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长治讯:随着我国智慧矿山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潞安化工集团在智慧矿山建设路上,步子越来越大,步伐越来越快。到今年上半年,集团已有15座矿井初步完成了矿井智能化建设工作。其中,2座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13座省级智能化矿井,2023年规划建设的10座年产达180万吨的智能化矿井,全部通过了山西省能源局组织的智能化矿井评定,达到智能化建设条件Ⅱ类煤矿中级标准。
智慧蓝图添“孟”将
历时20个月,从《孟家窑煤业有限公司智能化矿井建设方案》定稿开始,孟家窑煤业公司智能化建设在经历规划和设计、设备采购和安装、数据采集和处理等环节后,于今年6月16日通过山西省Ⅱ类煤矿中级智能化标准验收。集团“智能矿山蓝图”又添一员“孟”将。
然而,对于孟家窑煤业公司来说,这份成绩来之不易。
孟家窑煤业公司位于忻州市宁武县凤凰镇,年产300万吨。闭塞的环境,落后的交通,仿佛与“智能”没有任何联系。
图为:智能化数字屏
“我们在智能化建设中,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人,人才稀缺,智能建设方面的人才更紧缺,这对我们的设备安装,数据采集和处理以及后续维护造成了更大挑战。”该公司监控中心主任亢军向记者介绍。
亢军是孟家煤业公司智能化矿井建设的主要负责人,面对固有的环境和条件,亢军告诉记者,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边装边学。
于是,亢军“赖”在厂家工作室,“跟”在井下安装工作面,认识设备每个零件,学习操控每个技巧,用最“笨”的办法,学最“新”的东西。
该公司成立领导小组、智能化办公室,从“0”开始,建立制度,建设基础信息设施、云数据中心、智能综合管控平台、智能工作面等,完成了智能化建造。
“智能化煤矿建设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以适应技术和业务发展需求,所以优化学习和升级改造将会一直在路上。”亢军说。
集成平台“芯”加速
走进余吾煤业公司调度指挥中心,一块面积达109平方米的巨型电子屏幕映入眼帘。在大屏幕上,井下人员动向、设备状态一览无余,各系统生产数据实时共享。
这是该公司以煤矿综合自动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建成统一的集成平台——智能综合管控平台,实现生产经营全流程一体化协同管理,做到矿山数据智能化精准采集、网络化传输、规范化集成,实时、精细感知安全、生产、运营的“心跳”和“脉搏”。
今年,该公司通过综管平台融合了11个科室,涉及50多个系统产生的关键数据,以统一标准、统一格式进行存储、分析与展示,将海量复杂的数字转化为更为直观便捷的可视化图表。利用强大的云数据中心,实现海量生产经营数据的汇聚,所有应用系统被部署上“云”后,打破了所有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可以实现一网通查,建立起全局联动的高效服务平台。
“以前我们一台服务器只能专属服务一套应用系统,服务器之间存在壁垒,资源无法共享,即使有剩余计算能力也无法另作他用。”自动化科科长王晶晶说,“云计算采用虚拟化的技术,实现服务器跨实体融合,将所有服务器数据计算处理能力整合在一起,再按各部门计算需求进行二次分配,有效提升了数据资源配置效率。”
除了云数据,余吾煤业公司还安装了690套视频监控摄像头,源源不断采集信息,将现有工业视频监控和AI智能分析结合在一起,建设智能AI视频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承载的安全管控一体化智能辅助平台,将各环节采集到的数据,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演化训练形成AI模型,摄像头智能识别可对接井下皮带沿线、入井口、机头机尾等关键地点的视频监控,并在后台形成基于主煤流监测、皮带异物识别、人员行为监测的特色算法模型,提高系统的识别精度和效率,帮助监管人员更快、更方便地识别到违章事件,实现对采掘头面、生产系统、重要岗位等关键环节的视频监控全覆盖。
无人值守“智”巡检
“鲍店35kV变电站按无人值守变电站建设,采用预制舱式结构,是一所智能化变电站,具有建设工期短、投资少、施工方便、集成化程度高等优点,我们的这个变电站共8个预制舱,综合自动化系统、变压器、35kV及10kV开关柜,均配置国内一流产品。”古城煤矿供电部部长李福录告诉记者。
图为:工作人员日常巡检
目前,鲍店风井35千伏变电站设35千伏主变压器2台,容量均为31.5兆伏安。变电站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集保护、控制、监测、通讯为一体,开关设备均具备“遥控、遥测、遥信、遥调”四遥功能,而该矿电力调度监控系统也可远程控制鲍店风井35kV变电站的所有开关设备,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无人值守,达到减人提效的目的。
“目前鲍店风井35千伏变电所值班按两人一班,三班倒,比原有值班人员减少三人,一年可减少人员费用10多万元,真正实现了减人提效。”古城煤矿供电队队长姚世昌说。
供电用上“电博士”
“博士,博士。”“我在。”“请打开供电系统智能平台。”“好的,已为您打开供电系统智能平台。”在高河能源公司供电站,工作人员正在使用“电博士”进行日常工作的操作。
“电博士”是高河能源公司联合上海山源科技和百度智能云共同打造的基于自然语言搭载“人工智能+”的技术大模型,拥有会学习、能思考、会行动、可对话功能的“超级员工”。
“‘电博士’具备智能电力知识问答、机电设备维修指导、供电故障智能处置等实用功能,过去我们想要了解煤矿供电相关知识或者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时,需要翻阅书籍或凭借经验判断,现在只需语言交互,轻松提问,‘电博士’就能迅速给出专业的回答和指导。”高河能源公司自动化部副部长杜峰告诉记者。
除拥有能存会算、能听会说、能看会认的计算智能和感知智能外,在能理解、会思考的认知智能方面,“电博士”也表现极佳。
当供电系统突然发生大范围停电故障时,“电博士”可以迅速分析判断出故障位置及成因,能自动分析故障信息,快速定位故障点,并通过智能评估,进行故障隔离计算,同时给出供电恢复方案,值班人员确认后可一键快速完成供电恢复,一改过去值班人员凭经验确定分析故障点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故障处置的速度和准确性。
据悉,“电博士”不仅为煤矿供电管理带来诸多便捷,其实现的价值效益也是非常可观的。通过自主学习,辅助员工高效获取专业知识,可降低知识获取成本70%以上;通过专业识别分析,减少对运维机构的依赖,可降低运维成本30%以上;通过快速处置故障,提高工作效率,可减少故障停电时间30%,减少人力成本20%以上。
高河能源公司作为集团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自2022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智能化示范建设矿井现场验收后,不断深入开展智能化建设工作,在智能安全、智能生产、智能经营等领域积极探索应用,这次在智能供电领域的新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更是为集团在向新质生产力迈进的路上积累了宝贵经验。
智慧蓝图的实现,任重而道远。今年,潞安化工集团将重点推进集团管控平台建设和2024年规划建设矿井,确保到2025年末,集团所有大型和灾害严重煤矿及其他具备条件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到2027年末,智能化建设矿井全面实现常态运行,并建成潞安化工集团智能矿区。(李佳琦、连雅男、武越、靳涛、李淑枫)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随着我国智慧矿山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潞安化工集团在智慧矿山建设路上,步子越来越大,步伐越来越快。到今年上半年,集团已有15座矿井初步完成了矿井智能化建设工作。其中,2座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13座省级智能化矿井,2023年规划建设的10座年产达180万吨的智能化矿井,全部通过了山西省能源局组织的智能化矿井评定,达到智能化建设条件Ⅱ类煤矿中级标准。
智慧蓝图添“孟”将
历时20个月,从《孟家窑煤业有限公司智能化矿井建设方案》定稿开始,孟家窑煤业公司智能化建设在经历规划和设计、设备采购和安装、数据采集和处理等环节后,于今年6月16日通过山西省Ⅱ类煤矿中级智能化标准验收。集团“智能矿山蓝图”又添一员“孟”将。
然而,对于孟家窑煤业公司来说,这份成绩来之不易。
孟家窑煤业公司位于忻州市宁武县凤凰镇,年产300万吨。闭塞的环境,落后的交通,仿佛与“智能”没有任何联系。
图为:智能化数字屏
“我们在智能化建设中,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人,人才稀缺,智能建设方面的人才更紧缺,这对我们的设备安装,数据采集和处理以及后续维护造成了更大挑战。”该公司监控中心主任亢军向记者介绍。
亢军是孟家煤业公司智能化矿井建设的主要负责人,面对固有的环境和条件,亢军告诉记者,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边装边学。
于是,亢军“赖”在厂家工作室,“跟”在井下安装工作面,认识设备每个零件,学习操控每个技巧,用最“笨”的办法,学最“新”的东西。
该公司成立领导小组、智能化办公室,从“0”开始,建立制度,建设基础信息设施、云数据中心、智能综合管控平台、智能工作面等,完成了智能化建造。
“智能化煤矿建设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优化升级,以适应技术和业务发展需求,所以优化学习和升级改造将会一直在路上。”亢军说。
集成平台“芯”加速
走进余吾煤业公司调度指挥中心,一块面积达109平方米的巨型电子屏幕映入眼帘。在大屏幕上,井下人员动向、设备状态一览无余,各系统生产数据实时共享。
这是该公司以煤矿综合自动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建成统一的集成平台——智能综合管控平台,实现生产经营全流程一体化协同管理,做到矿山数据智能化精准采集、网络化传输、规范化集成,实时、精细感知安全、生产、运营的“心跳”和“脉搏”。
今年,该公司通过综管平台融合了11个科室,涉及50多个系统产生的关键数据,以统一标准、统一格式进行存储、分析与展示,将海量复杂的数字转化为更为直观便捷的可视化图表。利用强大的云数据中心,实现海量生产经营数据的汇聚,所有应用系统被部署上“云”后,打破了所有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可以实现一网通查,建立起全局联动的高效服务平台。
“以前我们一台服务器只能专属服务一套应用系统,服务器之间存在壁垒,资源无法共享,即使有剩余计算能力也无法另作他用。”自动化科科长王晶晶说,“云计算采用虚拟化的技术,实现服务器跨实体融合,将所有服务器数据计算处理能力整合在一起,再按各部门计算需求进行二次分配,有效提升了数据资源配置效率。”
除了云数据,余吾煤业公司还安装了690套视频监控摄像头,源源不断采集信息,将现有工业视频监控和AI智能分析结合在一起,建设智能AI视频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承载的安全管控一体化智能辅助平台,将各环节采集到的数据,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演化训练形成AI模型,摄像头智能识别可对接井下皮带沿线、入井口、机头机尾等关键地点的视频监控,并在后台形成基于主煤流监测、皮带异物识别、人员行为监测的特色算法模型,提高系统的识别精度和效率,帮助监管人员更快、更方便地识别到违章事件,实现对采掘头面、生产系统、重要岗位等关键环节的视频监控全覆盖。
无人值守“智”巡检
“鲍店35kV变电站按无人值守变电站建设,采用预制舱式结构,是一所智能化变电站,具有建设工期短、投资少、施工方便、集成化程度高等优点,我们的这个变电站共8个预制舱,综合自动化系统、变压器、35kV及10kV开关柜,均配置国内一流产品。”古城煤矿供电部部长李福录告诉记者。
图为:工作人员日常巡检
目前,鲍店风井35千伏变电站设35千伏主变压器2台,容量均为31.5兆伏安。变电站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集保护、控制、监测、通讯为一体,开关设备均具备“遥控、遥测、遥信、遥调”四遥功能,而该矿电力调度监控系统也可远程控制鲍店风井35kV变电站的所有开关设备,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无人值守,达到减人提效的目的。
“目前鲍店风井35千伏变电所值班按两人一班,三班倒,比原有值班人员减少三人,一年可减少人员费用10多万元,真正实现了减人提效。”古城煤矿供电队队长姚世昌说。
供电用上“电博士”
“博士,博士。”“我在。”“请打开供电系统智能平台。”“好的,已为您打开供电系统智能平台。”在高河能源公司供电站,工作人员正在使用“电博士”进行日常工作的操作。
“电博士”是高河能源公司联合上海山源科技和百度智能云共同打造的基于自然语言搭载“人工智能+”的技术大模型,拥有会学习、能思考、会行动、可对话功能的“超级员工”。
“‘电博士’具备智能电力知识问答、机电设备维修指导、供电故障智能处置等实用功能,过去我们想要了解煤矿供电相关知识或者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时,需要翻阅书籍或凭借经验判断,现在只需语言交互,轻松提问,‘电博士’就能迅速给出专业的回答和指导。”高河能源公司自动化部副部长杜峰告诉记者。
除拥有能存会算、能听会说、能看会认的计算智能和感知智能外,在能理解、会思考的认知智能方面,“电博士”也表现极佳。
当供电系统突然发生大范围停电故障时,“电博士”可以迅速分析判断出故障位置及成因,能自动分析故障信息,快速定位故障点,并通过智能评估,进行故障隔离计算,同时给出供电恢复方案,值班人员确认后可一键快速完成供电恢复,一改过去值班人员凭经验确定分析故障点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故障处置的速度和准确性。
据悉,“电博士”不仅为煤矿供电管理带来诸多便捷,其实现的价值效益也是非常可观的。通过自主学习,辅助员工高效获取专业知识,可降低知识获取成本70%以上;通过专业识别分析,减少对运维机构的依赖,可降低运维成本30%以上;通过快速处置故障,提高工作效率,可减少故障停电时间30%,减少人力成本20%以上。
高河能源公司作为集团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自2022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智能化示范建设矿井现场验收后,不断深入开展智能化建设工作,在智能安全、智能生产、智能经营等领域积极探索应用,这次在智能供电领域的新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更是为集团在向新质生产力迈进的路上积累了宝贵经验。
智慧蓝图的实现,任重而道远。今年,潞安化工集团将重点推进集团管控平台建设和2024年规划建设矿井,确保到2025年末,集团所有大型和灾害严重煤矿及其他具备条件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到2027年末,智能化建设矿井全面实现常态运行,并建成潞安化工集团智能矿区。(李佳琦、连雅男、武越、靳涛、李淑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