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沁源琴泉书院的“生平”
发布时间: 2024-03-06   |  来源: 上党晚报

清朝康熙年间,一度衰微的官绅义捐办学之风再度盛行。康熙十九年(1680),沁源知县朱三锡(巴蜀人、进士)上任后,看到沁地地处丛山僻处,百姓世代为农,继修建文昌楼之后,又修建讲堂,创办义学。因官民同心,不出三月,位于东城门外、通仙街街口路北的一座“中建讲堂5楹,东、西各建宿舍5楹,前建门舍5楹”的讲堂建成。

图为:即将拆除的城西小学校区

同年春,义学开学,招有贫民子弟数十名(12~20岁的男子),教师有进士郭鼎、胡琪等,朗朗诵读声在邻近周围朝夕相闻。次年(1681),为扩大办学规模,在原中堂后又建楼五楹。义学成为一进二院布局,成为当时沁源县最大的义学之地。

此后,该义学之地经过康熙四十九年(1710)知县韩瑛、康熙五十七年(1718)知县高溥、雍正六年(1728)知县王庭伦主导,多次维修、增修。但因义学废驰年代久远,校舍屋顶坍塌。

图为:通仙街现状

至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知县刘锟上任后,见该县科岁童子试少佳作,决心兴科举盛文风,遂将此义学之地改名为琴泉书院(讲学、考试、藏书之所)。

改设书院后,1760年,知县用捐赎银190余金,令庠生武定国、梁彩(王璧村人、乾隆年间进士)等人重修后院正房五楹,添修东、西厢房各5楹,饰以丹彩,加以粉垩,门匾书写“琴泉书院”四个大字。书院内分为养正堂、观德堂、修道堂、考课堂、文会堂五个,教师大多为退仕还家、隐居乡里、经明行修之士。

至此,琴泉书院开始了它漫长的办学历程。

至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知县孟充善(直隶乐州人、举人)聘请原繁峙县训导、本县琴泉人崔峦为琴泉书院掌教,致使全县“人才蔚起”。

嘉庆年间,原垣曲县教谕、县城尚贤街人李松龄归乡后,在琴泉书院主讲,更使本县“学者乐游其门,学风蔚起”。嘉庆八年(1803),知县周树槐(长沙人、进士)到任后,刊定条约、整肃书院,又使琴泉书院兴起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之风。特别是因连年歉收,在佃户逃亡、官租银无望的形势下,琴泉书院办学经费一度陷入困境,周树槐发动众乡绅捐银167两,作为本金,利息作为经费,才缓解了办学困境。琴泉书院得以为继。

道光十九年(1839),知县李雪松聘请原洪洞县教谕张震(本县东安里人、于1804年考取举人)为琴泉书院主讲,一直至1842年。这期间,来自临汾、洪洞、赵城、灵石、曲沃、沁源的童子纷纷考来就读,在科考中多有上榜。其中有登甲榜者2人、贤书者12人、选贡4人、廪生附生108人。诸生为感谢其师,赠张震“春风共座”匾额。同治初年,张震之子张鸿(原大理寺评事、举人)归乡后,继承父业,担任琴泉书院主讲,致使琴泉书院“成就人才,不可胜数”。

之后,原在洪洞、燕京设帐授徒的韩钟霖继任琴泉书院主讲后,又将此院讲学推向高潮,人赠匾为“忠厚培成方寸地,和平养得四时春”。

光绪六年(1880)知县董余三(直隶丰润人、进士)聘请张芳洲进士、杜道甫举人为琴泉书院主讲,师生讨论经史及诸子百家,人无弃才,多有启发,致使沁地人才蔚起,科考及第者蝉联不断。

光绪十七年(1891),知县徐嘉方(江南丰城人、进士)为培植文运,与张受中、武围辍等人捐俸禄在琴泉书院西南旁重修了文昌楼(因1680年修建的文昌楼坍塌)。

这一时期,参加科考中举者有秦永万(1894年考中武举,现下兴居村五串院为其1909年修建)、任吉贵(1894年考中武举)、张受中(1894年考中进士)等。

图为:祖居此地的宋福全(1930年生)指认自己住宅及周围即琴泉书院旧址

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山西巡抚明令全省书院改学堂,琴泉书院改为学堂。1902年中举者有王兴、阴国垣、崔岩(山西大学堂1904年毕业)等人,教师有崔景、崔玉堂、樊道明(同治年年间贡士)等

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3月,琴泉学堂改为沁源高等小学堂(清政府严令幼童7岁入学,初等学制5年、高等学制4)。首任堂长为任步庭,黄守渊(后为民国沁源首任知事)为主讲。

此后的学堂首次引进西学,除培养学生忠孝传统文化外,要求学生善智练艺,学堂办至1910年停学。

沁源县高等小学堂办学9年,共毕业学生6个班计240余名学生,不少人从小学堂毕业后,升入中学堂、大学堂,毕业后跻入政界、学界、军界发展。

琴泉书院从乾隆二十四年(1759)命名到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一个半世纪的漫长岁月中,沁源本乡土人才乡试中举41人、会试中进士6人,选贡者无数。累计全县中举人51人(含武举15人,中进士16人)。历代知县承前启后,不仅解决办学困难,而且为书院诸生兼课授业,使书院文运大兴,声名大振。琴泉书院惠及乡邻,引领和带动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沁源较早地走出蛮荒之地,接触到了现代文明。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当年8月,沁源高等小学堂改名为高等小学校,教师有6人。

1914年,知事王锦雯又把学校改名为沁源第一高级小学校,校址由琴泉书院迁出,迁至城西北的城隍庙内,改旧城守司署为校舍。期间,培养了沁源早期共产党员宋乃德(1915年毕业)、物理学家任之恭(1918年毕业)等人。

1937年11月,沁源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沁源县第一高等小学校坚持办学,后改名为城关第一高级小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关第一高级小学改名为沁源县第一高级小学,1956年,改名为沁源县第一完全小学,直至1985年,改名为城西小学。2022年3月,因大县城建设,城西小学撤并,原师生划归到新建的任之恭小学、城南小学等城内小学。

还有需要指出的是,1912年,原琴泉书院迁址办为沁源县第一高级小学校后,旧址改办为沁源县两级女子小学。学校首招女生入学,标志着沁源从此结束了学校不纳女生的历史。两级女子小学设6个年级,分初级班4个,学生100名,高级班2个,学生60名。学校布局仍为正楼5间为高级教室,东厢房5间为成绩室、自习室,西厢房5间为学生寝室,中厅3间为初级教室,东耳房为校长室,西耳房为自习室,前院东、西厢房各2间为教员室、斋夫室,学校外道南为体育场。首任校长为阴慎德。

1939年2月29日,日军飞机轰炸沁源县城,两级女子小学被迫停办。1940年冬,日军从通仙街朝东炮轰位于街口的琴泉楼,炮火烧毁了位于通仙街路北的琴泉书院。

沁源县两级女子小学办学26年,为沁源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女性,其中有不少人升往太原女师、女中继续深造,后来陆续参加了革命。

琴泉书院从1758年正式冠名到1940年校舍烧毁,在沁源历史上整整存续182年的过程当中,在各个历史时期为沁源培养了不少人才,赓续了耕读传家的传统,有力支持了沁源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沁源教育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刘如恩)

原标题:沧桑古书院 代代育英才


[编辑:李倩]

  相关链接
· 回望!沁源琴泉书院的“生平”
· 上党台地,何以成为“争霸”中心?
· 揭秘《潞州盛业图》创作心路历程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历史
回望!沁源琴泉书院的“生平”

清朝康熙年间,一度衰微的官绅义捐办学之风再度盛行。康熙十九年(1680),沁源知县朱三锡(巴蜀人、进士)上任后,看到沁地地处丛山僻处,百姓世代为农,继修建文昌楼之后,又修建讲堂,创办义学。因官民同心,不出三月,位于东城门外、通仙街街口路北的一座“中建讲堂5楹,东、西各建宿舍5楹,前建门舍5楹”的讲堂建成。

图为:即将拆除的城西小学校区

同年春,义学开学,招有贫民子弟数十名(12~20岁的男子),教师有进士郭鼎、胡琪等,朗朗诵读声在邻近周围朝夕相闻。次年(1681),为扩大办学规模,在原中堂后又建楼五楹。义学成为一进二院布局,成为当时沁源县最大的义学之地。

此后,该义学之地经过康熙四十九年(1710)知县韩瑛、康熙五十七年(1718)知县高溥、雍正六年(1728)知县王庭伦主导,多次维修、增修。但因义学废驰年代久远,校舍屋顶坍塌。

图为:通仙街现状

至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知县刘锟上任后,见该县科岁童子试少佳作,决心兴科举盛文风,遂将此义学之地改名为琴泉书院(讲学、考试、藏书之所)。

改设书院后,1760年,知县用捐赎银190余金,令庠生武定国、梁彩(王璧村人、乾隆年间进士)等人重修后院正房五楹,添修东、西厢房各5楹,饰以丹彩,加以粉垩,门匾书写“琴泉书院”四个大字。书院内分为养正堂、观德堂、修道堂、考课堂、文会堂五个,教师大多为退仕还家、隐居乡里、经明行修之士。

至此,琴泉书院开始了它漫长的办学历程。

至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知县孟充善(直隶乐州人、举人)聘请原繁峙县训导、本县琴泉人崔峦为琴泉书院掌教,致使全县“人才蔚起”。

嘉庆年间,原垣曲县教谕、县城尚贤街人李松龄归乡后,在琴泉书院主讲,更使本县“学者乐游其门,学风蔚起”。嘉庆八年(1803),知县周树槐(长沙人、进士)到任后,刊定条约、整肃书院,又使琴泉书院兴起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之风。特别是因连年歉收,在佃户逃亡、官租银无望的形势下,琴泉书院办学经费一度陷入困境,周树槐发动众乡绅捐银167两,作为本金,利息作为经费,才缓解了办学困境。琴泉书院得以为继。

道光十九年(1839),知县李雪松聘请原洪洞县教谕张震(本县东安里人、于1804年考取举人)为琴泉书院主讲,一直至1842年。这期间,来自临汾、洪洞、赵城、灵石、曲沃、沁源的童子纷纷考来就读,在科考中多有上榜。其中有登甲榜者2人、贤书者12人、选贡4人、廪生附生108人。诸生为感谢其师,赠张震“春风共座”匾额。同治初年,张震之子张鸿(原大理寺评事、举人)归乡后,继承父业,担任琴泉书院主讲,致使琴泉书院“成就人才,不可胜数”。

之后,原在洪洞、燕京设帐授徒的韩钟霖继任琴泉书院主讲后,又将此院讲学推向高潮,人赠匾为“忠厚培成方寸地,和平养得四时春”。

光绪六年(1880)知县董余三(直隶丰润人、进士)聘请张芳洲进士、杜道甫举人为琴泉书院主讲,师生讨论经史及诸子百家,人无弃才,多有启发,致使沁地人才蔚起,科考及第者蝉联不断。

光绪十七年(1891),知县徐嘉方(江南丰城人、进士)为培植文运,与张受中、武围辍等人捐俸禄在琴泉书院西南旁重修了文昌楼(因1680年修建的文昌楼坍塌)。

这一时期,参加科考中举者有秦永万(1894年考中武举,现下兴居村五串院为其1909年修建)、任吉贵(1894年考中武举)、张受中(1894年考中进士)等。

图为:祖居此地的宋福全(1930年生)指认自己住宅及周围即琴泉书院旧址

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山西巡抚明令全省书院改学堂,琴泉书院改为学堂。1902年中举者有王兴、阴国垣、崔岩(山西大学堂1904年毕业)等人,教师有崔景、崔玉堂、樊道明(同治年年间贡士)等

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3月,琴泉学堂改为沁源高等小学堂(清政府严令幼童7岁入学,初等学制5年、高等学制4)。首任堂长为任步庭,黄守渊(后为民国沁源首任知事)为主讲。

此后的学堂首次引进西学,除培养学生忠孝传统文化外,要求学生善智练艺,学堂办至1910年停学。

沁源县高等小学堂办学9年,共毕业学生6个班计240余名学生,不少人从小学堂毕业后,升入中学堂、大学堂,毕业后跻入政界、学界、军界发展。

琴泉书院从乾隆二十四年(1759)命名到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一个半世纪的漫长岁月中,沁源本乡土人才乡试中举41人、会试中进士6人,选贡者无数。累计全县中举人51人(含武举15人,中进士16人)。历代知县承前启后,不仅解决办学困难,而且为书院诸生兼课授业,使书院文运大兴,声名大振。琴泉书院惠及乡邻,引领和带动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沁源较早地走出蛮荒之地,接触到了现代文明。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当年8月,沁源高等小学堂改名为高等小学校,教师有6人。

1914年,知事王锦雯又把学校改名为沁源第一高级小学校,校址由琴泉书院迁出,迁至城西北的城隍庙内,改旧城守司署为校舍。期间,培养了沁源早期共产党员宋乃德(1915年毕业)、物理学家任之恭(1918年毕业)等人。

1937年11月,沁源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沁源县第一高等小学校坚持办学,后改名为城关第一高级小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关第一高级小学改名为沁源县第一高级小学,1956年,改名为沁源县第一完全小学,直至1985年,改名为城西小学。2022年3月,因大县城建设,城西小学撤并,原师生划归到新建的任之恭小学、城南小学等城内小学。

还有需要指出的是,1912年,原琴泉书院迁址办为沁源县第一高级小学校后,旧址改办为沁源县两级女子小学。学校首招女生入学,标志着沁源从此结束了学校不纳女生的历史。两级女子小学设6个年级,分初级班4个,学生100名,高级班2个,学生60名。学校布局仍为正楼5间为高级教室,东厢房5间为成绩室、自习室,西厢房5间为学生寝室,中厅3间为初级教室,东耳房为校长室,西耳房为自习室,前院东、西厢房各2间为教员室、斋夫室,学校外道南为体育场。首任校长为阴慎德。

1939年2月29日,日军飞机轰炸沁源县城,两级女子小学被迫停办。1940年冬,日军从通仙街朝东炮轰位于街口的琴泉楼,炮火烧毁了位于通仙街路北的琴泉书院。

沁源县两级女子小学办学26年,为沁源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女性,其中有不少人升往太原女师、女中继续深造,后来陆续参加了革命。

琴泉书院从1758年正式冠名到1940年校舍烧毁,在沁源历史上整整存续182年的过程当中,在各个历史时期为沁源培养了不少人才,赓续了耕读传家的传统,有力支持了沁源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沁源教育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刘如恩)

原标题:沧桑古书院 代代育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