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春节|潞城:传统手工制灯人扎出浓浓“年味儿”
发布时间: 2024-01-25   |  来源: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花灯又叫彩灯、灯笼,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时期,是我国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临近,潞城区的传统手工制灯人又开始忙碌起来,一盏盏花灯照亮村民的“幸福路”,也营造出浓浓的中国年味。

图为:传统手工制灯人制作花灯

走进花灯制作车间,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被已经制作好的色彩艳丽、造型各异的花灯所吸引。工人们动作娴熟、有条不紊,穿灯架、烫印花、糊灯面、粘金饰、挂流苏……忙得不亦乐乎,似乎要把一年的喜悦和来年的希望都融进了绮丽的花灯里。村民刘大琴今年62岁,不仅是种庄稼的好手,同样也是扎灯笼的行家。

花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符号,代表着喜庆,象征着祥和。在西流南村,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挂上惟妙惟肖、造型各异的花灯,而手工制灯的传统也通过这种方式得以延续,小作坊成为主产业,村民们变身花灯“匠人”。

铁丝做骨架,彩布披上身,从传统手艺到致富产业,一盏盏花灯凝结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在布艺花灯凭借结实耐用、花样流行的优势成为市场主流的同时,传统纸质花灯里的文化韵味和情怀仍旧不可替代。而花灯的种种变化,都是来自手工制作者的灵感和创意。

作为传承千年的手艺,花灯在带动当地村民就业致富、支撑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的同时,承载着人们最质朴、最原始的情感。每年春节前后,都会有大批游客来到西流南村赏花灯、品年味,寻找记忆中的旧时灯火。(申婷婷、孙超)

原标题:花灯上新 照亮村民幸福路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潞城区:为绿色出行“桩”满电
· 潞城区:亮化工程点“靓”年味
· 【网络中国节·春节】潞城区:亮化工程点“靓”年味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潞城区
网络中国节·春节|潞城:传统手工制灯人扎出浓浓“年味儿”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花灯又叫彩灯、灯笼,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时期,是我国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临近,潞城区的传统手工制灯人又开始忙碌起来,一盏盏花灯照亮村民的“幸福路”,也营造出浓浓的中国年味。

图为:传统手工制灯人制作花灯

走进花灯制作车间,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被已经制作好的色彩艳丽、造型各异的花灯所吸引。工人们动作娴熟、有条不紊,穿灯架、烫印花、糊灯面、粘金饰、挂流苏……忙得不亦乐乎,似乎要把一年的喜悦和来年的希望都融进了绮丽的花灯里。村民刘大琴今年62岁,不仅是种庄稼的好手,同样也是扎灯笼的行家。

花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符号,代表着喜庆,象征着祥和。在西流南村,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挂上惟妙惟肖、造型各异的花灯,而手工制灯的传统也通过这种方式得以延续,小作坊成为主产业,村民们变身花灯“匠人”。

铁丝做骨架,彩布披上身,从传统手艺到致富产业,一盏盏花灯凝结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在布艺花灯凭借结实耐用、花样流行的优势成为市场主流的同时,传统纸质花灯里的文化韵味和情怀仍旧不可替代。而花灯的种种变化,都是来自手工制作者的灵感和创意。

作为传承千年的手艺,花灯在带动当地村民就业致富、支撑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的同时,承载着人们最质朴、最原始的情感。每年春节前后,都会有大批游客来到西流南村赏花灯、品年味,寻找记忆中的旧时灯火。(申婷婷、孙超)

原标题:花灯上新 照亮村民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