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初冬时节,沁源县郭道镇闫家庄村家家户户的秋收已接近尾声,接下来他们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将自家堂前的燕窝收拾干净,等待燕子归来。
沁河滥觞,永和兴业,太岳“兰亭”迎燕而居。
“燕景”——依山傍水的闫家庄递出乡村生态名片
“闫家庄村是水库移民新村,在建设规划时充分秉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新村建成后村民们对飞来的燕子十分友善,村里的燕子越来越多,现在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我们与燕子和谐共生。”村党支部书记张东峰自豪地说。
依山傍水的闫家庄村是太岳山腹地的一个小山村。沁源永和水库的建设与开发,使沁河上游山乡巨变。一批“水源村落”应运而生,因水而兴。闫家庄村在“水源村落”的建设中成了小有盛名的“燕子村”和乡村振兴的“明星村”。
自从搬迁到新的村址,村子里每年都会有燕子光顾而且数量逐年增多。老人们都说,“燕迎闫家庄”是村子发展壮大的好兆头。
“燕子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喜欢在安全祥和的地方筑巢。环境的变好,村民的真心保护是吸引飞燕的主要原因。”村支部委员李玉昌说。
村民张栓庆是燕子筑巢最多的一户人家,为了这些小家伙,他可没有少花心思,特别是鸟巢下方悬挂小盒子的设计,不仅避免幼鸟被挤落,还可以将燕子粪便兜在盒子里充当肥料,那些被清扫鸟粪不堪其扰的村民纷纷效仿,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村里评比十星级文明户时,大家都笑着对张栓庆说:“十星级文明户里‘卫生健康星评选’给你真是实至名归。”
到村工作大学生齐欣说,老辈人讲燕子喜欢在祥和的地方筑巢,闫家庄就是这样一个祥和的地方,村民们爱护环境、文明友善,爱燕子、护燕子、画燕子,满村飞舞的燕子、墙头描绘的燕子就是这里生态宜居的生动写照。
“筑巢”——和谐有序的闫家庄发出乡村法治名片
作为新建移民村,闫家庄村从当初依法搬迁到如今依法治理,但凡开展工作必遵守法治化管理,村民邻里团结、村容整洁有序、村情安定祥和,呈现出一幅平安繁荣和谐有序的新农村景象。
党群合力,筑村如巢。党员队伍作“引燕”。以党员“积分制”管理为抓手,固定党员分片包户,负责组织所在片居民开展各项工作,带头完成建村任务。
群众队伍作“群燕”。建立村民议事厅机制,支村两委将人居环境治理、防火防汛、水源地管护等诸多工作直接同群众对接。
规范小微权力清单,闫家庄村按照治理要求,对集体管理事务事项和便民服务举措梳理规范,明确权责,形成清单,支村两委能够“按图索骥”,村民群众能够“呼有所应”。
规范“一约四会”制度,通过“大家事、大家谈”,新制定符合村情实际的村规民约,强化法治作用。
支部委员、老党员李玉昌说,闫家庄人学法守法用法,为保护水源地,党员群众自发建立水源巡护队伍,不仅宣传水源保护法规,还志愿开展水源地巡护。
2023年,闫家庄村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3月以来,党员队伍在开展植树、防火、防汛方面出动人员超过300人次。群众自发建立志愿者巡护队,开展“全民洗街”23次。7月份,在户外日间平均温度高达35度的情况下,巡护队出动12名党员群众队员,完成7轮巡护。
“连心”——“三色”护航的闫家庄塑造乡村清廉名片
张东峰说,他们的村子是由三种颜色组成的,完善“红色”农村治理规范,打造“蓝色”公开广场,畅通“绿色”民主监督渠道,“三色”治理让闫家庄村的人心紧紧连在一起。这就是闫家庄村的文化和灵魂。
完善“红色”农村治理规范,闫家庄村坚持红色党建引领,以高标准的规范管理推进农村工作的“可视可查”。规范组织生活制度,“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得到严格落实。规范党员管理制度,将党员日常参会情况、作用是否发挥等纳入积分管理,实行“周提醒月报告”,对党员行为进行合理约束。2023年,党员会议活动参与率较去年增加50%,在村服务党员比例从30%提高到70%,村内各项工作在党员支持下高质量开展。
打造“蓝色”公开广场。闫家庄村是水库移民新村,在外务工人员多,留守老人多。通过打造“蓝色数字平台”,“村级事务管理平台”把三务公开内容第一时间发布平台,让在外村民都能及时了解村内事务,引导群众了解、配合、支持村庄发展。用“清廉路灯牌”“清廉花草牌”“清廉宣传栏”全方位营造廉政氛围,把清廉文化融入乡风民风,做实廉政教育。
畅通“绿色”民主监督渠道。闫家庄村打造村民议事大厅,制定村民议事机制。通过定期“村民议事”集民智、聚民心,闫家庄村坚持“一事一议”制度,通过筹工筹劳,带动村民参与村庄建设。
党群同心,合力共赢。在去年的“排水渠改造”项目中,干部群众改造水渠时,连带新开垦十余亩良田,在村居民共同承包耕种,打造了充分利用耕地资源的“连心田”。
以清廉促治理,以治理促振兴,闫家庄村下一步将立足民主法治要求,用小微权力清单强化管理,用多形式“三务公开”强化约束,用“村民议事”强化监督,把清廉元素融入阵地建设、乡村治理等各个角落,以建设“三色”清廉村居护航乡村振兴。
“共享”——致富路上的闫家庄打印乡村锦绣名片
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高质量发展,才能走上致富路。
投资客商都志源说:“我走过很多地方,但一眼相中的还是闫家庄,这里环境优越、民风淳朴。我去年投资种植了400亩锦绣海棠,今年又投资建设了锦绣庄园,明年海棠就要挂果,庄园民宿也要开门营业,相信闫家庄村一定会有锦绣未来。”
村子如燕,勤劳发展。闫家庄村发展有力,结合村情特点,村党支部多方沟通,同荣威盛农业开发公司合作建设了500亩中药材基地,在此基础上又建成了闫家庄村芦笋种植基地。今年,为增加产量,村里更是动脑筋将芦笋和西葫芦套种增收,目前种植面积已经达到80亩,累计带动20余户农户增收。
去年,闫家庄村积极对接市场,建成40亩锦绣海棠果林试验田,同永和村、向阳村连片打造400亩锦绣海棠果种植基地,还同步建设闫家庄村锦绣庄园,开发果园采摘、主题民宿,进一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
谈到闫家庄今后的发展,沁源县郭道镇党委书记渠恺洲介绍说,闫家庄村不仅是全县乡村振兴的“明星村”,而且依托良好生态,由闫家庄、永和村、向阳村所组成的“美丽水源地”已成为沁源县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正在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漫步于山水秀美的闫家庄村,村民房前屋后种植“小菜园、小竹园”,街道两旁种植“小果园、小花园”,以及由“燕子”文化、“三色”文化构成的独有的乡土图景,不由得让人浮现出一幅现代“兰亭”的美景。走在共同富裕大道上的闫家庄村必定前程似锦。(张振龙、田彦君、刘俭)
原标题:一个移民新村,打出四张高质量发展“名片”,走出一条兴村富民之路——乡风文明景更美 燕子筑巢好人家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初冬时节,沁源县郭道镇闫家庄村家家户户的秋收已接近尾声,接下来他们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将自家堂前的燕窝收拾干净,等待燕子归来。
沁河滥觞,永和兴业,太岳“兰亭”迎燕而居。
“燕景”——依山傍水的闫家庄递出乡村生态名片
“闫家庄村是水库移民新村,在建设规划时充分秉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新村建成后村民们对飞来的燕子十分友善,村里的燕子越来越多,现在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我们与燕子和谐共生。”村党支部书记张东峰自豪地说。
依山傍水的闫家庄村是太岳山腹地的一个小山村。沁源永和水库的建设与开发,使沁河上游山乡巨变。一批“水源村落”应运而生,因水而兴。闫家庄村在“水源村落”的建设中成了小有盛名的“燕子村”和乡村振兴的“明星村”。
自从搬迁到新的村址,村子里每年都会有燕子光顾而且数量逐年增多。老人们都说,“燕迎闫家庄”是村子发展壮大的好兆头。
“燕子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喜欢在安全祥和的地方筑巢。环境的变好,村民的真心保护是吸引飞燕的主要原因。”村支部委员李玉昌说。
村民张栓庆是燕子筑巢最多的一户人家,为了这些小家伙,他可没有少花心思,特别是鸟巢下方悬挂小盒子的设计,不仅避免幼鸟被挤落,还可以将燕子粪便兜在盒子里充当肥料,那些被清扫鸟粪不堪其扰的村民纷纷效仿,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村里评比十星级文明户时,大家都笑着对张栓庆说:“十星级文明户里‘卫生健康星评选’给你真是实至名归。”
到村工作大学生齐欣说,老辈人讲燕子喜欢在祥和的地方筑巢,闫家庄就是这样一个祥和的地方,村民们爱护环境、文明友善,爱燕子、护燕子、画燕子,满村飞舞的燕子、墙头描绘的燕子就是这里生态宜居的生动写照。
“筑巢”——和谐有序的闫家庄发出乡村法治名片
作为新建移民村,闫家庄村从当初依法搬迁到如今依法治理,但凡开展工作必遵守法治化管理,村民邻里团结、村容整洁有序、村情安定祥和,呈现出一幅平安繁荣和谐有序的新农村景象。
党群合力,筑村如巢。党员队伍作“引燕”。以党员“积分制”管理为抓手,固定党员分片包户,负责组织所在片居民开展各项工作,带头完成建村任务。
群众队伍作“群燕”。建立村民议事厅机制,支村两委将人居环境治理、防火防汛、水源地管护等诸多工作直接同群众对接。
规范小微权力清单,闫家庄村按照治理要求,对集体管理事务事项和便民服务举措梳理规范,明确权责,形成清单,支村两委能够“按图索骥”,村民群众能够“呼有所应”。
规范“一约四会”制度,通过“大家事、大家谈”,新制定符合村情实际的村规民约,强化法治作用。
支部委员、老党员李玉昌说,闫家庄人学法守法用法,为保护水源地,党员群众自发建立水源巡护队伍,不仅宣传水源保护法规,还志愿开展水源地巡护。
2023年,闫家庄村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3月以来,党员队伍在开展植树、防火、防汛方面出动人员超过300人次。群众自发建立志愿者巡护队,开展“全民洗街”23次。7月份,在户外日间平均温度高达35度的情况下,巡护队出动12名党员群众队员,完成7轮巡护。
“连心”——“三色”护航的闫家庄塑造乡村清廉名片
张东峰说,他们的村子是由三种颜色组成的,完善“红色”农村治理规范,打造“蓝色”公开广场,畅通“绿色”民主监督渠道,“三色”治理让闫家庄村的人心紧紧连在一起。这就是闫家庄村的文化和灵魂。
完善“红色”农村治理规范,闫家庄村坚持红色党建引领,以高标准的规范管理推进农村工作的“可视可查”。规范组织生活制度,“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得到严格落实。规范党员管理制度,将党员日常参会情况、作用是否发挥等纳入积分管理,实行“周提醒月报告”,对党员行为进行合理约束。2023年,党员会议活动参与率较去年增加50%,在村服务党员比例从30%提高到70%,村内各项工作在党员支持下高质量开展。
打造“蓝色”公开广场。闫家庄村是水库移民新村,在外务工人员多,留守老人多。通过打造“蓝色数字平台”,“村级事务管理平台”把三务公开内容第一时间发布平台,让在外村民都能及时了解村内事务,引导群众了解、配合、支持村庄发展。用“清廉路灯牌”“清廉花草牌”“清廉宣传栏”全方位营造廉政氛围,把清廉文化融入乡风民风,做实廉政教育。
畅通“绿色”民主监督渠道。闫家庄村打造村民议事大厅,制定村民议事机制。通过定期“村民议事”集民智、聚民心,闫家庄村坚持“一事一议”制度,通过筹工筹劳,带动村民参与村庄建设。
党群同心,合力共赢。在去年的“排水渠改造”项目中,干部群众改造水渠时,连带新开垦十余亩良田,在村居民共同承包耕种,打造了充分利用耕地资源的“连心田”。
以清廉促治理,以治理促振兴,闫家庄村下一步将立足民主法治要求,用小微权力清单强化管理,用多形式“三务公开”强化约束,用“村民议事”强化监督,把清廉元素融入阵地建设、乡村治理等各个角落,以建设“三色”清廉村居护航乡村振兴。
“共享”——致富路上的闫家庄打印乡村锦绣名片
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高质量发展,才能走上致富路。
投资客商都志源说:“我走过很多地方,但一眼相中的还是闫家庄,这里环境优越、民风淳朴。我去年投资种植了400亩锦绣海棠,今年又投资建设了锦绣庄园,明年海棠就要挂果,庄园民宿也要开门营业,相信闫家庄村一定会有锦绣未来。”
村子如燕,勤劳发展。闫家庄村发展有力,结合村情特点,村党支部多方沟通,同荣威盛农业开发公司合作建设了500亩中药材基地,在此基础上又建成了闫家庄村芦笋种植基地。今年,为增加产量,村里更是动脑筋将芦笋和西葫芦套种增收,目前种植面积已经达到80亩,累计带动20余户农户增收。
去年,闫家庄村积极对接市场,建成40亩锦绣海棠果林试验田,同永和村、向阳村连片打造400亩锦绣海棠果种植基地,还同步建设闫家庄村锦绣庄园,开发果园采摘、主题民宿,进一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
谈到闫家庄今后的发展,沁源县郭道镇党委书记渠恺洲介绍说,闫家庄村不仅是全县乡村振兴的“明星村”,而且依托良好生态,由闫家庄、永和村、向阳村所组成的“美丽水源地”已成为沁源县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正在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漫步于山水秀美的闫家庄村,村民房前屋后种植“小菜园、小竹园”,街道两旁种植“小果园、小花园”,以及由“燕子”文化、“三色”文化构成的独有的乡土图景,不由得让人浮现出一幅现代“兰亭”的美景。走在共同富裕大道上的闫家庄村必定前程似锦。(张振龙、田彦君、刘俭)
原标题:一个移民新村,打出四张高质量发展“名片”,走出一条兴村富民之路——乡风文明景更美 燕子筑巢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