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沁源东门
发布时间: 2023-10-03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对于一般的旧县城(有高高的城墙)来说,都会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四座城门,但是,沁源的旧县城是依托西面的州西岭而建设的,所以就没有设置西门,只留有东门、南门和北门。2001年,县里在命名刚建成的“五纵十横”主街道时,就把旧城东门正对的街道命名为东门街,北门门口原名紫金街的街道命名为北门街,但是,没有几个人知道,沁源还有一个东门。

它在哪里呢?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我竟然发现了这个秘密。

缘起

那天,官滩乡争胜村的根雕非遗传承人任守龙和我说,他们那里有一个现象,就是好几个村都有和各家各户的街门洞一样的杠(gà或gàng)楼,从紫红、争胜、崖头、活凤,一直到吉庆村东部伏牛山上的林场管护站跟前,就先后有五座杠楼,而且从林场管护站往东走不远,就能望到沁县城。他觉得,这种现象肯定和古时候的道路有关。

于是,我们约定了日子,专门去了一次,竟然有了意外的发现。那天同行的还有同样喜欢根雕、现在专门做花店生意的郭道镇梭村的孟志川。

图为:活凤村新修杠楼

我们首先爬上了争胜村西不太高的一座山上,那里的杠楼是石头圈的,新奇的是,在杠楼的西边专门垒了一个照壁样的东西,而且在半腰上似乎有泥巴涂抹或装饰的痕迹。据任守龙说,这个照壁正对的是一座坟,坟是一家有钱人的,可能是出于风水讲究而修的。在村东高阜处有一座介神庙,两进院,院南据说为戏台,戏台下圈有三眼窑洞。任守龙说,早些年听老人们说,这个庙院是供往来祈雨的人歇脚用的。可惜的是,院内只看到几块柱础石,而且石窑内圈的是几头牲畜,真是物是人非,今夕何夕!

在崖头村东,也有一座杠楼,向沁县方向的右前面有一株古树,左面是一道石崖,崖顶上有石头块垒的高高的院墙。院子并不太大,长约20米,宽约10米左右,院内垫土,院门在东南角,而且有比较讲究的小门楼,看起来快要塌毁。村支书说,这应该是以前村里人练武护村的场所。在这院墙西面不远处有一座介神庙,庙院内杂草丛生。南面有一块石碑,由于石质较差,字迹漫漶不好辨认,我们只能拍了几张照片。回来仔细辨认才知道,这碑刻于乾隆三十四年。

在活凤村西,有一座在原址复建的二层杠楼,一层是石头垒圈的杠楼,二层是东西通透的木门楼。据村里主持工作的卫主任介绍说,杠楼往东正对的是一条古街,现命名为古道。在杠楼西北面的山坳里,旧有一座介神庙,在西南角约一里的地方有一座西神庙。

图为:伏牛山上的杠楼

在吉庆村东十多里的伏牛山上,我们惊奇地发现,这里的杠楼是最精致的,不论是杠洞,还是东西两面的门脸,都是用凿有细致斜纹的石条砌筑的,门脸应该是连接在两山之间,长约30米,高约4米,杠门洞长约10米,据同行的吉庆村支书介绍,门洞顶上,向东有一个张着嘴的貔貅头,向西有个尾巴,因为貔貅是“只进不出”,有传说对沁县不利,于是据说有沁县人就偷偷地把那个头打坏了。

在杠楼上面,我们发现了一座更大的建筑。院子有10亩大,院基的石条基础和杠门脸、门洞的石条一样,都很精致,高约2米以上,院门口的台阶也是一样的石阶梯,阶梯南面正对的是一片开阔的平地,那就是杠门洞的顶上,其边缘整齐地种着两排松树。在石阶的左右两侧各立着一个高约半米、雕有一对石鼓和花纹的石墩。一看就知道,这肯定不是一般的院落。果然,院内有三排房子,大多是青砖修成的,大约是近五六十年建成的。但是,在最后一排的东面,有三间比较古朴的建筑,门脑上有一块匾,上面写着“敕封护国显济王”,原来这是皇家安排修建的。庙内各色锦旗挂满墙上,说明这里的香火是比较旺盛的。老支书说,这是西神庙,是供奉晋国大将先轸的。

回来的路上,我们又路过紫红村的杠楼,那是一座不太显眼的街巷建筑,不仅窄狭,而且单薄,在全村移民搬迁后的今天,更显得孤寂和冷清。只不过,和那几座不一样的是,它是南北走向,与道路的大方向一致的。

图为:《山西通志》记载的沁源龙泉神庙

探寻

对于这样的一座敕封寺院,一定有不一样的地方,于是,回家后,我立即查找相关资料。在《沁州志》上查到了龙泉神庙的信息,其中在康熙版《沁州志》卷一记有:

伏牛山龙泉庙,在牛山上,明万历十五年重修,有碑记,见《艺文》。附记有:明嘉靖丙辰,特遣户部侍郞邹守愚致祭。有云祭告之遣,上出帝衷,愿独以守愚能敬恭祷神者也。亟宠兹行,道远心勤,礼虔志洁云云。附载于此。

卷八则先后记载有元代司业岳至《修伏牛山庙碑记》、明代杨可大《伏牛山龙泉庙记》、清代汪宗鲁《重修伏牛山神庙碑记》等三篇,分别记录了三次重修时的经过,其中汪宗鲁《重修伏牛山神庙碑记》全文如下:

余以丁未岁孟夏抵沁。甫入境,见州治之西一山绵亘数十里。……始知山名伏牛,上有嘉泽显济王庙,载在祀典。是岁孟冬朔日,余始斋沐往瞻。……夫神血食兹土,灵佑昭昭不爽,余则安敢贪为功。第庙宇久敝,无以妥神,厪余怀者久矣。今显应若此,修葺讵……

另外,在乾隆版《沁州志》卷二记载:

龙泉神庙,即嘉泽显济王庙也。在伏牛山上。俗称西神庙。创建代年不可考。庙有龙泉。宋元丰六年(1083),赐庙额曰“灵显”,后加侯,寻封公。政和中,锡王号诰云,神显于天圣间。历宋、金、元相继修葺。(庙貌)初绘神于壁。至正三年(1343),州人景琳暨子资荐倡捐塑像。明洪武三年(1370),定号伏牛山龙泉之神,载在祀典。嘉靖三十五年(1556),遣户部侍郎邹守愚诣山致祭。万历十二年(1584),知州刘宗禹益扩庙制而更新之。十四五年(1586、1587),知州张嘉绩续修。国朝以来,间数岁,近山七村士民,缮治增建惟谨。每岁三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知州率属致祭。三月十五日,城市乡村绅士军民人等及沁、武二邑、襄垣、屯留、近沁诸村聚,各瓣香诣山致祭。其他献新祈报以事奔走者,时日不一,不能悉载。

所有这些都记载着一个事实,那就是,这座伏牛山龙泉神庙都是在时任沁州府知府刘宗禹、张嘉绩的倡导下重修的,而且,“至正三年(1343),州人景琳暨子资荐倡捐塑像”。

图为:争胜村旧杠楼

但是,我在康熙版《沁州志》祠庙条目之“沁源县”里,惊奇地发现有如下记载:

龙泉神庙,在县东门外。即伏牛山神。岁以十月朔日致祭。

笔者本来以为,这只是一条孤证,因为,在四本旧版《沁源县志》里并没有相关记载,但是,后来在康熙版《山西通志》(刘梅、穆尔赛编著)祠祀条目“沁源县”中,同样发现了龙泉神庙的踪影,而且信息更多一些:

龙泉神庙,在县东门外,宋元丰封嘉泽显济王。明洪武七年改封伏牛山龙泉之神。即伏牛山神。岁以十月朔日致祭。见一统志。(韩晓辉)

原标题:沁源东门在哪里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长子县上霍村:上党梆子“三义班”的诞生地
· 明嘉靖《山西通志》中的武乡
· 探访:发鸠山古代遗址——吴王寨
· 典籍里的微子与潞城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地名
“寻找”沁源东门

对于一般的旧县城(有高高的城墙)来说,都会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四座城门,但是,沁源的旧县城是依托西面的州西岭而建设的,所以就没有设置西门,只留有东门、南门和北门。2001年,县里在命名刚建成的“五纵十横”主街道时,就把旧城东门正对的街道命名为东门街,北门门口原名紫金街的街道命名为北门街,但是,没有几个人知道,沁源还有一个东门。

它在哪里呢?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我竟然发现了这个秘密。

缘起

那天,官滩乡争胜村的根雕非遗传承人任守龙和我说,他们那里有一个现象,就是好几个村都有和各家各户的街门洞一样的杠(gà或gàng)楼,从紫红、争胜、崖头、活凤,一直到吉庆村东部伏牛山上的林场管护站跟前,就先后有五座杠楼,而且从林场管护站往东走不远,就能望到沁县城。他觉得,这种现象肯定和古时候的道路有关。

于是,我们约定了日子,专门去了一次,竟然有了意外的发现。那天同行的还有同样喜欢根雕、现在专门做花店生意的郭道镇梭村的孟志川。

图为:活凤村新修杠楼

我们首先爬上了争胜村西不太高的一座山上,那里的杠楼是石头圈的,新奇的是,在杠楼的西边专门垒了一个照壁样的东西,而且在半腰上似乎有泥巴涂抹或装饰的痕迹。据任守龙说,这个照壁正对的是一座坟,坟是一家有钱人的,可能是出于风水讲究而修的。在村东高阜处有一座介神庙,两进院,院南据说为戏台,戏台下圈有三眼窑洞。任守龙说,早些年听老人们说,这个庙院是供往来祈雨的人歇脚用的。可惜的是,院内只看到几块柱础石,而且石窑内圈的是几头牲畜,真是物是人非,今夕何夕!

在崖头村东,也有一座杠楼,向沁县方向的右前面有一株古树,左面是一道石崖,崖顶上有石头块垒的高高的院墙。院子并不太大,长约20米,宽约10米左右,院内垫土,院门在东南角,而且有比较讲究的小门楼,看起来快要塌毁。村支书说,这应该是以前村里人练武护村的场所。在这院墙西面不远处有一座介神庙,庙院内杂草丛生。南面有一块石碑,由于石质较差,字迹漫漶不好辨认,我们只能拍了几张照片。回来仔细辨认才知道,这碑刻于乾隆三十四年。

在活凤村西,有一座在原址复建的二层杠楼,一层是石头垒圈的杠楼,二层是东西通透的木门楼。据村里主持工作的卫主任介绍说,杠楼往东正对的是一条古街,现命名为古道。在杠楼西北面的山坳里,旧有一座介神庙,在西南角约一里的地方有一座西神庙。

图为:伏牛山上的杠楼

在吉庆村东十多里的伏牛山上,我们惊奇地发现,这里的杠楼是最精致的,不论是杠洞,还是东西两面的门脸,都是用凿有细致斜纹的石条砌筑的,门脸应该是连接在两山之间,长约30米,高约4米,杠门洞长约10米,据同行的吉庆村支书介绍,门洞顶上,向东有一个张着嘴的貔貅头,向西有个尾巴,因为貔貅是“只进不出”,有传说对沁县不利,于是据说有沁县人就偷偷地把那个头打坏了。

在杠楼上面,我们发现了一座更大的建筑。院子有10亩大,院基的石条基础和杠门脸、门洞的石条一样,都很精致,高约2米以上,院门口的台阶也是一样的石阶梯,阶梯南面正对的是一片开阔的平地,那就是杠门洞的顶上,其边缘整齐地种着两排松树。在石阶的左右两侧各立着一个高约半米、雕有一对石鼓和花纹的石墩。一看就知道,这肯定不是一般的院落。果然,院内有三排房子,大多是青砖修成的,大约是近五六十年建成的。但是,在最后一排的东面,有三间比较古朴的建筑,门脑上有一块匾,上面写着“敕封护国显济王”,原来这是皇家安排修建的。庙内各色锦旗挂满墙上,说明这里的香火是比较旺盛的。老支书说,这是西神庙,是供奉晋国大将先轸的。

回来的路上,我们又路过紫红村的杠楼,那是一座不太显眼的街巷建筑,不仅窄狭,而且单薄,在全村移民搬迁后的今天,更显得孤寂和冷清。只不过,和那几座不一样的是,它是南北走向,与道路的大方向一致的。

图为:《山西通志》记载的沁源龙泉神庙

探寻

对于这样的一座敕封寺院,一定有不一样的地方,于是,回家后,我立即查找相关资料。在《沁州志》上查到了龙泉神庙的信息,其中在康熙版《沁州志》卷一记有:

伏牛山龙泉庙,在牛山上,明万历十五年重修,有碑记,见《艺文》。附记有:明嘉靖丙辰,特遣户部侍郞邹守愚致祭。有云祭告之遣,上出帝衷,愿独以守愚能敬恭祷神者也。亟宠兹行,道远心勤,礼虔志洁云云。附载于此。

卷八则先后记载有元代司业岳至《修伏牛山庙碑记》、明代杨可大《伏牛山龙泉庙记》、清代汪宗鲁《重修伏牛山神庙碑记》等三篇,分别记录了三次重修时的经过,其中汪宗鲁《重修伏牛山神庙碑记》全文如下:

余以丁未岁孟夏抵沁。甫入境,见州治之西一山绵亘数十里。……始知山名伏牛,上有嘉泽显济王庙,载在祀典。是岁孟冬朔日,余始斋沐往瞻。……夫神血食兹土,灵佑昭昭不爽,余则安敢贪为功。第庙宇久敝,无以妥神,厪余怀者久矣。今显应若此,修葺讵……

另外,在乾隆版《沁州志》卷二记载:

龙泉神庙,即嘉泽显济王庙也。在伏牛山上。俗称西神庙。创建代年不可考。庙有龙泉。宋元丰六年(1083),赐庙额曰“灵显”,后加侯,寻封公。政和中,锡王号诰云,神显于天圣间。历宋、金、元相继修葺。(庙貌)初绘神于壁。至正三年(1343),州人景琳暨子资荐倡捐塑像。明洪武三年(1370),定号伏牛山龙泉之神,载在祀典。嘉靖三十五年(1556),遣户部侍郎邹守愚诣山致祭。万历十二年(1584),知州刘宗禹益扩庙制而更新之。十四五年(1586、1587),知州张嘉绩续修。国朝以来,间数岁,近山七村士民,缮治增建惟谨。每岁三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知州率属致祭。三月十五日,城市乡村绅士军民人等及沁、武二邑、襄垣、屯留、近沁诸村聚,各瓣香诣山致祭。其他献新祈报以事奔走者,时日不一,不能悉载。

所有这些都记载着一个事实,那就是,这座伏牛山龙泉神庙都是在时任沁州府知府刘宗禹、张嘉绩的倡导下重修的,而且,“至正三年(1343),州人景琳暨子资荐倡捐塑像”。

图为:争胜村旧杠楼

但是,我在康熙版《沁州志》祠庙条目之“沁源县”里,惊奇地发现有如下记载:

龙泉神庙,在县东门外。即伏牛山神。岁以十月朔日致祭。

笔者本来以为,这只是一条孤证,因为,在四本旧版《沁源县志》里并没有相关记载,但是,后来在康熙版《山西通志》(刘梅、穆尔赛编著)祠祀条目“沁源县”中,同样发现了龙泉神庙的踪影,而且信息更多一些:

龙泉神庙,在县东门外,宋元丰封嘉泽显济王。明洪武七年改封伏牛山龙泉之神。即伏牛山神。岁以十月朔日致祭。见一统志。(韩晓辉)

原标题:沁源东门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