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破解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人才瓶颈,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实施“飞地聚智·人才赋能”双核战略,在北京、上海、深圳布局“科创中心+人才工作站+青创基地”三位一体平台,累计集聚120余家科研机构、产业链企业、投资机构等,柔性引进8名院士及其团队,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5个,带动重点产业产能提升20%以上,新增经济效益超10亿元。
“区域+研发”促创新。围绕绿色煤炭、生物医药等“1+2+15”现代产业体系,锚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创新高地,差异化打造聚才平台。北京“飞地”链接北大、清华同方等高校院所和企业,联合5家科技企业攻关绿色能源、智能科技、生物医药等领域难题;上海“飞地”聚焦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进行储能电池、微小卫星项目研发,总投资1.1亿元,所有科研成果本地转化;深圳“飞地”吸引8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博士联盟国创中心,发力数字经济。
“品牌+机制”聚人才。在“飞地”定期举办人才交流座谈会、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宣传上党区发展优势、人才政策和创新创业环境。将“夏宫咖啡日”品牌引入上海,举办“筑梦沪上 心系桑梓”系列太行青年人才座谈会,搭建常态化人才联络平台,征集人才建议20余条。建立“每日动态推送+每月线上路演+季度专家问诊”机制,发布涵盖8大领域39个岗位的紧缺人才目录,促成7个产学研项目签约。
“基金+保障”优生态。设立15亿元“飞地”产业引导基金,重点引导“飞地”孵化项目及成果输送至本地产业化,已成功导入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等10余个项目。围绕“1+N”人才政策体系,出台“科创中心人才工作站2.0版”等制度,为入驻企业、团队及科研院所提供免费办公场地、实验室和共享空间,并给予水电费全免等优惠政策,高层次人才享受本区同等待遇。落户企业可享远程“一条龙”注册服务,实现“飞地孵化、本地转化”的无缝对接。
原标题:上党区“飞地”聚智破解创新难题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近年来,为破解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人才瓶颈,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实施“飞地聚智·人才赋能”双核战略,在北京、上海、深圳布局“科创中心+人才工作站+青创基地”三位一体平台,累计集聚120余家科研机构、产业链企业、投资机构等,柔性引进8名院士及其团队,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5个,带动重点产业产能提升20%以上,新增经济效益超10亿元。
“区域+研发”促创新。围绕绿色煤炭、生物医药等“1+2+15”现代产业体系,锚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创新高地,差异化打造聚才平台。北京“飞地”链接北大、清华同方等高校院所和企业,联合5家科技企业攻关绿色能源、智能科技、生物医药等领域难题;上海“飞地”聚焦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进行储能电池、微小卫星项目研发,总投资1.1亿元,所有科研成果本地转化;深圳“飞地”吸引8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博士联盟国创中心,发力数字经济。
“品牌+机制”聚人才。在“飞地”定期举办人才交流座谈会、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宣传上党区发展优势、人才政策和创新创业环境。将“夏宫咖啡日”品牌引入上海,举办“筑梦沪上 心系桑梓”系列太行青年人才座谈会,搭建常态化人才联络平台,征集人才建议20余条。建立“每日动态推送+每月线上路演+季度专家问诊”机制,发布涵盖8大领域39个岗位的紧缺人才目录,促成7个产学研项目签约。
“基金+保障”优生态。设立15亿元“飞地”产业引导基金,重点引导“飞地”孵化项目及成果输送至本地产业化,已成功导入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等10余个项目。围绕“1+N”人才政策体系,出台“科创中心人才工作站2.0版”等制度,为入驻企业、团队及科研院所提供免费办公场地、实验室和共享空间,并给予水电费全免等优惠政策,高层次人才享受本区同等待遇。落户企业可享远程“一条龙”注册服务,实现“飞地孵化、本地转化”的无缝对接。
原标题:上党区“飞地”聚智破解创新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