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行走在沁县南里镇樊村的田间地头,旷野秋风已将翠绿稻浪染成金黄一片,一望无垠,将秋天丰收的氛围拉满。藏在遍地谷子、玉米深处的这帧美景,不仅仅描绘着不是江南胜似江南“鱼米之乡”的丰沃,更给人们带来了丰厚的收获喜悦。
南里镇樊村是沁县农业的一个“特例”,今年,樊村延续传统的绿色、生态养殖习俗,顺应产业革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在发展生态渔业产业过程中,重点推广蟹稻共生生态综合种养模式。这样的种植养殖模式,纯绿色无公害,可带来“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实现“一田多获、一水多用”,由此,樊村30亩稻田首开沁县稻蟹共生先河。
在蟹稻田里,我们看到成熟的水稻挺着沉甸甸的稻穗,发出嗦嗦的响声。大型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稻田里来回穿梭。广袤的土地上一垄垄成熟的水稻被卷进机器,一排排地倒了下去,收割、脱粒等步骤一气呵成。一颗颗饱满的稻子源源不断地被投放到运粮车里,田间一派丰收的景象。
“一试就试出了‘万元田’。”79岁的老党员赵晋玺算起了账:一亩稻田一年能打1000斤稻子,至少600斤大米,按照每斤大米15~20元,投放7亩蟹苗每亩螃蟹500元计算,每亩毛收入可达到1万多元,除去所有成本,纯收入最少可达到5000元以上。明年再种时,技术提升了,而打田埂、整地等成本降低,利润会更大。
“今年春天,我们村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利用圪芦湖水资源丰富的天然优势,全力加大低洼地治理,采取种养结合的模式,试推30亩蟹稻田。通过稻下养蟹,一水两用,实现蟹稻双收,带领群众抱团取暖共同致富。明年,我们将发动村里群众,充分利用好水好田,发展水稻种植200亩以上。”樊村支部书记周云喜上眉梢。作为村里的“领头羊”,周云依靠多年种植经验,带领村民精心耕种、科学管理,通过新技术、新机具、新品种、新思路,开拓出一条水稻种植新路子。
稻因蟹而优,蟹因稻而贵。稻蟹共生依托稻养蟹、蟹养稻的生态养殖方式,不仅提升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可以有效提高螃蟹和水稻品质,实现共生双丰收。南里镇宣传委员、副镇长李志刚介绍,今年来,南里镇坚持发展特色种植,种植的1万亩有机高粱、2000亩沁州黄谷子、1000亩辣椒、30亩水稻已全面进入丰收期。为推广好稻蟹种养技术,南里镇开展多层次培训,加强养殖户与技术人员的经验、技术交流,聘请技术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发展壮大产业链。
喜看金秋千重浪, 稻花香里说丰年。南里镇通过种好水稻,养好螃蟹,做足稻田里的产业文章,鼓起村集体经济的“钱袋子”,更鼓足了农民的精气神儿。(魏堃)
原标题:沁县南里镇:稻黄蟹肥一篮“秋”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近日,行走在沁县南里镇樊村的田间地头,旷野秋风已将翠绿稻浪染成金黄一片,一望无垠,将秋天丰收的氛围拉满。藏在遍地谷子、玉米深处的这帧美景,不仅仅描绘着不是江南胜似江南“鱼米之乡”的丰沃,更给人们带来了丰厚的收获喜悦。
南里镇樊村是沁县农业的一个“特例”,今年,樊村延续传统的绿色、生态养殖习俗,顺应产业革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在发展生态渔业产业过程中,重点推广蟹稻共生生态综合种养模式。这样的种植养殖模式,纯绿色无公害,可带来“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实现“一田多获、一水多用”,由此,樊村30亩稻田首开沁县稻蟹共生先河。
在蟹稻田里,我们看到成熟的水稻挺着沉甸甸的稻穗,发出嗦嗦的响声。大型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稻田里来回穿梭。广袤的土地上一垄垄成熟的水稻被卷进机器,一排排地倒了下去,收割、脱粒等步骤一气呵成。一颗颗饱满的稻子源源不断地被投放到运粮车里,田间一派丰收的景象。
“一试就试出了‘万元田’。”79岁的老党员赵晋玺算起了账:一亩稻田一年能打1000斤稻子,至少600斤大米,按照每斤大米15~20元,投放7亩蟹苗每亩螃蟹500元计算,每亩毛收入可达到1万多元,除去所有成本,纯收入最少可达到5000元以上。明年再种时,技术提升了,而打田埂、整地等成本降低,利润会更大。
“今年春天,我们村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利用圪芦湖水资源丰富的天然优势,全力加大低洼地治理,采取种养结合的模式,试推30亩蟹稻田。通过稻下养蟹,一水两用,实现蟹稻双收,带领群众抱团取暖共同致富。明年,我们将发动村里群众,充分利用好水好田,发展水稻种植200亩以上。”樊村支部书记周云喜上眉梢。作为村里的“领头羊”,周云依靠多年种植经验,带领村民精心耕种、科学管理,通过新技术、新机具、新品种、新思路,开拓出一条水稻种植新路子。
稻因蟹而优,蟹因稻而贵。稻蟹共生依托稻养蟹、蟹养稻的生态养殖方式,不仅提升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可以有效提高螃蟹和水稻品质,实现共生双丰收。南里镇宣传委员、副镇长李志刚介绍,今年来,南里镇坚持发展特色种植,种植的1万亩有机高粱、2000亩沁州黄谷子、1000亩辣椒、30亩水稻已全面进入丰收期。为推广好稻蟹种养技术,南里镇开展多层次培训,加强养殖户与技术人员的经验、技术交流,聘请技术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发展壮大产业链。
喜看金秋千重浪, 稻花香里说丰年。南里镇通过种好水稻,养好螃蟹,做足稻田里的产业文章,鼓起村集体经济的“钱袋子”,更鼓足了农民的精气神儿。(魏堃)
原标题:沁县南里镇:稻黄蟹肥一篮“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