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千年的东兴大缸
发布时间: 2023-12-10   |  来源: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分享到:

缸,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并不陌生。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家户中,其是必备的生活用品,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储存生活用水,而农村则用途更广:除盛水外还可以储藏粮食、腌制咸菜、酿酒造醋等等,那时每家每户都有数个大小规格不同的缸。

在上党区大山深处的贾掌镇东兴村就有这样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兴大缸。东兴大缸,历史悠久,传承千年。因为东兴村有一种适合捏缸的耐火土,所以先人们便摸索出了这门捏缸手艺,并把捏缸手艺一代一代传下来,村子里每家男人都会。捏缸烧缸便成了该村的传统手艺。历史上,东兴村捏缸的人非常出名,不但在本村干,还外出传艺带徒弟,近到长治、孝义、潞城,远到浙江、河北等地。据村里两位80多岁的老把总陈元则和晋来宝介绍,当年,捏缸在本村可发达了,最兴旺时,村里有十盘轮子在转动,因为缸的质量好、品种全,销路很畅。往往是一炉缸烧好后,马上就用马车送到长北火车站装车皮销往全国各地物资部门。陈家、翟家和晋家号称当年村里捏缸的三大家族。

捏缸是一件又苦、又脏、又累的手艺,天天和泥巴打交道,出窑率最好也只有八成左右。一口缸的制作要经过开陶土、备陶泥、捏缸制坯、上釉、晾缸、装窑、烧制等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里还有很多讲究。

东兴大缸第八代传承人翟阳兵讲述,每一个捏缸人16岁上下就开始跟着父辈学习捏缸手艺,每天凌晨4、5点开始干活,到晚上10点多才能收工,最起码要学够三年才能出师。要学习选陶土、揉泥、制坯、上釉等每一道工序,揉泥要把泥揉得像面团一样软硬适中,制坯要将器物形状捏制得厚薄均匀、口沿圆滑,拘轮则要根据捏缸的手劲大小随时调整转速……看似简单而熟练的动作,却凝聚了长年累月的艰辛。只有每一道工序熟练掌握,才能成为一个团队的带头人——把总。

捏缸不是一个人单干的手艺,需要一个团队,按搅轮(就是控制坯料在轮盘上转动的速度快慢)来说,一盘轮子需要五个人,分别是把总(团队的带头人)一人、端缸师傅一人、撒晒一人、揉泥一人、搅轮一人。他们常年合作,配合默契,能捏制几十个品种,主要有缸、盆、罐等家用器物,供家家户户盛水、储粮、腌咸菜、酿酒酿醋等使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大缸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在城市中已几近绝迹,传统工艺手工缸窑如同日薄西山的老人渐渐失去了它的生命力,子承父业的制缸技艺传承坚持得十分艰难,由于捏缸这门手艺苦、累、脏,收益还少,现在已没有年轻人愿意学。

所幸的是,东兴村里还有不少对捏缸饱含感情的人,翟阳兵就是其中一员。为了缅怀东兴捏缸的历史,也为了传承东兴大缸的悠久制陶技艺,重现当年红火的捏缸场景,也为了打造精品文化村,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2015年,翟阳兵开办了年烧制能力在40000口的新式电烧窑,用新技术复原传统手工艺的辉煌。同时,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再次打响了东兴大缸的品牌,来自全国各地酒厂、醋厂、酱油厂的订单源源不断涌来,年销售收入达到了1000余万元,还带动了周边村20多个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

今年61岁的武志明就是受益人之一。武志明妻子常年有病,儿子在外打工,孙女残疾,生活十分困难,翟阳兵安排他到东兴大缸厂当了一名做坯工,每月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早早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当地政府还在东兴大缸厂投入专项扶贫资金3.5万元,让当地150户贫困户每年能从中拿到260元的资产收益。

如今的东兴村,在翟阳兵、陈元则、晋来宝等一批传承人的努力下,不仅让这门古老的民间手艺得以传承,还成为带动当地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成静、向峥、小楠)


[编辑:贾霄星]

  相关链接
· 王兰娥:剪纸绘就家乡美
· 长治非遗——麦秆画
· 匠人匠心!杨春平43载传承柳编技艺
· 探寻潞酒再次崛起的奥秘
· 武乡民间美食“炒指”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非遗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千年的东兴大缸

缸,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并不陌生。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家户中,其是必备的生活用品,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储存生活用水,而农村则用途更广:除盛水外还可以储藏粮食、腌制咸菜、酿酒造醋等等,那时每家每户都有数个大小规格不同的缸。

在上党区大山深处的贾掌镇东兴村就有这样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兴大缸。东兴大缸,历史悠久,传承千年。因为东兴村有一种适合捏缸的耐火土,所以先人们便摸索出了这门捏缸手艺,并把捏缸手艺一代一代传下来,村子里每家男人都会。捏缸烧缸便成了该村的传统手艺。历史上,东兴村捏缸的人非常出名,不但在本村干,还外出传艺带徒弟,近到长治、孝义、潞城,远到浙江、河北等地。据村里两位80多岁的老把总陈元则和晋来宝介绍,当年,捏缸在本村可发达了,最兴旺时,村里有十盘轮子在转动,因为缸的质量好、品种全,销路很畅。往往是一炉缸烧好后,马上就用马车送到长北火车站装车皮销往全国各地物资部门。陈家、翟家和晋家号称当年村里捏缸的三大家族。

捏缸是一件又苦、又脏、又累的手艺,天天和泥巴打交道,出窑率最好也只有八成左右。一口缸的制作要经过开陶土、备陶泥、捏缸制坯、上釉、晾缸、装窑、烧制等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里还有很多讲究。

东兴大缸第八代传承人翟阳兵讲述,每一个捏缸人16岁上下就开始跟着父辈学习捏缸手艺,每天凌晨4、5点开始干活,到晚上10点多才能收工,最起码要学够三年才能出师。要学习选陶土、揉泥、制坯、上釉等每一道工序,揉泥要把泥揉得像面团一样软硬适中,制坯要将器物形状捏制得厚薄均匀、口沿圆滑,拘轮则要根据捏缸的手劲大小随时调整转速……看似简单而熟练的动作,却凝聚了长年累月的艰辛。只有每一道工序熟练掌握,才能成为一个团队的带头人——把总。

捏缸不是一个人单干的手艺,需要一个团队,按搅轮(就是控制坯料在轮盘上转动的速度快慢)来说,一盘轮子需要五个人,分别是把总(团队的带头人)一人、端缸师傅一人、撒晒一人、揉泥一人、搅轮一人。他们常年合作,配合默契,能捏制几十个品种,主要有缸、盆、罐等家用器物,供家家户户盛水、储粮、腌咸菜、酿酒酿醋等使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大缸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在城市中已几近绝迹,传统工艺手工缸窑如同日薄西山的老人渐渐失去了它的生命力,子承父业的制缸技艺传承坚持得十分艰难,由于捏缸这门手艺苦、累、脏,收益还少,现在已没有年轻人愿意学。

所幸的是,东兴村里还有不少对捏缸饱含感情的人,翟阳兵就是其中一员。为了缅怀东兴捏缸的历史,也为了传承东兴大缸的悠久制陶技艺,重现当年红火的捏缸场景,也为了打造精品文化村,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2015年,翟阳兵开办了年烧制能力在40000口的新式电烧窑,用新技术复原传统手工艺的辉煌。同时,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再次打响了东兴大缸的品牌,来自全国各地酒厂、醋厂、酱油厂的订单源源不断涌来,年销售收入达到了1000余万元,还带动了周边村20多个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

今年61岁的武志明就是受益人之一。武志明妻子常年有病,儿子在外打工,孙女残疾,生活十分困难,翟阳兵安排他到东兴大缸厂当了一名做坯工,每月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早早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当地政府还在东兴大缸厂投入专项扶贫资金3.5万元,让当地150户贫困户每年能从中拿到260元的资产收益。

如今的东兴村,在翟阳兵、陈元则、晋来宝等一批传承人的努力下,不仅让这门古老的民间手艺得以传承,还成为带动当地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成静、向峥、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