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行走在田间地头的新闻笔杆,我的包里永远躺着三件“老友”——签字笔、笔记本与录音笔。晨光熹微时,笔尖在纸页轻跳,像犁铧划过春泥,将老支书粗糙手掌上的茧纹、返乡创客眼中的星光,都耕写成铅字的诗行;笔记本扉页还沾着去年秋收的麦屑,每一页褶皱里都藏着客户的笑声、合作社大棚里的露珠,翻开来便是扑面而来的泥土香;录音笔最懂农信人的心跳,当留守老人对着话筒称赞农信服务时,当重点企业负责人讲述数字农田的蓝图时,那些颤抖的尾音、哽咽的停顿,都被它悄悄收进行囊,成为新闻里最温热的注脚。
这些工具从不言语,却替我收藏着乡村振兴路上的千万种声响。当键盘代替笔,屏幕映出铅字,我依然带着它们走进社区、蹲在田埂——因为最好的新闻,永远生长在沾满露水的文字间,生长在笔尖与民心触碰的刹那。(李雪)
相关链接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