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抗日战场的虎将——叶成焕
发布时间: 2024-01-29   |  来源: 山西晚报

图为:叶成焕

生平简介

叶成焕(1914年-1938年),河南新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鄂豫皖红军,先后任指导员、营政委、团政委、师长、师政委等职,率部屡挑重担,屡建战功,是红四方军的一员虎将。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团长。叶成焕率部先后参加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著名战斗,为129师在抗战初期的“三战三捷”作出了重大贡献。1938年4月16日,在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的长乐村战斗中头部中弹,4月18日为国捐躯。2009年9月,叶成焕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的英雄模范人物”。

在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双草鞋,是国家一级文物,它的主人正是叶成焕。4月18日,山西晚报记者来到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在这里,记者见到了这双草鞋,聆听了叶成焕的生平伟绩,仿佛回到了那段光辉岁月中。

为山西晚报记者讲述这段历史的是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讲解员董文滨。近日,在国家文物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网信办开展的全国革命文物百佳讲述人遴选活动中,董文滨入选了百佳讲述人,而她讲述的革命文物,正是叶成焕穿过的这一双草鞋。

叶成焕牺牲后,在为他整理遗物的时候,民兵队长董来旺看见他脚上穿着的草鞋已经被鲜血浸透了。董来旺脱下了自己的布鞋给叶成焕换上,1988年,董来旺把珍藏了多年的草鞋捐赠给了纪念馆,这双草鞋就这样保存了下来。董文滨说,在她13年的讲解员生涯中,已经为不计其数的参观者讲述过这双草鞋,“但我永远对这双草鞋心存敬畏。这双染血的草鞋经历了英雄的磨难,见证了英雄的风采……”

图为:叶成焕穿过的草鞋

率部“三战三捷”的抗日虎将

1914年,叶成焕出生于河南新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6岁参加红军。他对革命无限忠诚,由一名普通的战士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他是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麾下一名年轻有为的战将,也是陈赓旅长的得力助手。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军主力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叶成焕任129师386旅772团团长。同年9月,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在山西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战略部署,叶成焕率领772团东渡黄河,向太行山地区挺进,10月19日到达平定县城以东的石门口。这时,国民党曾万钟军部和武士敏169师被日军围困在旧关以南山地,娘子关告急。386旅旅长陈赓命令叶成焕带772团隐蔽集结于井隆南75公里的于家沟,伺机而动。叶成焕考虑与日军初战,决定趁天黑,给敌人来个措手不及。他派副团长王近山带领三营,进入地形复杂的长生口设伏。由井陉西犯的日军,约一个中队,一进入长生口就被猛烈的手榴弹炸得人仰马翻。经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歼灭日军四五十人。386旅打胜了奔赴抗日前线的头一仗。

11月2日,叶成焕率部参加黄崖底战斗,和兄弟部队一起歼灭日军109师团三百余人。1938年2月至3月间,叶成焕率部又先后参加神头岭、响堂铺等著名战斗。

129师在抗战初期的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的战斗中“三战三捷”,叶成焕在其中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几次战斗有力地打击和钳制了日军,为创建晋东南抗日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

图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的英雄队长

1938年4月初,日军调集三万余人分九路向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大举进攻,企图消灭八路军主力。

4月15日,侵占武乡县城的日军三千余人,北犯榆社扑空,兵疲意沮,只得折回武乡,当日黄昏又放弃武乡,连夜沿浊漳河东撤。129师师长刘伯承决定抓住这一战机,集中优势兵力迅速发起追击,在运动中将这股日军歼灭于浊漳河河谷。叶成焕率772团等部为左纵队,沿浊漳河北岸山地实施追击。16日晨,772团与兄弟部队一起在武乡以东的长乐村将东撤的日军大部截住,迅即发起攻击,将日军截为数段,压缩到狭窄的河谷里。至17时,129师将被围困于河谷里的日军基本歼灭。这时,有千余敌人从辽县来援,刘伯承师长命令部队迅速撤退。叶成焕接到命令后,一面指挥部队打扫战场,装运战利品,迅速撤离;一面站在山坡上观察敌人增援部队的情况。这时,突然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战士们抬着叶成焕急速向山下撤退,一路上血迹斑斑。他的神志时而清醒时而模糊:“哎,队伍,队伍呢?”这是他临终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两天后,4月18日凌晨,叶成焕壮烈牺牲,年仅24岁。

长乐村战斗的胜利,对粉碎日军“九路围攻”起到决定性作用。此战后,日军各路纷纷撤退,围攻随之瓦解。从此,八路军129师在太行山上站稳了脚跟。

众人怀念的革命烈士

1938年4月18日,叶成焕下葬于榆社县郝北村,追悼会同日举行。总司令朱德专程从八路军总部驻地赶来,向叶成焕的遗体告别。刘伯承在叶成焕追悼会上说:“叶成焕等烈士的死重于泰山,是光荣的死、永垂不朽的死。叶团长参加革命后,党培养了他,他没有辜负党的教育,终于成为一个很好的布尔什维克!”徐向前元帅在回忆录《历史的回顾》中写道:“叶成焕在鄂豫皖参加红军的时期,作战勇敢、沉着,善于团结同志,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八路军129师对叶成焕的评价是:“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百战百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成焕烈土遗骨被迁到河北省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安葬。2009年9月14日,叶成焕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在董文滨的讲述过程中,不断有参观者驻足聆听。来自太原的牛根梅女士特意驱车带着家人前来参观,“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今天趁休息日带着孩子来这里。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来感受一下革命精神”。中北大学军训团的教官们也来到了纪念馆,该团体由中北大学在校学生组成,当天的参观,他们听着董文滨的讲述,其中一位女教官不禁流下了热泪,她表示,“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是像叶团长这样的英勇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我深刻地感受到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应该更努力地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巍巍太行、铮铮铁骨,今天当我们站在八路军抗战的丰碑下,流连于壮丽的太行山水间,仿佛仍能听到抗战时期那隆隆的炮声,仿佛仍能看到一位年轻而富有朝气的优秀将领向我们走来。那一双草鞋上,叶团长的英风浩气激荡千秋,革命精神千古永存,而那一段岁月,更是包括叶成焕在内的所有革命先烈们最闪亮的勋章。春日的风和煦温暖,脚下厚实的黄土里有着革命英雄们的足迹,你是否听见,他们为革命的声声呐喊,回荡在我们通往幸福的路上。(王普荣、冯洁)

原标题:叶成焕: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百战百胜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沁源县官军村:太岳山上的“抗日模范村”
· 揭秘太行山“麻雀战”的故事
· 潞城:神头古道伏击战
· 黎城: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 你知道吗?“名扬游击队”的创始人是武乡人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红色
血染抗日战场的虎将——叶成焕

图为:叶成焕

生平简介

叶成焕(1914年-1938年),河南新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鄂豫皖红军,先后任指导员、营政委、团政委、师长、师政委等职,率部屡挑重担,屡建战功,是红四方军的一员虎将。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团长。叶成焕率部先后参加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著名战斗,为129师在抗战初期的“三战三捷”作出了重大贡献。1938年4月16日,在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的长乐村战斗中头部中弹,4月18日为国捐躯。2009年9月,叶成焕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的英雄模范人物”。

在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双草鞋,是国家一级文物,它的主人正是叶成焕。4月18日,山西晚报记者来到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在这里,记者见到了这双草鞋,聆听了叶成焕的生平伟绩,仿佛回到了那段光辉岁月中。

为山西晚报记者讲述这段历史的是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讲解员董文滨。近日,在国家文物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网信办开展的全国革命文物百佳讲述人遴选活动中,董文滨入选了百佳讲述人,而她讲述的革命文物,正是叶成焕穿过的这一双草鞋。

叶成焕牺牲后,在为他整理遗物的时候,民兵队长董来旺看见他脚上穿着的草鞋已经被鲜血浸透了。董来旺脱下了自己的布鞋给叶成焕换上,1988年,董来旺把珍藏了多年的草鞋捐赠给了纪念馆,这双草鞋就这样保存了下来。董文滨说,在她13年的讲解员生涯中,已经为不计其数的参观者讲述过这双草鞋,“但我永远对这双草鞋心存敬畏。这双染血的草鞋经历了英雄的磨难,见证了英雄的风采……”

图为:叶成焕穿过的草鞋

率部“三战三捷”的抗日虎将

1914年,叶成焕出生于河南新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6岁参加红军。他对革命无限忠诚,由一名普通的战士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他是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麾下一名年轻有为的战将,也是陈赓旅长的得力助手。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军主力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叶成焕任129师386旅772团团长。同年9月,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在山西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战略部署,叶成焕率领772团东渡黄河,向太行山地区挺进,10月19日到达平定县城以东的石门口。这时,国民党曾万钟军部和武士敏169师被日军围困在旧关以南山地,娘子关告急。386旅旅长陈赓命令叶成焕带772团隐蔽集结于井隆南75公里的于家沟,伺机而动。叶成焕考虑与日军初战,决定趁天黑,给敌人来个措手不及。他派副团长王近山带领三营,进入地形复杂的长生口设伏。由井陉西犯的日军,约一个中队,一进入长生口就被猛烈的手榴弹炸得人仰马翻。经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歼灭日军四五十人。386旅打胜了奔赴抗日前线的头一仗。

11月2日,叶成焕率部参加黄崖底战斗,和兄弟部队一起歼灭日军109师团三百余人。1938年2月至3月间,叶成焕率部又先后参加神头岭、响堂铺等著名战斗。

129师在抗战初期的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的战斗中“三战三捷”,叶成焕在其中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几次战斗有力地打击和钳制了日军,为创建晋东南抗日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

图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的英雄队长

1938年4月初,日军调集三万余人分九路向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大举进攻,企图消灭八路军主力。

4月15日,侵占武乡县城的日军三千余人,北犯榆社扑空,兵疲意沮,只得折回武乡,当日黄昏又放弃武乡,连夜沿浊漳河东撤。129师师长刘伯承决定抓住这一战机,集中优势兵力迅速发起追击,在运动中将这股日军歼灭于浊漳河河谷。叶成焕率772团等部为左纵队,沿浊漳河北岸山地实施追击。16日晨,772团与兄弟部队一起在武乡以东的长乐村将东撤的日军大部截住,迅即发起攻击,将日军截为数段,压缩到狭窄的河谷里。至17时,129师将被围困于河谷里的日军基本歼灭。这时,有千余敌人从辽县来援,刘伯承师长命令部队迅速撤退。叶成焕接到命令后,一面指挥部队打扫战场,装运战利品,迅速撤离;一面站在山坡上观察敌人增援部队的情况。这时,突然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战士们抬着叶成焕急速向山下撤退,一路上血迹斑斑。他的神志时而清醒时而模糊:“哎,队伍,队伍呢?”这是他临终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两天后,4月18日凌晨,叶成焕壮烈牺牲,年仅24岁。

长乐村战斗的胜利,对粉碎日军“九路围攻”起到决定性作用。此战后,日军各路纷纷撤退,围攻随之瓦解。从此,八路军129师在太行山上站稳了脚跟。

众人怀念的革命烈士

1938年4月18日,叶成焕下葬于榆社县郝北村,追悼会同日举行。总司令朱德专程从八路军总部驻地赶来,向叶成焕的遗体告别。刘伯承在叶成焕追悼会上说:“叶成焕等烈士的死重于泰山,是光荣的死、永垂不朽的死。叶团长参加革命后,党培养了他,他没有辜负党的教育,终于成为一个很好的布尔什维克!”徐向前元帅在回忆录《历史的回顾》中写道:“叶成焕在鄂豫皖参加红军的时期,作战勇敢、沉着,善于团结同志,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八路军129师对叶成焕的评价是:“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百战百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成焕烈土遗骨被迁到河北省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安葬。2009年9月14日,叶成焕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在董文滨的讲述过程中,不断有参观者驻足聆听。来自太原的牛根梅女士特意驱车带着家人前来参观,“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今天趁休息日带着孩子来这里。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来感受一下革命精神”。中北大学军训团的教官们也来到了纪念馆,该团体由中北大学在校学生组成,当天的参观,他们听着董文滨的讲述,其中一位女教官不禁流下了热泪,她表示,“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是像叶团长这样的英勇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我深刻地感受到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应该更努力地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巍巍太行、铮铮铁骨,今天当我们站在八路军抗战的丰碑下,流连于壮丽的太行山水间,仿佛仍能听到抗战时期那隆隆的炮声,仿佛仍能看到一位年轻而富有朝气的优秀将领向我们走来。那一双草鞋上,叶团长的英风浩气激荡千秋,革命精神千古永存,而那一段岁月,更是包括叶成焕在内的所有革命先烈们最闪亮的勋章。春日的风和煦温暖,脚下厚实的黄土里有着革命英雄们的足迹,你是否听见,他们为革命的声声呐喊,回荡在我们通往幸福的路上。(王普荣、冯洁)

原标题:叶成焕: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百战百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