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老手艺新生!看黎侯虎如何“咬住”市场
发布时间: 2025-05-19   |  来源: 山西日报

在长治品种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中,“黎侯虎”首屈一指。从色彩鲜明的装扮,到简单质朴的工艺,再到虎虎生威的造型,积淀着千年的智慧,也蕴含着匠心的巧思。如今,这个集刺绣、布艺、剪纸、书画于一体的古老技艺,在它的发源地黎城县,正被刷新另存为一个新的产业,书写着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奔赴。

图为:黎侯虎展示现场

“一针一线都是文化的延续。”5月11日,走进黎城县黎侯古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小梅,正给到访的客人介绍黎侯虎系列产品。在她身后,几位妇女家长里短的欢笑中,一只只布老虎在她们指尖逐渐成形,有的四蹄直立,有的昂首挺胸,有的敦厚健壮,有的憨态可掬,粗、短、胖的肢体造型,威风凛凛中透着几丝可爱。李小梅告诉记者,在她看来,这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黎侯虎都是活的,就像她亲手养育的一个个孩子,头顶上的“王”字充满张力,或翘尾前视,或安详趴卧,个个生龙活虎。

正忙碌间,门外进来一位订购黎侯虎送满月礼的大爷。在长治农村,至今有给满月孩子送“望门虎”的习俗。由孩子的长辈送“虎”到婴儿床头,意在祝福小孩像虎一样健壮,从小有虎气,长大有胆识,孩子的母亲再亲手把“虎”放在枕旁,虎头冲向孩子身体,示意这只“虎”能护佑孩子健康成长。时过境迁的发展中,这只曾经祝福满月的布老虎,如今正扛起非遗传承与产业振兴的新使命。李小梅告诉记者,布老虎的吉祥寓意,早已由满月望门,延伸到镇宅祛邪、赐福增寿、安家生财等诸多祝福中,技艺本身也正在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这有二三十个工人,都是附近村里的,做黎侯虎按件计费,一年能挣1.5万元左右,做得快的收入能达到两三万元。”提起带动就业李小梅脸上满是自豪,“这段时间有个订单,要500只小老虎,所以我们也是在赶工,还有工人把材料带回家做。”如今李小梅的黎侯虎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好多高铁站、机场都有他们缝制的黎侯虎在销售。(李家鸣)

原标题:国家级非遗黎侯虎代表性传承人用“老手艺”撬动“新经济”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黎城县西仵镇 “一把椿芽” 蹚出致富路
· 黎襄情牵广志山!长治双城文旅盛宴正式启幕
· 刺绣黎侯虎入围全球IP非遗文博赛道TOP10
· 走出健康新生活!“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黎城赛区)火热开赛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黎城县
老手艺新生!看黎侯虎如何“咬住”市场

在长治品种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中,“黎侯虎”首屈一指。从色彩鲜明的装扮,到简单质朴的工艺,再到虎虎生威的造型,积淀着千年的智慧,也蕴含着匠心的巧思。如今,这个集刺绣、布艺、剪纸、书画于一体的古老技艺,在它的发源地黎城县,正被刷新另存为一个新的产业,书写着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奔赴。

图为:黎侯虎展示现场

“一针一线都是文化的延续。”5月11日,走进黎城县黎侯古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小梅,正给到访的客人介绍黎侯虎系列产品。在她身后,几位妇女家长里短的欢笑中,一只只布老虎在她们指尖逐渐成形,有的四蹄直立,有的昂首挺胸,有的敦厚健壮,有的憨态可掬,粗、短、胖的肢体造型,威风凛凛中透着几丝可爱。李小梅告诉记者,在她看来,这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黎侯虎都是活的,就像她亲手养育的一个个孩子,头顶上的“王”字充满张力,或翘尾前视,或安详趴卧,个个生龙活虎。

正忙碌间,门外进来一位订购黎侯虎送满月礼的大爷。在长治农村,至今有给满月孩子送“望门虎”的习俗。由孩子的长辈送“虎”到婴儿床头,意在祝福小孩像虎一样健壮,从小有虎气,长大有胆识,孩子的母亲再亲手把“虎”放在枕旁,虎头冲向孩子身体,示意这只“虎”能护佑孩子健康成长。时过境迁的发展中,这只曾经祝福满月的布老虎,如今正扛起非遗传承与产业振兴的新使命。李小梅告诉记者,布老虎的吉祥寓意,早已由满月望门,延伸到镇宅祛邪、赐福增寿、安家生财等诸多祝福中,技艺本身也正在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这有二三十个工人,都是附近村里的,做黎侯虎按件计费,一年能挣1.5万元左右,做得快的收入能达到两三万元。”提起带动就业李小梅脸上满是自豪,“这段时间有个订单,要500只小老虎,所以我们也是在赶工,还有工人把材料带回家做。”如今李小梅的黎侯虎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好多高铁站、机场都有他们缝制的黎侯虎在销售。(李家鸣)

原标题:国家级非遗黎侯虎代表性传承人用“老手艺”撬动“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