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科技创新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发布时间: 2023-10-20   |  来源: 长治日报
 
分享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科技创新既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我们实现弯道超车、勇蹚转型新路的战略之举。如何破除阻碍科技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通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通道是地方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内容。近年来,长治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全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强力推动产业深度转型,持续打造科创人才集聚高地,着力构建良好创新生态,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全市科技工作实现了“点”的突破、“量”的增加和“质”的提升。

聚力创新驱动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站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战略高度,长治市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持续推进科创赋能发展,努力塑造具有硬核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把科技、人才、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健全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长治孵化、转化、产业化,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提供科技支撑。

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专精特新”提升行动,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4户,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33户,潞安环能喷吹煤技术标准成为国家标准订立基准,中科潞安建成全球首条量产化大功率深紫外LED生产线,振东集团成为山西现代医药产业链“链主”企业,潞宝集团开创了以煤基化工原料生产高品质合成纤维的先河。

全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建成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家、省级创新平台70家、市级创新平台179家,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山西)深紫外LED分中心、衰老机制研究与转化省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成为吸引各类创新要素加速聚集的“强磁场”。

强力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全市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80%,新能源装机达到350万千瓦,现代煤化工向煤气化、煤油化延伸,半导体光电、光伏、医药、信创、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持续打造科创人才集聚高地。突出“人才+项目+产业”导向,与省内外150余所高校达成720余项合作成果,建成84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研平台延伸基地。实施“太行英才计划”,创新柔性引才举措,组建长治人才集团,成立长治市人才发展基金会,构建起全方位服务体系。

着力构建良好创新生态。把科技创新作为今年“12+10”大调研课题之一,注重顶层设计,优化战略布局;强化政策支持,制定实施创新生态建设30条等系列制度;省级以上众创空间达到39家(其中国家级6家)、创业服务团队达到910余个,初步形成了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多方协同的科技创新工作格局。

聚焦重点任务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当前,长治正处在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发挥科技创新第一推动力作用至关重要。长治市统筹推进育主体、建平台、强产业、聚人才、优生态,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成功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在此基础上,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挥自身优势、勇攀科技高峰,在增加科技创新供给上持续发力,力争交出一份科技创新优秀答卷。

突出需求导向,强化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就传统产业而言,长治市大力推进煤炭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开采,提高先进产能占比;焦化产业全面实施节能、环保、安全三改造,对标行业标杆水平,控制能耗强度,推动化产延伸;钢铁产业加快工艺装备技术升级,实施超超低排放改造,推动增品种、提品质、精深加工;电力行业全力推动节能降耗,积极发展超超临界机组。

就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能源革命方面,建设“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推动能源互联网建设,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市。半导体光电产业方面,作为全国重要的LED主产地,高科华烨LED显示正向更小间距、更清晰方向发展,MLED超微显示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数字产业方面,引进中科院自研的龙芯国产CPU,带动了清华同方、卓怡等10余家配套企业落户长治市,初步构建起从CPU、硬盘、主板生产到系统集成、整机制造的产业链条。氢能产业方面,长治市氢能资源丰富、成本较低、供应稳定,商业应用场景丰富,要围绕关键领域加强技术攻关,拓展应用场景,争取在氢能源发展上实现重大突破。

发挥企业作用,做强创新主力军。抓科技、抓创新,最根本的是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传统产业跨过“生存线”,达到“发展线”,必由之路是创新。长治市采取多项措施助力企业发挥好创新主体作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积极引进创新人才,加快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基地,着力增强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创新制度供给,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条件、优化环境、提供公共服务、作出科学评价,推动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服务向企业集聚,做到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对创新链的支持就跟进到哪里。

提升平台能级,锻造创新资源集聚载体。科技创新平台是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人才施展才华、创新成果孵化转化的重要载体。长治市着力建设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推动部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一批市级以上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围绕重点产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贯通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金融链。实施双创载体提质增效行动,加快引导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为科技成果孵化搭建一批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开放式的可靠平台。

注重人才引领,筑牢创新发展支撑。人才问题,是科技创新的命脉所在。长治市坚持引才和育才并举、用才和留才并重,加快培育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围绕长治市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引进一批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同时,坚持灵活用才,把“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模式作为工作重点,围绕长治市最紧急、最重要的科技创新需求,通过聘请兼职顾问和“星期天工程师”等多种方式,让更多高端专业人才参与到长治科技创新中来。

强化成果应用,释放创新动力活力。科技创新成果只有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才能真正发挥价值。长治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打好“组合拳”,坚决拆除“篱笆墙”,拓展成果转化通道,争取更多科技成果在长治开花结果。在健全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方面,不断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领域集聚,促进科技成果供应方和应用方紧密联结、创业链和产业链“双链”融通,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充分释放创新动力活力。

开展“十大行动” 为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之翼

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引领,充分结合实际,长治市制定出台《长治市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方案》以系统观念提出了三年的行动部署,制定了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重点开展“十大行动”,从技术攻坚、平台建设、企业培育、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一批真招、实招,确保管用、实用,为长治市创新驱动发展营造了“热带雨林式”的良好政策环境。

实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行动。聚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基础研究领域,着力推进实验室体系建设,集中力量争取新的省级以上实验室落地长治;在产业应用领域,加快打造一批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形成层级多样、品类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在煤炭、钢铁、新能源汽车、光伏、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通过重大科技项目引领,持续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在优质种类资源、畜禽养殖与疫病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农业领域,以及在环保、安全生产、水利等社会发展领域,加强技术研发。

实施科技企业培育倍增行动。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强化培育认定、财税优惠等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壮大长治市科技型企业规模。支持重点企业牵头领办创新联合体,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出台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相关政策,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强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中试基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力度,推动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快速增长。

实施科技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建立市县两级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从研发投入奖补、加强统计指导等角度,提出促进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长的支持政策,确保企业研发能力持续增强。

实施双创载体提质增效行动。加快引导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推动现有创新创业载体提档升级。

实施科技人才引育集聚行动。持续深化市校合作,创新探索柔性引才机制,以精准匹配、高效对接为导向,充分发挥专家智力支撑作用,为长治市提供创新决策咨询。

实施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行动。开展普惠金融政策宣讲、支持开发创新金融产品、探索建立科技金融计划专项等助企纾困的具体措施,推动科技金融紧密结合。

实施区域创新交流合作行动。抢抓长治与北京对口合作机遇,积极对接首都优质创新资源,加大科技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区域创新合作交流。

实施创新环境氛围营造行动。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支持襄垣建设国家创新型县等内容。

培育科技创新主体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64户

●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 133户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家

●省级创新平台70家

●市级创新平台179家

●与省内外150余所高校达成720余项合作成果

●建成84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研平台延伸基地

原标题:科技赋能发展 创新引领未来——长治市开创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组团送健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对口帮扶长治市人民医院正式启动
· 向更高更新更强迈进——长治高新区以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
· 国内LED“大咖”齐聚长治“话”发展(1)
· 长治:“双创”加速推进实体经济做大做强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长治新闻
长治:科技创新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科技创新既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我们实现弯道超车、勇蹚转型新路的战略之举。如何破除阻碍科技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通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通道是地方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内容。近年来,长治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全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强力推动产业深度转型,持续打造科创人才集聚高地,着力构建良好创新生态,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全市科技工作实现了“点”的突破、“量”的增加和“质”的提升。

聚力创新驱动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站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战略高度,长治市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持续推进科创赋能发展,努力塑造具有硬核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把科技、人才、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健全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长治孵化、转化、产业化,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提供科技支撑。

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专精特新”提升行动,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4户,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33户,潞安环能喷吹煤技术标准成为国家标准订立基准,中科潞安建成全球首条量产化大功率深紫外LED生产线,振东集团成为山西现代医药产业链“链主”企业,潞宝集团开创了以煤基化工原料生产高品质合成纤维的先河。

全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建成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家、省级创新平台70家、市级创新平台179家,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山西)深紫外LED分中心、衰老机制研究与转化省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成为吸引各类创新要素加速聚集的“强磁场”。

强力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全市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80%,新能源装机达到350万千瓦,现代煤化工向煤气化、煤油化延伸,半导体光电、光伏、医药、信创、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持续打造科创人才集聚高地。突出“人才+项目+产业”导向,与省内外150余所高校达成720余项合作成果,建成84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研平台延伸基地。实施“太行英才计划”,创新柔性引才举措,组建长治人才集团,成立长治市人才发展基金会,构建起全方位服务体系。

着力构建良好创新生态。把科技创新作为今年“12+10”大调研课题之一,注重顶层设计,优化战略布局;强化政策支持,制定实施创新生态建设30条等系列制度;省级以上众创空间达到39家(其中国家级6家)、创业服务团队达到910余个,初步形成了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多方协同的科技创新工作格局。

聚焦重点任务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当前,长治正处在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发挥科技创新第一推动力作用至关重要。长治市统筹推进育主体、建平台、强产业、聚人才、优生态,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成功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在此基础上,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挥自身优势、勇攀科技高峰,在增加科技创新供给上持续发力,力争交出一份科技创新优秀答卷。

突出需求导向,强化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就传统产业而言,长治市大力推进煤炭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开采,提高先进产能占比;焦化产业全面实施节能、环保、安全三改造,对标行业标杆水平,控制能耗强度,推动化产延伸;钢铁产业加快工艺装备技术升级,实施超超低排放改造,推动增品种、提品质、精深加工;电力行业全力推动节能降耗,积极发展超超临界机组。

就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能源革命方面,建设“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推动能源互联网建设,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市。半导体光电产业方面,作为全国重要的LED主产地,高科华烨LED显示正向更小间距、更清晰方向发展,MLED超微显示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数字产业方面,引进中科院自研的龙芯国产CPU,带动了清华同方、卓怡等10余家配套企业落户长治市,初步构建起从CPU、硬盘、主板生产到系统集成、整机制造的产业链条。氢能产业方面,长治市氢能资源丰富、成本较低、供应稳定,商业应用场景丰富,要围绕关键领域加强技术攻关,拓展应用场景,争取在氢能源发展上实现重大突破。

发挥企业作用,做强创新主力军。抓科技、抓创新,最根本的是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传统产业跨过“生存线”,达到“发展线”,必由之路是创新。长治市采取多项措施助力企业发挥好创新主体作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积极引进创新人才,加快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基地,着力增强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创新制度供给,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条件、优化环境、提供公共服务、作出科学评价,推动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服务向企业集聚,做到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对创新链的支持就跟进到哪里。

提升平台能级,锻造创新资源集聚载体。科技创新平台是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人才施展才华、创新成果孵化转化的重要载体。长治市着力建设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推动部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一批市级以上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围绕重点产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贯通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金融链。实施双创载体提质增效行动,加快引导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为科技成果孵化搭建一批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开放式的可靠平台。

注重人才引领,筑牢创新发展支撑。人才问题,是科技创新的命脉所在。长治市坚持引才和育才并举、用才和留才并重,加快培育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围绕长治市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引进一批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同时,坚持灵活用才,把“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模式作为工作重点,围绕长治市最紧急、最重要的科技创新需求,通过聘请兼职顾问和“星期天工程师”等多种方式,让更多高端专业人才参与到长治科技创新中来。

强化成果应用,释放创新动力活力。科技创新成果只有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才能真正发挥价值。长治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打好“组合拳”,坚决拆除“篱笆墙”,拓展成果转化通道,争取更多科技成果在长治开花结果。在健全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方面,不断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领域集聚,促进科技成果供应方和应用方紧密联结、创业链和产业链“双链”融通,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充分释放创新动力活力。

开展“十大行动” 为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之翼

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引领,充分结合实际,长治市制定出台《长治市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方案》以系统观念提出了三年的行动部署,制定了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重点开展“十大行动”,从技术攻坚、平台建设、企业培育、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一批真招、实招,确保管用、实用,为长治市创新驱动发展营造了“热带雨林式”的良好政策环境。

实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行动。聚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基础研究领域,着力推进实验室体系建设,集中力量争取新的省级以上实验室落地长治;在产业应用领域,加快打造一批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形成层级多样、品类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在煤炭、钢铁、新能源汽车、光伏、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通过重大科技项目引领,持续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在优质种类资源、畜禽养殖与疫病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农业领域,以及在环保、安全生产、水利等社会发展领域,加强技术研发。

实施科技企业培育倍增行动。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强化培育认定、财税优惠等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壮大长治市科技型企业规模。支持重点企业牵头领办创新联合体,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出台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相关政策,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强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中试基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力度,推动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快速增长。

实施科技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建立市县两级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从研发投入奖补、加强统计指导等角度,提出促进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长的支持政策,确保企业研发能力持续增强。

实施双创载体提质增效行动。加快引导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推动现有创新创业载体提档升级。

实施科技人才引育集聚行动。持续深化市校合作,创新探索柔性引才机制,以精准匹配、高效对接为导向,充分发挥专家智力支撑作用,为长治市提供创新决策咨询。

实施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行动。开展普惠金融政策宣讲、支持开发创新金融产品、探索建立科技金融计划专项等助企纾困的具体措施,推动科技金融紧密结合。

实施区域创新交流合作行动。抢抓长治与北京对口合作机遇,积极对接首都优质创新资源,加大科技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区域创新合作交流。

实施创新环境氛围营造行动。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支持襄垣建设国家创新型县等内容。

培育科技创新主体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64户

●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 133户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家

●省级创新平台70家

●市级创新平台179家

●与省内外150余所高校达成720余项合作成果

●建成84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研平台延伸基地

原标题:科技赋能发展 创新引领未来——长治市开创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