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代游圣徐霞客的“山西七日游”
发布时间: 2023-10-11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中国古代著名的旅行家不算少,他们多受命于官府派遣,一般是希望达到政治或经商的目的。明朝的徐霞客(1578—1641,名弘祖,号霞客)则不同,他是出于对祖国山河强烈的热爱,以地理研究为己任。明崇祯六年(1633年)七月,48岁的徐霞客来到中都(今北京)小住,本想由此赴燕山游览一下,但由于山西之望心切,只得忍痛割爱,舍北而就西,直向太行山脉而来。8月,徐霞客来到山西,开始了他的山西七日游。之后,徐霞客写下了《游五台山日记》和《游恒山日记》,后收入《徐霞客游记》流传后世。

朝圣五台

崇祯六年(1633年)八月初五日这天,徐霞客是经过真定府阜平(今河北正定阜平县)进入山西境内的。一路脚不停步,傍晚的时候他在靠近五台山南台下的一个小山村里住下。

位于五台县东北部,与繁寺县交界处的五台山是太行山一脉的山系。主峰有东、西、南、北、中五座,环抱而立。五峰高耸,且每个峰顶皆平坦宽广,故称其“五台”。五台山是华北最高峰,夏无炎热,气候凉爽,故又称清凉山。五台山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相传为文殊菩萨道场,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也可能正是这些个特别的原因吧,如果说徐霞客访问名山大川,更多的是地理考察,那么此行到五台山多少带有朝圣的心态。

八月初六日早晨,五台山中天气先风后晴,就如徐霞客在那天的日记开头所写:“风怒起,滴水皆冰;风止日出,如水珠涌土翠叶中。”徐霞客起床后,就近登上南台,这也是大多游客上山要来的地方。南台是五台当中最低的,但却是最美的去处。芳草遍地,山花烂漫,而且在漫山遍野的植物中有很多名贵中草药。在南台顶的普济寺旁,建有文殊舍利塔,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古南台顶有普济寺,徐霞客在僧人的陪同下,进寺敬了香,然后从南台右道下山。过金阁岭,来到清凉寺。清凉寺外有清凉石,据说是菩萨从东海龙王那里运来的,做了演教的法床,自从此石安置在五台后,五台山的气候就变得清凉宜人了。

八月初七日,徐霞客从南台出发继续向西北行进。他渡过化度桥,遥看中台还在远处,而西台却已近了。涉过几条山涧,转过几道山梁,便来到西台之麓。在艳阳高照下,放眼望去,一座座山峰呈现出眼花缭乱的千姿百态。“登西台之顶,日映诸峰,一一献态呈奇。”继续前行,徐霞客来到中台。一眼触及到堆积的巨石,足有几万块。它们有的似奔马、有的似喘牛、有的似卧象,形神毕备,不一而足。这里就是传说中儒童文殊菩萨放光显身影的地方,但在地理学上此种现象为冰缘地貌,称为“石海”或“龙翻石”。这些石头在今天科学家的眼里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石头,据考证,它们是侏罗纪时期天上掉下来的陨石,全国范围内极为少见。游过中台之后,徐霞客又一鼓作气赶往东台。直上东台后,东望华北,势通万里,一望无际。这一天,徐霞客最后登上了五台山的最高峰北台。北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为“华北第一高峰”,这里有千年的积雪万年的冰川。可惜天公不作美,“及入寺,日落而大风作”。徐霞客只好借宿于北台顶一寺院。

八月初八日,徐霞客遇上了老僧石堂,两人一谈十分投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在石堂的陪同下,徐霞客游览了北台的文殊殿、般若泉、明月池等。中午时分,石堂为徐霞客备了斋,吃过。听说徐霞客的下一站是恒山,石堂特地为他指引了一条从五台山通往恒山最近的路线。“若探北岳,不若竟由岭北下,可省四十里登降。”徐霞客听后十分感激,施过谢礼之后,就照石堂的指点上路了。

意外龙山

走出五台山北台35公里地,徐霞客在“缭绕如垣,东带平邢(今写平型)、西接雁门”的崎岖山路上走了几十里,渡过沙河,就是沙河堡村了。这是一个靠山俯河的山村,村周围用砖砌的围墙又高又整齐,气势非凡。徐霞客进到沙河堡休息了会儿,简单吃了些东西,便又向西北方向赶路。

顺着一条小河,徐霞客进入了一处峡谷。峡谷内曲折荒凉,空无人烟。好不容易走出峡谷,地势开始变成了山坞。到了一个叫土岭的地方,也就进入浑源州界了。眼看太阳西沉,土岭距州城还有六十多里的路程,徐霞客只得找了一户同姓的人家住下了。这一夜,估计徐霞客少不得要和主家攀一下五百年前是一家的情谊了。

八月初十日一早,徐霞客告别徐姓人家,继续朝西北方向进发,翻过了几座矮峰,登上了箭草岭。这是一个海拔较高的山岭,白云从身边飘过,蓝天近在咫尺,人站在山顶瞬间感觉到“手可摘星辰”了。本来如此美景已经令徐霞客流连忘返了,想不到待转到箭草岭之北的又一岭时,徐霞客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奇石风光,那盘绕映照空中的,都是岩石:“峰连壁口,翡翠丹流,盘空环映”。每一块石头上,又有着曲屈盘旋的树藤,树藤之间相互交错着各种颜色。真是:“石得树而嵯峨倾嵌者,幕以藻绘而愈奇。树得石而平铺到蟠者,缘以突兀而尤古。”

徐霞客怀着极度兴奋的心情,从奇石美景中穿过,直到龙峪口村。这个山村比较大,家家户户都种植梅树、杏树,形成果木林映的山麓。徐霞客在村子里稍事休息,又西出龙峪口,慢慢地抵达“嶙嶒斗峭”的龙山。龙山亦称封龙山,在今浑源西南40里,山顶建有大云寺。大云寺建于北魏,经过询问得知与山下同名同宗同源的寺院,称为龙山上下寺,是金代时“龙山三老”游龙山时聚会吟诗的地方。“龙山三老”指的是元好问遗山、张德辉颐斋、李治敬斋三位古贤,他们当年相约游山,饮酒作诗好不快活。徐霞客想起曾经在书中了解到龙山是在山西境内,却不知原来是和北岳恒山并肩相靠。无意之中游览了龙山,徐霞客觉得这是游五台山的意外收获,认为“可当五台桑榆之收矣”。

徐霞客在大云寺礼了佛,用过斋。正午已过,徐霞客告别龙山,从龙峪口东行十多里,先东后西北,顺大道便“直抵恒山之麓”,远远地就看到“其山两峰亘峙,车骑接轸,破壁而出”,原来当时的官道就从恒山脚下经过。这里所说两峰应该是恒山主峰的东西两峰,天峰岭和翠屏峰。两峰对望,峭壁侧立,深谷幽幽,形成天然门阙,称为金龙峡口。走过金龙峡口,梦里北岳,就在眼前。

圆梦北岳

遨游五岳,是徐霞客从少年时期就立下的志向。告别龙山之游的徐霞客不由加快步伐,顺着山涧小路一头扎进恒山中。

走进恒山,最先令徐霞客动心的还是远远望见的悬空寺。悬空寺没有他想象中的那样巨大,而是像一幅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翠屏峰的万仞峭壁间。层层叠叠的楼阁悬在高空,看上去像海市蜃楼中重叠的亭台,也如同一幅残旧的古画挂在山崖峭壁上。

恒山的悬空寺,直到今天仍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特殊寺庙,三种宗教文化内涵在这里精彩纷呈。在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工匠们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声”的要求,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建成了这座独一无二的寺庙。它面朝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崖、下临深谷。不仅外貌惊险、奇特、壮观,建筑构造也十分奇妙。2012年12月,全球著名杂志《时代》周刊“历数”世界上的奇险建筑,悬空寺和意大利比萨斜塔等同入其中,而建于北魏的悬空寺要早于比萨斜塔差不多700年。

抬头观令人神往,走进悬空寺则是楼阁高低错落。徐霞客发现整个寺庙如同一条龙的造势,东部上下两层楼阁如同龙嘴,婉转曲折的长型建筑如凌空腾飞的龙身。他从“龙尾”处的山门登临悬空寺,攀悬梯、跨飞栈、步曲廊、穿石窟,忽上忽下、左右回旋,不由感叹这里是“天下巨观”。悬空寺现留有徐霞客题写的“天下巨观”石刻,并建有徐霞客纪念亭。

徐霞客从悬空寺下来后,又在峡谷中转了三四道弯,峡口处豁然开朗,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又走了一里,抬头一看,足有几百个台阶之上正是高大雄伟的北岳恒山庙的山门,而北岳顶还远得看不见。“涧东有门榜三重,高列阜上,其下石阶数百层承之。”为了积蓄体能好爬山,徐霞客就决定当晚留宿在山门旁边的当地人家中。

八月十一日这天,风吹过后,云雾散尽,天空一碧如洗。徐霞客“策杖登岳,面东而上”,朝着北岳殿方向登去。这北岳殿的奇迹绝不亚于悬空寺,它就处在恒山绝顶天峰岭的南坡半山腰上,北倚绝壁,面临深谷,依崖而起,雄伟壮观。正殿两侧的房门上下,高大的石碑林立。徐霞客从殿北右侧上去,小心翼翼一步一步登上了会仙台,这里陈列着众仙塑像,一眼看上去感觉众多的神仙把个石屋拥挤得几乎没有了一点多余的空间。会仙台是整个恒山最高的建筑了,再往上攀,几乎皆是石头。徐霞客从两崖耸峙的缝隙中一步一步逼近绝顶天峰岭,哪管荆棘挂破了衣裳、石片划伤了手臂。终于,眼前一亮,登上了天峰岭山顶。这时天色晴朗而明丽,徐霞客瞬感心旷神怡,身上的劳累一扫而光。他俯瞰山下,浑源州城一带就在北山麓,南边是龙泉关,西边是五台山……

太阳西斜,徐霞客慢慢走下山来,带着满足的心情离开恒山。一代游圣,在历史的画面中就此和山西别过。

2011年,《游恒山记》作为经典佳作入选中学课本,同一年国务院将《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即每年的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郭安廷

原标题:追寻徐霞客的山西足迹


[编辑:李倩]

  相关链接
· 冯媛:以身挡熊的汉昭仪
· 参加过“千叟宴”的潞城人
· 张泽华:倾心“一块肉” 成就非凡之艺
· 潞城人吕增福的英雄故事
· 徐佩:抗倭名将任环身边的义厨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人物
看!一代游圣徐霞客的“山西七日游”

中国古代著名的旅行家不算少,他们多受命于官府派遣,一般是希望达到政治或经商的目的。明朝的徐霞客(1578—1641,名弘祖,号霞客)则不同,他是出于对祖国山河强烈的热爱,以地理研究为己任。明崇祯六年(1633年)七月,48岁的徐霞客来到中都(今北京)小住,本想由此赴燕山游览一下,但由于山西之望心切,只得忍痛割爱,舍北而就西,直向太行山脉而来。8月,徐霞客来到山西,开始了他的山西七日游。之后,徐霞客写下了《游五台山日记》和《游恒山日记》,后收入《徐霞客游记》流传后世。

朝圣五台

崇祯六年(1633年)八月初五日这天,徐霞客是经过真定府阜平(今河北正定阜平县)进入山西境内的。一路脚不停步,傍晚的时候他在靠近五台山南台下的一个小山村里住下。

位于五台县东北部,与繁寺县交界处的五台山是太行山一脉的山系。主峰有东、西、南、北、中五座,环抱而立。五峰高耸,且每个峰顶皆平坦宽广,故称其“五台”。五台山是华北最高峰,夏无炎热,气候凉爽,故又称清凉山。五台山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相传为文殊菩萨道场,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也可能正是这些个特别的原因吧,如果说徐霞客访问名山大川,更多的是地理考察,那么此行到五台山多少带有朝圣的心态。

八月初六日早晨,五台山中天气先风后晴,就如徐霞客在那天的日记开头所写:“风怒起,滴水皆冰;风止日出,如水珠涌土翠叶中。”徐霞客起床后,就近登上南台,这也是大多游客上山要来的地方。南台是五台当中最低的,但却是最美的去处。芳草遍地,山花烂漫,而且在漫山遍野的植物中有很多名贵中草药。在南台顶的普济寺旁,建有文殊舍利塔,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古南台顶有普济寺,徐霞客在僧人的陪同下,进寺敬了香,然后从南台右道下山。过金阁岭,来到清凉寺。清凉寺外有清凉石,据说是菩萨从东海龙王那里运来的,做了演教的法床,自从此石安置在五台后,五台山的气候就变得清凉宜人了。

八月初七日,徐霞客从南台出发继续向西北行进。他渡过化度桥,遥看中台还在远处,而西台却已近了。涉过几条山涧,转过几道山梁,便来到西台之麓。在艳阳高照下,放眼望去,一座座山峰呈现出眼花缭乱的千姿百态。“登西台之顶,日映诸峰,一一献态呈奇。”继续前行,徐霞客来到中台。一眼触及到堆积的巨石,足有几万块。它们有的似奔马、有的似喘牛、有的似卧象,形神毕备,不一而足。这里就是传说中儒童文殊菩萨放光显身影的地方,但在地理学上此种现象为冰缘地貌,称为“石海”或“龙翻石”。这些石头在今天科学家的眼里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石头,据考证,它们是侏罗纪时期天上掉下来的陨石,全国范围内极为少见。游过中台之后,徐霞客又一鼓作气赶往东台。直上东台后,东望华北,势通万里,一望无际。这一天,徐霞客最后登上了五台山的最高峰北台。北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为“华北第一高峰”,这里有千年的积雪万年的冰川。可惜天公不作美,“及入寺,日落而大风作”。徐霞客只好借宿于北台顶一寺院。

八月初八日,徐霞客遇上了老僧石堂,两人一谈十分投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在石堂的陪同下,徐霞客游览了北台的文殊殿、般若泉、明月池等。中午时分,石堂为徐霞客备了斋,吃过。听说徐霞客的下一站是恒山,石堂特地为他指引了一条从五台山通往恒山最近的路线。“若探北岳,不若竟由岭北下,可省四十里登降。”徐霞客听后十分感激,施过谢礼之后,就照石堂的指点上路了。

意外龙山

走出五台山北台35公里地,徐霞客在“缭绕如垣,东带平邢(今写平型)、西接雁门”的崎岖山路上走了几十里,渡过沙河,就是沙河堡村了。这是一个靠山俯河的山村,村周围用砖砌的围墙又高又整齐,气势非凡。徐霞客进到沙河堡休息了会儿,简单吃了些东西,便又向西北方向赶路。

顺着一条小河,徐霞客进入了一处峡谷。峡谷内曲折荒凉,空无人烟。好不容易走出峡谷,地势开始变成了山坞。到了一个叫土岭的地方,也就进入浑源州界了。眼看太阳西沉,土岭距州城还有六十多里的路程,徐霞客只得找了一户同姓的人家住下了。这一夜,估计徐霞客少不得要和主家攀一下五百年前是一家的情谊了。

八月初十日一早,徐霞客告别徐姓人家,继续朝西北方向进发,翻过了几座矮峰,登上了箭草岭。这是一个海拔较高的山岭,白云从身边飘过,蓝天近在咫尺,人站在山顶瞬间感觉到“手可摘星辰”了。本来如此美景已经令徐霞客流连忘返了,想不到待转到箭草岭之北的又一岭时,徐霞客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奇石风光,那盘绕映照空中的,都是岩石:“峰连壁口,翡翠丹流,盘空环映”。每一块石头上,又有着曲屈盘旋的树藤,树藤之间相互交错着各种颜色。真是:“石得树而嵯峨倾嵌者,幕以藻绘而愈奇。树得石而平铺到蟠者,缘以突兀而尤古。”

徐霞客怀着极度兴奋的心情,从奇石美景中穿过,直到龙峪口村。这个山村比较大,家家户户都种植梅树、杏树,形成果木林映的山麓。徐霞客在村子里稍事休息,又西出龙峪口,慢慢地抵达“嶙嶒斗峭”的龙山。龙山亦称封龙山,在今浑源西南40里,山顶建有大云寺。大云寺建于北魏,经过询问得知与山下同名同宗同源的寺院,称为龙山上下寺,是金代时“龙山三老”游龙山时聚会吟诗的地方。“龙山三老”指的是元好问遗山、张德辉颐斋、李治敬斋三位古贤,他们当年相约游山,饮酒作诗好不快活。徐霞客想起曾经在书中了解到龙山是在山西境内,却不知原来是和北岳恒山并肩相靠。无意之中游览了龙山,徐霞客觉得这是游五台山的意外收获,认为“可当五台桑榆之收矣”。

徐霞客在大云寺礼了佛,用过斋。正午已过,徐霞客告别龙山,从龙峪口东行十多里,先东后西北,顺大道便“直抵恒山之麓”,远远地就看到“其山两峰亘峙,车骑接轸,破壁而出”,原来当时的官道就从恒山脚下经过。这里所说两峰应该是恒山主峰的东西两峰,天峰岭和翠屏峰。两峰对望,峭壁侧立,深谷幽幽,形成天然门阙,称为金龙峡口。走过金龙峡口,梦里北岳,就在眼前。

圆梦北岳

遨游五岳,是徐霞客从少年时期就立下的志向。告别龙山之游的徐霞客不由加快步伐,顺着山涧小路一头扎进恒山中。

走进恒山,最先令徐霞客动心的还是远远望见的悬空寺。悬空寺没有他想象中的那样巨大,而是像一幅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翠屏峰的万仞峭壁间。层层叠叠的楼阁悬在高空,看上去像海市蜃楼中重叠的亭台,也如同一幅残旧的古画挂在山崖峭壁上。

恒山的悬空寺,直到今天仍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特殊寺庙,三种宗教文化内涵在这里精彩纷呈。在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工匠们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声”的要求,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建成了这座独一无二的寺庙。它面朝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崖、下临深谷。不仅外貌惊险、奇特、壮观,建筑构造也十分奇妙。2012年12月,全球著名杂志《时代》周刊“历数”世界上的奇险建筑,悬空寺和意大利比萨斜塔等同入其中,而建于北魏的悬空寺要早于比萨斜塔差不多700年。

抬头观令人神往,走进悬空寺则是楼阁高低错落。徐霞客发现整个寺庙如同一条龙的造势,东部上下两层楼阁如同龙嘴,婉转曲折的长型建筑如凌空腾飞的龙身。他从“龙尾”处的山门登临悬空寺,攀悬梯、跨飞栈、步曲廊、穿石窟,忽上忽下、左右回旋,不由感叹这里是“天下巨观”。悬空寺现留有徐霞客题写的“天下巨观”石刻,并建有徐霞客纪念亭。

徐霞客从悬空寺下来后,又在峡谷中转了三四道弯,峡口处豁然开朗,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又走了一里,抬头一看,足有几百个台阶之上正是高大雄伟的北岳恒山庙的山门,而北岳顶还远得看不见。“涧东有门榜三重,高列阜上,其下石阶数百层承之。”为了积蓄体能好爬山,徐霞客就决定当晚留宿在山门旁边的当地人家中。

八月十一日这天,风吹过后,云雾散尽,天空一碧如洗。徐霞客“策杖登岳,面东而上”,朝着北岳殿方向登去。这北岳殿的奇迹绝不亚于悬空寺,它就处在恒山绝顶天峰岭的南坡半山腰上,北倚绝壁,面临深谷,依崖而起,雄伟壮观。正殿两侧的房门上下,高大的石碑林立。徐霞客从殿北右侧上去,小心翼翼一步一步登上了会仙台,这里陈列着众仙塑像,一眼看上去感觉众多的神仙把个石屋拥挤得几乎没有了一点多余的空间。会仙台是整个恒山最高的建筑了,再往上攀,几乎皆是石头。徐霞客从两崖耸峙的缝隙中一步一步逼近绝顶天峰岭,哪管荆棘挂破了衣裳、石片划伤了手臂。终于,眼前一亮,登上了天峰岭山顶。这时天色晴朗而明丽,徐霞客瞬感心旷神怡,身上的劳累一扫而光。他俯瞰山下,浑源州城一带就在北山麓,南边是龙泉关,西边是五台山……

太阳西斜,徐霞客慢慢走下山来,带着满足的心情离开恒山。一代游圣,在历史的画面中就此和山西别过。

2011年,《游恒山记》作为经典佳作入选中学课本,同一年国务院将《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即每年的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郭安廷

原标题:追寻徐霞客的山西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