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长治讯:近年来,沁源县紧紧围绕“创建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政策导向,结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聚焦农业产业特优战略,着力构建“小群体、大规模、全覆盖”组织体系,重点在草莓、道地中药材、马铃薯等特色产业,拓宽脱贫群众增收途径,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图为:农民在铺设地膜
草莓产业圆了当地群众增收梦
走进好乐草莓有义基地,18号大棚里绿意盎然,嫩绿的叶子下面遮掩着渐渐泛红的草莓,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在棚内技术管理员刘来旺正带着几个年轻员工给草莓浇水施肥。
图为:技术员指导草莓怎么管理
眼下正是草莓修剪、挂果期。附近村庄的村民,吃过早饭骑着电动车来此上班,一边聊天一边干活。在众多农民工中,郭彩琴是其中一员,就像一只小蜜蜂勤勤恳恳,浇水、修蔓、采摘……
今年47岁的郭彩琴是沁河镇有义村村民,往年只能靠家里的5亩地作为主要收入。每年辛苦种地也只能维持基本生活,自从好乐草莓有义基地建成后,他将自家的5亩土地租赁给好乐公司,自己还在基地务工赚钱,日子也一天好过一天。
“我主要是负责3号棚和18号棚,一个月能赚3000多块钱,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摘草莓和疏花疏果,在家门口务工,活不重还能兼顾到家里!”郭彩琴谈笑风生,“家里的5亩地流转给草莓基地,1亩地840元,5亩地净收入4200元,丈夫是泥瓦匠,一年全家收入在七八万元,只有一个儿子上高中,生活还可以。”
“好乐草莓庄园有限公司,从2012年入驻沁源县以来,已经发展了五个基地,除有义草莓基地外,还有景凤镇红源村、法中乡法中村、董家村、支角村四个基地,共解决百余人就业,优先安排脱贫户、边缘户、返贫监测户等困难群体,让他们在育苗基地干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每天有90元收入,再加上产业分红和各项保障机制,稳妥妥地增收。”好乐草莓庄园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祥乐呵呵地向记者介绍。
好乐草莓庄园有限公司的发展不仅仅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还促进了基地所在村的发展。
“村里有了产业,村民福利有保障。对脱贫户、返贫监测户等重点人群给予更多的照顾。”有义村党支部书记唐肖俊说,村里的光伏发电收益,以及扶持资金注入产业发展分红,给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和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不仅有土地出租收益,还有产业资金分红。”在有义村临街商铺见到了脱贫户胡建云,他照顾病瘫的老伴,无法外出务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无息贷款5万元,经营起商铺。胡建云乐观的性格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以好乐草莓庄园有限公司、兆丰源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在沁河镇、赤石桥乡、景凤镇、法中乡等乡镇大规模发展草莓种植,其中夏季草莓种植500亩,冬季草莓种植100亩。带动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和农户发展草莓种植产业,在沁河镇、法中乡新建200亩绿色高效草莓基地,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沁源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暴潞平说,目前草莓产业已成为沁源特色农业发展的一张名片。
薯业为脱贫群众带来增收希望
秋日的沁源,五谷丰登,产业兴旺。
10月20日,位于郭道镇东阳城村沁丰薯业公司300亩土豆基地,一派繁忙景象,装载机、运输车、三轮车、电动车摆放了一路,旋耕机在空旷的地里加油前行,机械后面六七十个农民拿着袋子挑拣土豆,基地负责人张领袖在一旁指挥调度,土豆收购商在地头指导,场面非常壮观。
人群中一高个子中年男子,在地里来回奔波给别人递送袋子。高个子村民叫张青元,53岁,东阳村人。去年因生病,切除了半个胃不能干重活,成了监测返贫户。沁丰薯业东阳城基地安排其在基地打工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又安排妻子卫三梅在基地打工,每拣一袋土豆3元,夫妻俩人一天有140元收入。
“现在政策好,自从做了手术,没有了劳动能力,当地政府给办上了低保,一个月2000多元保障,再加上地里的收入和妻子零星打工,一家日子过得去。东阳城村没有主导产业,沁丰薯业公司流转土地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给村民增收带来了希望。”张青元说。
沁丰薯业有限公司是沁源县发展马铃薯主导产业的重点企业,也是山西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沁丰薯业公司不仅在东阳城村有基地,在沁河镇垣上村、灵空山镇五龙川村、郭道镇西阳城村、王陶镇任家庄村、韩洪乡鱼儿泉村,共建立马铃薯繁育基地3000亩,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王陶、王和等7个乡镇建设1万亩一级种薯种植基地,水肥一体化种植1万亩,推广脱毒马铃薯新品种7个,在五龙川、鱼儿泉等地建设了3个千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带动全县67个合作社,750个种植大户,安置千余劳动力就业。
“公司2011年成立以来,秉承‘小土豆、大产业,靠科技、能致富’的经营理念,突出龙头带动作用,集种薯繁育、新品种推广、商品薯销售加工于一体发展产业。”该公司经理李建伟说,“我们还积极创建了全省中南部最大的脱毒马铃薯优种基地。今年可实现年生产优质马铃薯脱毒种苗200万株,生产微型薯原原种500万粒。”
沁源县作为山西省重点农业县区,是马铃薯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沁源县围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产业升级、增产增效的发展思路,加快建设马铃薯现代加工型种植基地,提升产业精深加工水平,打造马铃薯产业“特”“优”发展之路。
以沁丰薯业公司为龙头,鑫森源马铃薯公司带动10个经营主体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目前种植规模达到5.1万亩。其中种薯繁育面积1万亩,主要包括原原种繁育、原种试验、一级种薯示范推广;大田种植面积4.1万亩,主要种植有晋薯16号、冀张薯12号、青薯9号等鲜食品种,并形成了鲜食专用型脱毒种薯生产、技术指导、推广体系。按照省委提出的“土豆革命”号召,2023年马铃薯水肥一体化面积达到3200亩,目前长势良好,亩产由1500公斤提高到4000公斤,产值增加640万元,真正将“小土豆”做成“大产业”。
道地药材成百姓增收地道品牌
10月19日,赤石桥乡箭杆村外,一片片绿茵茵的党参,就像大地上铺上绿色地毯,一望无际。附近村庄的农民骑着电动车,从四面八方聚集在此,有的挖采党参、有的挑拣、有的装车运往加工车间,进行清洗晾晒,整个场景像一幅丰收的画卷。
“这块是山西林溪种植股份有限公司的优质党参基地,也是箭杆村的风水宝地,不仅解决了村民劳动就业问题,还推动了村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打下良好基础。”省自然资源厅驻箭杆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李兆伟指着党参种植基地说。
“我们中药材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我们的党参,从种植培育、采集、甄选、清洗、晾晒、揉搓、炮制等工艺,都需要人工,我们公司平时用人在600到700人,用工时间从3月份到12月份,带动周边18个村、1250余户脱贫人口参与产业发展,户均增收3500元。”山西林溪种植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孙英豪说。
山西林溪种植股份有限公司是沁源县中药材产业龙头企业,主营项目为中药材种植、中药加工、中药苗圃、产品包装、药食同源产品研发及销售等。目前该公司建成了良种繁育育苗基地、有机旱作大田种植基地、党参仿野生林下种植基地共3万亩,加工晾晒车间3000平方米仓储物流,建成了1000平方米产品仓储车间,建成了200平方米实验室主体,与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山西医科大学及山西农谷中药材研究所合作:注册了“沁参源”“威胜军”两个商标。
“我们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立足沁源资源优势,力争五年内实现林下中药材种植覆盖面积达30余万亩,带动5000余户股民参与经营管理,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经费,持续开发党参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建立中药材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机制,实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着力打造山西省中药材特色品牌企业,以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彰显企业的使命与担当。”山西林溪种植股份有限公司李涛如是说。
今年以来,沁源县依托森林资源优势,按照“药上山、粮归田”的原则,确立林下中药材种植发展思路,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2023年林下种植面积2万亩,累计种植15万亩,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纽带作用,带动合作社、合作联社、家庭农场、专业经济组织等基本生产单元发展,健全群众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形成“小群体、大规模、全覆盖”的组织化体系,真正以组织体系的现代化推动农业发展的现代化,蹚出了一条符合当地特色的中药材林下种植新路子。(何海亮)
原标题:沁源县:特色产业拓宽脱贫群众增收路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近年来,沁源县紧紧围绕“创建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政策导向,结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聚焦农业产业特优战略,着力构建“小群体、大规模、全覆盖”组织体系,重点在草莓、道地中药材、马铃薯等特色产业,拓宽脱贫群众增收途径,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图为:农民在铺设地膜
草莓产业圆了当地群众增收梦
走进好乐草莓有义基地,18号大棚里绿意盎然,嫩绿的叶子下面遮掩着渐渐泛红的草莓,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在棚内技术管理员刘来旺正带着几个年轻员工给草莓浇水施肥。
图为:技术员指导草莓怎么管理
眼下正是草莓修剪、挂果期。附近村庄的村民,吃过早饭骑着电动车来此上班,一边聊天一边干活。在众多农民工中,郭彩琴是其中一员,就像一只小蜜蜂勤勤恳恳,浇水、修蔓、采摘……
今年47岁的郭彩琴是沁河镇有义村村民,往年只能靠家里的5亩地作为主要收入。每年辛苦种地也只能维持基本生活,自从好乐草莓有义基地建成后,他将自家的5亩土地租赁给好乐公司,自己还在基地务工赚钱,日子也一天好过一天。
“我主要是负责3号棚和18号棚,一个月能赚3000多块钱,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摘草莓和疏花疏果,在家门口务工,活不重还能兼顾到家里!”郭彩琴谈笑风生,“家里的5亩地流转给草莓基地,1亩地840元,5亩地净收入4200元,丈夫是泥瓦匠,一年全家收入在七八万元,只有一个儿子上高中,生活还可以。”
“好乐草莓庄园有限公司,从2012年入驻沁源县以来,已经发展了五个基地,除有义草莓基地外,还有景凤镇红源村、法中乡法中村、董家村、支角村四个基地,共解决百余人就业,优先安排脱贫户、边缘户、返贫监测户等困难群体,让他们在育苗基地干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每天有90元收入,再加上产业分红和各项保障机制,稳妥妥地增收。”好乐草莓庄园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祥乐呵呵地向记者介绍。
好乐草莓庄园有限公司的发展不仅仅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还促进了基地所在村的发展。
“村里有了产业,村民福利有保障。对脱贫户、返贫监测户等重点人群给予更多的照顾。”有义村党支部书记唐肖俊说,村里的光伏发电收益,以及扶持资金注入产业发展分红,给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和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不仅有土地出租收益,还有产业资金分红。”在有义村临街商铺见到了脱贫户胡建云,他照顾病瘫的老伴,无法外出务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无息贷款5万元,经营起商铺。胡建云乐观的性格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以好乐草莓庄园有限公司、兆丰源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在沁河镇、赤石桥乡、景凤镇、法中乡等乡镇大规模发展草莓种植,其中夏季草莓种植500亩,冬季草莓种植100亩。带动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和农户发展草莓种植产业,在沁河镇、法中乡新建200亩绿色高效草莓基地,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沁源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暴潞平说,目前草莓产业已成为沁源特色农业发展的一张名片。
薯业为脱贫群众带来增收希望
秋日的沁源,五谷丰登,产业兴旺。
10月20日,位于郭道镇东阳城村沁丰薯业公司300亩土豆基地,一派繁忙景象,装载机、运输车、三轮车、电动车摆放了一路,旋耕机在空旷的地里加油前行,机械后面六七十个农民拿着袋子挑拣土豆,基地负责人张领袖在一旁指挥调度,土豆收购商在地头指导,场面非常壮观。
人群中一高个子中年男子,在地里来回奔波给别人递送袋子。高个子村民叫张青元,53岁,东阳村人。去年因生病,切除了半个胃不能干重活,成了监测返贫户。沁丰薯业东阳城基地安排其在基地打工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又安排妻子卫三梅在基地打工,每拣一袋土豆3元,夫妻俩人一天有140元收入。
“现在政策好,自从做了手术,没有了劳动能力,当地政府给办上了低保,一个月2000多元保障,再加上地里的收入和妻子零星打工,一家日子过得去。东阳城村没有主导产业,沁丰薯业公司流转土地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给村民增收带来了希望。”张青元说。
沁丰薯业有限公司是沁源县发展马铃薯主导产业的重点企业,也是山西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沁丰薯业公司不仅在东阳城村有基地,在沁河镇垣上村、灵空山镇五龙川村、郭道镇西阳城村、王陶镇任家庄村、韩洪乡鱼儿泉村,共建立马铃薯繁育基地3000亩,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王陶、王和等7个乡镇建设1万亩一级种薯种植基地,水肥一体化种植1万亩,推广脱毒马铃薯新品种7个,在五龙川、鱼儿泉等地建设了3个千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带动全县67个合作社,750个种植大户,安置千余劳动力就业。
“公司2011年成立以来,秉承‘小土豆、大产业,靠科技、能致富’的经营理念,突出龙头带动作用,集种薯繁育、新品种推广、商品薯销售加工于一体发展产业。”该公司经理李建伟说,“我们还积极创建了全省中南部最大的脱毒马铃薯优种基地。今年可实现年生产优质马铃薯脱毒种苗200万株,生产微型薯原原种500万粒。”
沁源县作为山西省重点农业县区,是马铃薯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沁源县围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产业升级、增产增效的发展思路,加快建设马铃薯现代加工型种植基地,提升产业精深加工水平,打造马铃薯产业“特”“优”发展之路。
以沁丰薯业公司为龙头,鑫森源马铃薯公司带动10个经营主体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目前种植规模达到5.1万亩。其中种薯繁育面积1万亩,主要包括原原种繁育、原种试验、一级种薯示范推广;大田种植面积4.1万亩,主要种植有晋薯16号、冀张薯12号、青薯9号等鲜食品种,并形成了鲜食专用型脱毒种薯生产、技术指导、推广体系。按照省委提出的“土豆革命”号召,2023年马铃薯水肥一体化面积达到3200亩,目前长势良好,亩产由1500公斤提高到4000公斤,产值增加640万元,真正将“小土豆”做成“大产业”。
道地药材成百姓增收地道品牌
10月19日,赤石桥乡箭杆村外,一片片绿茵茵的党参,就像大地上铺上绿色地毯,一望无际。附近村庄的农民骑着电动车,从四面八方聚集在此,有的挖采党参、有的挑拣、有的装车运往加工车间,进行清洗晾晒,整个场景像一幅丰收的画卷。
“这块是山西林溪种植股份有限公司的优质党参基地,也是箭杆村的风水宝地,不仅解决了村民劳动就业问题,还推动了村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打下良好基础。”省自然资源厅驻箭杆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李兆伟指着党参种植基地说。
“我们中药材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我们的党参,从种植培育、采集、甄选、清洗、晾晒、揉搓、炮制等工艺,都需要人工,我们公司平时用人在600到700人,用工时间从3月份到12月份,带动周边18个村、1250余户脱贫人口参与产业发展,户均增收3500元。”山西林溪种植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孙英豪说。
山西林溪种植股份有限公司是沁源县中药材产业龙头企业,主营项目为中药材种植、中药加工、中药苗圃、产品包装、药食同源产品研发及销售等。目前该公司建成了良种繁育育苗基地、有机旱作大田种植基地、党参仿野生林下种植基地共3万亩,加工晾晒车间3000平方米仓储物流,建成了1000平方米产品仓储车间,建成了200平方米实验室主体,与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山西医科大学及山西农谷中药材研究所合作:注册了“沁参源”“威胜军”两个商标。
“我们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立足沁源资源优势,力争五年内实现林下中药材种植覆盖面积达30余万亩,带动5000余户股民参与经营管理,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经费,持续开发党参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建立中药材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机制,实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着力打造山西省中药材特色品牌企业,以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彰显企业的使命与担当。”山西林溪种植股份有限公司李涛如是说。
今年以来,沁源县依托森林资源优势,按照“药上山、粮归田”的原则,确立林下中药材种植发展思路,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2023年林下种植面积2万亩,累计种植15万亩,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纽带作用,带动合作社、合作联社、家庭农场、专业经济组织等基本生产单元发展,健全群众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形成“小群体、大规模、全覆盖”的组织化体系,真正以组织体系的现代化推动农业发展的现代化,蹚出了一条符合当地特色的中药材林下种植新路子。(何海亮)
原标题:沁源县:特色产业拓宽脱贫群众增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