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县下北漳:太行山红色文化主战场
发布时间: 2024-02-21   |  来源: 上党晚报

那日微风不燥,天气晴朗,万物祥和,岁月静好。武乡县监漳镇下北漳村热闹非凡,一片歌舞的海洋。笔者与县文联、县作协的朋友刚到村口就看到身着八路军服饰的人们排列整齐,正在合唱《鲁艺校歌》。在悠扬的歌声中,一棵老槐树安详地站立在村中央,一面俯视守护了百年的村庄,一面享受阳光与蓝天的美好,光穿透树枝直射下来,像舞台的聚光灯,华美而气派,聚光灯下的乡亲们,装扮整齐,演绎着红色年代的英雄赞歌……

(一)红色村庄文脉长

“我们是抗日的战士,用艺术做我们的武器……”随着合唱的结束,队员在腰间系上了大红绸,瞬间变身为舞蹈演员,伴随欢快的音乐扭起了拥军秧歌。听着、唱着、欣赏着,我们被感染了,不由地系上红绸走进队列中,踏着鼓点,挥舞红绸,尽情扭动,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前辈以文艺为武器,为抗战鼓与呼的激情。同时在不远处,几位村民正在表演情景剧《逃难歌》,“逃难上了路,娃娃抱在怀,哭了一声好牺惶呀……饿死俺的孩”歌声凄婉,听者心碎,把我们都带回到那个悲惨的年代。

一首《黄水谣》生动再现了太行儿女与八路军在艰难岁月中,万众一心、共同御敌的决心。穿过历史的长河,遥想当年,前方鲁艺的革命前辈,如同今日场景一般,排练、演出,呼吁群众参与抗战,与群众载歌载舞欢庆胜利,是那样的热火朝天、激昂向上。

推开前方鲁迅艺术学校旧址的木门,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热烈而真诚。“下北漳村‘三会一校’革命旧址位于距武乡县城东20公里处的浊漳河畔,现存52间院落,是王家峪‘1+4’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要的红色文化艺术创意基地。”讲解员赵蕾介绍,2021 年8月,前方鲁迅艺术学校下北漳旧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展示前方鲁艺师生和其他抗战文化团体在此进行的文化抗战运动,以及抗战期间创作的兼具革命精神与文学艺术价值的各类文化作品。

图为:前方鲁迅艺术学校下北漳村旧址

行走在下北漳村,处处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历史证明,文化自信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文化自信则民族自信,文化兴盛则国运兴盛。当年,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来到下北漳村,用饱蘸爱国热情的笔,创作出大量的文章、舞台剧以及木刻作品,在这片热土上唤醒劳苦大众的抗日激情,凝聚起强大的抗日力量。而今天的下北漳人,依然在不停地搜集整理当初的资料文献,不断地为人们呈现着抗战文化在下北漳的传承与发展。前方鲁艺旧址保存完好,正是下北漳人重视文化的外在表现,而村人自学自唱鲁艺校歌,自编自演红色文艺节目,举办木刻画展,走访曾在前方鲁艺战斗过的老艺术家,是对文化身体力行的最好传承。

馆里的部分陈列是在鲁艺学员的后代大力支持下进行的,他们提供珍贵文物资料,不讲报酬、无私相助,真诚地为下北漳村的发展竭尽全力。

驻足在一幅幅珍贵的木刻作品前,思绪仿佛回到了热血抗战的当年。刘向金的木刻作品《伫马太行》中八路军首长胸有成竹指挥抗战的高大形象,《黄烟(崖)洞保卫战》中八路军战士与日本鬼子激烈战斗的场面。这些木刻版画作品的画风、技法、取材深受鲁迅艺术学校的影响。当年鲁迅艺术学校创办《八路军抗战木刻集》,印发抗日宣传单、印木刻挂图、给新华日报社提供木刻插图、出战场画报作战宣传等,用画笔刻刀当武器,参与抗战,为夺取抗战的全面胜利作出了努力。

(二)前方鲁艺的历史使命

下北漳村是太行山抗战文化的主战场。1938年至1940年,鲁迅艺术学校、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晋东南文化教育界抗日救国总会、中苏文化协会晋东南分会先后在这里成立或迁来该村,并长期在村里驻扎。

鲁艺实验剧团、鲁艺木刻工作团、鲁艺文工团、作家战地访问团等抗日救国文化组织和爱国文化宣传团体曾长期在此活动。《文化哨》《文动》和《鲁艺校刊》等多种重要刊物在此编印出版,《新华日报》(华北版)的美编和美术副刊刻画编辑工作,都主要由驻在这里的美术家们完成……下北漳村堪称“华北抗战前沿的文化中心”“敌后文化抗战指挥所”,被誉为“太行山红色文化圣地”。

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前方鲁艺)于1940年1月1日在武乡县下北漳村正式成立,学校归中共中央北方局与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双重领导,设立有校务委员会、教务处、总务处和党支部等机构,下设三个系:戏剧系、音乐系、美术系。

图为:前方鲁艺在武乡下北漳村举办第一届毕业美术展览会(资料图)

鲁艺实行军事化管理,学员的生活既严肃紧张又生动活泼。每天早晨吹号起床之后全体出操跑步,进行一些军事训练,白天上课和工作,进行音乐、绘画练习,晚间自由活动。学员们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或在街上刷新标语,张贴墙报;或给老乡扫院、担水和打扫街道;或到学校开辟的小菜园劳动以补给伙食、部分蔬菜及粮食,尽量做到生活自足。同时,还经常组织学生到山上打柴以解决燃煤不足问题……

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的领导同志,差不多每个星期都要挤出时间来给学员们做报告,讲抗日的形势。学校的条件非常艰苦,特别是首长到学校讲课时,没有大教室,同学们只好坐在老百姓的打谷场上,没有桌凳,只能坐着小凳子、砖头、石头,把小木板或书本放在膝盖上当课桌,写笔记。虽然如此,但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却非常高,不仅认真地做课堂笔记,课后还会积极地讨论。

1940年2月,经野战政治部批准,前方鲁艺组建了实验剧团,创作、排练话剧、戏曲,丰富群众生活,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凝聚抗战力量。4月,《鲁艺校刊》创刊号与广大师生见面,不仅成为学校师生的必读之物,而且在根据地军队中也广泛传阅,部分诗歌、文章还被改编成演出的唱词,编进节目中。

百团大战结束后,由于战争形势变化,八路军总部与北方局等机关转移到了辽县(今左权县),鲁迅艺术学校在太行山武乡、榆社一带和前来进行报复性“扫荡”的敌人周旋了一个多月,也转移到了辽县上武村。

前方鲁艺为培养抗战艺术干部、推动抗战艺术运动发展、抗战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了很大贡献。

(三)文化自信引领乡村振兴

“我们依托村中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极发展特色旅游项目,让红色文旅资源为乡村文旅发展添翼,助力乡村振兴。”在座谈会上,下北漳村党支部书记李志亮自豪地介绍着,“刚才表演的文艺队就是咱们村新成立的老房东艺术团,他们已经走出下北漳村演出了好几场,去年还赴沈阳参加了鲁艺联谊活动,下北漳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如今,无论是习以为常的农家饭,还是花生、小米、蜂蜜等农产品,都成了村民增收的利器,日子越过越红火。”

下北漳村积极筑巢引凤。近年来,在省、市、县文物部门和各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该村开始努力修复、开发和保护村中红色遗址,充分盘活红色资源,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打造22串院落,包括40多个展区、精品民宿,种植冬棚及应季蔬果,开办水上乐园,修复戏台,修建雨污分离下水道,铺设柏油路,为游客提供吃、住、游、玩一体化沉浸式体验环境。

要引得来,更要留得住。下北漳村拥有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有丰富的特产资源。“我们要打造精品民宿、壮大餐饮规模、开展红色研学培训活动、增加传统文化习俗表演,同时管护好种植园区,我们也会不断地请进来、走出去,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充实,真正让游人有归家的感觉。”李志亮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地看清世界、感悟人生、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行走在下北漳村,脚下是厚重红色文化历史,空气中弥漫着文化的芬芳。文化,不仅是战斗的冲锋号,更是迈向未来的定盘心。

正是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让下北漳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乡村振兴的潮头,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正是有了优秀文化的正确引领,使下北漳人民的理想和奋斗,始终深深植根于这片文化沃土和丰厚滋养之中,并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刘东萍、邢菊芬、郝雪廷)

原标题:下北漳:太行山红色文化主战场


[编辑:李倩]

  相关链接
· 这个春节,长治红色旅游尽染“新春红”!
· 邕子村:点燃襄垣的第一粒革命火种
· 重温“人民兵工第一校”——太行工业学校
· 抗日烽火中的李立功
· 血染抗日战场的虎将——叶成焕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红色
武乡县下北漳:太行山红色文化主战场

那日微风不燥,天气晴朗,万物祥和,岁月静好。武乡县监漳镇下北漳村热闹非凡,一片歌舞的海洋。笔者与县文联、县作协的朋友刚到村口就看到身着八路军服饰的人们排列整齐,正在合唱《鲁艺校歌》。在悠扬的歌声中,一棵老槐树安详地站立在村中央,一面俯视守护了百年的村庄,一面享受阳光与蓝天的美好,光穿透树枝直射下来,像舞台的聚光灯,华美而气派,聚光灯下的乡亲们,装扮整齐,演绎着红色年代的英雄赞歌……

(一)红色村庄文脉长

“我们是抗日的战士,用艺术做我们的武器……”随着合唱的结束,队员在腰间系上了大红绸,瞬间变身为舞蹈演员,伴随欢快的音乐扭起了拥军秧歌。听着、唱着、欣赏着,我们被感染了,不由地系上红绸走进队列中,踏着鼓点,挥舞红绸,尽情扭动,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前辈以文艺为武器,为抗战鼓与呼的激情。同时在不远处,几位村民正在表演情景剧《逃难歌》,“逃难上了路,娃娃抱在怀,哭了一声好牺惶呀……饿死俺的孩”歌声凄婉,听者心碎,把我们都带回到那个悲惨的年代。

一首《黄水谣》生动再现了太行儿女与八路军在艰难岁月中,万众一心、共同御敌的决心。穿过历史的长河,遥想当年,前方鲁艺的革命前辈,如同今日场景一般,排练、演出,呼吁群众参与抗战,与群众载歌载舞欢庆胜利,是那样的热火朝天、激昂向上。

推开前方鲁迅艺术学校旧址的木门,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热烈而真诚。“下北漳村‘三会一校’革命旧址位于距武乡县城东20公里处的浊漳河畔,现存52间院落,是王家峪‘1+4’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要的红色文化艺术创意基地。”讲解员赵蕾介绍,2021 年8月,前方鲁迅艺术学校下北漳旧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展示前方鲁艺师生和其他抗战文化团体在此进行的文化抗战运动,以及抗战期间创作的兼具革命精神与文学艺术价值的各类文化作品。

图为:前方鲁迅艺术学校下北漳村旧址

行走在下北漳村,处处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历史证明,文化自信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文化自信则民族自信,文化兴盛则国运兴盛。当年,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来到下北漳村,用饱蘸爱国热情的笔,创作出大量的文章、舞台剧以及木刻作品,在这片热土上唤醒劳苦大众的抗日激情,凝聚起强大的抗日力量。而今天的下北漳人,依然在不停地搜集整理当初的资料文献,不断地为人们呈现着抗战文化在下北漳的传承与发展。前方鲁艺旧址保存完好,正是下北漳人重视文化的外在表现,而村人自学自唱鲁艺校歌,自编自演红色文艺节目,举办木刻画展,走访曾在前方鲁艺战斗过的老艺术家,是对文化身体力行的最好传承。

馆里的部分陈列是在鲁艺学员的后代大力支持下进行的,他们提供珍贵文物资料,不讲报酬、无私相助,真诚地为下北漳村的发展竭尽全力。

驻足在一幅幅珍贵的木刻作品前,思绪仿佛回到了热血抗战的当年。刘向金的木刻作品《伫马太行》中八路军首长胸有成竹指挥抗战的高大形象,《黄烟(崖)洞保卫战》中八路军战士与日本鬼子激烈战斗的场面。这些木刻版画作品的画风、技法、取材深受鲁迅艺术学校的影响。当年鲁迅艺术学校创办《八路军抗战木刻集》,印发抗日宣传单、印木刻挂图、给新华日报社提供木刻插图、出战场画报作战宣传等,用画笔刻刀当武器,参与抗战,为夺取抗战的全面胜利作出了努力。

(二)前方鲁艺的历史使命

下北漳村是太行山抗战文化的主战场。1938年至1940年,鲁迅艺术学校、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晋东南文化教育界抗日救国总会、中苏文化协会晋东南分会先后在这里成立或迁来该村,并长期在村里驻扎。

鲁艺实验剧团、鲁艺木刻工作团、鲁艺文工团、作家战地访问团等抗日救国文化组织和爱国文化宣传团体曾长期在此活动。《文化哨》《文动》和《鲁艺校刊》等多种重要刊物在此编印出版,《新华日报》(华北版)的美编和美术副刊刻画编辑工作,都主要由驻在这里的美术家们完成……下北漳村堪称“华北抗战前沿的文化中心”“敌后文化抗战指挥所”,被誉为“太行山红色文化圣地”。

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前方鲁艺)于1940年1月1日在武乡县下北漳村正式成立,学校归中共中央北方局与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双重领导,设立有校务委员会、教务处、总务处和党支部等机构,下设三个系:戏剧系、音乐系、美术系。

图为:前方鲁艺在武乡下北漳村举办第一届毕业美术展览会(资料图)

鲁艺实行军事化管理,学员的生活既严肃紧张又生动活泼。每天早晨吹号起床之后全体出操跑步,进行一些军事训练,白天上课和工作,进行音乐、绘画练习,晚间自由活动。学员们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或在街上刷新标语,张贴墙报;或给老乡扫院、担水和打扫街道;或到学校开辟的小菜园劳动以补给伙食、部分蔬菜及粮食,尽量做到生活自足。同时,还经常组织学生到山上打柴以解决燃煤不足问题……

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的领导同志,差不多每个星期都要挤出时间来给学员们做报告,讲抗日的形势。学校的条件非常艰苦,特别是首长到学校讲课时,没有大教室,同学们只好坐在老百姓的打谷场上,没有桌凳,只能坐着小凳子、砖头、石头,把小木板或书本放在膝盖上当课桌,写笔记。虽然如此,但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却非常高,不仅认真地做课堂笔记,课后还会积极地讨论。

1940年2月,经野战政治部批准,前方鲁艺组建了实验剧团,创作、排练话剧、戏曲,丰富群众生活,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凝聚抗战力量。4月,《鲁艺校刊》创刊号与广大师生见面,不仅成为学校师生的必读之物,而且在根据地军队中也广泛传阅,部分诗歌、文章还被改编成演出的唱词,编进节目中。

百团大战结束后,由于战争形势变化,八路军总部与北方局等机关转移到了辽县(今左权县),鲁迅艺术学校在太行山武乡、榆社一带和前来进行报复性“扫荡”的敌人周旋了一个多月,也转移到了辽县上武村。

前方鲁艺为培养抗战艺术干部、推动抗战艺术运动发展、抗战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了很大贡献。

(三)文化自信引领乡村振兴

“我们依托村中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极发展特色旅游项目,让红色文旅资源为乡村文旅发展添翼,助力乡村振兴。”在座谈会上,下北漳村党支部书记李志亮自豪地介绍着,“刚才表演的文艺队就是咱们村新成立的老房东艺术团,他们已经走出下北漳村演出了好几场,去年还赴沈阳参加了鲁艺联谊活动,下北漳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如今,无论是习以为常的农家饭,还是花生、小米、蜂蜜等农产品,都成了村民增收的利器,日子越过越红火。”

下北漳村积极筑巢引凤。近年来,在省、市、县文物部门和各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该村开始努力修复、开发和保护村中红色遗址,充分盘活红色资源,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打造22串院落,包括40多个展区、精品民宿,种植冬棚及应季蔬果,开办水上乐园,修复戏台,修建雨污分离下水道,铺设柏油路,为游客提供吃、住、游、玩一体化沉浸式体验环境。

要引得来,更要留得住。下北漳村拥有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有丰富的特产资源。“我们要打造精品民宿、壮大餐饮规模、开展红色研学培训活动、增加传统文化习俗表演,同时管护好种植园区,我们也会不断地请进来、走出去,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充实,真正让游人有归家的感觉。”李志亮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地看清世界、感悟人生、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行走在下北漳村,脚下是厚重红色文化历史,空气中弥漫着文化的芬芳。文化,不仅是战斗的冲锋号,更是迈向未来的定盘心。

正是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让下北漳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乡村振兴的潮头,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正是有了优秀文化的正确引领,使下北漳人民的理想和奋斗,始终深深植根于这片文化沃土和丰厚滋养之中,并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刘东萍、邢菊芬、郝雪廷)

原标题:下北漳:太行山红色文化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