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城做豆腐的历史,村子里一直传说在唐朝就开始了,但没有找到相应文字记载。近日笔者见到“同积厚”商行在附城留下的一沓契税账表,其中记载了道光乙未(1835)年间“同积厚”豆腐的交易账簿。照此算来,附城村磨豆腐的历史至少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在档案馆,一份1948年附城土改工作队的工作总结里曾有这样的文字记载:“全村有豆腐磨46座,他们的技术很高,在长治市乃至潞安府八县,附城是第一个会做豆腐的村,而它是有其历史性的,附城又名“婆婆村”就是由此而来(说卖豆腐的梆子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附城全村103户人家就有84户在磨豆腐,占总户数的79.5%,豆腐生产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1953年,附城村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以集资入股的形式办起来了。全称是“长治市长子门乡附城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合作社主要以磨豆腐为主,兼以种菜、养猪。卖豆腐日均收入在三十万元左右。1954年3月16日至1954年12月30日收入账目显示,合作社豆腐收入为25104.745万元(当时的旧币与人民币比值为1∶10000元——笔者注。)
随着豆腐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加工豆腐的副产品——豆渣,又成为养猪的好饲料,生猪喂养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1956年,附城全村加工豆子50000斤,每斤豆子产出3斤豆腐,共计生产豆腐150000斤。最多时村里的豆腐挑子达到86付。豆腐做得多,来钱快,一斤豆腐七、八分钱,一个豆腐四、五十斤,卖豆腐一天可以有三、四元钱的收入,一个月可以有八、九十元钱进账。1957年,村里有十多名年轻人被招工到淮海、惠丰厂参加工作。学徒工每月18元,三年定级工资32元。在村里自己磨豆腐比上班收入多两三倍,所以有不少年轻人辞掉工作回家磨起了豆腐。
1956年,村里王春明到太原参观学习豆饼做豆腐的经验,最先掌握使用了豆饼加工豆腐技术,因此在长治市推广冷榨豆饼制豆腐先进经验交流议上他还做了典型发言。
1958年,驻附城村的淮海厂十车间,帮着村里在府君庙东房建起了豆腐坊,附城村磨豆腐第一次用上了电。
1961年,土地下放,除了集体的豆腐坊以外,不少曾经挣过豆腐钱的家庭又开始做豆腐。1962年9月份,村党支部开会决定下放豆腐坊,共产党员郭贵宝带头办起了第一个“单干磨豆腐互助组”。在党员们的带头示范作用下,全村有75户家庭做豆腐。全村党员15名中有11名,干部17人中有14人开始单干磨豆腐。
1963年,集体经济中副业收入为16692.78元,其中磨豆腐收入为11463.16元,豆腐生产占副业收入的68%。
附城村加工豆腐户数多、产量高,质量好。1964年,长治市蔬菜公司与附城大队签订合同,委托附城加工豆腐。每斗黄豆可得利4.2元。劳力多的人家每天可加工黄豆3斗,得利12.6元,月获利378元。磨豆腐成为附城村家庭经济的主导产业。
1966年,附城豆腐坊产豆腐70000斤,每斤0.05元,产值3500元,豆腐干每斤0.12元,产值3600元,豆渣18000斤,每斤0.02元,产值360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附城村豆腐生产再次复苏。附城村在大规模建设蔬菜大棚的同时,鼓励村民磨豆腐。此时,卖豆腐不再使用肩挑步行,而改用蹬三轮车走街串巷。从附近的邱村、紫坊到十里地以外的淮海、惠丰,从长治轴承厂到东门外的壶口村,卖附城豆腐的三轮车走遍大街小巷,老客户每天都按时守候在路边,等候着卖附城豆腐的梆子声来临。
附城村西头的一口甜水井,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记载。井口边缘的石头已经被磨的锃光发亮,其中一块石头中间有条深深的痕迹,那是人们打水绳索勒出的印记。井水甘甜而滋润,用它做出的豆腐保持了大豆原味。打开包后一股豆子的清香飘散而出,切开豆腐断面光洁平滑,细腻鲜亮,捧在手里还能感觉到豆腐绵软而富有弹性,摇摇欲坠却又立而不倒。
几百年来,附城村一代又一代人潜心钻研与总结磨豆腐经验,以勤劳的双手与传统手工艺的完美结合,成就了一道香飘四溢的食材——附城豆腐。
多少年来,磨豆腐一直是采用古人发明的“晃杆”作动力。因此,大多数家庭每天只能磨一两盘豆腐,只有逢年过节才要全家上阵加班生产。家庭磨豆腐手工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产量上不去。村西的郭消气是附城村最早使用电动磨的人,他从回收公司购回废旧汽车拆下来的后桥差速器,对石磨进行改装,将磨盘上“晃杆”拆掉,改用传动轴与差速器的伞形齿轮吻合,伞形齿轮由电机直接带动。这一简单的改进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后来他又改造用上了电动筛,快速分离豆渣。随着村里的王二反、赵掌印、韩金生人家等纷纷学习改进并很快遍及全村。豆腐产量大幅增加,生产成本明显下降,经济收益明显增加。这一改革推动了附城村新一轮豆腐生产发展,附城村的豆腐加工进入半机械化生产时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附城村300多户人家,磨豆腐和参与豆腐生产的达200多家,成为名副其实的豆腐产业化村。这是附城村历史上豆腐产量和销售的鼎盛时期。
进入九十年代后,食品生产新技术的日益繁荣发展,生产机械快速普及。1991年的附城村出现了磨豆腐专业大户:郭才荣、郭田枝、焦兴盛、刘憨则、魏龙则、赵根弟等,采用了机械去豆皮、破壁机磨豆瓣、蒸气锅炉蒸煮浆,豆腐生产进入机械化时期,班产量可达千余公斤。豆腐生产向聚集化、专业化转变,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产量呈现了几何级增长,生产方式由制售一体转变为单一生产,大量家庭作坊式生产被迫停产,转为批发零售。
随着长治市城市化大规模改造,附城村建设改造势在必行,第三产业逐渐兴起,由小蒲沟开始,一直到蒲泊村、附城村的豆腐生产历史画上了句号。(王祥生)
原标题:说说附城豆腐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附城做豆腐的历史,村子里一直传说在唐朝就开始了,但没有找到相应文字记载。近日笔者见到“同积厚”商行在附城留下的一沓契税账表,其中记载了道光乙未(1835)年间“同积厚”豆腐的交易账簿。照此算来,附城村磨豆腐的历史至少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在档案馆,一份1948年附城土改工作队的工作总结里曾有这样的文字记载:“全村有豆腐磨46座,他们的技术很高,在长治市乃至潞安府八县,附城是第一个会做豆腐的村,而它是有其历史性的,附城又名“婆婆村”就是由此而来(说卖豆腐的梆子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附城全村103户人家就有84户在磨豆腐,占总户数的79.5%,豆腐生产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1953年,附城村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以集资入股的形式办起来了。全称是“长治市长子门乡附城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合作社主要以磨豆腐为主,兼以种菜、养猪。卖豆腐日均收入在三十万元左右。1954年3月16日至1954年12月30日收入账目显示,合作社豆腐收入为25104.745万元(当时的旧币与人民币比值为1∶10000元——笔者注。)
随着豆腐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加工豆腐的副产品——豆渣,又成为养猪的好饲料,生猪喂养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1956年,附城全村加工豆子50000斤,每斤豆子产出3斤豆腐,共计生产豆腐150000斤。最多时村里的豆腐挑子达到86付。豆腐做得多,来钱快,一斤豆腐七、八分钱,一个豆腐四、五十斤,卖豆腐一天可以有三、四元钱的收入,一个月可以有八、九十元钱进账。1957年,村里有十多名年轻人被招工到淮海、惠丰厂参加工作。学徒工每月18元,三年定级工资32元。在村里自己磨豆腐比上班收入多两三倍,所以有不少年轻人辞掉工作回家磨起了豆腐。
1956年,村里王春明到太原参观学习豆饼做豆腐的经验,最先掌握使用了豆饼加工豆腐技术,因此在长治市推广冷榨豆饼制豆腐先进经验交流议上他还做了典型发言。
1958年,驻附城村的淮海厂十车间,帮着村里在府君庙东房建起了豆腐坊,附城村磨豆腐第一次用上了电。
1961年,土地下放,除了集体的豆腐坊以外,不少曾经挣过豆腐钱的家庭又开始做豆腐。1962年9月份,村党支部开会决定下放豆腐坊,共产党员郭贵宝带头办起了第一个“单干磨豆腐互助组”。在党员们的带头示范作用下,全村有75户家庭做豆腐。全村党员15名中有11名,干部17人中有14人开始单干磨豆腐。
1963年,集体经济中副业收入为16692.78元,其中磨豆腐收入为11463.16元,豆腐生产占副业收入的68%。
附城村加工豆腐户数多、产量高,质量好。1964年,长治市蔬菜公司与附城大队签订合同,委托附城加工豆腐。每斗黄豆可得利4.2元。劳力多的人家每天可加工黄豆3斗,得利12.6元,月获利378元。磨豆腐成为附城村家庭经济的主导产业。
1966年,附城豆腐坊产豆腐70000斤,每斤0.05元,产值3500元,豆腐干每斤0.12元,产值3600元,豆渣18000斤,每斤0.02元,产值360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附城村豆腐生产再次复苏。附城村在大规模建设蔬菜大棚的同时,鼓励村民磨豆腐。此时,卖豆腐不再使用肩挑步行,而改用蹬三轮车走街串巷。从附近的邱村、紫坊到十里地以外的淮海、惠丰,从长治轴承厂到东门外的壶口村,卖附城豆腐的三轮车走遍大街小巷,老客户每天都按时守候在路边,等候着卖附城豆腐的梆子声来临。
附城村西头的一口甜水井,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记载。井口边缘的石头已经被磨的锃光发亮,其中一块石头中间有条深深的痕迹,那是人们打水绳索勒出的印记。井水甘甜而滋润,用它做出的豆腐保持了大豆原味。打开包后一股豆子的清香飘散而出,切开豆腐断面光洁平滑,细腻鲜亮,捧在手里还能感觉到豆腐绵软而富有弹性,摇摇欲坠却又立而不倒。
几百年来,附城村一代又一代人潜心钻研与总结磨豆腐经验,以勤劳的双手与传统手工艺的完美结合,成就了一道香飘四溢的食材——附城豆腐。
多少年来,磨豆腐一直是采用古人发明的“晃杆”作动力。因此,大多数家庭每天只能磨一两盘豆腐,只有逢年过节才要全家上阵加班生产。家庭磨豆腐手工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产量上不去。村西的郭消气是附城村最早使用电动磨的人,他从回收公司购回废旧汽车拆下来的后桥差速器,对石磨进行改装,将磨盘上“晃杆”拆掉,改用传动轴与差速器的伞形齿轮吻合,伞形齿轮由电机直接带动。这一简单的改进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后来他又改造用上了电动筛,快速分离豆渣。随着村里的王二反、赵掌印、韩金生人家等纷纷学习改进并很快遍及全村。豆腐产量大幅增加,生产成本明显下降,经济收益明显增加。这一改革推动了附城村新一轮豆腐生产发展,附城村的豆腐加工进入半机械化生产时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附城村300多户人家,磨豆腐和参与豆腐生产的达200多家,成为名副其实的豆腐产业化村。这是附城村历史上豆腐产量和销售的鼎盛时期。
进入九十年代后,食品生产新技术的日益繁荣发展,生产机械快速普及。1991年的附城村出现了磨豆腐专业大户:郭才荣、郭田枝、焦兴盛、刘憨则、魏龙则、赵根弟等,采用了机械去豆皮、破壁机磨豆瓣、蒸气锅炉蒸煮浆,豆腐生产进入机械化时期,班产量可达千余公斤。豆腐生产向聚集化、专业化转变,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产量呈现了几何级增长,生产方式由制售一体转变为单一生产,大量家庭作坊式生产被迫停产,转为批发零售。
随着长治市城市化大规模改造,附城村建设改造势在必行,第三产业逐渐兴起,由小蒲沟开始,一直到蒲泊村、附城村的豆腐生产历史画上了句号。(王祥生)
原标题:说说附城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