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图片瞬间>
从鸟儿“家底”看长治生态“本底”
2024-03-05 08:54:31
来源:上党晚报

聚光追影画中境,群鸟栖居漳水吟。

自古以来,飞鸟就是显示生态好坏的标志。“鸟瞰”长治生态,河水清清,雁群飞掠,蹁跹争鸣。好生态“筑巢”引来鸟栖息,从鸟儿“家底”可见长治生态之“本底”。

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们用翅膀来“投票”。

鸟类数量持续增多、种群不断增加、结构呈现新变化……如今,长治市在原来以雁、鸭和鸥类水鸟为主体的鸟类种群基础上,涉禽和鸽类、鹬类水鸟的种类和种群数量、栖息地均呈现增长和扩大的态势,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全市境内现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黑鹳、东方白鹳、金雕、大鸨、褐马鸡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包括大天鹅、白琵鹭、花脸鸭、鸳鸯等,省级重点保护鸟类包括苍鹭、池鹭、金眶鸻等。

生态环境有多好?迁徙“中转站”让候鸟变“留鸟”。

随着长治市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不断优化,野生鸟类种数不断刷新,长治已不只是候鸟迁徙的“中转站”,还成为许多珍贵和稀有鸟种的理想居所。“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些古诗词中的美景尽在长治百姓眼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及多种鹭科鸟类连续多年选择“安家”长治市繁殖栖息,这是长治水质改善、大气环境向好的重要例证,是长治市生态环境明显提升的一个靓丽缩影。

在长治,关于珍奇鸟儿的故事还有很多。

2018年10月,头戴“凤冠”、身披“祥云”的“国宝级”鸟类中华秋沙鸭现身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这是长治市首次记录到中华秋沙鸭的活动踪迹;

2019年12月,在长子县精卫湖国家湿地公园和上党区陶清河湿地,观鸟爱好者发现了大群青头潜鸭,这一物种被IUCN(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

2021年11月,在襄垣县三漳湿地公园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和大鸨的活动踪迹,其中大鸨属全球“濒危”(EN)物种,极其罕见;

……

“良禽择佳木而栖”。近年来,长治生态环境持续变好,市民生态保护意识逐步提高,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方面日益健全完善,这为生态链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利环境,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提供了绝佳的条件,也为鸟类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栖息之所,带来了“百鸟和鸣、百鸟归林”的景象。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当下时节,走进长治,诗句美景再现,春之气息勃然而出,鸟鸣嘤嘤诉醉生。

长治,既是人类宜居的城市,也是鸟类生活的天堂。看着一只只鸟精灵或栖或翔、或舞或吟,我们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美之境,也感受到了生态之美和人文之美相得益彰的怡然之境!(郜盼、张国平)

原标题:“鸟瞰”长治好生态

[编辑:李倩]
分享到: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