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长治市4个开发区获评优秀等次
发布时间: 2025-05-19   |  来源: 长治日报

近日,山西省开发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发布2024年度考核结果,长治市4个开发区获评优秀等次,长治经济技术开发区、黎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传统产业类省级经开区考核中被评为优秀,武乡、沁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在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图为:长治市开发区建设2024年交出一组硬核数据

作为全市经济转型主战场,长治市开发区建设2024年交出一组硬核数据,工业投资完成274.05亿元,增速高于全省3.9个百分点,贡献全市过半工业投资;高新技术企业达268家,以83%的占比成为全市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产出强度超省均水平3.7万元/亩,亩均效益持续领跑。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加速成型,306家规上企业构建起梯度发展的产业生态。

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全市开发区通过“三制三化”改革构建新型治理体系,领导班子实行三年任期目标责任制,所有编制岗位实现全员竞聘上岗,绩效薪酬向招商尖兵、项目功臣倾斜。市场化运营取得突破性进展,16家平台公司推动“管委会+公司”模式全面落地,6位招商、运营总监等市场化高级管理人才加速就位,中德国际合作园区和RECP国际合作园区扩容升级,安博泰克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国际合作项目得到引进,全方位开放格局进一步成型。

项目全周期服务创优生态。通过“三个一批”项目攻坚,2024年滚动实施22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643亿元,“三个一批”项目综合评价蝉联全省榜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服务体系成效显著,370个项目实现承诺即开工,2396亩工业用地全部“标准地”供应,462个项目享受全程代办,项目开工率、达效率分别达90.7%和100%,政务服务改革持续释放制度红利。

精准布局构建产业新格局。各开发区立足资源禀赋打造特色产业矩阵,确立“2+X”产业体系,长治经开区深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LED光电产业链与光伏产业链,赋能“链主”“链核”企业做大做强;黎城经开区聚焦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布局两大园区,吸引优质企业入驻;武乡现代农业示范区围绕“米、菜、菌、肉、饮、销”六大主导产业,形成小米、蔬菜(食用菌)、肉制品、酿品、果品、食品加工六大产业链;沁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围绕有机食品生产加工、特色农业、健康养生,全力打造以“饲料生产+肉鸡养殖+屠宰加工+鸡粪及秸秆资源化处理+清洁能源生产供应+有机肥生产+有机示范种植”为循环的示范区核心产业链。错位发展格局下,一大批新兴产业链项目落地生根,形成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态势。

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站在新起点,全市开发区将围绕打造1个千亿级、8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强化创新要素集聚,以更开放的姿态、更高效的机制、更优质的服务,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丁宇红)

原标题:去年,工业投资完成274.05亿元,增速高于全省3.9个百分点 长治市4个开发区获全省考核优秀等次


[编辑:贾霄星]

  相关链接
· 长治多措并举做好抗旱科技服务
· 潞州区公布慈善组织违法违规行为投诉举报电话
· 长治市举办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
· 传承工匠精神!华北机电学校开展“红色工匠 金牌蓝领”主题活动
· 长治1路公交车上演暖心救助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长治新闻
长治市4个开发区获评优秀等次

近日,山西省开发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发布2024年度考核结果,长治市4个开发区获评优秀等次,长治经济技术开发区、黎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传统产业类省级经开区考核中被评为优秀,武乡、沁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在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图为:长治市开发区建设2024年交出一组硬核数据

作为全市经济转型主战场,长治市开发区建设2024年交出一组硬核数据,工业投资完成274.05亿元,增速高于全省3.9个百分点,贡献全市过半工业投资;高新技术企业达268家,以83%的占比成为全市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产出强度超省均水平3.7万元/亩,亩均效益持续领跑。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加速成型,306家规上企业构建起梯度发展的产业生态。

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全市开发区通过“三制三化”改革构建新型治理体系,领导班子实行三年任期目标责任制,所有编制岗位实现全员竞聘上岗,绩效薪酬向招商尖兵、项目功臣倾斜。市场化运营取得突破性进展,16家平台公司推动“管委会+公司”模式全面落地,6位招商、运营总监等市场化高级管理人才加速就位,中德国际合作园区和RECP国际合作园区扩容升级,安博泰克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国际合作项目得到引进,全方位开放格局进一步成型。

项目全周期服务创优生态。通过“三个一批”项目攻坚,2024年滚动实施22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643亿元,“三个一批”项目综合评价蝉联全省榜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服务体系成效显著,370个项目实现承诺即开工,2396亩工业用地全部“标准地”供应,462个项目享受全程代办,项目开工率、达效率分别达90.7%和100%,政务服务改革持续释放制度红利。

精准布局构建产业新格局。各开发区立足资源禀赋打造特色产业矩阵,确立“2+X”产业体系,长治经开区深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LED光电产业链与光伏产业链,赋能“链主”“链核”企业做大做强;黎城经开区聚焦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布局两大园区,吸引优质企业入驻;武乡现代农业示范区围绕“米、菜、菌、肉、饮、销”六大主导产业,形成小米、蔬菜(食用菌)、肉制品、酿品、果品、食品加工六大产业链;沁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围绕有机食品生产加工、特色农业、健康养生,全力打造以“饲料生产+肉鸡养殖+屠宰加工+鸡粪及秸秆资源化处理+清洁能源生产供应+有机肥生产+有机示范种植”为循环的示范区核心产业链。错位发展格局下,一大批新兴产业链项目落地生根,形成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态势。

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站在新起点,全市开发区将围绕打造1个千亿级、8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强化创新要素集聚,以更开放的姿态、更高效的机制、更优质的服务,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丁宇红)

原标题:去年,工业投资完成274.05亿元,增速高于全省3.9个百分点 长治市4个开发区获全省考核优秀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