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林长制办公室公布2025年林长制省级激励名单。作为全省5个林长制工作成效明显的县(市、区)之一,长治市平顺县将获200万元资金激励。
近年来,平顺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奋力实践和创新林长制工作机制,出台实施方案,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并压实县、乡(镇)、村各级林长职责,走出一条“重增绿、强护绿、抓活绿、求用绿”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全县林草地总面积达到183.71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1.09%,森林覆盖率29.14%,城乡绿化率65%以上。该县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国“两山”理论实践基地、全国绿化模范县、山西省生态县、全省“两山”造林模范县等称号。
以林长制为统领,平顺县对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实施综合性保护,积极构筑县、乡、村森林防火责任体系,设置“天空地”林草火监控系统,强化生态护林员监督管理、业务指导,强化专业队伍装备训练和靠前驻防,强化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明确和压实古树名木保护责任,有效维护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呵护绿水青山。
统筹荒山绿化、退化林修复、通道生态修复、封山育林、灌木林提质增效等项目,平顺县按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原则,大力发展混交造林,有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进程。2024年,完成中央财政造林补助退化林修复6300亩,环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封山育林10000亩,长治市太行山重点区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封山育林6000亩,植被恢复造林757亩,县级投资“山体疤痕、旅游公路沿线裸体修复”7处195公里,完成森林乡村建设1个,四旁植树145万株。
将林权制度改革纳入林长制考核,2024年,平顺县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全县261个村级集体经济组,110.9万亩集体林地的确权登记和发证工作。为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去年,该县编写印发花椒、核桃、连翘等种植管理技术规范,完成花椒补植补种1945亩、花椒产业奖补27000亩、油松育苗20万株、连翘育苗50万株,种植连翘5000亩,发展党参、黄芪、黄芩、柴胡为主的林下经济种植14660亩,极大推动了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林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应运而起。(丁宇红)
原标题:山西省公布2025年林长制省级激励名单 平顺县获200万元资金激励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近日,山西省林长制办公室公布2025年林长制省级激励名单。作为全省5个林长制工作成效明显的县(市、区)之一,长治市平顺县将获200万元资金激励。
近年来,平顺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奋力实践和创新林长制工作机制,出台实施方案,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并压实县、乡(镇)、村各级林长职责,走出一条“重增绿、强护绿、抓活绿、求用绿”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全县林草地总面积达到183.71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1.09%,森林覆盖率29.14%,城乡绿化率65%以上。该县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国“两山”理论实践基地、全国绿化模范县、山西省生态县、全省“两山”造林模范县等称号。
以林长制为统领,平顺县对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实施综合性保护,积极构筑县、乡、村森林防火责任体系,设置“天空地”林草火监控系统,强化生态护林员监督管理、业务指导,强化专业队伍装备训练和靠前驻防,强化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明确和压实古树名木保护责任,有效维护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呵护绿水青山。
统筹荒山绿化、退化林修复、通道生态修复、封山育林、灌木林提质增效等项目,平顺县按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原则,大力发展混交造林,有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进程。2024年,完成中央财政造林补助退化林修复6300亩,环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封山育林10000亩,长治市太行山重点区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封山育林6000亩,植被恢复造林757亩,县级投资“山体疤痕、旅游公路沿线裸体修复”7处195公里,完成森林乡村建设1个,四旁植树145万株。
将林权制度改革纳入林长制考核,2024年,平顺县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全县261个村级集体经济组,110.9万亩集体林地的确权登记和发证工作。为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去年,该县编写印发花椒、核桃、连翘等种植管理技术规范,完成花椒补植补种1945亩、花椒产业奖补27000亩、油松育苗20万株、连翘育苗50万株,种植连翘5000亩,发展党参、黄芪、黄芩、柴胡为主的林下经济种植14660亩,极大推动了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林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应运而起。(丁宇红)
原标题:山西省公布2025年林长制省级激励名单 平顺县获200万元资金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