚好薛师政从河东回到汴京,带有紫团参,就送给王安石几两。王安石说,我自小就有哮喘,没吃紫团参也没有死了,不接受薛师政的重礼。可见,紫团参在宰相门前也是不菲的重礼。不过王安石也有诗《赠张康》云:“手中紫团参,一饮宽吾亲”之句,可见王安石虽然自己未用紫团参,还是用紫团参治好了亲人的疾病,因此对紫团参也是大加赞誉的。
物以稀为贵。紫团参越来越贵说明越来越少。魏晋南北朝时,上党年贡人参达“上者十斤,下者五十斤”。到唐代,每年加起来才二三百两。明初,上党人参资源已渐枯竭,因此才有明太祖“人参得之甚艰”的慨叹。到明万历年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时已是“今所用者皆是辽参”。明末清初,卢之颐的《本草乘雅半偈》“若上党(人参)则绝无矣”。到了清初,上党人参已基本绝迹,连皇帝也吃不到了,乾隆皇帝不无遗憾地写道“奥壤灵区产神草,三桠五叶迈常伦。即今上党成凡卉,自惜天公保异珍。”《嘉庆重修一统志·潞安府·山川》写道:“紫团山……旧产人参,名紫团参。今无”。《山西通志》也说“昔产紫团参,今绝……昔日的“异珍”已成“凡卉”,不禁令人唏嘘慨叹!上党人参资源枯竭,究其原因无非两点,一是过度开采,因为人参对环境要求高,繁殖难,生长慢。一苗半两的人参,在合适的环境中需自然生长50年。而历代过量挖掘,自然越挖越少。二是常贡伤民,民则害参。民众负担过重,故意破坏参园。李时珍曾说“(潞州)民以人参为地方害,不复采取”。明代人粟应宏也说:“由东峰入,屏山遮地,即为参园,已垦为田久矣”。今人常以贡品引以为傲,而当时人们却当成大害,这也许就是过犹不及吧。
也许有一天,人参还会回到紫团山,还会重回上党,毕竟这里曾是“王气所钟”之地,一切皆有可能。(姜惠源)
原标题:《茶经》里的上党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