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鼓书焕发时代活力
发布时间: 2023-10-17   |  来源: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分享到:

非物质文化遗产,浓缩了一方水土文化,映照着一代代人的家乡记忆。2023年,潞城鼓书入选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关于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名单。潞城鼓书起源于乾隆时期,从古至今,代代相传,如今已传承到了第六代。尽管岁月更替,但一代代传承人初心不改,用满腔的曲艺情怀,牢牢守护着潞城鼓书这块文艺瑰宝。

图为:精彩的潞城鼓书表演

“历代人文斗武争,伤亡者好汉英雄。行邪事失败注定,主正义皆有后成……”在潞城区水系公园,潞城鼓书第五代传承人李冬芝正带着她的徒弟练习鼓书小段,阵阵悠扬的鼓书声吸引来不少市民驻足欣赏。出现在乾隆年间的潞城鼓书,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至今仍活跃在潞城人的生活中。

潞城鼓书是潞城传统说唱艺术,曲调优美、节奏明快,以潞城本土方言作词、为调,富有乡土气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潞城民间婚丧、嫁娶、圆羊、盖房等民俗场所,都会有潞城鼓书艺人的身影。

李冬芝、苗昌木夫妇是潞城家喻户晓的鼓书艺人,在他们心里,潞城鼓书就像日常生活一样,承接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把诙谐幽默、充满本地气息的潞城鼓书唱得深入人心。

那么他们是如何和鼓书结缘的呢?“1980年至2000年间,当时的潞城曲艺队无论在本地还是周边地区演出,都会吸引很多观众,现场座无虚席。那会儿,观众席第一排的人都拿着录音机,要把我们唱的音都录下来,现场听不够,回去还要慢慢品味。”李冬芝告诉记者。

在李冬芝家中,收藏着很多下乡演出的照片,一张张黑白照片,记录着潞城鼓书艺人的演出足迹,也记录着李冬芝青春时期对文艺的爱好与执着。李冬芝说道,“我从小就爱好文艺,每天都喜欢唱唱歌、练练嗓子。1974年,潞城县文化馆曲艺队招生,我就报名了,一直考了三遍才被录取。我至今仍记得参加考试时唱的豫剧: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婉转的歌声恍然再现了李冬芝年少纯真的脸庞,“我很珍惜进入曲艺队学习演出的机会,这么多年来,我身边很多同事都转到其他行业了,但我一直在坚持表演潞城鼓书。”从艺近50年,李冬芝继承发展了潞城鼓书中的小垛板板腔,由最初的无配乐演唱发展为配乐演唱,创新了潞城鼓书的表演形式,至今仍活跃在潞城大大小小的舞台上。

岁月带走了李冬芝的青春与容颜,并没有抹去她对传承潞城鼓书的信念。李冬芝的爱人苗昌木是潞城鼓书第四代传承人,两人因潞城鼓书结缘。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潞城鼓书艺人多为盲人,他们学艺多为求生,苗昌木也是其中之一。几十年来,他改编了多个传统鼓书剧目,都被李冬芝精心收藏着,每一个唱段都熟记在心,“正月正大闹花灯无心瞅,二月二龙抬头你不回头……”苗昌木创作的潞城鼓书融合了潞城劲儿、潞城味儿和潞城趣儿,一本本手写的剧目稿件,在经过岁月的洗礼后愈显珍贵。时代更替,苗昌木的创作并没有停止,他将更多新时代故事融合到潞城鼓书剧目中,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演绎。李冬芝执笔、苗昌木念词,一段新的潞城鼓书唱段跃然纸上:发现邪教搞活动,快向公安来举报;听党话跟党走,科技强国最重要;山河壮丽民安好,伟大祖国更富饶。

如今,很多潞城鼓书艺人因年事已高退出舞台,而年轻一代想学习的人少之又少,观众也在逐渐流失,潞城鼓书如何传承下去成为苗昌木与李冬芝的“心事”。“这张照片是1992年拍摄的,从照片上可以看到,当时我和苗老师招收了三十多个徒弟。但是在2000年以后就没有多少人学习潞城鼓书了,演出的机会也少了。那时候,我心情有些低落,但我从没放弃。之后,我们还陆续招收了六七位盲人徒弟学习潞城鼓书,我每天给他们做饭,苗老师手把手教他们学琴、说小段。”李冬芝说。

静待花开终有时。今年,苗昌木和李冬芝夫妇喜收三名徒弟,赵瑞、张良臣、路昕浩正式成为潞城鼓书第六代传承人。年轻一代的加入,让他们又看到了传承潞城鼓书的希望。“回想到他们三人拜师的场面,我就想掉眼泪,我真的非常感动,他们三个人,有‘80后’‘90后’还有‘00后’,三个人都有演艺经历,能力素质都非常强,能够培养这三位徒弟传承潞城鼓书,我们非常放心。”李冬芝说。

三代传承人,三段求艺路。潞城鼓书第六代传承人中,年龄最小的路昕浩今年刚刚21岁,他从小学开始接触传统曲艺,经常参加文艺演出活动,因此结识了李冬芝,爱上了潞城鼓书。路昕浩说,“跟李老师熟识后,我们常常谈论潞城鼓书传承面临的问题,看到潞城鼓书快要失传的困境,我就询问李老师我可不可以学习,李老师特别欢迎。”李冬芝回忆,“我教给昕浩的头一段潞城鼓书就是《大闹菜京城》,他非常努力,一个多星期就把唱词背下来了。在学艺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他的赤诚之心,我也想把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他们,让潞城鼓书再开新‘花’。”

传承一门艺术,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很难坚持。在潞城鼓书第六代传承人的身上,可以看到新一代传承人的赤诚、热爱、责任与担当,也感受到了他们为潞城鼓书带来的青春活力。路昕浩说,“我从小就非常喜欢咱们的传统艺术,爱看戏、爱听鼓书,用咱们潞城话讲就是‘好瞧家’。无论风吹日晒,是哪里有戏哪里钻,只要在戏台子下面,就能够让自己开心起来,身为潞城鼓书的传承人,我会一直探索、坚持下去,把潞城鼓书发扬光大。”

曲随时代,艺为人民。潞城鼓书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的学艺之路不尽相同,但他们都为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潞城鼓书注入了时代力量,让潞城鼓书焕发时代新风貌。(郝海霞)

原标题:【传承非遗 坚守文化】鼓书“新”声 代代相传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长治非遗:壶关评书
· 长治非遗:刮街
· 干板秧歌:渐行渐远的原生态民间艺术
· 省级非遗项目:潞城安陵寺祈福佛乐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非遗
潞城鼓书焕发时代活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浓缩了一方水土文化,映照着一代代人的家乡记忆。2023年,潞城鼓书入选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关于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名单。潞城鼓书起源于乾隆时期,从古至今,代代相传,如今已传承到了第六代。尽管岁月更替,但一代代传承人初心不改,用满腔的曲艺情怀,牢牢守护着潞城鼓书这块文艺瑰宝。

图为:精彩的潞城鼓书表演

“历代人文斗武争,伤亡者好汉英雄。行邪事失败注定,主正义皆有后成……”在潞城区水系公园,潞城鼓书第五代传承人李冬芝正带着她的徒弟练习鼓书小段,阵阵悠扬的鼓书声吸引来不少市民驻足欣赏。出现在乾隆年间的潞城鼓书,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至今仍活跃在潞城人的生活中。

潞城鼓书是潞城传统说唱艺术,曲调优美、节奏明快,以潞城本土方言作词、为调,富有乡土气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潞城民间婚丧、嫁娶、圆羊、盖房等民俗场所,都会有潞城鼓书艺人的身影。

李冬芝、苗昌木夫妇是潞城家喻户晓的鼓书艺人,在他们心里,潞城鼓书就像日常生活一样,承接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把诙谐幽默、充满本地气息的潞城鼓书唱得深入人心。

那么他们是如何和鼓书结缘的呢?“1980年至2000年间,当时的潞城曲艺队无论在本地还是周边地区演出,都会吸引很多观众,现场座无虚席。那会儿,观众席第一排的人都拿着录音机,要把我们唱的音都录下来,现场听不够,回去还要慢慢品味。”李冬芝告诉记者。

在李冬芝家中,收藏着很多下乡演出的照片,一张张黑白照片,记录着潞城鼓书艺人的演出足迹,也记录着李冬芝青春时期对文艺的爱好与执着。李冬芝说道,“我从小就爱好文艺,每天都喜欢唱唱歌、练练嗓子。1974年,潞城县文化馆曲艺队招生,我就报名了,一直考了三遍才被录取。我至今仍记得参加考试时唱的豫剧: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婉转的歌声恍然再现了李冬芝年少纯真的脸庞,“我很珍惜进入曲艺队学习演出的机会,这么多年来,我身边很多同事都转到其他行业了,但我一直在坚持表演潞城鼓书。”从艺近50年,李冬芝继承发展了潞城鼓书中的小垛板板腔,由最初的无配乐演唱发展为配乐演唱,创新了潞城鼓书的表演形式,至今仍活跃在潞城大大小小的舞台上。

岁月带走了李冬芝的青春与容颜,并没有抹去她对传承潞城鼓书的信念。李冬芝的爱人苗昌木是潞城鼓书第四代传承人,两人因潞城鼓书结缘。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潞城鼓书艺人多为盲人,他们学艺多为求生,苗昌木也是其中之一。几十年来,他改编了多个传统鼓书剧目,都被李冬芝精心收藏着,每一个唱段都熟记在心,“正月正大闹花灯无心瞅,二月二龙抬头你不回头……”苗昌木创作的潞城鼓书融合了潞城劲儿、潞城味儿和潞城趣儿,一本本手写的剧目稿件,在经过岁月的洗礼后愈显珍贵。时代更替,苗昌木的创作并没有停止,他将更多新时代故事融合到潞城鼓书剧目中,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演绎。李冬芝执笔、苗昌木念词,一段新的潞城鼓书唱段跃然纸上:发现邪教搞活动,快向公安来举报;听党话跟党走,科技强国最重要;山河壮丽民安好,伟大祖国更富饶。

如今,很多潞城鼓书艺人因年事已高退出舞台,而年轻一代想学习的人少之又少,观众也在逐渐流失,潞城鼓书如何传承下去成为苗昌木与李冬芝的“心事”。“这张照片是1992年拍摄的,从照片上可以看到,当时我和苗老师招收了三十多个徒弟。但是在2000年以后就没有多少人学习潞城鼓书了,演出的机会也少了。那时候,我心情有些低落,但我从没放弃。之后,我们还陆续招收了六七位盲人徒弟学习潞城鼓书,我每天给他们做饭,苗老师手把手教他们学琴、说小段。”李冬芝说。

静待花开终有时。今年,苗昌木和李冬芝夫妇喜收三名徒弟,赵瑞、张良臣、路昕浩正式成为潞城鼓书第六代传承人。年轻一代的加入,让他们又看到了传承潞城鼓书的希望。“回想到他们三人拜师的场面,我就想掉眼泪,我真的非常感动,他们三个人,有‘80后’‘90后’还有‘00后’,三个人都有演艺经历,能力素质都非常强,能够培养这三位徒弟传承潞城鼓书,我们非常放心。”李冬芝说。

三代传承人,三段求艺路。潞城鼓书第六代传承人中,年龄最小的路昕浩今年刚刚21岁,他从小学开始接触传统曲艺,经常参加文艺演出活动,因此结识了李冬芝,爱上了潞城鼓书。路昕浩说,“跟李老师熟识后,我们常常谈论潞城鼓书传承面临的问题,看到潞城鼓书快要失传的困境,我就询问李老师我可不可以学习,李老师特别欢迎。”李冬芝回忆,“我教给昕浩的头一段潞城鼓书就是《大闹菜京城》,他非常努力,一个多星期就把唱词背下来了。在学艺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他的赤诚之心,我也想把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他们,让潞城鼓书再开新‘花’。”

传承一门艺术,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很难坚持。在潞城鼓书第六代传承人的身上,可以看到新一代传承人的赤诚、热爱、责任与担当,也感受到了他们为潞城鼓书带来的青春活力。路昕浩说,“我从小就非常喜欢咱们的传统艺术,爱看戏、爱听鼓书,用咱们潞城话讲就是‘好瞧家’。无论风吹日晒,是哪里有戏哪里钻,只要在戏台子下面,就能够让自己开心起来,身为潞城鼓书的传承人,我会一直探索、坚持下去,把潞城鼓书发扬光大。”

曲随时代,艺为人民。潞城鼓书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的学艺之路不尽相同,但他们都为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潞城鼓书注入了时代力量,让潞城鼓书焕发时代新风貌。(郝海霞)

原标题:【传承非遗 坚守文化】鼓书“新”声 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