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1日  星期
长治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斌: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家园
发布时间: 2025-04-21   |  来源: 长治日报

城市发展,规划引领是重点,要素保障是关键。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更好发挥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推动规划资源配置更加高效?日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斌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全市自然资源部门将全面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两会部署要求,高点站位科学谋划城市空间布局,坚持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并重,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和期待,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推动“一城四区”一体化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市自然资源部门将如何发挥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促进“一城四区”互联互通?

谢斌:空间规划是战略安排,也是行动纲领。为高标准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我们牵头拟定了《长治市“一城四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五个统一”的实施办法》,加快推动四区规划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征收、统一供地、统一审批、统一管理“五统一”,进一步打破区域间规划壁垒,让“一城四区”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上实现“一盘棋”布局,有效促进区域间要素自由流动、资源共享,加速产业协同布局,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接下来,将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科学编制各类规划并严格按程序报批,高效配置土地要素和项目资源,统筹规划管控,加大执法力度,切实维护“五个统一”制度权威性,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记者:土地是最基础的经济要素,是项目落地的重要载体。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如何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土地要素供应,为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谢斌:2024年以来,省、市开展了建设项目用地保障提速增效行动,我们紧紧围绕提速和增效两个突破口,全力构建精准投放用地指标、用地报批提速提质、土地供应高效组织、服务效能持续提升的土地要素保障格局,全市各类重点项目实现“应保尽保”。下一步,将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土地跟着项目走,主动加强与全市重点行业部门沟通对接,推动用地与用矿、用林、用草相融合,围绕92个省级重点项目和其他重点基础设施、民生和产业转型项目,建立用地服务保障项目清单,实行建设项目要素保障全生命周期服务,聚焦空间规划规模使用、配置计划指标、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等节点,推动各级重点项目用地手续顺利报批。

记者:作为自然资源保护治理主责部门,如何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保障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利用更高效?

谢斌: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事关粮食安全、事关民生福祉。全市自然资源系统紧紧围绕长治市耕地保护目标,坚持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的原则,以田长制为抓手,强化耕地总量管控,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贯通协调、高效联动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矩阵式管理模式,严守549.36万亩耕地和468.6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

同时,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易水则水、宜工则工”原则,以“一城四区”为重点,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煤矸石科学填埋、光伏+农业等工作与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高效融合,大力推进采煤沉陷区及矿区环境连片治理,同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扎实开展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修复、精品村提质升档建设等工作,目前已指导各县区初步筹划38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并以绿色矿山、智慧矿山建设为抓手,以重点企业智慧化改造为引领,带动全市矿山企业向智慧化、智能化转型,全面提升长治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水平。

此外,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全面推进林业重点工作,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7.98%,位居全省第二。今年将再接再厉,在全市大力开展“绿满长治”行动,重点实施“绿满山川”“绿满城市”“绿满村庄”“绿满院区”“绿满通道”等具体行动,力争到今年底全市实现宜林荒山基本绿化,森林覆盖率增加0.5%,达到28.61%,完成营造林40万亩、四旁植树1300万株、绿化村庄167个、新增绿地面积84.76万平方米。

以林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扎实推动林权制度改革,探索生态保护与产业富民深度融合路径,围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森林旅游与森林康养“四大体系”,采取一县一重点、一县一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重点打造林药、林草、林菌、林禽、林畜、林蜂“六大模式”,适度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等绿色富民产业,目前全市林下种植中药材累计约18.68万亩、林下养殖累计约21.70万头(只),2025年全市计划新发展林下种植中药材4.2万亩,林下经济产品加工预计年产值1.8亿元。

记者:不动产登记工作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今年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关键节点。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不动产登记工作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真正将便民利企落到实处?

谢斌:不动产登记涉及千家万户,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财产权利的重要制度,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我们将紧紧围绕为企业群众“办好一件事”目标,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办事流程,不断提高不动产登记全流程服务水平。推进“区融县联”试点,力争在今年实现四区“一网通办”,推动全市域不动产登记协同发展;持续提升“一码管地”“一码管房”工作,与住建、税务部门展开合作,完善“交房即交证”“交地即交证”制度全覆盖,力争实现市本级范围内的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新供土地“交地即交证”;深化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广全程网办,不断优化“潞小登”AI智能应用功能,完善电子证照,实现部分业务自助申请、自助登簿、自助注销;积极与其他省市沟通交流,持续扩大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范围,以既有速度更有温度的服务为企业和群众营造高效便捷的办事环境。(解婷

原标题: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家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斌谈规划资源工作新举措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长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秦书伟:以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催生公安新质战斗力
· 长治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光宇航:绽放体育魅力 打造活力之城
· 长治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郭爱斌:治水兴水促发展 河湖安澜惠民生
· 长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宋书林:激发市场活力 守牢民生安全
· 长治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鹏:以营商“软环境”构筑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长治新闻
长治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斌: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家园

城市发展,规划引领是重点,要素保障是关键。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更好发挥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推动规划资源配置更加高效?日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斌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全市自然资源部门将全面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两会部署要求,高点站位科学谋划城市空间布局,坚持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并重,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和期待,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推动“一城四区”一体化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市自然资源部门将如何发挥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促进“一城四区”互联互通?

谢斌:空间规划是战略安排,也是行动纲领。为高标准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我们牵头拟定了《长治市“一城四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五个统一”的实施办法》,加快推动四区规划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征收、统一供地、统一审批、统一管理“五统一”,进一步打破区域间规划壁垒,让“一城四区”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上实现“一盘棋”布局,有效促进区域间要素自由流动、资源共享,加速产业协同布局,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接下来,将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科学编制各类规划并严格按程序报批,高效配置土地要素和项目资源,统筹规划管控,加大执法力度,切实维护“五个统一”制度权威性,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记者:土地是最基础的经济要素,是项目落地的重要载体。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如何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土地要素供应,为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谢斌:2024年以来,省、市开展了建设项目用地保障提速增效行动,我们紧紧围绕提速和增效两个突破口,全力构建精准投放用地指标、用地报批提速提质、土地供应高效组织、服务效能持续提升的土地要素保障格局,全市各类重点项目实现“应保尽保”。下一步,将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土地跟着项目走,主动加强与全市重点行业部门沟通对接,推动用地与用矿、用林、用草相融合,围绕92个省级重点项目和其他重点基础设施、民生和产业转型项目,建立用地服务保障项目清单,实行建设项目要素保障全生命周期服务,聚焦空间规划规模使用、配置计划指标、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等节点,推动各级重点项目用地手续顺利报批。

记者:作为自然资源保护治理主责部门,如何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保障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利用更高效?

谢斌: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事关粮食安全、事关民生福祉。全市自然资源系统紧紧围绕长治市耕地保护目标,坚持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的原则,以田长制为抓手,强化耕地总量管控,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贯通协调、高效联动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矩阵式管理模式,严守549.36万亩耕地和468.6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

同时,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易水则水、宜工则工”原则,以“一城四区”为重点,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煤矸石科学填埋、光伏+农业等工作与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高效融合,大力推进采煤沉陷区及矿区环境连片治理,同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扎实开展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修复、精品村提质升档建设等工作,目前已指导各县区初步筹划38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并以绿色矿山、智慧矿山建设为抓手,以重点企业智慧化改造为引领,带动全市矿山企业向智慧化、智能化转型,全面提升长治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水平。

此外,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全面推进林业重点工作,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7.98%,位居全省第二。今年将再接再厉,在全市大力开展“绿满长治”行动,重点实施“绿满山川”“绿满城市”“绿满村庄”“绿满院区”“绿满通道”等具体行动,力争到今年底全市实现宜林荒山基本绿化,森林覆盖率增加0.5%,达到28.61%,完成营造林40万亩、四旁植树1300万株、绿化村庄167个、新增绿地面积84.76万平方米。

以林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扎实推动林权制度改革,探索生态保护与产业富民深度融合路径,围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森林旅游与森林康养“四大体系”,采取一县一重点、一县一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重点打造林药、林草、林菌、林禽、林畜、林蜂“六大模式”,适度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等绿色富民产业,目前全市林下种植中药材累计约18.68万亩、林下养殖累计约21.70万头(只),2025年全市计划新发展林下种植中药材4.2万亩,林下经济产品加工预计年产值1.8亿元。

记者:不动产登记工作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今年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关键节点。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不动产登记工作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真正将便民利企落到实处?

谢斌:不动产登记涉及千家万户,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财产权利的重要制度,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我们将紧紧围绕为企业群众“办好一件事”目标,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办事流程,不断提高不动产登记全流程服务水平。推进“区融县联”试点,力争在今年实现四区“一网通办”,推动全市域不动产登记协同发展;持续提升“一码管地”“一码管房”工作,与住建、税务部门展开合作,完善“交房即交证”“交地即交证”制度全覆盖,力争实现市本级范围内的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新供土地“交地即交证”;深化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广全程网办,不断优化“潞小登”AI智能应用功能,完善电子证照,实现部分业务自助申请、自助登簿、自助注销;积极与其他省市沟通交流,持续扩大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范围,以既有速度更有温度的服务为企业和群众营造高效便捷的办事环境。(解婷

原标题: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家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斌谈规划资源工作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