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州区:创新村级集体创收模式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时间: 2023-08-19   |  来源: 长治日报
 
分享到:

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拓展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盘活农村低效用地和闲置资源……近年来,潞州区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突破口,不断创新村级集体创收模式,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双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以企带村实现共同富裕。“农村家家住别墅,城市户户有楼房”是霍家沟人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霍家沟村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主动破题、率先行动,坚持以企带村、村企共建,变集体为股份,变村民为股民,变家庭为股东。通过持续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发电、PVC、水合肼等精细化工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带领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村民就业率达到100%,人均年收入达到7万元。南村依托南耀集团,走出了一条以企带村、兴企富民建设美丽乡村的新路子,村企年可实现利税10亿元,村级集体收入4000余万元。集体经济的壮大带来的是乡村嬗变,“农村生活城市化”目标在南村正悄然变为现实。

农文旅融合激活“美丽经济”。潞州区不断探索“农业+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依托“东山西水”,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旅游休闲为形态,风土文化为灵魂,挖掘乡村的深层价值,打造环湖、沿山“两线”旅游观光文化长廊和乡村振兴经济带。暴马村发挥紧邻二贤庄优势,深挖辖区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集侠义文化、娱乐、休闲一体化的“隋唐演义园”。中山头、滴谷寺依托老顶山森林资源优势,开办农家乐、民宿,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盘活资源让“闲地生金”。积极整合乡村闲置资源,由集体经营管理,打造成特色产业园和专业市场,吸收百姓就业,壮大集体经济。鹿家庄村规划平整抛荒多年的边角地块,投资建成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的鹿达便民市场,引入商铺100余家,带动本村200余人就业,增加村级集体收入80余万元。南寨村充分发挥紧邻西二环、G55高速的优势,依托福兴物流园,对沉陷区900余亩土地进行治理再利用,打造大型物流商贸园区。

借力城改开辟发展新路。以城中村改造为契机,充分挖掘城改后集体经济发展新动力,积极发展租赁、物管、仓储、商贸等项目,实现集体经济快速发展。马坊头村以城改促产业,在老幼两个产业上做文章,投资兴建养老院、幼儿园、商务酒店等商业综合体,打造“城南商业圈”。湛上村推动建成“一片一集群,一楼一行业,一层一特色”的楼宇经济产业格局,把小区门面房、写字楼打包出租,村级集体年收益700余万元,每户村民年平均分红一万余元。

党建引领激发内生动力。持续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推行“党支部+”产业发展模式,凝聚发展合力,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陈村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打造55亩辣椒种植基地,推动产业富村。余庄村依托植物工厂项目,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党群共建农业示范园,真正发挥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推动作用。喜峰村通过设立党员建功立业先锋岗、党员包户、村企合作等形式,按照统一生产资料、统一种植管理、统一销售管理的方式,提升果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辐射周边,乡村振兴乘着产业发展的东风,驶入“快车道”。(陈晶)

原标题:转换发展模式 拓宽增收途径


[编辑:贾霄星]

  相关链接
· 潞州区安康社区“七色”管理法织密基层“连心网”
· 潞州区锻压小区:“忧居”旧房进阶为“宜居新家”
· 潞州区堠北庄街道:闲置屋顶变身“阳光存折”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潞州区
潞州区:创新村级集体创收模式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拓展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盘活农村低效用地和闲置资源……近年来,潞州区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突破口,不断创新村级集体创收模式,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双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以企带村实现共同富裕。“农村家家住别墅,城市户户有楼房”是霍家沟人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霍家沟村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主动破题、率先行动,坚持以企带村、村企共建,变集体为股份,变村民为股民,变家庭为股东。通过持续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发电、PVC、水合肼等精细化工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带领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村民就业率达到100%,人均年收入达到7万元。南村依托南耀集团,走出了一条以企带村、兴企富民建设美丽乡村的新路子,村企年可实现利税10亿元,村级集体收入4000余万元。集体经济的壮大带来的是乡村嬗变,“农村生活城市化”目标在南村正悄然变为现实。

农文旅融合激活“美丽经济”。潞州区不断探索“农业+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依托“东山西水”,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旅游休闲为形态,风土文化为灵魂,挖掘乡村的深层价值,打造环湖、沿山“两线”旅游观光文化长廊和乡村振兴经济带。暴马村发挥紧邻二贤庄优势,深挖辖区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集侠义文化、娱乐、休闲一体化的“隋唐演义园”。中山头、滴谷寺依托老顶山森林资源优势,开办农家乐、民宿,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盘活资源让“闲地生金”。积极整合乡村闲置资源,由集体经营管理,打造成特色产业园和专业市场,吸收百姓就业,壮大集体经济。鹿家庄村规划平整抛荒多年的边角地块,投资建成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的鹿达便民市场,引入商铺100余家,带动本村200余人就业,增加村级集体收入80余万元。南寨村充分发挥紧邻西二环、G55高速的优势,依托福兴物流园,对沉陷区900余亩土地进行治理再利用,打造大型物流商贸园区。

借力城改开辟发展新路。以城中村改造为契机,充分挖掘城改后集体经济发展新动力,积极发展租赁、物管、仓储、商贸等项目,实现集体经济快速发展。马坊头村以城改促产业,在老幼两个产业上做文章,投资兴建养老院、幼儿园、商务酒店等商业综合体,打造“城南商业圈”。湛上村推动建成“一片一集群,一楼一行业,一层一特色”的楼宇经济产业格局,把小区门面房、写字楼打包出租,村级集体年收益700余万元,每户村民年平均分红一万余元。

党建引领激发内生动力。持续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推行“党支部+”产业发展模式,凝聚发展合力,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陈村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打造55亩辣椒种植基地,推动产业富村。余庄村依托植物工厂项目,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党群共建农业示范园,真正发挥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推动作用。喜峰村通过设立党员建功立业先锋岗、党员包户、村企合作等形式,按照统一生产资料、统一种植管理、统一销售管理的方式,提升果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辐射周边,乡村振兴乘着产业发展的东风,驶入“快车道”。(陈晶)

原标题:转换发展模式 拓宽增收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