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更高更新更强迈进——长治高新区以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3-10-10   |  来源: 长治日报
 
分享到:

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深紫外LED,在秒级时间对新型冠状病毒杀菌率达到99.99%,填补了国内深紫外LED公共卫生安全领域技术空白;

澳瑞特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太空健身器连续三次随神舟号飞船进入太空,为航天员乘组提供太空健身服务;

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共同研发的抗艾滋病(HIV)多肽药物进入临床试验,未来将对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以龙芯(长治)信创产业园为载体,引进培育了龙芯中科、卓怡恒通、中兵长智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辐射带动本地软硬件适配企业10余家,努力打造信创产业高地。

……

科技创新风正劲足,发展动能澎湃激昂,这里是长治高新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因高而远,因新而活;坚守定位,勇担使命。近年来,长治高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新时代国家高新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两区”定位,以科技创新、人才创新、金融创新和机制体制创新为抓手,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合一”,持续打造区域性创新中心,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构生态 厚植科技创新沃土

秋风送爽,碧空如洗。

走进长治高新区,一座座产业楼宇、一家家高新技术企业、一个个研发中心纵横交错在各大园区,勾画出一幅创新引领质量发展的美丽画卷。

参天大树,离不开肥沃水土;创新力量,源自于优良生态。

敢为人先,步步争先。长治高新区秉承创新基因,在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路上从未停步。

图为:中兵长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高新区加速形成信创全产业链蓄势赋能

《长治高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长治高新区创新体系建设发展研究报告》《长治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长治高新区绿色发展五年行动方案》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先后编制完成,擘画出发展蓝图。

围绕一个主导产业,编制一本专项规划、出台一套扶持政策、引进一支领军团队、设立一支产业基金、打造一批研发平台、办好一个品牌论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建设一个专业园区、形成一个产业集群,长治高新区在全省率先开展创新生态体系研究,从顶层设计、载体建设、要素保障三个方面,提出并全面推广“十个一”产业创新生态,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强化人才支撑、优化金融配置、建设创新机构、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品牌效应等举措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2月,长治高新区获批第三批全国“企业创新积分制”实施单位,研究制定了《长治高新区关于“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的实施方案》,探索建立基于企业创新能力量化的创新积分评价体系,积极引导创新要素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助力企业创新和快速成长。目前,已有220余家企业录入“火炬中心国家高新区创新积分试点平台”。联合中国银行长治市分行成功发放首笔500万元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7家企业争取省级科技金融贷款贴息。

图为:中科潞安作为高新区半导体光电领域的创新型先进企业,为长治市加快打造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足、带动作用大的战新产业集群提供重要引擎

积极鼓励企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2022年共申报科技计划项目13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9项、市级“揭榜挂帅”项目2项。特别是由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牵头单位申报的“大功率深紫外AlGaN基LED发光材料与器件产业化关键技术”和作为承担单位申报的“用于公共卫生的深紫外LED模组与消杀装备研发与应用示范”2个项目分别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开源引活水,渠成促创新。长治高新区紧抓科技创新源头,从企业端到科研端积极推进制度创新,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建平台 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煤基合成润滑材料(院士)联合研发平台分析检测中心内,安静如常,身着白色实验服的研究员们专心致志地在各类检测仪器前研发新油种。

图为:煤基合成润滑材料(院士)联合研发平台是我省唯一国家级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属的高端现代化研发平台

作为潞安太行润滑油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属研发机构,该平台设有特种油研究室、添加剂研究室、内燃机油研究室等,主要开展内燃机油研究、工业油研究、特种油研究等8个单元技术研发。2020年以来,先后获得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长治市煤基合成动力传动润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资质称号,科研团队被认定为山西省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汇聚创新人才、开展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

长治高新区坚持走政校企联合、产学研一体的发展路子,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截至目前,共建成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科研平台25家。

中科潞安半导体技术研究院、山西省光伏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治大健康产业研究院、山西省血液制品与基因工程药物工程研究中心、长治武理工工程技术研究院、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平台如雨后春笋,在不同领域开拓创新、引领发展。

在长治高新区的全方位推动下,园区企业大胆闯与创,借助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东风”,实现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共赢,助力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助力科技引领发展动能转换。

育主体 建强科技创新主力

位于科技工业园的卓怡恒通信息安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台台自动化生产设备马力全开,工人们正铆足干劲赶制订单。

卓怡恒通信息安全有限公司是一家基于国产系列CPU提供主板和整机产品研发、生产及供应链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包括台式电脑、一体机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云终端及行业定制化产品等,应用领域广泛,实现了国产计算机产品的自主可控。

图为:卓怡恒通信息安全有限公司助推高新区成为全领域、全替代的自主可控信创产业策源地,为长治市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围绕构建信创产业集聚的“四梁八柱”,长治高新区积极引进和培育市场主体,在用好传统招商模式的同时,实行“股权投资+研发补贴+场景带动”的新模式,促进信创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目前已培育相关企业 13家,初步形成从芯片、硬盘、主板生产到系统集成、整机制造的完整信创产业链。

从加快信创产业市场主体集聚发展中,可窥见长治高新区积极培育各类创新主体、建强科技创新主力军的迫切感。

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双创载体质量提升计划和科技研发机构培育计划,长治高新区通过政策扶持、精准孵化、跟踪服务等措施,全面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初步形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科技领军企业梯队发展的科技型企业发展格局。

图为:百泰生物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助力长治市生物医药技术水平及产业化规模迈上新台阶

截至2022年年底,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30家,省级以上科技双创载体达到16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3家,总面积达9.6万平方米,实际入驻市场主体数549家,带动就业人数达3556人。初步形成“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科技双创载体培育体系。

今年以来,分三批推荐61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共有7批130家企业纳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

聚人才 夯实科技创新根基

今年8月初,山西大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紫芯班师生一行20余人走进长治高新区开展实习实训活动,其间,师生一行先后去到龙芯(信创)产业园、数智未来城、潞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奥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地,实地了解园区产业规模、企业发展状况及人才需求等,让学生们对高新区产业布局有了更深的认识。

图为:第一届紫外LED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为高新区紫外半导体光电产业集聚、创新发展增添新动能

山西大学紫芯班是长治高新区以重点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聚焦信创产业及半导体产业,与山西大学共同搭建政校企合作引才的长效联系机制。这是长治高新区创新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一个缩影。

构筑“人才洼地”,成就“发展高地”。近年来,长治高新区从平台建设、专员服务、招才引智三方面,构建优质的人才集成支持系统、精准的人才服务体系,全力构建优质人才生态。

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完善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功能,集成了人才安居、融资贷款等9类40项服务内容,全年办理人才服务事项500余件。

实行重点项目“一对一”人才专员服务。为全区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152家企业配备人才服务专员,提供员工招聘、人才公寓、会议场地、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服务。

建立“立体式”人才引进矩阵。围绕主导产业实施“招才引智”行动,从“网页端+手机端+电视端+线下端”“四端”发力,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与苏州工业园区合作落地了“苏州人力资源产业园山西智创城基地”,为园区企业引进各类人才83人,总数达到4423人;依托省校合作平台,形成政校企、产学研用多层次的合作模式,与国内31所高等院校科研院合作,新增各类合作基地65个,为企业输送了大量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抓转型 彰显科技创新成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近年来,长治高新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有利契机,把握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长治北京对口合作的难得机遇,围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大重点,坚持系统性谋划、链条式发展、一体化推进、融通型提升,积极培育电子信息制造业、信创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三大产业,积累了扎实的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图为:自定义科技企业孵化器立足高新区产业特色,聚焦政企数字化转型发展为孵化重心,推动区域创新创业生态建设

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双百”工程,先后投入100多亿元建成总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的十大数字经济类产业园区。截至2022年年底,该区“四上”企业达到336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0家,其中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占到一半以上,数字经济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

2023年5月,长治高新区成功获评第一批山西省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5G电子智造基地入选第一批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型园区。

图为:长治大数据众创空间以建设数字经济领域专业众创空间为目标,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有特色的长治大数据产业集聚双创示范基地

下一步,长治高新区将以打造山西省数字化转型发展示范区为目标,通过实施思想转变、动能转换、产业转型“三转”工程,构建以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为引领、以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基地)为载体、以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平台为支撑的“1+10+N”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体系,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与此同时,高新区还将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今年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数字经济科技企业孵化器、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转型协同创新实验室等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助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产业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

潮涌漳河岸,迎风势正起。创新动力强劲、创业环境优越、产业规模聚集,长治高新区,追光逐梦再出发。(徐姗、李茹)

原标题:向更高更新更强迈进——长治高新区以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


[编辑:贾霄星]

  相关链接
· 长治高新区“新品精品名品优品”—— 蓝蒂堡曲奇饼干
· 长治高新区“新品精品名品优品”集中“现身”
· 清控·太行云谷智慧产业园区招商中心正式开放
· 长治:“双创”加速推进实体经济做大做强
· 长治高新区“新品精品名品优品”——蓝牙音箱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时政要闻
向更高更新更强迈进——长治高新区以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

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深紫外LED,在秒级时间对新型冠状病毒杀菌率达到99.99%,填补了国内深紫外LED公共卫生安全领域技术空白;

澳瑞特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太空健身器连续三次随神舟号飞船进入太空,为航天员乘组提供太空健身服务;

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共同研发的抗艾滋病(HIV)多肽药物进入临床试验,未来将对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以龙芯(长治)信创产业园为载体,引进培育了龙芯中科、卓怡恒通、中兵长智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辐射带动本地软硬件适配企业10余家,努力打造信创产业高地。

……

科技创新风正劲足,发展动能澎湃激昂,这里是长治高新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因高而远,因新而活;坚守定位,勇担使命。近年来,长治高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新时代国家高新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两区”定位,以科技创新、人才创新、金融创新和机制体制创新为抓手,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合一”,持续打造区域性创新中心,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构生态 厚植科技创新沃土

秋风送爽,碧空如洗。

走进长治高新区,一座座产业楼宇、一家家高新技术企业、一个个研发中心纵横交错在各大园区,勾画出一幅创新引领质量发展的美丽画卷。

参天大树,离不开肥沃水土;创新力量,源自于优良生态。

敢为人先,步步争先。长治高新区秉承创新基因,在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路上从未停步。

图为:中兵长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高新区加速形成信创全产业链蓄势赋能

《长治高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长治高新区创新体系建设发展研究报告》《长治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长治高新区绿色发展五年行动方案》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先后编制完成,擘画出发展蓝图。

围绕一个主导产业,编制一本专项规划、出台一套扶持政策、引进一支领军团队、设立一支产业基金、打造一批研发平台、办好一个品牌论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建设一个专业园区、形成一个产业集群,长治高新区在全省率先开展创新生态体系研究,从顶层设计、载体建设、要素保障三个方面,提出并全面推广“十个一”产业创新生态,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强化人才支撑、优化金融配置、建设创新机构、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品牌效应等举措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2月,长治高新区获批第三批全国“企业创新积分制”实施单位,研究制定了《长治高新区关于“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的实施方案》,探索建立基于企业创新能力量化的创新积分评价体系,积极引导创新要素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助力企业创新和快速成长。目前,已有220余家企业录入“火炬中心国家高新区创新积分试点平台”。联合中国银行长治市分行成功发放首笔500万元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7家企业争取省级科技金融贷款贴息。

图为:中科潞安作为高新区半导体光电领域的创新型先进企业,为长治市加快打造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足、带动作用大的战新产业集群提供重要引擎

积极鼓励企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2022年共申报科技计划项目13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9项、市级“揭榜挂帅”项目2项。特别是由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牵头单位申报的“大功率深紫外AlGaN基LED发光材料与器件产业化关键技术”和作为承担单位申报的“用于公共卫生的深紫外LED模组与消杀装备研发与应用示范”2个项目分别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开源引活水,渠成促创新。长治高新区紧抓科技创新源头,从企业端到科研端积极推进制度创新,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建平台 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煤基合成润滑材料(院士)联合研发平台分析检测中心内,安静如常,身着白色实验服的研究员们专心致志地在各类检测仪器前研发新油种。

图为:煤基合成润滑材料(院士)联合研发平台是我省唯一国家级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属的高端现代化研发平台

作为潞安太行润滑油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属研发机构,该平台设有特种油研究室、添加剂研究室、内燃机油研究室等,主要开展内燃机油研究、工业油研究、特种油研究等8个单元技术研发。2020年以来,先后获得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长治市煤基合成动力传动润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资质称号,科研团队被认定为山西省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汇聚创新人才、开展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

长治高新区坚持走政校企联合、产学研一体的发展路子,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截至目前,共建成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科研平台25家。

中科潞安半导体技术研究院、山西省光伏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治大健康产业研究院、山西省血液制品与基因工程药物工程研究中心、长治武理工工程技术研究院、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平台如雨后春笋,在不同领域开拓创新、引领发展。

在长治高新区的全方位推动下,园区企业大胆闯与创,借助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东风”,实现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共赢,助力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助力科技引领发展动能转换。

育主体 建强科技创新主力

位于科技工业园的卓怡恒通信息安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台台自动化生产设备马力全开,工人们正铆足干劲赶制订单。

卓怡恒通信息安全有限公司是一家基于国产系列CPU提供主板和整机产品研发、生产及供应链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包括台式电脑、一体机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云终端及行业定制化产品等,应用领域广泛,实现了国产计算机产品的自主可控。

图为:卓怡恒通信息安全有限公司助推高新区成为全领域、全替代的自主可控信创产业策源地,为长治市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围绕构建信创产业集聚的“四梁八柱”,长治高新区积极引进和培育市场主体,在用好传统招商模式的同时,实行“股权投资+研发补贴+场景带动”的新模式,促进信创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目前已培育相关企业 13家,初步形成从芯片、硬盘、主板生产到系统集成、整机制造的完整信创产业链。

从加快信创产业市场主体集聚发展中,可窥见长治高新区积极培育各类创新主体、建强科技创新主力军的迫切感。

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双创载体质量提升计划和科技研发机构培育计划,长治高新区通过政策扶持、精准孵化、跟踪服务等措施,全面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初步形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科技领军企业梯队发展的科技型企业发展格局。

图为:百泰生物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助力长治市生物医药技术水平及产业化规模迈上新台阶

截至2022年年底,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30家,省级以上科技双创载体达到16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3家,总面积达9.6万平方米,实际入驻市场主体数549家,带动就业人数达3556人。初步形成“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科技双创载体培育体系。

今年以来,分三批推荐61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共有7批130家企业纳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

聚人才 夯实科技创新根基

今年8月初,山西大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紫芯班师生一行20余人走进长治高新区开展实习实训活动,其间,师生一行先后去到龙芯(信创)产业园、数智未来城、潞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奥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地,实地了解园区产业规模、企业发展状况及人才需求等,让学生们对高新区产业布局有了更深的认识。

图为:第一届紫外LED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为高新区紫外半导体光电产业集聚、创新发展增添新动能

山西大学紫芯班是长治高新区以重点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聚焦信创产业及半导体产业,与山西大学共同搭建政校企合作引才的长效联系机制。这是长治高新区创新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一个缩影。

构筑“人才洼地”,成就“发展高地”。近年来,长治高新区从平台建设、专员服务、招才引智三方面,构建优质的人才集成支持系统、精准的人才服务体系,全力构建优质人才生态。

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完善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功能,集成了人才安居、融资贷款等9类40项服务内容,全年办理人才服务事项500余件。

实行重点项目“一对一”人才专员服务。为全区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152家企业配备人才服务专员,提供员工招聘、人才公寓、会议场地、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服务。

建立“立体式”人才引进矩阵。围绕主导产业实施“招才引智”行动,从“网页端+手机端+电视端+线下端”“四端”发力,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与苏州工业园区合作落地了“苏州人力资源产业园山西智创城基地”,为园区企业引进各类人才83人,总数达到4423人;依托省校合作平台,形成政校企、产学研用多层次的合作模式,与国内31所高等院校科研院合作,新增各类合作基地65个,为企业输送了大量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抓转型 彰显科技创新成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近年来,长治高新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有利契机,把握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长治北京对口合作的难得机遇,围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大重点,坚持系统性谋划、链条式发展、一体化推进、融通型提升,积极培育电子信息制造业、信创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三大产业,积累了扎实的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图为:自定义科技企业孵化器立足高新区产业特色,聚焦政企数字化转型发展为孵化重心,推动区域创新创业生态建设

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双百”工程,先后投入100多亿元建成总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的十大数字经济类产业园区。截至2022年年底,该区“四上”企业达到336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0家,其中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占到一半以上,数字经济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

2023年5月,长治高新区成功获评第一批山西省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5G电子智造基地入选第一批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型园区。

图为:长治大数据众创空间以建设数字经济领域专业众创空间为目标,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有特色的长治大数据产业集聚双创示范基地

下一步,长治高新区将以打造山西省数字化转型发展示范区为目标,通过实施思想转变、动能转换、产业转型“三转”工程,构建以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为引领、以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基地)为载体、以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平台为支撑的“1+10+N”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体系,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与此同时,高新区还将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今年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数字经济科技企业孵化器、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转型协同创新实验室等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助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产业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

潮涌漳河岸,迎风势正起。创新动力强劲、创业环境优越、产业规模聚集,长治高新区,追光逐梦再出发。(徐姗、李茹)

原标题:向更高更新更强迈进——长治高新区以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