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官军村:太岳山上的“抗日模范村”
发布时间: 2023-09-14   |  来源: 长治日报
 
分享到:

巍巍太岳山,汤汤沁河水,孕育了沁源这片红色热土。

在沁源县城北15公里处的“二沁”大道上,坐落着一个小山村——交口乡官军村。相传,明朝永乐年间,皇帝派成总兵到此剿匪。匪患剿除后,成总兵所率部队解甲归田,安居于此。因官家军队驻扎,“官军”村名由此而来。

官军,这个依山傍水、清秀怡人的小山村,不是一个普通的村落。“沁源围困战”时期,官军村民兵在敌人唯一的交通线——“二沁”大道上,广泛开展游击战、麻雀战、地雷战、夜袭战、冰坡战,与敌作战数百次,奇袭敌人过往汽车和骡马运输队,导致敌人每次通行必有伤亡,死死卡住了驻沁日军的供给运输线,成为敌人交通线上的“拦路虎”。

1945年,太岳行署召开群英大会,官军村被授予“抗日模范村”光荣称号。

在夏菊黄满地香的季节,记者踏访这片红色热土,深切感受“抗日模范村”的含义和“可歌可泣”四个字的分量。

图为:沁源县交口乡官军村一角

官军村英雄辈出

苍山巍巍,沁水泱泱。

山间水旁,官军村西,“抗日模范村”革命纪念园分外肃穆。

灰瓦、绿植、白墙,“抗日模范村”——官军几个大字鲜红耀眼。革命纪念园历经多次修缮,扩建而成。每逢春节、清明节、“七一”等节假日,村里的乡亲们都会来革命纪念园瞻仰。按乡亲们的话说,这里纪念的是家乡的英雄,更是自己的祖辈。

顺着抗日纪念墙缓缓前行,官军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胡庭彦、第一任民兵队长郑士威、第二任民兵队长李德昌等一个个永不褪色的名字,璀璨了历史的星空,牵引我们走进了烽火硝烟的岁月长河。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38年,官军村组建了民兵队,发动群众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1942年10月,日军在沁源成立“山岳剿共实验区”。官军村在县对敌围困斗争总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全村转移到村西的榆皮沟,组建劳武结合轮战队,实行党组织、村干部、民兵、群众“四不分散”战术,经常在娘娘庙、喘口坡等处伏击敌人,在绝境中不屈抗争。

九原板荡的岁月里,著名的“沁源围困战”中,官军村民兵先后在郑士威、李德昌的带领下,在沁源“东大门”白狐窑与县城之间,与38团官兵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与敌发生大小战斗200余次,打死打伤日伪汉奸200余人,炸毁敌人汽车10余辆,夺回牲畜100余头,并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使敌人望而生畏、闻风丧胆。

心有大我,行止如山一般巍峨;赤诚报国,心胸如海一般辽阔。何全禄、郭拉柱、范田则、郝古堂、成典……官军村抗日烈士在一场场铁血鏖战中,奋勇拼搏、义无反顾,英烈的鲜血染红了岳山沁水。

在两年半的“沁源围困战”中,仅官军村就有42人参军参战,其中有12人碧血染故乡,壮烈牺牲,把整颗心、整个身都留于此,化为一座精神的丰碑。是他们,用生命和热血书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是他们,谱就了气贯长虹的民族壮歌,铸就了红色沁源的一个又一个忠魂。

太岳区召开群英大会,民兵代表郑士威、李德昌、郭三奎出席,分别被授予“地雷大王”“爆炸英雄”“民兵杀敌英雄”称号,官军村被授予“抗日模范村”光荣称号,奖给“劳武结合模范”锦旗一面、轻机枪一挺、骡子两头。韩乡虎、范田则、胡李和等民兵也多次受到表彰。李德昌还出席了在捷克斯洛伐克召开的“世界青年联欢节大会”。

如今的官军村,烽火不再,“抗日模范村”革命纪念园、抗日纪念墙、革命纪念亭已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雷阵大显神威

午后,树荫下,石墩上,乡亲们聚在一起,有的悠闲地喝着茶水,有的用浓重的方言讲着故事、唠着家常。今年81岁的老党员韩文明已有37年党龄,他讲的抗日故事,老人和小孩儿都爱听。

“那年,快入冬了,乡亲们有组织地转移到榆皮沟后,开始了长期的山沟生活。咱官军村在‘二沁’咽喉要道上,只要俺们卡住鬼子的运输线,沁源城关的敌人缺吃少穿、缺枪少弹,就无法活下去。”韩文明的讲述,把大家带回到那段惊心动魄的抗战岁月。

一个个抗日故事中,一位位民兵英雄、一幕幕战斗场景浮现眼前。

“二沁”大道上,一阵阵尘土飞扬,原来是敌人汽车队在运送枪支弹药、粮食补给。夜晚,郑士威就带着民兵们下山破路,有的凿,有的铲,有的刨,还有的从山上滚下大石头,拦在路中间,个个累得汗流浃背,却没有一人停歇。“挖一锹土,尽一份打鬼子的心!”

民兵们破路,敌人只能修路。为了防止民兵再度破坏公路,敌人把修好的路面泼上水,等水和地皮冻在一起,才洋洋得意地离去。群众中有无穷的智慧,民兵们将计就计,把一处陡坡旁冻住的沁河凿开,将数十担水泼在路面上。入夜,寒风怒吼,滴水成冰,水一担担地泼,冰一层层地加厚,一条又宽又厚、又长又陡的冰坡形成了。次日,敌人的汽车运输队呼啸着来到陡坡下,猛踩油门,开足马力,往冰坡上冲。只见车屁股上冒着一股股黑烟,车刚到半山坡,就“呲溜”一声滑下去了,一辆撞一辆,横七竖八地翻下悬崖,车毁人亡。此后,官军村民兵天天晚上泼水破路,导致敌人的汽车无法通行,只好改用骡马运输。

官军村民兵袭击敌人战果颇丰,上级为扩大战果,又派38团工兵排长聂培章给官军村民兵送来了地雷。民兵们看地雷的形状像吃酒席用的火锅子,就叫它“火锅子”雷。当天晚上,聂培章带着官军村民兵来到村外的大道上,选择好地形,手把手地教,民兵一个个跟着学,不到半夜工夫,就把七八个“火锅子”雷埋好了。

第二天,敌人从沁县据点开来十一辆运输汽车,恰中地雷,一家伙就炸翻了三辆。过后,民兵们察看现场,只见大道上掀开了几个大窟窿,满地的油污、血迹和衣物碎片,周围的小树都给熏糊了。

“这地雷真管用,可是不多,怎么办?”这时,又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传来:军区开办了一个爆破训练班。官军村民兵郭三奎、韩乡虎被派去学习,学到埋地雷、打石雷的技术后,回到榆皮沟教会了全村乡亲。

太岳山上,沁河岸边,到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石头。那些天,一走进山沟里,就听见叮叮当当的响声,人人造石雷、家家开“兵工厂”,远处还不时传来试验石雷的轰鸣。官军村民兵平均每两天去埋一次石雷,无论是大道、河滩、山口、小路……到处布满了石雷。

敌人吃了几次苦头以后,又想出一套“妙计”,他们驱使着民夫在前边开道;或者在队前派几个手持长杆的尖兵,像瞎子走路似的戳戳点点,发现可疑之处,就用白粉划圈作上记号。面对这一套,官军村民兵又创造出新办法,发明了“前踏后响雷”,民夫走在前踩动机关,炸的是后边的敌人。此外,还发明了“连环雷”“子母雷”“雷上雷”“人拉雷”“空中雷”“水下雷”……石雷成了民兵的强大武器。

敌人屡屡受挫,遇石惊心,谈雷色变。拿伪军的话说:“宁走十里湾,不走官军滩。踏上官军路,等于进了棺材铺。”

穿越历史烟云,那段浴血奋战、救亡图存的不屈岁月,至今听来,仍震撼人心。

勇前行不忘来路

初夏时节,草木勃发。硝烟散去,沁河两岸生机盎然,官军村处处生气蓬勃。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英勇奉献的精神像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激励着我们。”官军村党支部书记李勇说,“沁源围困战”期间,官军村民兵英勇奋战抗击敌人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官军村后人心中播撒下“红色种子”,深深融入新一代共产党员的血脉基因中。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革命先烈最好的致敬,就是赓续他们的精神。

英雄不寂寞,初心留人间。夯基垒台,久久为功,官军村始终高举红色旗帜,擦亮永不褪色的党建品牌,除了农忙季节,“三会一课”制度一直坚持至今,现在更规范。

先辈艰苦斗顽敌,后人奋起创新业。

“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要接力干下去。”村庄越来越美、乡亲们越来越富,是李勇和所有村民的心愿。

新一届官军村“两委”团结带领全村父老乡亲开拓强村富民的路子,400亩育苗基地、300亩中药材基地、10000头种猪繁育基地,成为官军村百姓致富的“三大支柱”。

春争日,夏争时。走进官军村育苗基地,只见几十名村民正扬镐挥锹、挖坑种植、搬运树苗、栽植树苗,大家相互配合,平床、填土、浇水、压实,田间地头一派热闹繁忙景象。

“从育苗基地建成后,俺和媳妇就在这干活儿,两个人打工能挣不少钱。”在家门口每天百余元的收入,让村民胡庆红十分满意。官军村以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引进太岳林局林木良种实验基地,壮大了村集体经济,释放了生态建设红利。

如今,荒芜的滩地绿了,村民的腰包鼓了,每一寸土地都涌动着勃勃生机。

青山绕村多妩媚,尽染红光惹人醉。

红色领航、绿色发展,新时代,官军村正集聚新动能,迸发出新活力。(常珍珍)

原标题:太岳山上的“抗日模范村”


[编辑:贾霄星]

  相关链接
· 冀南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前身
· 壶关常行窑洞保卫战
· 武术与武乡革命
· 大垂山下垂阳兵工厂
· 三八六旅勇克长子城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红色
沁源县官军村:太岳山上的“抗日模范村”

巍巍太岳山,汤汤沁河水,孕育了沁源这片红色热土。

在沁源县城北15公里处的“二沁”大道上,坐落着一个小山村——交口乡官军村。相传,明朝永乐年间,皇帝派成总兵到此剿匪。匪患剿除后,成总兵所率部队解甲归田,安居于此。因官家军队驻扎,“官军”村名由此而来。

官军,这个依山傍水、清秀怡人的小山村,不是一个普通的村落。“沁源围困战”时期,官军村民兵在敌人唯一的交通线——“二沁”大道上,广泛开展游击战、麻雀战、地雷战、夜袭战、冰坡战,与敌作战数百次,奇袭敌人过往汽车和骡马运输队,导致敌人每次通行必有伤亡,死死卡住了驻沁日军的供给运输线,成为敌人交通线上的“拦路虎”。

1945年,太岳行署召开群英大会,官军村被授予“抗日模范村”光荣称号。

在夏菊黄满地香的季节,记者踏访这片红色热土,深切感受“抗日模范村”的含义和“可歌可泣”四个字的分量。

图为:沁源县交口乡官军村一角

官军村英雄辈出

苍山巍巍,沁水泱泱。

山间水旁,官军村西,“抗日模范村”革命纪念园分外肃穆。

灰瓦、绿植、白墙,“抗日模范村”——官军几个大字鲜红耀眼。革命纪念园历经多次修缮,扩建而成。每逢春节、清明节、“七一”等节假日,村里的乡亲们都会来革命纪念园瞻仰。按乡亲们的话说,这里纪念的是家乡的英雄,更是自己的祖辈。

顺着抗日纪念墙缓缓前行,官军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胡庭彦、第一任民兵队长郑士威、第二任民兵队长李德昌等一个个永不褪色的名字,璀璨了历史的星空,牵引我们走进了烽火硝烟的岁月长河。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38年,官军村组建了民兵队,发动群众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1942年10月,日军在沁源成立“山岳剿共实验区”。官军村在县对敌围困斗争总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全村转移到村西的榆皮沟,组建劳武结合轮战队,实行党组织、村干部、民兵、群众“四不分散”战术,经常在娘娘庙、喘口坡等处伏击敌人,在绝境中不屈抗争。

九原板荡的岁月里,著名的“沁源围困战”中,官军村民兵先后在郑士威、李德昌的带领下,在沁源“东大门”白狐窑与县城之间,与38团官兵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与敌发生大小战斗200余次,打死打伤日伪汉奸200余人,炸毁敌人汽车10余辆,夺回牲畜100余头,并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使敌人望而生畏、闻风丧胆。

心有大我,行止如山一般巍峨;赤诚报国,心胸如海一般辽阔。何全禄、郭拉柱、范田则、郝古堂、成典……官军村抗日烈士在一场场铁血鏖战中,奋勇拼搏、义无反顾,英烈的鲜血染红了岳山沁水。

在两年半的“沁源围困战”中,仅官军村就有42人参军参战,其中有12人碧血染故乡,壮烈牺牲,把整颗心、整个身都留于此,化为一座精神的丰碑。是他们,用生命和热血书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是他们,谱就了气贯长虹的民族壮歌,铸就了红色沁源的一个又一个忠魂。

太岳区召开群英大会,民兵代表郑士威、李德昌、郭三奎出席,分别被授予“地雷大王”“爆炸英雄”“民兵杀敌英雄”称号,官军村被授予“抗日模范村”光荣称号,奖给“劳武结合模范”锦旗一面、轻机枪一挺、骡子两头。韩乡虎、范田则、胡李和等民兵也多次受到表彰。李德昌还出席了在捷克斯洛伐克召开的“世界青年联欢节大会”。

如今的官军村,烽火不再,“抗日模范村”革命纪念园、抗日纪念墙、革命纪念亭已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雷阵大显神威

午后,树荫下,石墩上,乡亲们聚在一起,有的悠闲地喝着茶水,有的用浓重的方言讲着故事、唠着家常。今年81岁的老党员韩文明已有37年党龄,他讲的抗日故事,老人和小孩儿都爱听。

“那年,快入冬了,乡亲们有组织地转移到榆皮沟后,开始了长期的山沟生活。咱官军村在‘二沁’咽喉要道上,只要俺们卡住鬼子的运输线,沁源城关的敌人缺吃少穿、缺枪少弹,就无法活下去。”韩文明的讲述,把大家带回到那段惊心动魄的抗战岁月。

一个个抗日故事中,一位位民兵英雄、一幕幕战斗场景浮现眼前。

“二沁”大道上,一阵阵尘土飞扬,原来是敌人汽车队在运送枪支弹药、粮食补给。夜晚,郑士威就带着民兵们下山破路,有的凿,有的铲,有的刨,还有的从山上滚下大石头,拦在路中间,个个累得汗流浃背,却没有一人停歇。“挖一锹土,尽一份打鬼子的心!”

民兵们破路,敌人只能修路。为了防止民兵再度破坏公路,敌人把修好的路面泼上水,等水和地皮冻在一起,才洋洋得意地离去。群众中有无穷的智慧,民兵们将计就计,把一处陡坡旁冻住的沁河凿开,将数十担水泼在路面上。入夜,寒风怒吼,滴水成冰,水一担担地泼,冰一层层地加厚,一条又宽又厚、又长又陡的冰坡形成了。次日,敌人的汽车运输队呼啸着来到陡坡下,猛踩油门,开足马力,往冰坡上冲。只见车屁股上冒着一股股黑烟,车刚到半山坡,就“呲溜”一声滑下去了,一辆撞一辆,横七竖八地翻下悬崖,车毁人亡。此后,官军村民兵天天晚上泼水破路,导致敌人的汽车无法通行,只好改用骡马运输。

官军村民兵袭击敌人战果颇丰,上级为扩大战果,又派38团工兵排长聂培章给官军村民兵送来了地雷。民兵们看地雷的形状像吃酒席用的火锅子,就叫它“火锅子”雷。当天晚上,聂培章带着官军村民兵来到村外的大道上,选择好地形,手把手地教,民兵一个个跟着学,不到半夜工夫,就把七八个“火锅子”雷埋好了。

第二天,敌人从沁县据点开来十一辆运输汽车,恰中地雷,一家伙就炸翻了三辆。过后,民兵们察看现场,只见大道上掀开了几个大窟窿,满地的油污、血迹和衣物碎片,周围的小树都给熏糊了。

“这地雷真管用,可是不多,怎么办?”这时,又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传来:军区开办了一个爆破训练班。官军村民兵郭三奎、韩乡虎被派去学习,学到埋地雷、打石雷的技术后,回到榆皮沟教会了全村乡亲。

太岳山上,沁河岸边,到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石头。那些天,一走进山沟里,就听见叮叮当当的响声,人人造石雷、家家开“兵工厂”,远处还不时传来试验石雷的轰鸣。官军村民兵平均每两天去埋一次石雷,无论是大道、河滩、山口、小路……到处布满了石雷。

敌人吃了几次苦头以后,又想出一套“妙计”,他们驱使着民夫在前边开道;或者在队前派几个手持长杆的尖兵,像瞎子走路似的戳戳点点,发现可疑之处,就用白粉划圈作上记号。面对这一套,官军村民兵又创造出新办法,发明了“前踏后响雷”,民夫走在前踩动机关,炸的是后边的敌人。此外,还发明了“连环雷”“子母雷”“雷上雷”“人拉雷”“空中雷”“水下雷”……石雷成了民兵的强大武器。

敌人屡屡受挫,遇石惊心,谈雷色变。拿伪军的话说:“宁走十里湾,不走官军滩。踏上官军路,等于进了棺材铺。”

穿越历史烟云,那段浴血奋战、救亡图存的不屈岁月,至今听来,仍震撼人心。

勇前行不忘来路

初夏时节,草木勃发。硝烟散去,沁河两岸生机盎然,官军村处处生气蓬勃。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英勇奉献的精神像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激励着我们。”官军村党支部书记李勇说,“沁源围困战”期间,官军村民兵英勇奋战抗击敌人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官军村后人心中播撒下“红色种子”,深深融入新一代共产党员的血脉基因中。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革命先烈最好的致敬,就是赓续他们的精神。

英雄不寂寞,初心留人间。夯基垒台,久久为功,官军村始终高举红色旗帜,擦亮永不褪色的党建品牌,除了农忙季节,“三会一课”制度一直坚持至今,现在更规范。

先辈艰苦斗顽敌,后人奋起创新业。

“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要接力干下去。”村庄越来越美、乡亲们越来越富,是李勇和所有村民的心愿。

新一届官军村“两委”团结带领全村父老乡亲开拓强村富民的路子,400亩育苗基地、300亩中药材基地、10000头种猪繁育基地,成为官军村百姓致富的“三大支柱”。

春争日,夏争时。走进官军村育苗基地,只见几十名村民正扬镐挥锹、挖坑种植、搬运树苗、栽植树苗,大家相互配合,平床、填土、浇水、压实,田间地头一派热闹繁忙景象。

“从育苗基地建成后,俺和媳妇就在这干活儿,两个人打工能挣不少钱。”在家门口每天百余元的收入,让村民胡庆红十分满意。官军村以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引进太岳林局林木良种实验基地,壮大了村集体经济,释放了生态建设红利。

如今,荒芜的滩地绿了,村民的腰包鼓了,每一寸土地都涌动着勃勃生机。

青山绕村多妩媚,尽染红光惹人醉。

红色领航、绿色发展,新时代,官军村正集聚新动能,迸发出新活力。(常珍珍)

原标题:太岳山上的“抗日模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