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炎帝的足迹
发布时间: 2023-12-15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炎帝,号神农氏,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相传,炎帝在老顶山(百谷山)尝百草医民病、制耒耜兴稼穑,实现了人类从游牧到定居,由渔猎到农业的重大转折,被后人尊称为华夏人文始祖。

炎帝姓姜,跟黄帝同时代,且均带有传说色彩。据《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

据史学家研究,原始社会中晚期,随着部落社会发展,中原周围地区逐渐形成了炎、黄、东夷、苗蛮为主的几大部落集团。黄帝、炎帝分别兴起于今关中平原,在争夺黄河流域部落盟主战争中,黄帝降服了炎帝,两大部族融合形成了华夏集团。黄帝、炎帝原先居住在姬水、姜水一带,后因黄河泛滥,为了生存遂沿着黄河南北两岸向华北平原东迁。

据考证,首先是黄帝沿北洛水南下,到达今陕西大荔、朝邑一带,又东渡黄河,顺着中条山和太行山,向东北迁移,后又沿着桑干河来到现今张家口一带;炎帝则沿黄河南岸向东迁徙,先是在河南洛阳建国伊,后又在长治黎城建国耆,故炎帝又称伊耆氏。据《竹书记年》载:“炎帝神农氏,其初国伊,又国耆,合而称之伊耆氏。”同时,炎帝通过和东夷部落联盟融合,不断将势力扩大到华北平原。

在黄帝、炎帝部族向浅种宜农的华北平原迁徙的同时,兴起于淮河下游以南今豫、苏、皖交界地区的蚩尤部落,也在其领袖蚩尤的带领下,以今山东为根据地,进入华北大平原。

蚩尤部族进入华北平原后,首先遭遇到了炎帝部族,为争抢地盘,蚩尤部族与炎帝部族爆发了冲突。蚩尤族善于制作兵器,且部众勇猛剽悍,故而在与炎帝族遭遇战中拔得头筹,击败了炎帝一族。炎帝战败后,与黄帝联兵在涿鹿地区与蚩尤族相遇。虽然,蚩尤一族在人数和兵器上占有优势,但黄帝巧妙利用天气和地理环境,改变了战场劣势,一举击败敌人,并在冀州之野擒杀了蚩尤,涿鹿之战终以炎黄两族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炎帝部落作为早期华夏族的主干,在其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迁徙和活动空间也必然是从点到面不断扩展扩大的,故全国多地留下了有关炎帝生平、发祥地及活动区域的传说与历史遗迹。查阅百度百科,其中有陕西宝鸡说、湖北随州说、湖南九嶷山说、湖南会同说、山西高平说及甘肃、山东、河南、河北说等等,唯独没有山西长治说,作为一个在长治生活了几十年,听惯了长治人引以为荣神农尝百草传说的我,对此深感遗憾和不平!

据史料记载,涿鹿之战后,黄帝对各部族进行了封赏,炎帝受封于路。《路史》中有载:“炎帝参卢……乃封参卢于路,而崇炎之祀于陈。路,露也。潞是后,繁于河之北东,商周别为赤白的之狄,狄历廧咎、皋落、九州之戎,有隗氏、狄氏、落氏……高车十二族,其衍也。潞子婴儿、甲氏、留呼,姜路之余,晋灭之,后有潞氏、路氏、路中氏、露氏……。”由以上记载可见,炎帝受封的路(即潞)地就是后来的潞州,他在受封后,便来到潞州。

笔者查阅资料,发现长治地区有许多炎帝之后。清乾隆《潞安府志·师言墓志》记载:“君讳□,字师言,潞洲上党人也。其先炎帝之后。祖寿,齐乡郡守,决讼举善,道敷庶绩。父英,任州主簿。”死于唐总章二年(669)的师言,其墓志中明确说明先人是炎帝之后;《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唐故朝散大夫郭君墓志》载:“君讳益,字进,潞州上党人也。炎帝之苗裔,并州刺史郭汲之系。”潞州人郭益也是炎帝之后;在长治市博物馆收藏的《唐故居士崔府君墓志》拓片中载:“我武城崔氏者,即炎帝之后也。崔府君崔建,字士建,是潞城县人也。”这位叫崔建的潞城人,也是炎帝之后。

无论如何,长治有这么多炎帝后人,足以说明长治与炎帝的密切关联。

据清乾隆《潞安府志·重修神农庙记》也载:“考诸郡志,庙去城东北十三里,有山曰百谷,基往度之。其峰峦环抱之蕴,崖壑令牙之奇,他山所未见,绝顶之半,廓以石涧,俯瞰城郭,世传帝尝百谷于兹,故因以名。”通过以上记载,百谷山因炎帝尝百草得名,进一步佐证了百谷山与炎帝的关系。

百谷山因神农“尝百草,制耒耜,教民耕种,始兴稼穑”而誉满天下,后世芸芸众生为祭祀神农,就在山上建庙立祠。公元573年,一个名叫行云的僧人,募资修建了百谷寺。《潞州志》载:“百谷寺,在城东北一十三里百谷山上。北齐后主武平四年(573)僧行云建。”在《旧五代史·周世宗纪》中有载:“显德元年(954)夏四月,丁巳,幸柏谷寺。”记录了周世宗幸临百谷寺的历史事件。

以上史料说明,百谷山上很早就建有祭祀神农的寺庙了。

百谷山,因神农名扬天下,引得历代居住在潞州或偶过潞州的文人墨客在此驻足,并留下许多华美诗篇。

北宋嘉祐年间,时任河东都转运使的吴中复与通判韩标以及尚书兵部郎中王举元一起陪同秘书监知军府事陈述古游览百谷山。这是一个闰春三月的清晨,山杏花在寒风中孤独的绽开;附近的农民冒着细雨在田间耕作,为一年的丰收辛勤忙碌;远处天高云淡,百谷寺忽隐忽现在半山中。吴中复一行逍遥自在,悠闲地登临百谷山,于是就有了“潞子岭头销白日,神农祠畔轭朱轮。”关于神农祠的诗篇。

明朝,江苏彭城人马暾,弘治三年(1490)任潞州知州,他在《百谷题咏三首》中有:“祠古尚怀炎帝德,树高难系许由瓢。”优美诗句。和马暾同时代的书法家王铎在其《过百谷山偶题》中写到:“太行来脉中天近,炎帝神功万世尊。”道出了诗人对炎帝功德的敬仰。

这些文人笔下的诗篇,让我们在感悟诗意的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炎帝在此区域活动的传说。

对于上古历史的研究,少不了遗迹、遗址的辅证。老顶山周围的关村、庄里、柏后等地都遗存有炎帝庙。关村的炎帝庙,现为国保单位,据村中退休干部秦子恒和原村学校郭校长考证,该寺庙建筑年代最早应为唐代甚至更早。

长治与炎帝的关联,更多的体现在当地民间一代代相传的故事里,从古至今。如,庄里村,据传是炎帝尝断肠草中毒身亡后装殓之地,为纪念炎帝人们就把这里叫成了装殓,后来逐渐演化成了庄里。

长治,处在太行山和漳河水的怀抱之中,是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时代,古人记录历史的最好办法就是口口相传,传到后来就成了故事,而长治这样的故事有很多,除神农尝百草外,还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尤其是精卫填海的传说,与一些史料记载相吻合。传说炎帝最初住在长子发鸠山,其东北方向有大海名“东海”,炎帝率部在此渔猎为生,小女儿女娃不幸溺死在东海,为避免这类悲剧继续发生,女娃死后化作一只精卫鸟啄石填平了东海,这便是《山海经》中记载的精卫填海的故事。

神农尝百草与精卫填海,是发生在上古时期神农炎帝与女儿身上的两个传说,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形成了相互印证的链条,对炎帝在潞州及长子一带的活动相互佐证,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因此,说老顶山以及周边一带是炎帝活动区域,绝非空穴来风。

炎帝在老顶山一带,以古寒泉培育嘉禾,种五谷以为民食,制耒耜以利耕耘,是我国农业的始祖。同时,他遍尝百草以医民恙,后为民治病采药,日遇七十毒而不辍,终因误尝断肠草而亡。由此可见,他对中医药的起源及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可以说是我国中医药的始祖。

据《太平寰宇记》载:“百谷山与太行、王屋皆连,风洞泉谷,崖壑幽邃,最称佳境,昔神农尝百草得五谷于此,因名山建庙。”明弘治《潞州志·神农庙潞州重修记》也载:“民有疾病,未知药食,帝始味百草之滋,察其寒温平熟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宜,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焉。”以上是有关神农尝百草的历史记载,充分说明古人对炎帝在百谷山尝百草是认可的,得到历史的公认。

老顶山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不仅在史料中有记载,而且也被一些文人墨客写进了诗词。明弘治《潞州志·词翰志》收集的余姚人方荣《登百谷山二首》中有这样的诗句,“神农古庙倚苍空,医药争夸济世功。”提到了神农用医药济世的功德。清代长治人周再勋,字仲赐,号雷泽,官至户部主事、金华知府,参与纂修清顺治版《潞安府志》。他在《神农祠古柏》一诗中有:“似经尝药曾小摘,悬想播种亦少停。”也讲到了神农尝药草的传说。

神农在老顶山尝百草,那么老顶山有没有中草药呢?这也许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

明代著名人士栗应宏,字道甫,号太行,曾任南阳通判,著有《山居集》六卷。他在《百谷山歌》一诗中提到了老顶山上的中药材,“岩中茯苓大如斗,赤白石脂代琼玫。”诗中所说的茯苓、石脂,都可入药,尤其是诗中说“茯苓大如斗”不仅说明老顶山适合茯苓生长,更让人对这如斗大的茯苓浮想联翩。明代人金泽,成化年间任潞州知州。他作诗一首《谒神农祠》,提到“洞产赤脂荒藓合,路径丹水半山分。”其中赤脂就是中药材。

另外,老顶山上绿树成荫、松柏成林,而柏子仁,还有山上的连翘、蒲公英、野桃仁、杏仁、石灰等都是中药材。同时,与老顶山毗邻的平顺、壶关自古以来都是重要的中药材产地,这也为神农在此尝百草创医药提供了条件。

综合以上史料,说炎帝发祥地有长治,应该不为过吧?

炎帝文化与黄帝文化融合形成的炎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是维系海内外炎黄子孙爱国情结的巨大精神力量!(黄建军)

原标题:探寻炎帝的足迹


[编辑:贾霄星]

  相关链接
· 长治:古寒泉里的上党神话
· 走进神话长子之张果老成仙
· 千年古县丹朱“神”韵浓
· 神话传说:上党区琚寨村蟠桃会
· 乐氏二仙——神仙里的苦命人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神话
探寻炎帝的足迹

炎帝,号神农氏,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相传,炎帝在老顶山(百谷山)尝百草医民病、制耒耜兴稼穑,实现了人类从游牧到定居,由渔猎到农业的重大转折,被后人尊称为华夏人文始祖。

炎帝姓姜,跟黄帝同时代,且均带有传说色彩。据《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

据史学家研究,原始社会中晚期,随着部落社会发展,中原周围地区逐渐形成了炎、黄、东夷、苗蛮为主的几大部落集团。黄帝、炎帝分别兴起于今关中平原,在争夺黄河流域部落盟主战争中,黄帝降服了炎帝,两大部族融合形成了华夏集团。黄帝、炎帝原先居住在姬水、姜水一带,后因黄河泛滥,为了生存遂沿着黄河南北两岸向华北平原东迁。

据考证,首先是黄帝沿北洛水南下,到达今陕西大荔、朝邑一带,又东渡黄河,顺着中条山和太行山,向东北迁移,后又沿着桑干河来到现今张家口一带;炎帝则沿黄河南岸向东迁徙,先是在河南洛阳建国伊,后又在长治黎城建国耆,故炎帝又称伊耆氏。据《竹书记年》载:“炎帝神农氏,其初国伊,又国耆,合而称之伊耆氏。”同时,炎帝通过和东夷部落联盟融合,不断将势力扩大到华北平原。

在黄帝、炎帝部族向浅种宜农的华北平原迁徙的同时,兴起于淮河下游以南今豫、苏、皖交界地区的蚩尤部落,也在其领袖蚩尤的带领下,以今山东为根据地,进入华北大平原。

蚩尤部族进入华北平原后,首先遭遇到了炎帝部族,为争抢地盘,蚩尤部族与炎帝部族爆发了冲突。蚩尤族善于制作兵器,且部众勇猛剽悍,故而在与炎帝族遭遇战中拔得头筹,击败了炎帝一族。炎帝战败后,与黄帝联兵在涿鹿地区与蚩尤族相遇。虽然,蚩尤一族在人数和兵器上占有优势,但黄帝巧妙利用天气和地理环境,改变了战场劣势,一举击败敌人,并在冀州之野擒杀了蚩尤,涿鹿之战终以炎黄两族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炎帝部落作为早期华夏族的主干,在其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迁徙和活动空间也必然是从点到面不断扩展扩大的,故全国多地留下了有关炎帝生平、发祥地及活动区域的传说与历史遗迹。查阅百度百科,其中有陕西宝鸡说、湖北随州说、湖南九嶷山说、湖南会同说、山西高平说及甘肃、山东、河南、河北说等等,唯独没有山西长治说,作为一个在长治生活了几十年,听惯了长治人引以为荣神农尝百草传说的我,对此深感遗憾和不平!

据史料记载,涿鹿之战后,黄帝对各部族进行了封赏,炎帝受封于路。《路史》中有载:“炎帝参卢……乃封参卢于路,而崇炎之祀于陈。路,露也。潞是后,繁于河之北东,商周别为赤白的之狄,狄历廧咎、皋落、九州之戎,有隗氏、狄氏、落氏……高车十二族,其衍也。潞子婴儿、甲氏、留呼,姜路之余,晋灭之,后有潞氏、路氏、路中氏、露氏……。”由以上记载可见,炎帝受封的路(即潞)地就是后来的潞州,他在受封后,便来到潞州。

笔者查阅资料,发现长治地区有许多炎帝之后。清乾隆《潞安府志·师言墓志》记载:“君讳□,字师言,潞洲上党人也。其先炎帝之后。祖寿,齐乡郡守,决讼举善,道敷庶绩。父英,任州主簿。”死于唐总章二年(669)的师言,其墓志中明确说明先人是炎帝之后;《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唐故朝散大夫郭君墓志》载:“君讳益,字进,潞州上党人也。炎帝之苗裔,并州刺史郭汲之系。”潞州人郭益也是炎帝之后;在长治市博物馆收藏的《唐故居士崔府君墓志》拓片中载:“我武城崔氏者,即炎帝之后也。崔府君崔建,字士建,是潞城县人也。”这位叫崔建的潞城人,也是炎帝之后。

无论如何,长治有这么多炎帝后人,足以说明长治与炎帝的密切关联。

据清乾隆《潞安府志·重修神农庙记》也载:“考诸郡志,庙去城东北十三里,有山曰百谷,基往度之。其峰峦环抱之蕴,崖壑令牙之奇,他山所未见,绝顶之半,廓以石涧,俯瞰城郭,世传帝尝百谷于兹,故因以名。”通过以上记载,百谷山因炎帝尝百草得名,进一步佐证了百谷山与炎帝的关系。

百谷山因神农“尝百草,制耒耜,教民耕种,始兴稼穑”而誉满天下,后世芸芸众生为祭祀神农,就在山上建庙立祠。公元573年,一个名叫行云的僧人,募资修建了百谷寺。《潞州志》载:“百谷寺,在城东北一十三里百谷山上。北齐后主武平四年(573)僧行云建。”在《旧五代史·周世宗纪》中有载:“显德元年(954)夏四月,丁巳,幸柏谷寺。”记录了周世宗幸临百谷寺的历史事件。

以上史料说明,百谷山上很早就建有祭祀神农的寺庙了。

百谷山,因神农名扬天下,引得历代居住在潞州或偶过潞州的文人墨客在此驻足,并留下许多华美诗篇。

北宋嘉祐年间,时任河东都转运使的吴中复与通判韩标以及尚书兵部郎中王举元一起陪同秘书监知军府事陈述古游览百谷山。这是一个闰春三月的清晨,山杏花在寒风中孤独的绽开;附近的农民冒着细雨在田间耕作,为一年的丰收辛勤忙碌;远处天高云淡,百谷寺忽隐忽现在半山中。吴中复一行逍遥自在,悠闲地登临百谷山,于是就有了“潞子岭头销白日,神农祠畔轭朱轮。”关于神农祠的诗篇。

明朝,江苏彭城人马暾,弘治三年(1490)任潞州知州,他在《百谷题咏三首》中有:“祠古尚怀炎帝德,树高难系许由瓢。”优美诗句。和马暾同时代的书法家王铎在其《过百谷山偶题》中写到:“太行来脉中天近,炎帝神功万世尊。”道出了诗人对炎帝功德的敬仰。

这些文人笔下的诗篇,让我们在感悟诗意的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炎帝在此区域活动的传说。

对于上古历史的研究,少不了遗迹、遗址的辅证。老顶山周围的关村、庄里、柏后等地都遗存有炎帝庙。关村的炎帝庙,现为国保单位,据村中退休干部秦子恒和原村学校郭校长考证,该寺庙建筑年代最早应为唐代甚至更早。

长治与炎帝的关联,更多的体现在当地民间一代代相传的故事里,从古至今。如,庄里村,据传是炎帝尝断肠草中毒身亡后装殓之地,为纪念炎帝人们就把这里叫成了装殓,后来逐渐演化成了庄里。

长治,处在太行山和漳河水的怀抱之中,是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时代,古人记录历史的最好办法就是口口相传,传到后来就成了故事,而长治这样的故事有很多,除神农尝百草外,还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尤其是精卫填海的传说,与一些史料记载相吻合。传说炎帝最初住在长子发鸠山,其东北方向有大海名“东海”,炎帝率部在此渔猎为生,小女儿女娃不幸溺死在东海,为避免这类悲剧继续发生,女娃死后化作一只精卫鸟啄石填平了东海,这便是《山海经》中记载的精卫填海的故事。

神农尝百草与精卫填海,是发生在上古时期神农炎帝与女儿身上的两个传说,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形成了相互印证的链条,对炎帝在潞州及长子一带的活动相互佐证,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因此,说老顶山以及周边一带是炎帝活动区域,绝非空穴来风。

炎帝在老顶山一带,以古寒泉培育嘉禾,种五谷以为民食,制耒耜以利耕耘,是我国农业的始祖。同时,他遍尝百草以医民恙,后为民治病采药,日遇七十毒而不辍,终因误尝断肠草而亡。由此可见,他对中医药的起源及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可以说是我国中医药的始祖。

据《太平寰宇记》载:“百谷山与太行、王屋皆连,风洞泉谷,崖壑幽邃,最称佳境,昔神农尝百草得五谷于此,因名山建庙。”明弘治《潞州志·神农庙潞州重修记》也载:“民有疾病,未知药食,帝始味百草之滋,察其寒温平熟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宜,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焉。”以上是有关神农尝百草的历史记载,充分说明古人对炎帝在百谷山尝百草是认可的,得到历史的公认。

老顶山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不仅在史料中有记载,而且也被一些文人墨客写进了诗词。明弘治《潞州志·词翰志》收集的余姚人方荣《登百谷山二首》中有这样的诗句,“神农古庙倚苍空,医药争夸济世功。”提到了神农用医药济世的功德。清代长治人周再勋,字仲赐,号雷泽,官至户部主事、金华知府,参与纂修清顺治版《潞安府志》。他在《神农祠古柏》一诗中有:“似经尝药曾小摘,悬想播种亦少停。”也讲到了神农尝药草的传说。

神农在老顶山尝百草,那么老顶山有没有中草药呢?这也许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

明代著名人士栗应宏,字道甫,号太行,曾任南阳通判,著有《山居集》六卷。他在《百谷山歌》一诗中提到了老顶山上的中药材,“岩中茯苓大如斗,赤白石脂代琼玫。”诗中所说的茯苓、石脂,都可入药,尤其是诗中说“茯苓大如斗”不仅说明老顶山适合茯苓生长,更让人对这如斗大的茯苓浮想联翩。明代人金泽,成化年间任潞州知州。他作诗一首《谒神农祠》,提到“洞产赤脂荒藓合,路径丹水半山分。”其中赤脂就是中药材。

另外,老顶山上绿树成荫、松柏成林,而柏子仁,还有山上的连翘、蒲公英、野桃仁、杏仁、石灰等都是中药材。同时,与老顶山毗邻的平顺、壶关自古以来都是重要的中药材产地,这也为神农在此尝百草创医药提供了条件。

综合以上史料,说炎帝发祥地有长治,应该不为过吧?

炎帝文化与黄帝文化融合形成的炎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是维系海内外炎黄子孙爱国情结的巨大精神力量!(黄建军)

原标题:探寻炎帝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