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姓氏源流:上党地区共有712个姓氏
发布时间: 2024-12-27   |  来源: 长治市志办

作为血脉延续的中华姓氏,最早出现在中国。从公元前3000年华夏第一个姓———风开姓,中国的姓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绵延不绝。有关专家最新统计结果表明,中国曾经用过的姓氏高达22000多个,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在姓氏之中得以体现,因而也被世人公认为中华文化遗产。

姓是标志一个人家族系统的血脉符号,也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首要条件,涉及千家万户的每一个成员。通过这个符号,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历史文化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无疑就是一个姓氏悠长、神秘而扣人心弦的寻根隧道,探讨这种联系的过程不仅是意义重大的寻根情结,更是对中华姓氏文化的一次学习和巡礼。对于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而言,我们今人能够直接看到,并触手可及的那些,除了猿人化石、甲骨文字、秦砖汉瓦、典籍文献实体之物之外,还有一个至今仍然繁衍延续着的活化石,那就是人人皆有的姓氏。

寻根问祖是人的天性,古往今来皆如此,尤其是近些年来,寻根探源已势不可当,而寻根的捷径就是追寻自己的姓氏谱系,越过时空隧道去了解本姓的肇源地、播迁路线、主要分支、始迁祖、历史上有多少名人等等,身临其境地去感悟姓氏文化的精髓。

源远流长的上党历史,延续和积淀着厚重的姓氏文化,据不完全统计,境内共有712个姓氏。在这些姓氏中,不乏大姓和名姓,更有肇源于本地的姓氏,比较有影响和代表性的姓氏有下列几姓:

【黎姓】

黎姓早期发源地当是今山西黎城县东北一带,即春秋时黎国都城所在地。当年颛顼的裔孙因为战功受封于黎阳,建黎国,后来黎国灭亡,其后世子孙便以故国名作为姓氏。还有一支黎姓出自陶唐氏,是尧的后裔。商朝时,在今黎城一带有黎国,商朝末年被周武王所灭。《尚书》中“西伯(周文王姬昌)戡黎”,《史记·周本记》商纣时西伯败耆国,即此。周建立后,曾分封商代遗民,尧的后代就被封于黎,为侯国,世称黎侯,其后世子孙则以祖上的封国名作为姓氏。

黎出自九黎的后裔。据《风俗通义》等所载,九黎,古时为我国南方土生土长的庞大种族之一,相传为少昊(传说中古代东夷首领)金天氏之时的诸侯。黎曾被封为北正(一说火正)官,掌管民事。北正,传为黄帝曾孙,曾在黎城建黎侯国,其后裔有以字为氏,称黎氏。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时有诸侯国———黎国,一个在今山西上党区西南,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另一个在今山东郓城县西。这两个黎国的子孙,后以国为氏,姓黎。又据《风俗通义》所载,这两个黎国均为古部落“九黎之后”。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末为周文王所灭的黎国,在周武王分封诸侯时,被封给帝尧的后裔,赐爵为侯,并且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春秋时黎国迁都于山西黎城县东北的黎侯城,后为晋国(在今山西西南部)所灭,其子孙后以国为氏而姓黎。又据《路史》所载,古黎国被周文王勘平,武王克商后,封商汤后裔于黎国,后有黎侯丰舒,其子孙有黎氏、犁氏。这一支出自帝尧后裔的黎姓人家,史称黎姓正宗,后来成了整个黎氏家族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为山西黎氏。又据梅县《黎氏族谱》载:“传黎氏者,厥为北正黎一脉。黎之后世掌旧职,殷商兴,以功封侯,建国于潞州党郡之壶关,乃殷商之西境,国号曰黎,子孙固以为姓氏。黎族之有氏,盖自此始。遂建立宗祀,世享侯封。黎氏远源发自黄帝曾孙北正黎……”文中的“潞州上党郡之壶关”,在今山西长治市境。于此可见,这个黎国的建国时间、地望,与上述山西黎国相同,即指为同一个黎国,只是明指出黎氏始祖是“黄帝曾孙北正黎”。早在战国时期,黎姓或因仕宦而处,或因避难而居,西入陕西,东向山东、河北,南徙江苏、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二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9%。

【路姓】

《姓纂》的有关路姓记载是这样的:“炎帝之后,黄帝封其支子于潞,春秋时潞子婴儿是也,今上党潞县,子孙以路为氏,望出阳平、襄城、陈留、东阳、河南。”

由此看来,路姓始祖的繁荣滋长于潞子一带,已经有了悠长的5000年时间,他们当初是由于潞水之名而得姓,潞水却由于路姓人士的世代绵延而闻名,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异常。

源自上古炎帝神农氏的路氏,到了1100多年以前的唐宪宗元和年间(姓纂系此时之作),便已经从山西潞水的老家,逐渐迁到了陕西的阳平、安定,以及河南的襄城、陈留等地,可见路姓子孙的播迁,也跟其他许多古老的姓氏一样,是自北而南,然后遍及于全国各地的。不过,我国后世的路氏,并非仅仅只有源自炎帝神农氏的一支,他们的组成分子较多,有的是帝喾高辛氏的后裔,有的来自五胡乱华时期的外族,有的则是满洲旗人的后代,至少有5种不同的来源。

【鲍姓】

《千家姓》上说:鲍姓“望族居上党郡。”

鲍姓发源于今山东历城,鲍叔牙的子孙在齐国世袭卿位,见于史册的有玄孙鲍牵(鲍庄子),还有鲍文子、鲍苏,并有裔孙鲍焦隐居于周的国都(今河南省洛阳)。战国初,田氏代齐后,子孙有逃往今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地者。两汉时,鲍姓名人渐多,西汉末的鲍宣,字子都,西汉大夫,渤海高城(今河北盐山东南)人。哀帝时,为谏大夫,敢于上书直言,抨击时政。他在上书中,曾指出:“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有七死而无一生”。后任司隶。王莽执政时,被迫自杀。鲍宣死前极有预见地将长子鲍永、次子鲍升避居于“上党屯留。”鲍永子鲍昱、孙鲍德、玄孙鲍昂俱有名于当世,尤以鲍昱最为著名,他贵至宰相,为后世鲍姓上党郡望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东汉司隶校尉鲍永,字君长,累以功封关内侯,为司隶校尉,以事劾赵王良、朝廷肃然。后为东海相。东汉时还有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人鲍鸿、鲍恢,京兆新丰(今陕西省临潼)人鲍邮,东汉初的九江(今安徽省凤阳)人鲍骏……。表明在秦汉之际,鲍姓已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并有一支进入安徽。魏晋南北朝时期,繁衍于山东、江苏间地,古属东海郡之地的鲍姓人丁兴旺,名家辈出,著名南朝乐府诗人鲍照即为此郡鲍姓之杰出代表。

鲍照(?-466年),字明远,东汉太尉鲍昱之后,祖籍山西上党,迁居东海(郡治今山东苍山南),南朝著名文学家。曾任秣陵令、中书舍人等职,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称“鲍参军”。后子顼起兵失败,为乱军所杀。其长于乐府,尤善七言歌行。风格俊逸,对唐诗人李白、岑参等颇有影响。著有《鲍参军集》。

此郡鲍姓由于离东晋、南朝之国都南京较近,其由于仕宦、逃难进入今浙江、江苏、湖北等地。此际,繁衍于上党、泰山、河南郡的鲍姓亦呈族大人众、名家辈出之态,昌盛为鲍姓上党、泰山、河南郡望。唐末至五代的动乱导致鲍姓在今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定居下来。两宋时,鲍姓发展出现了新特点,其除昌盛于山东外,繁衍于今安徽、江苏、浙江等南方省份的鲍姓十分抢眼,名人辈出。元初、元末的动乱导致鲍姓向广东、福建、广西等地徙居。明初,山西鲍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安徽、江苏、河北、河南等地。明中叶以后,鲍姓进入台湾省,有清一代,鲍姓分布愈广。

如今,鲍姓在全国分布很广,尤以青海、江苏、山东、湖北、浙江等省多此姓,上述5省鲍姓约占全国汉族鲍姓人口的70%。鲍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73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6%。

【冯姓】

根据《姓纂》的记载,冯姓也是周文王之后,他们的老祖先,可以远远地追溯到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毕公高。毕公高的后代毕万封在魏地,毕万有个孙子食采冯城,于是,这一支子孙就以采邑的名称为姓,以后统统都姓冯了。

现在,冯姓的派别相当多,根据《姓氏考略》的记载,大致如下:

上党的冯氏,则系汉代左将军冯奉世的后代。冯奉世,山西省黎城县人。武帝末年选为郎官,昭帝时补为武安长。宣帝本始年间,他带军攻打过匈奴,回来后又担任了郎官。元帝时被封为关内侯。冯奉世是一位威震诸夷的大将,汉宣帝时,曾经出使西域各国,接连击败了莎车等国,后来又以破羌之功,被封为关内侯。调任左将军,继续担任光禄勋。他的儿子冯翊曾担任左野王;他的长女冯媛由元帝纳入后宫,得拜婕妤,很受元帝宠爱。公元前39年,冯奉世病故,葬黎城县石羊坟村西。

【连姓】

连姓起源于春秋时期,以齐国大夫连称之名为姓。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的诸侯国齐襄公命连称将军去戍守葵丘(今山东省淄博市西部)。当时言明:戌期一年。今年瓜熟时去,明年瓜熟时回。一年期满后,连称请求返回故地,襄公不许。连称诱使公孙无知这个人作乱,杀死了襄公。公孙无知自立为齐君。齐襄公之弟齐桓公回国取得政权,使齐国成为霸主。其后,齐国的连氏有的移居上党郡。

上党人连楹是明朝开国功臣,任御史。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其子朱棣残杀兄弟,连楹在南京城门外劝阻被杀。连楹之子纷纷逃避。有一子逃回上党故乡,有三子避居福建。现福建省仙游、莆田等县的连姓居民,可能就是他们的后裔。散居在广东大埔的连姓人是客家人,他们的祠堂堂号是“上党堂”。

广东省大埔县连姓祖先来自福建。他们的祠堂门联,表明他们的根在山西省上党地区。连氏祖上在山西上党,开基始祖连佛保于15世纪初来到马崎,以农耕捕鱼为生,繁衍至今已有23世。清康熙年间,17岁的连氏后裔连兴位从马崎赴台湾,定居台南马兵营。连战就是连兴位的第九世孙。

连姓是中国一个小姓,但却是一个古老姓氏,自春秋初辅佐齐桓公与管仲的齐国大夫连称“上党开宗”后,已3000多年。现大陆连姓大约有35万至40万人。连战六世祖清初迁台南马兵营后,即在附近小脚腿村修建了小型连氏宗祠定时祭拜,以示不忘大陆,不忘先祖。近50年来两岸隔绝,但台南小脚腿连氏宗祠仍然多次派人回闽南拜祖。

客家研究专家罗香林先生在《客家研究导论》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客家先民本来居住在并州上党,司州弘农,扬州淮南,豫州新蔡,安州之间的中原地区。即汝水以东,颖水以西,以至黄河上党一带。由于连年战乱,特别是北方匈奴等少数部族入侵中原,虐待汉人,使他们被迫离开故土南迁。从东晋开始到清乾嘉以后,先后进行五次大搬迁”。罗香林先生还认为:赣南17县中,有10个县是属客县,7个县非属纯客县。现根据本地区的人口、族谱、方志及语言等方面的资料来看,赣南客家人的分布地带和人口数据,赣南现辖17县,总人口为740%多万人,其中客家人为680%万以上,占总人口的19%以上,除赣州市的部分人口及少数县的个别居民点外,基本上都是客家人。罗香林提出的“客家南来说”,较多地为研究者所接受。在其著作《客家源流考》中,他认为,“客家先民东晋以前的居地,实北起并州上党,西属司州弘农,东达扬州淮南,中至豫州、新蔡、安丰。换言之,即汉水以东,颍水以西,淮水以北,北达黄河以至上党,皆为客家先民的居地”。这些客家先民自一千多年前的晋朝末年以来,为躲避战乱等原因,历经数次大规模迁徙。先在闽赣交界地区聚居,以后又向南方各省及海外播衍。现在已有数千万客家人分布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经过多次的辗转迁徙,客家人始得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衍。千百年来,散居在各地的客家人在当地生活和交往中没有完全混化于当地土著(也有少部分已经混化),而一直保留客家先民传下来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为人处世的观念,甚至他们所讲的方言也是保留着中原古汉语音的客家话。

【石姓】

上党石姓是十六国时后赵石勒的后裔。

石勒,上党武乡羯人,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在位14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他于公元319年自称赵王,建立政权,史称后赵。10年后,灭前赵,领有了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称霸于北方。这是石姓的第一个皇帝。石姓分布以四川、河北、山东、陕西、辽宁、河南等省为多,上述六省石姓约占全国汉族石姓人口的63%。石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63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5%。

石勒(公元267—332年),字世龙,上党武乡羯人,属匈奴別种,父祖并为部落小卒。晋惠帝末年,并州大饥,勒被官府执掠,卖为耕奴。当八王混战之中,勒招聚徒众为骑盗,后降附刘渊,为其部将,率众三万转战黄河南北,攻下冀州各郡县堡壁百余处。占据今河北、山东大部地区,有众十余万。又与刘曜等攻陷洛阳。石勒以襄国为根据地,自称赵王(319),史称后赵。先后击败刘琨,灭鲜卑段氏,进据河南、皖北,攻取青州,329年消灭前赵,北方除辽东慕容氏及河西张氏外,尽为勒所有。330年勒称皇帝,后赵与东晋以淮水为界,形成南北对峙局面,332年勒病死。

石勒出自羯胡,本无文化,初期多所杀戮,不过后来渐知尊重汉族人士,以张宾为其谋士,中原大姓纷纷出仕石氏,为之效力,于是建立制度,刪定律令,查实户口,遣使循行州郡,劝课农桑,令每户出赀二匹,田租二斛,又恢复施行九品官人法,开设学校,提倡经学,礼遇僧侣,对佛教的弘布有很大作用。石勒在位15年,赵国在中原的统治渐趋巩固。史称他“褫氈裘,袭冠带,释介胄,开庠序,鄰敌惧威而献款,绝域承风而纳贡,则古之为国,曷以加诸!虽曰凶残,并一时杰也。”(刘显叔)

石姓最早发源于当时的卫国之地,即今天的河南北部一带。以后便主要繁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再后向更广的地方发展。魏晋南北朝时,在北方形成了五大聚居地。历史上石姓有望出“武威、渤海、平原、上党、河南”之称。唐时石姓已遍及北方广大地区,这与当时的社会动荡和后赵、后晋的建立是分不开的,石姓的大举南迁也正始于此时。其中唐初有石氏族人自河南固始随陈元光入闽开辟漳州,五代之时,便已成为闽南地区的望族,石琚被尊为入闽始祖。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有石玉全开基福建南靖永丰里,其后子孙多迁居今台湾省。总之,宋、元以后,石姓便遍及江南大部分地区。明清时已遍及全国各地。

【尚姓】

尚姓源出有四:1、出自姜姓,是姜太公的后裔,以祖名为姓。2、源于秦代,以官职为氏。3、出自姒姓,以祖名为姓。4、出自他族及少数民族。尚姓源起周代的齐国,公元前386年,周安王被迫承认田和为齐侯。至此,齐国姜氏的江山被田氏取代。史称田氏代齐。因田氏代齐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属于一种和平演变,故尚姓大多仍留在齐国。

尽管尚姓得姓很早,但在以后发展中一直很难让人知其详。先秦两汉和魏晋南北朝,尚姓散见于史书且鲜少。唐时尚姓表现优异,加上宇文氏改姓尚姓的生力军,使整个尚姓家族自此庞大茁壮不少。其表现一方面是名人不断出现;二是尚姓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的显贵家族层出不穷。如讲尚姓望出京兆、清河、汲郡和上党等望郡。这说明在唐代及其以前,尚姓家族曾昌盛于今陕西西安、河北清河、河南汲县及山西上党一带。明代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因山西表里山河的特殊位置,所受波及不大,人口繁衍较快,于是从山西移民,尚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地。明清之际尚姓开始在南方各地发展起来,且有渡海赴台,远居海外者。据统计,尚姓是中国姓氏排行第135位的姓氏。

据《元和姓纂》和《姓氏考略》讲,尚姓望出四个地区其中有上党,即今山西长治一带。资料显示,长治市、晋城市姓尚分布较广且密度堪佳。高平市有一个村数百户上千人口皆姓尚。长治市原郊区堠北庄镇的小师庄村,60%以上的农户姓尚。该镇潞州二贤庄,因是隋末唐初瓦岗农民军领袖单雄信故居而闻名遐迩,声名远播海内外。据清乾隆年间古碑考据,二贤庄周围三个村子,蒋村和湛上村两村均有尚姓繁衍。尤其是湛上的尚姓,民间传说在隋末唐初时原都是单雄信家族后裔,后因单雄信誓死不降唐,此处单姓怕唐朝剿灭九族而改姓尚,个别还改姓常的。因此,隋唐以来便流传“单尚原本是一家,不分彼此归一统”的说法。另外,尚姓在长治市周围13个县市区广有分布。

原标题:姓氏源流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年味渐浓!上党匠人开启“制灯模式”
· 冬至!长治人饭桌上有饺子
· 襄垣秧歌:地方小戏登上大舞台
· 年画:春节文化的浓缩和定格
· 襄垣民俗“绝活”之吹鼓乐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民俗
姓氏源流:上党地区共有712个姓氏

作为血脉延续的中华姓氏,最早出现在中国。从公元前3000年华夏第一个姓———风开姓,中国的姓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绵延不绝。有关专家最新统计结果表明,中国曾经用过的姓氏高达22000多个,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在姓氏之中得以体现,因而也被世人公认为中华文化遗产。

姓是标志一个人家族系统的血脉符号,也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首要条件,涉及千家万户的每一个成员。通过这个符号,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历史文化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无疑就是一个姓氏悠长、神秘而扣人心弦的寻根隧道,探讨这种联系的过程不仅是意义重大的寻根情结,更是对中华姓氏文化的一次学习和巡礼。对于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而言,我们今人能够直接看到,并触手可及的那些,除了猿人化石、甲骨文字、秦砖汉瓦、典籍文献实体之物之外,还有一个至今仍然繁衍延续着的活化石,那就是人人皆有的姓氏。

寻根问祖是人的天性,古往今来皆如此,尤其是近些年来,寻根探源已势不可当,而寻根的捷径就是追寻自己的姓氏谱系,越过时空隧道去了解本姓的肇源地、播迁路线、主要分支、始迁祖、历史上有多少名人等等,身临其境地去感悟姓氏文化的精髓。

源远流长的上党历史,延续和积淀着厚重的姓氏文化,据不完全统计,境内共有712个姓氏。在这些姓氏中,不乏大姓和名姓,更有肇源于本地的姓氏,比较有影响和代表性的姓氏有下列几姓:

【黎姓】

黎姓早期发源地当是今山西黎城县东北一带,即春秋时黎国都城所在地。当年颛顼的裔孙因为战功受封于黎阳,建黎国,后来黎国灭亡,其后世子孙便以故国名作为姓氏。还有一支黎姓出自陶唐氏,是尧的后裔。商朝时,在今黎城一带有黎国,商朝末年被周武王所灭。《尚书》中“西伯(周文王姬昌)戡黎”,《史记·周本记》商纣时西伯败耆国,即此。周建立后,曾分封商代遗民,尧的后代就被封于黎,为侯国,世称黎侯,其后世子孙则以祖上的封国名作为姓氏。

黎出自九黎的后裔。据《风俗通义》等所载,九黎,古时为我国南方土生土长的庞大种族之一,相传为少昊(传说中古代东夷首领)金天氏之时的诸侯。黎曾被封为北正(一说火正)官,掌管民事。北正,传为黄帝曾孙,曾在黎城建黎侯国,其后裔有以字为氏,称黎氏。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时有诸侯国———黎国,一个在今山西上党区西南,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另一个在今山东郓城县西。这两个黎国的子孙,后以国为氏,姓黎。又据《风俗通义》所载,这两个黎国均为古部落“九黎之后”。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末为周文王所灭的黎国,在周武王分封诸侯时,被封给帝尧的后裔,赐爵为侯,并且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春秋时黎国迁都于山西黎城县东北的黎侯城,后为晋国(在今山西西南部)所灭,其子孙后以国为氏而姓黎。又据《路史》所载,古黎国被周文王勘平,武王克商后,封商汤后裔于黎国,后有黎侯丰舒,其子孙有黎氏、犁氏。这一支出自帝尧后裔的黎姓人家,史称黎姓正宗,后来成了整个黎氏家族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为山西黎氏。又据梅县《黎氏族谱》载:“传黎氏者,厥为北正黎一脉。黎之后世掌旧职,殷商兴,以功封侯,建国于潞州党郡之壶关,乃殷商之西境,国号曰黎,子孙固以为姓氏。黎族之有氏,盖自此始。遂建立宗祀,世享侯封。黎氏远源发自黄帝曾孙北正黎……”文中的“潞州上党郡之壶关”,在今山西长治市境。于此可见,这个黎国的建国时间、地望,与上述山西黎国相同,即指为同一个黎国,只是明指出黎氏始祖是“黄帝曾孙北正黎”。早在战国时期,黎姓或因仕宦而处,或因避难而居,西入陕西,东向山东、河北,南徙江苏、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二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9%。

【路姓】

《姓纂》的有关路姓记载是这样的:“炎帝之后,黄帝封其支子于潞,春秋时潞子婴儿是也,今上党潞县,子孙以路为氏,望出阳平、襄城、陈留、东阳、河南。”

由此看来,路姓始祖的繁荣滋长于潞子一带,已经有了悠长的5000年时间,他们当初是由于潞水之名而得姓,潞水却由于路姓人士的世代绵延而闻名,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异常。

源自上古炎帝神农氏的路氏,到了1100多年以前的唐宪宗元和年间(姓纂系此时之作),便已经从山西潞水的老家,逐渐迁到了陕西的阳平、安定,以及河南的襄城、陈留等地,可见路姓子孙的播迁,也跟其他许多古老的姓氏一样,是自北而南,然后遍及于全国各地的。不过,我国后世的路氏,并非仅仅只有源自炎帝神农氏的一支,他们的组成分子较多,有的是帝喾高辛氏的后裔,有的来自五胡乱华时期的外族,有的则是满洲旗人的后代,至少有5种不同的来源。

【鲍姓】

《千家姓》上说:鲍姓“望族居上党郡。”

鲍姓发源于今山东历城,鲍叔牙的子孙在齐国世袭卿位,见于史册的有玄孙鲍牵(鲍庄子),还有鲍文子、鲍苏,并有裔孙鲍焦隐居于周的国都(今河南省洛阳)。战国初,田氏代齐后,子孙有逃往今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地者。两汉时,鲍姓名人渐多,西汉末的鲍宣,字子都,西汉大夫,渤海高城(今河北盐山东南)人。哀帝时,为谏大夫,敢于上书直言,抨击时政。他在上书中,曾指出:“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有七死而无一生”。后任司隶。王莽执政时,被迫自杀。鲍宣死前极有预见地将长子鲍永、次子鲍升避居于“上党屯留。”鲍永子鲍昱、孙鲍德、玄孙鲍昂俱有名于当世,尤以鲍昱最为著名,他贵至宰相,为后世鲍姓上党郡望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东汉司隶校尉鲍永,字君长,累以功封关内侯,为司隶校尉,以事劾赵王良、朝廷肃然。后为东海相。东汉时还有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人鲍鸿、鲍恢,京兆新丰(今陕西省临潼)人鲍邮,东汉初的九江(今安徽省凤阳)人鲍骏……。表明在秦汉之际,鲍姓已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并有一支进入安徽。魏晋南北朝时期,繁衍于山东、江苏间地,古属东海郡之地的鲍姓人丁兴旺,名家辈出,著名南朝乐府诗人鲍照即为此郡鲍姓之杰出代表。

鲍照(?-466年),字明远,东汉太尉鲍昱之后,祖籍山西上党,迁居东海(郡治今山东苍山南),南朝著名文学家。曾任秣陵令、中书舍人等职,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称“鲍参军”。后子顼起兵失败,为乱军所杀。其长于乐府,尤善七言歌行。风格俊逸,对唐诗人李白、岑参等颇有影响。著有《鲍参军集》。

此郡鲍姓由于离东晋、南朝之国都南京较近,其由于仕宦、逃难进入今浙江、江苏、湖北等地。此际,繁衍于上党、泰山、河南郡的鲍姓亦呈族大人众、名家辈出之态,昌盛为鲍姓上党、泰山、河南郡望。唐末至五代的动乱导致鲍姓在今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定居下来。两宋时,鲍姓发展出现了新特点,其除昌盛于山东外,繁衍于今安徽、江苏、浙江等南方省份的鲍姓十分抢眼,名人辈出。元初、元末的动乱导致鲍姓向广东、福建、广西等地徙居。明初,山西鲍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安徽、江苏、河北、河南等地。明中叶以后,鲍姓进入台湾省,有清一代,鲍姓分布愈广。

如今,鲍姓在全国分布很广,尤以青海、江苏、山东、湖北、浙江等省多此姓,上述5省鲍姓约占全国汉族鲍姓人口的70%。鲍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73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6%。

【冯姓】

根据《姓纂》的记载,冯姓也是周文王之后,他们的老祖先,可以远远地追溯到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毕公高。毕公高的后代毕万封在魏地,毕万有个孙子食采冯城,于是,这一支子孙就以采邑的名称为姓,以后统统都姓冯了。

现在,冯姓的派别相当多,根据《姓氏考略》的记载,大致如下:

上党的冯氏,则系汉代左将军冯奉世的后代。冯奉世,山西省黎城县人。武帝末年选为郎官,昭帝时补为武安长。宣帝本始年间,他带军攻打过匈奴,回来后又担任了郎官。元帝时被封为关内侯。冯奉世是一位威震诸夷的大将,汉宣帝时,曾经出使西域各国,接连击败了莎车等国,后来又以破羌之功,被封为关内侯。调任左将军,继续担任光禄勋。他的儿子冯翊曾担任左野王;他的长女冯媛由元帝纳入后宫,得拜婕妤,很受元帝宠爱。公元前39年,冯奉世病故,葬黎城县石羊坟村西。

【连姓】

连姓起源于春秋时期,以齐国大夫连称之名为姓。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的诸侯国齐襄公命连称将军去戍守葵丘(今山东省淄博市西部)。当时言明:戌期一年。今年瓜熟时去,明年瓜熟时回。一年期满后,连称请求返回故地,襄公不许。连称诱使公孙无知这个人作乱,杀死了襄公。公孙无知自立为齐君。齐襄公之弟齐桓公回国取得政权,使齐国成为霸主。其后,齐国的连氏有的移居上党郡。

上党人连楹是明朝开国功臣,任御史。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其子朱棣残杀兄弟,连楹在南京城门外劝阻被杀。连楹之子纷纷逃避。有一子逃回上党故乡,有三子避居福建。现福建省仙游、莆田等县的连姓居民,可能就是他们的后裔。散居在广东大埔的连姓人是客家人,他们的祠堂堂号是“上党堂”。

广东省大埔县连姓祖先来自福建。他们的祠堂门联,表明他们的根在山西省上党地区。连氏祖上在山西上党,开基始祖连佛保于15世纪初来到马崎,以农耕捕鱼为生,繁衍至今已有23世。清康熙年间,17岁的连氏后裔连兴位从马崎赴台湾,定居台南马兵营。连战就是连兴位的第九世孙。

连姓是中国一个小姓,但却是一个古老姓氏,自春秋初辅佐齐桓公与管仲的齐国大夫连称“上党开宗”后,已3000多年。现大陆连姓大约有35万至40万人。连战六世祖清初迁台南马兵营后,即在附近小脚腿村修建了小型连氏宗祠定时祭拜,以示不忘大陆,不忘先祖。近50年来两岸隔绝,但台南小脚腿连氏宗祠仍然多次派人回闽南拜祖。

客家研究专家罗香林先生在《客家研究导论》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客家先民本来居住在并州上党,司州弘农,扬州淮南,豫州新蔡,安州之间的中原地区。即汝水以东,颖水以西,以至黄河上党一带。由于连年战乱,特别是北方匈奴等少数部族入侵中原,虐待汉人,使他们被迫离开故土南迁。从东晋开始到清乾嘉以后,先后进行五次大搬迁”。罗香林先生还认为:赣南17县中,有10个县是属客县,7个县非属纯客县。现根据本地区的人口、族谱、方志及语言等方面的资料来看,赣南客家人的分布地带和人口数据,赣南现辖17县,总人口为740%多万人,其中客家人为680%万以上,占总人口的19%以上,除赣州市的部分人口及少数县的个别居民点外,基本上都是客家人。罗香林提出的“客家南来说”,较多地为研究者所接受。在其著作《客家源流考》中,他认为,“客家先民东晋以前的居地,实北起并州上党,西属司州弘农,东达扬州淮南,中至豫州、新蔡、安丰。换言之,即汉水以东,颍水以西,淮水以北,北达黄河以至上党,皆为客家先民的居地”。这些客家先民自一千多年前的晋朝末年以来,为躲避战乱等原因,历经数次大规模迁徙。先在闽赣交界地区聚居,以后又向南方各省及海外播衍。现在已有数千万客家人分布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经过多次的辗转迁徙,客家人始得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衍。千百年来,散居在各地的客家人在当地生活和交往中没有完全混化于当地土著(也有少部分已经混化),而一直保留客家先民传下来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为人处世的观念,甚至他们所讲的方言也是保留着中原古汉语音的客家话。

【石姓】

上党石姓是十六国时后赵石勒的后裔。

石勒,上党武乡羯人,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在位14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他于公元319年自称赵王,建立政权,史称后赵。10年后,灭前赵,领有了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称霸于北方。这是石姓的第一个皇帝。石姓分布以四川、河北、山东、陕西、辽宁、河南等省为多,上述六省石姓约占全国汉族石姓人口的63%。石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63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5%。

石勒(公元267—332年),字世龙,上党武乡羯人,属匈奴別种,父祖并为部落小卒。晋惠帝末年,并州大饥,勒被官府执掠,卖为耕奴。当八王混战之中,勒招聚徒众为骑盗,后降附刘渊,为其部将,率众三万转战黄河南北,攻下冀州各郡县堡壁百余处。占据今河北、山东大部地区,有众十余万。又与刘曜等攻陷洛阳。石勒以襄国为根据地,自称赵王(319),史称后赵。先后击败刘琨,灭鲜卑段氏,进据河南、皖北,攻取青州,329年消灭前赵,北方除辽东慕容氏及河西张氏外,尽为勒所有。330年勒称皇帝,后赵与东晋以淮水为界,形成南北对峙局面,332年勒病死。

石勒出自羯胡,本无文化,初期多所杀戮,不过后来渐知尊重汉族人士,以张宾为其谋士,中原大姓纷纷出仕石氏,为之效力,于是建立制度,刪定律令,查实户口,遣使循行州郡,劝课农桑,令每户出赀二匹,田租二斛,又恢复施行九品官人法,开设学校,提倡经学,礼遇僧侣,对佛教的弘布有很大作用。石勒在位15年,赵国在中原的统治渐趋巩固。史称他“褫氈裘,袭冠带,释介胄,开庠序,鄰敌惧威而献款,绝域承风而纳贡,则古之为国,曷以加诸!虽曰凶残,并一时杰也。”(刘显叔)

石姓最早发源于当时的卫国之地,即今天的河南北部一带。以后便主要繁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再后向更广的地方发展。魏晋南北朝时,在北方形成了五大聚居地。历史上石姓有望出“武威、渤海、平原、上党、河南”之称。唐时石姓已遍及北方广大地区,这与当时的社会动荡和后赵、后晋的建立是分不开的,石姓的大举南迁也正始于此时。其中唐初有石氏族人自河南固始随陈元光入闽开辟漳州,五代之时,便已成为闽南地区的望族,石琚被尊为入闽始祖。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有石玉全开基福建南靖永丰里,其后子孙多迁居今台湾省。总之,宋、元以后,石姓便遍及江南大部分地区。明清时已遍及全国各地。

【尚姓】

尚姓源出有四:1、出自姜姓,是姜太公的后裔,以祖名为姓。2、源于秦代,以官职为氏。3、出自姒姓,以祖名为姓。4、出自他族及少数民族。尚姓源起周代的齐国,公元前386年,周安王被迫承认田和为齐侯。至此,齐国姜氏的江山被田氏取代。史称田氏代齐。因田氏代齐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属于一种和平演变,故尚姓大多仍留在齐国。

尽管尚姓得姓很早,但在以后发展中一直很难让人知其详。先秦两汉和魏晋南北朝,尚姓散见于史书且鲜少。唐时尚姓表现优异,加上宇文氏改姓尚姓的生力军,使整个尚姓家族自此庞大茁壮不少。其表现一方面是名人不断出现;二是尚姓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的显贵家族层出不穷。如讲尚姓望出京兆、清河、汲郡和上党等望郡。这说明在唐代及其以前,尚姓家族曾昌盛于今陕西西安、河北清河、河南汲县及山西上党一带。明代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因山西表里山河的特殊位置,所受波及不大,人口繁衍较快,于是从山西移民,尚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地。明清之际尚姓开始在南方各地发展起来,且有渡海赴台,远居海外者。据统计,尚姓是中国姓氏排行第135位的姓氏。

据《元和姓纂》和《姓氏考略》讲,尚姓望出四个地区其中有上党,即今山西长治一带。资料显示,长治市、晋城市姓尚分布较广且密度堪佳。高平市有一个村数百户上千人口皆姓尚。长治市原郊区堠北庄镇的小师庄村,60%以上的农户姓尚。该镇潞州二贤庄,因是隋末唐初瓦岗农民军领袖单雄信故居而闻名遐迩,声名远播海内外。据清乾隆年间古碑考据,二贤庄周围三个村子,蒋村和湛上村两村均有尚姓繁衍。尤其是湛上的尚姓,民间传说在隋末唐初时原都是单雄信家族后裔,后因单雄信誓死不降唐,此处单姓怕唐朝剿灭九族而改姓尚,个别还改姓常的。因此,隋唐以来便流传“单尚原本是一家,不分彼此归一统”的说法。另外,尚姓在长治市周围13个县市区广有分布。

原标题:姓氏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