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因地制宜!襄垣南姚村窑洞战术克敌
发布时间: 2024-04-24   |  来源: 上党晚报

在太行山上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各根据地民兵在八路军主力部队的指导和帮助下,因地制宜,依托高山密林、平原丘陵等地形,灵活地创造发明了多种巧妙的游击战术,给予了日寇沉痛的打击。在此期间,地处丘陵山区、沟壑纵横的襄垣县各村庄内,群众广泛居住的靠山窑也成了民兵敌后作战的主战场,被称作:窑洞战。其中,以开展在南姚村的窑洞战较为典型——

因地制宜:靠山窑洞有奇用

南姚村坐落于山岭上,房屋多为依山而建的靠山窑。村民为储藏粮食,在靠山的一侧会再挖出一个一人高的小窑洞,称为“里窑”,平时用水缸或家具挡着,十分隐蔽。

1939年5月,日寇大规模侵入襄垣,首先在白晋线沿线的虒亭、夏店建立据点后,又沿白晋线疯狂向内“蚕食”,在小河、建华、封岩、孙家窑,以及距离白晋线较远的赵家岭、西王桥等村也建立了据点,碉堡、岗楼矗立无数。随之而来的还有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不堪其扰的村民只得在日寇进村“扫荡”时携带粮食、衣物躲进“里窑”,并将洞口用土坯封住,留下通风口。至此,“里窑”又多了另一重身份,叫作“躲反洞”。

“里窑”虽为藏身所在,而频频失踪的人口和粮食却让进村扫荡的日寇生疑。他们绞尽脑汁,气急败坏地刨遍每个窑洞,更加残酷的“扫荡”使得整个村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在暴虐的强压之下,智慧的人民群众开始对“里窑”进行改革。在“里窑”的基础上,挖了“窑上洞”“窑里洞”“窑下洞”……洞洞相连。在藏身的同时积极反“扫荡”,在相连接的漆黑洞口连接处打一个几丈深的“陷人坑”,还手持瞄枪、锄头、厨刀等埋伏在洞口处,“狭路相逢”便“一招制敌”。

望“窑”生畏的日寇从此不敢贸然进入窑洞,于是便想出了利用烟熏、毒气等方式,逼村民就范。此时,已值百团大战之后,在太行军区的各个村庄,以八路军为指导的民兵组织如雨后春笋一个个建立,一场场以保卫太行山、保卫家乡的特色游击战捷报频传。南姚村民兵结合村里的地理环境,将原先的窑洞改造成彼此相通、能藏能打、相互依托的隐蔽作战网,展开了活跃的敌后战斗。按照窑洞的功能,“冷枪洞”“迷魂洞”“丁字洞”“翻筋洞”等一系列既有防御工事,又可主动出击的窑洞名称应运而生,窑洞战主战场逐步建立。

屡建奇功:窑洞战场显神威

在抗击日寇的战斗中,时任南姚村武委会主任的韩保元、党支部书记张银锁和村民委员会主任张祥瑞根据本村周围地形及土质情况,组织村民挖通了两条长200余丈、宽3尺、深4尺的坑道,可容纳400人。坑道内设休息间、通风口、厕所、瞭望孔、枪眼等,并挖有明、暗两道陷阱。即可容村民藏身,又可用于民兵战斗。

1943年夏天的一天拂晓,敌伪600余人突然包围了游击队经常活动的南姚村。来势十分凶猛,并扬言要将这个抗日游击队的“心脏地区”干掉。令日寇没有想到的是,早在他们进犯之前,民兵已在坑道中的瞭望口发现了敌情,并第一时间组织村民通过各家的“里窑”入口撤离至安全处避难。与此同时,民兵也已按照计划分工,分散在窑洞的各处掩体中。待日寇靠近,随着“砰”“叭”的枪声从或高、或低、或远、或近的不明处传来,进犯日寇应声倒下。寻声找去,却无半点痕迹。慌不择路的日寇只得用机枪扫射,将弹筒一顿乱掷。

转眼午间,晕头转向的日寇来到空无一人的民兵张天成家休息。张天成趁机从地道钻出,从屋内将两个手榴弹掷向围坐在一起的敌人。一阵慌乱后,日寇来到屋内寻找,只见一个深不见底的洞口,却因害怕“放冷枪”,无一人敢进入。直至夜间日寇无计可施,不得不撤退。返程路上,行踪明晰的日寇队伍又遭遇了一阵“枪林弹雨”。

此次南姚村窑洞保卫战共打死打伤敌人23名。其中,日本小队长1名,活捉日寇一名,缴获洋马1匹。南姚村民兵无一人伤亡。

据《襄垣县志》上记载:经此一战,各村民兵们备受鼓舞,利用窑洞战打击和消灭敌人的积极性愈发增强。此后,窑洞战术,大显神威。襄垣县各村依托窑洞开展的窑洞战捷报频传。

薪火相传:红色血脉永流淌

行走在南姚村,这个建立在山岭之上的村庄道路平整,砖瓦房整齐排列。记者跟随村党支部副书记张继斌的脚步,在村内寻找昔日窑洞战的遗迹,终于在被杂草覆盖的荒野处寻得一处。

开凿于山体上的废窑空空如也,深处是一个约一人高,半米宽的拱门形洞,洞内漆黑一片。张继斌说,1945年以前,村里的村民都住在这样的窑洞中,深挖的“里窑”和坑道相连,南姚村在地下和山体中“隐藏”着一个庞大的交通网。1945年,日寇被赶出襄垣县,许多“里窑”和通道便被村民用土坯封死了。再后来,村民建起了宽敞明亮的砖混房,窑洞房逐渐退出了生活“舞台”。久而久之,村里剩下带“里窑”的窑洞也仅有一两眼了。

“老百姓的生活富裕了,但南姚村的窑洞战历史和红色文化的‘根’却要守住。”张继斌告诉记者,2019年,南姚村委在通过走访专家、遍寻史实资料的过程中,完善了该村的红色历史文字和图片,经整理建立了以“南姚村抗战大事记”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展览馆。其中,《南姚村:襄垣窑洞战最典型的战例》的内容较为详尽。

南姚村红色文化展览馆是依托本村实际,搭建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课堂。张继斌告诉记者,充分挖掘南姚村的红色文化,建立红色文化展览馆,是让“红色血脉”在南姚村薪火相传的必要方式。饮水思源,南姚村的后人应当了解祖辈抗击敌人的决心和智慧,以及在战斗过程中的无畏和牺牲。

“窑洞战,真奇妙,对敌斗争立功劳,我在明处敌人遭暗礁,打得他们鬼哭又狼嚎……”看展过程中,耳畔传来稚嫩的合颂的声音,节奏欢快,一股自豪感流淌在语句之间。(申丽娜、王晴娟)

原标题:靠山窑中藏“奇兵”



[编辑:贾霄星]

  相关链接
· 武术与武乡革命
· 大垂山下垂阳兵工厂
· 《文化中国·武乡》系列第一集《最爱红星杨》
· 走,去武乡下合村寻觅“红色密码”
· 太行工业学校被誉为“人民兵工第一校”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红色
因地制宜!襄垣南姚村窑洞战术克敌

在太行山上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各根据地民兵在八路军主力部队的指导和帮助下,因地制宜,依托高山密林、平原丘陵等地形,灵活地创造发明了多种巧妙的游击战术,给予了日寇沉痛的打击。在此期间,地处丘陵山区、沟壑纵横的襄垣县各村庄内,群众广泛居住的靠山窑也成了民兵敌后作战的主战场,被称作:窑洞战。其中,以开展在南姚村的窑洞战较为典型——

因地制宜:靠山窑洞有奇用

南姚村坐落于山岭上,房屋多为依山而建的靠山窑。村民为储藏粮食,在靠山的一侧会再挖出一个一人高的小窑洞,称为“里窑”,平时用水缸或家具挡着,十分隐蔽。

1939年5月,日寇大规模侵入襄垣,首先在白晋线沿线的虒亭、夏店建立据点后,又沿白晋线疯狂向内“蚕食”,在小河、建华、封岩、孙家窑,以及距离白晋线较远的赵家岭、西王桥等村也建立了据点,碉堡、岗楼矗立无数。随之而来的还有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不堪其扰的村民只得在日寇进村“扫荡”时携带粮食、衣物躲进“里窑”,并将洞口用土坯封住,留下通风口。至此,“里窑”又多了另一重身份,叫作“躲反洞”。

“里窑”虽为藏身所在,而频频失踪的人口和粮食却让进村扫荡的日寇生疑。他们绞尽脑汁,气急败坏地刨遍每个窑洞,更加残酷的“扫荡”使得整个村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在暴虐的强压之下,智慧的人民群众开始对“里窑”进行改革。在“里窑”的基础上,挖了“窑上洞”“窑里洞”“窑下洞”……洞洞相连。在藏身的同时积极反“扫荡”,在相连接的漆黑洞口连接处打一个几丈深的“陷人坑”,还手持瞄枪、锄头、厨刀等埋伏在洞口处,“狭路相逢”便“一招制敌”。

望“窑”生畏的日寇从此不敢贸然进入窑洞,于是便想出了利用烟熏、毒气等方式,逼村民就范。此时,已值百团大战之后,在太行军区的各个村庄,以八路军为指导的民兵组织如雨后春笋一个个建立,一场场以保卫太行山、保卫家乡的特色游击战捷报频传。南姚村民兵结合村里的地理环境,将原先的窑洞改造成彼此相通、能藏能打、相互依托的隐蔽作战网,展开了活跃的敌后战斗。按照窑洞的功能,“冷枪洞”“迷魂洞”“丁字洞”“翻筋洞”等一系列既有防御工事,又可主动出击的窑洞名称应运而生,窑洞战主战场逐步建立。

屡建奇功:窑洞战场显神威

在抗击日寇的战斗中,时任南姚村武委会主任的韩保元、党支部书记张银锁和村民委员会主任张祥瑞根据本村周围地形及土质情况,组织村民挖通了两条长200余丈、宽3尺、深4尺的坑道,可容纳400人。坑道内设休息间、通风口、厕所、瞭望孔、枪眼等,并挖有明、暗两道陷阱。即可容村民藏身,又可用于民兵战斗。

1943年夏天的一天拂晓,敌伪600余人突然包围了游击队经常活动的南姚村。来势十分凶猛,并扬言要将这个抗日游击队的“心脏地区”干掉。令日寇没有想到的是,早在他们进犯之前,民兵已在坑道中的瞭望口发现了敌情,并第一时间组织村民通过各家的“里窑”入口撤离至安全处避难。与此同时,民兵也已按照计划分工,分散在窑洞的各处掩体中。待日寇靠近,随着“砰”“叭”的枪声从或高、或低、或远、或近的不明处传来,进犯日寇应声倒下。寻声找去,却无半点痕迹。慌不择路的日寇只得用机枪扫射,将弹筒一顿乱掷。

转眼午间,晕头转向的日寇来到空无一人的民兵张天成家休息。张天成趁机从地道钻出,从屋内将两个手榴弹掷向围坐在一起的敌人。一阵慌乱后,日寇来到屋内寻找,只见一个深不见底的洞口,却因害怕“放冷枪”,无一人敢进入。直至夜间日寇无计可施,不得不撤退。返程路上,行踪明晰的日寇队伍又遭遇了一阵“枪林弹雨”。

此次南姚村窑洞保卫战共打死打伤敌人23名。其中,日本小队长1名,活捉日寇一名,缴获洋马1匹。南姚村民兵无一人伤亡。

据《襄垣县志》上记载:经此一战,各村民兵们备受鼓舞,利用窑洞战打击和消灭敌人的积极性愈发增强。此后,窑洞战术,大显神威。襄垣县各村依托窑洞开展的窑洞战捷报频传。

薪火相传:红色血脉永流淌

行走在南姚村,这个建立在山岭之上的村庄道路平整,砖瓦房整齐排列。记者跟随村党支部副书记张继斌的脚步,在村内寻找昔日窑洞战的遗迹,终于在被杂草覆盖的荒野处寻得一处。

开凿于山体上的废窑空空如也,深处是一个约一人高,半米宽的拱门形洞,洞内漆黑一片。张继斌说,1945年以前,村里的村民都住在这样的窑洞中,深挖的“里窑”和坑道相连,南姚村在地下和山体中“隐藏”着一个庞大的交通网。1945年,日寇被赶出襄垣县,许多“里窑”和通道便被村民用土坯封死了。再后来,村民建起了宽敞明亮的砖混房,窑洞房逐渐退出了生活“舞台”。久而久之,村里剩下带“里窑”的窑洞也仅有一两眼了。

“老百姓的生活富裕了,但南姚村的窑洞战历史和红色文化的‘根’却要守住。”张继斌告诉记者,2019年,南姚村委在通过走访专家、遍寻史实资料的过程中,完善了该村的红色历史文字和图片,经整理建立了以“南姚村抗战大事记”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展览馆。其中,《南姚村:襄垣窑洞战最典型的战例》的内容较为详尽。

南姚村红色文化展览馆是依托本村实际,搭建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课堂。张继斌告诉记者,充分挖掘南姚村的红色文化,建立红色文化展览馆,是让“红色血脉”在南姚村薪火相传的必要方式。饮水思源,南姚村的后人应当了解祖辈抗击敌人的决心和智慧,以及在战斗过程中的无畏和牺牲。

“窑洞战,真奇妙,对敌斗争立功劳,我在明处敌人遭暗礁,打得他们鬼哭又狼嚎……”看展过程中,耳畔传来稚嫩的合颂的声音,节奏欢快,一股自豪感流淌在语句之间。(申丽娜、王晴娟)

原标题:靠山窑中藏“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