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春秋瑰宝:长治文物述说“东周风云”
发布时间: 2024-05-23   |  来源: 上党晚报

文物之美,穿越古今,这些珍贵的宝贝凝聚着无数古人的匠心智慧,镌刻出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时代印记。也记录着当时人们最真实的生活痕迹。

图为:长平之战油画

金戈铁马、群雄逐鹿的春秋战国时代,雄踞太行山南端的长治是古上党的中心区域。无论是晋国春秋称霸、韩赵魏战国争雄,还是秦统一六国,都在这块古老的大地上烙下深深的历史印记。

20世纪50至70年代,山西省和长治市两级文博考古工作者历时20余年,发现并发掘了长治分水岭墓地春秋中期至战国晚期的165座东周时代墓葬,同时发掘了战国早期M14墓陪葬的一座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车马坑。墓地出土了春秋、战国青铜器、玉器、陶器、石磬、铁器、骨角蚌器、漆器等。数以千计,深埋地下的珍宝,在2000多年后终于向世人掀开了面纱。

由于时代原因,分水岭墓地的出土文物分藏于14家文博考古单位。2024年年初,长治博物推出四大专题展。其中,“东周风云”长治市分水岭出土文物展,选择了该馆所藏分水岭出土的部分文物及复制品。

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为我们描述着古上党的波澜壮阔,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也将包容开放的晋文化展现于观众面前。

车马威仪 展现传奇

战国时代的上党,是怎样的风云诡谲?站在长治市博物馆一楼中展厅巨大的长平之战油画墙下,参观者仿佛听到了2000多年前的战马嘶吼,看到了战场上的血色残阳。

一行人在市博物宣教科杨艳英老师的带领下走到展厅中央的车马兵俑前,杨老师微笑着介绍:“从这里开始认识那个时代吧。这些车马兵俑根据M14号车马陪葬坑里出土的车马尺寸1∶1进行仿制,最直观地反映出战国时代车马的原貌。”独辕双轮形制,轭靷骈马系驾,主件为木制,配件为铜制,一辆辆战国马车在现代工匠手中“复活”。此时,车马兵俑左边展柜里两幅巨大的M14墓地陪葬车马坑照片还原着历史的原貌——2000多年前,17辆光鲜如新的木车被选为陪葬品长埋地下,它们深知木质身躯易腐,在黑暗中耐心地将自己雕琢,等待木头沤烂形成中空,细土一点点渗入,最终脱胎换骨,惊艳世人。而木车的同伴,34匹曾经驰骋战场的战马,在时光与尘土的糅合中,塑成了劲瘦的马骨遗骸。

古代与现代,仿制与原版,彩色与黑白,在时光交错中勾勒出那个时代的轮廓。

图为:长治市博物馆一楼展厅中央的车马兵俑是根据M14号车马陪葬坑里出土的车马尺寸1∶1仿制

“M14墓位于长治市八一路(今英雄中路)中段西侧约106米处,往东约24米处为其陪葬车马坑。1965年4月中旬M14墓正式发掘,车马分别埋在两个坑内,车坑居西,出土马车17辆,马车沿袭前代的独辕双轮形制,采用轭靷骈马系驾,主件为木制,配件为铜制;马坑居东,出土马骨架34具,另外还发现了殉葬的狗骨架。这座车马坑是当时国内发现的规模较大、数量较多的一个车马群坑。”

图为:车马平面图

在杨艳英老师的介绍中,我们的思绪重新回到2000多年前。战国时的古上党,烽烟四起。17辆随葬马车都是粗犷结实的战车,车阵按照战国时期领兵作战的基本队形排列。古代有“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说法,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战车、战马的数量是衡量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这是否能证明墓主人是否是一位掌握军权的高级将领,曾在战场厮杀?亦或,这奢侈的车马陪葬与墓中出土的9个铜鼎,也许仅仅只是墓主人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明目张胆不尊宗法秩序,行僭越之事的体现?

这一切,我们只能在这些早已泯于尘土、化作白骨的战车与马匹中去猜测了。

贵族生活 一览无余

晋国有三大宫殿,分别是虒祁宫、铜鞮宫和灵公台。其中的铜鞮宫就位于长治市沁县。经历了2500多年的风吹雨打,彼时壮丽的宫殿早已淹没在历史尘烟之中。幸运的是,也许我们能透过一面小小的铜鉴考古线描图一睹春秋时代贵族们精致的日常生活。

这幅标记为M84出土铜鉴图案的考古线描图静静地呈现于展柜中,也许很多参观者会不经意地忽略它,但是只要驻足,你会被立刻吸引。

图为:M84出土铜鉴图案的考古线描图

铜鉴上的绘画,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构图布局有条不紊,造型手法活泼自由,充满韵律感,集中表现了春秋时代贵族生活的礼仪和日常活动。

画面右起为两层宫殿建筑,广室高台,可拾阶而上,台榭建筑的斗拱、脊饰、屋瓦、梁柱刻画细腻。殿内鼓瑟齐鸣,侍从环列,宫殿一侧挂磬与编钟,乐人且击且舞,上侧鼎镬罗列,温酒烹肉。铜鉴左侧有庖厨,有厩马,有射者,有获者,表祭、献禽、种田、狩猎……自然风光,田间作物,享乐与劳作,如此丰富细腻的生活场景在小小的铜鉴上铺陈展开,令人不可思议。

铜鉴中人物刻画虽然线条简约,但每一个都有动作,射箭、执戟、击钟、舞蹈……栩栩如生。铜鉴左侧中间部分一派繁华忙碌,马车,牛羊,猪狗,不一而足。上侧还有许多侍从围成一圈,正驱赶野兽……此刻观者不语,静静欣赏,画面不再静止,每一个人物仿佛都在跃动,他们从2000年前走来,鲜活、多姿的生活令人充满遐想。尽管没有记载或其他证据能表明这是铜鞮宫,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它去想象铜鞮宫里的生活日常,如此生动,可触碰。

这是博物馆的力量,把今天的我们带回历史现场,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这就是博物馆的力量,给予我们文明的传承、鉴古知今的智慧。(杨亚娟、李阳鸿)

原标题:金戈铁马入梦来——走进“东周风云”长治市分水岭出土文物专题展馆


[编辑:宋思洋]

  相关链接
· 长钢旧影:镜头下的历史传承
· 穿越千年的对话:长治文物绽古韵
· 上党太守冯亭为何将17座城池送给赵国
· 太行板山:美得让人挪不开眼
· 明清古宅——“孟家花园”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历史
春秋瑰宝:长治文物述说“东周风云”

文物之美,穿越古今,这些珍贵的宝贝凝聚着无数古人的匠心智慧,镌刻出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时代印记。也记录着当时人们最真实的生活痕迹。

图为:长平之战油画

金戈铁马、群雄逐鹿的春秋战国时代,雄踞太行山南端的长治是古上党的中心区域。无论是晋国春秋称霸、韩赵魏战国争雄,还是秦统一六国,都在这块古老的大地上烙下深深的历史印记。

20世纪50至70年代,山西省和长治市两级文博考古工作者历时20余年,发现并发掘了长治分水岭墓地春秋中期至战国晚期的165座东周时代墓葬,同时发掘了战国早期M14墓陪葬的一座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车马坑。墓地出土了春秋、战国青铜器、玉器、陶器、石磬、铁器、骨角蚌器、漆器等。数以千计,深埋地下的珍宝,在2000多年后终于向世人掀开了面纱。

由于时代原因,分水岭墓地的出土文物分藏于14家文博考古单位。2024年年初,长治博物推出四大专题展。其中,“东周风云”长治市分水岭出土文物展,选择了该馆所藏分水岭出土的部分文物及复制品。

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为我们描述着古上党的波澜壮阔,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也将包容开放的晋文化展现于观众面前。

车马威仪 展现传奇

战国时代的上党,是怎样的风云诡谲?站在长治市博物馆一楼中展厅巨大的长平之战油画墙下,参观者仿佛听到了2000多年前的战马嘶吼,看到了战场上的血色残阳。

一行人在市博物宣教科杨艳英老师的带领下走到展厅中央的车马兵俑前,杨老师微笑着介绍:“从这里开始认识那个时代吧。这些车马兵俑根据M14号车马陪葬坑里出土的车马尺寸1∶1进行仿制,最直观地反映出战国时代车马的原貌。”独辕双轮形制,轭靷骈马系驾,主件为木制,配件为铜制,一辆辆战国马车在现代工匠手中“复活”。此时,车马兵俑左边展柜里两幅巨大的M14墓地陪葬车马坑照片还原着历史的原貌——2000多年前,17辆光鲜如新的木车被选为陪葬品长埋地下,它们深知木质身躯易腐,在黑暗中耐心地将自己雕琢,等待木头沤烂形成中空,细土一点点渗入,最终脱胎换骨,惊艳世人。而木车的同伴,34匹曾经驰骋战场的战马,在时光与尘土的糅合中,塑成了劲瘦的马骨遗骸。

古代与现代,仿制与原版,彩色与黑白,在时光交错中勾勒出那个时代的轮廓。

图为:长治市博物馆一楼展厅中央的车马兵俑是根据M14号车马陪葬坑里出土的车马尺寸1∶1仿制

“M14墓位于长治市八一路(今英雄中路)中段西侧约106米处,往东约24米处为其陪葬车马坑。1965年4月中旬M14墓正式发掘,车马分别埋在两个坑内,车坑居西,出土马车17辆,马车沿袭前代的独辕双轮形制,采用轭靷骈马系驾,主件为木制,配件为铜制;马坑居东,出土马骨架34具,另外还发现了殉葬的狗骨架。这座车马坑是当时国内发现的规模较大、数量较多的一个车马群坑。”

图为:车马平面图

在杨艳英老师的介绍中,我们的思绪重新回到2000多年前。战国时的古上党,烽烟四起。17辆随葬马车都是粗犷结实的战车,车阵按照战国时期领兵作战的基本队形排列。古代有“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说法,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战车、战马的数量是衡量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这是否能证明墓主人是否是一位掌握军权的高级将领,曾在战场厮杀?亦或,这奢侈的车马陪葬与墓中出土的9个铜鼎,也许仅仅只是墓主人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明目张胆不尊宗法秩序,行僭越之事的体现?

这一切,我们只能在这些早已泯于尘土、化作白骨的战车与马匹中去猜测了。

贵族生活 一览无余

晋国有三大宫殿,分别是虒祁宫、铜鞮宫和灵公台。其中的铜鞮宫就位于长治市沁县。经历了2500多年的风吹雨打,彼时壮丽的宫殿早已淹没在历史尘烟之中。幸运的是,也许我们能透过一面小小的铜鉴考古线描图一睹春秋时代贵族们精致的日常生活。

这幅标记为M84出土铜鉴图案的考古线描图静静地呈现于展柜中,也许很多参观者会不经意地忽略它,但是只要驻足,你会被立刻吸引。

图为:M84出土铜鉴图案的考古线描图

铜鉴上的绘画,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构图布局有条不紊,造型手法活泼自由,充满韵律感,集中表现了春秋时代贵族生活的礼仪和日常活动。

画面右起为两层宫殿建筑,广室高台,可拾阶而上,台榭建筑的斗拱、脊饰、屋瓦、梁柱刻画细腻。殿内鼓瑟齐鸣,侍从环列,宫殿一侧挂磬与编钟,乐人且击且舞,上侧鼎镬罗列,温酒烹肉。铜鉴左侧有庖厨,有厩马,有射者,有获者,表祭、献禽、种田、狩猎……自然风光,田间作物,享乐与劳作,如此丰富细腻的生活场景在小小的铜鉴上铺陈展开,令人不可思议。

铜鉴中人物刻画虽然线条简约,但每一个都有动作,射箭、执戟、击钟、舞蹈……栩栩如生。铜鉴左侧中间部分一派繁华忙碌,马车,牛羊,猪狗,不一而足。上侧还有许多侍从围成一圈,正驱赶野兽……此刻观者不语,静静欣赏,画面不再静止,每一个人物仿佛都在跃动,他们从2000年前走来,鲜活、多姿的生活令人充满遐想。尽管没有记载或其他证据能表明这是铜鞮宫,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它去想象铜鞮宫里的生活日常,如此生动,可触碰。

这是博物馆的力量,把今天的我们带回历史现场,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这就是博物馆的力量,给予我们文明的传承、鉴古知今的智慧。(杨亚娟、李阳鸿)

原标题:金戈铁马入梦来——走进“东周风云”长治市分水岭出土文物专题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