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关常行窑洞保卫战
发布时间: 2023-09-08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小山村有大故事

壶关县东南部的东井岭乡地处长治市边沿地带,这里有一个名为常行的小山村,与陵川县的和村、草坡村相距不远。这里三面靠山,东南面较平,地下蕴藏有煤炭,全村100多户人家,历代以耕田、采煤为生。抗日战争时期,这个太行山深处的普通小山村,曾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1944年农历七月二十一,日寇带领伪军从陵川县城出发夜袭常行村。获悉敌情后,村武委会主任徐顺孩、民兵队长张小保带领常行村17名民兵和380余名老百姓,在只有4支步枪、几十发子弹和百余枚自制石雷的条件下,依托村里的碉堡和由旧煤窑改造的窑洞与敌人周旋了四天四夜,终于等到了区委的救援。这场战役共歼灭日伪军百余名,缴获武器300余件,极大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这就是窑洞战的经典战例——常行窑洞保卫战。当年的《新华日报》曾以《惊天动地的四天四夜》为题对战斗作了报道。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记者一行驱车前往常行村,瞻仰革命遗迹,重温红色记忆。从壶关县城向南出发,乡间道路两旁一派秋日田园风光,地里的玉米等庄稼已经成熟,站立在秋野里等待着村民前去收割。半个小时左右,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常行村。从村委会大院向前爬上一个小坡之后,“常行民兵广场”几个醒目的大字出现在记者眼前,广场后面就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壶关县常行民兵抗日窑洞保卫战遗址。

同仇敌忾驱日寇

常行民兵抗日窑洞保卫战遗址坐北朝南,由碉堡、窑洞、展厅三部分组成。大门正对面高高耸立着一座碉堡,共三层10多米高;旁边是几处展厅,里面陈列着图片等资料,向人们讲述发生在70多年前的那场窑洞保卫战;碉堡左侧有纪念碑,详细记录了常行村百姓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感人事迹。

窑洞保卫战发生在1944年,70多年过去了,如今曾经参加或者亲历那场战斗的人大多已经故去。今年77岁的高桃贵是常行窑洞保卫战遗址讲解员,年轻时,他曾担任过村里的民兵连长、村委会主任等职务。他出生于1945年,从小就经常听父辈讲述当年的英雄故事。他向记者一行讲述了他所知道的常行窑洞保卫战。

1939年,日寇侵占壶关县城。常行村民兵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与罗掌、崔家庄等村庄的民兵成立了联防区,共同保卫家乡、铲奸除恶,还经常袭击陵川草坡、平城一带的敌人。日寇因此对常行村的民兵恨之入骨,把他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经常对常行村进行扫荡。高桃贵指着碉堡说,当时人们躲避战乱的窑洞,就位于这个三层碉堡下面,碉堡外面和里面都有入口。他告诉我们,这座碉堡最初的时候是用石头修筑起来的,后来重修时才改用砖石砌成。窑洞是当年人们挖煤的煤窑,分别属于三户人家。为了抗击日寇,村民们打通了这几处旧煤窑巷道,在窑洞上面修建了碉堡。平时有民兵在村口站岗放哨,一旦发现有敌人前来,就马上通知村里百姓进洞躲藏,同时依托有利地形与敌人进行周旋和斗争。凭借着坚固的碉堡和灵活的战术,常行民兵在方圆一带威名远扬。

1944年农历七月二十一,日寇纠集伪军从陵川县城出发,经平城分兵几路夜袭常行村,企图一举消灭常行民兵。得知消息后,在党支部书记徐海水、武委会主任徐顺海、民兵队长张小保的领导下,大家把村里物资进行了转移,群众进窑洞里躲避。同时,民兵到村口阻击敌人。疯狂的敌人占据了窑洞口的碉堡,封锁了洞口,丧心病狂的敌人,先后采用挖洞、点火烟熏、堵塞洞口、假装撤退、强行攻洞、投放瓦斯弹等种种手段残害洞里的百姓。接连数日被困,群众缺水断粮,但是没有一个人投降,也没有一个人放弃战斗。民兵和群众在党支部领导下,克服窑洞中水断粮绝、呼吸困难、毒气伤害、敌人围攻等艰难困苦,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与敌人展开拉锯战。坚持了四天四夜后,县武委会、独立营、区干队及各村民兵赶来,军民携手、内外夹击打退了敌人,这场保卫家园的战役最终取得了胜利!

铭记历史勇向前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窑洞保卫战斗中,徐海水、徐顺海、张小保等共产党员舍生忘死,组织带领民兵英勇杀敌,保护群众,表现了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他们的行为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赞扬,1944年底,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黎城县南委泉村召开的“太行区群英会”,授予徐顺孩、张小保“一等民兵杀敌英雄”荣誉称号。

徐顺孩、张小保分别于1951年、1960年出席全国民兵代表会议,在北京受到了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当年常行村民兵使用过的枪、炮,如今展览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内。1965年5月24日,常行民兵抗日窑洞保卫战遗址被公布为山西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确定为山西省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

高桃贵老人说,现在常有游客前来常行民兵抗日窑洞保卫战遗址瞻仰,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记忆。生活在如今幸福的和平年代,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我们要铭记先辈们的牺牲,铭记今天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郑学兵)

原标题:军民携手 保卫家园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武术与武乡革命
· 大垂山下垂阳兵工厂
· 三八六旅勇克长子城
· 寻访:上党战役前方医院旧址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红色
壶关常行窑洞保卫战

小山村有大故事

壶关县东南部的东井岭乡地处长治市边沿地带,这里有一个名为常行的小山村,与陵川县的和村、草坡村相距不远。这里三面靠山,东南面较平,地下蕴藏有煤炭,全村100多户人家,历代以耕田、采煤为生。抗日战争时期,这个太行山深处的普通小山村,曾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1944年农历七月二十一,日寇带领伪军从陵川县城出发夜袭常行村。获悉敌情后,村武委会主任徐顺孩、民兵队长张小保带领常行村17名民兵和380余名老百姓,在只有4支步枪、几十发子弹和百余枚自制石雷的条件下,依托村里的碉堡和由旧煤窑改造的窑洞与敌人周旋了四天四夜,终于等到了区委的救援。这场战役共歼灭日伪军百余名,缴获武器300余件,极大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这就是窑洞战的经典战例——常行窑洞保卫战。当年的《新华日报》曾以《惊天动地的四天四夜》为题对战斗作了报道。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记者一行驱车前往常行村,瞻仰革命遗迹,重温红色记忆。从壶关县城向南出发,乡间道路两旁一派秋日田园风光,地里的玉米等庄稼已经成熟,站立在秋野里等待着村民前去收割。半个小时左右,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常行村。从村委会大院向前爬上一个小坡之后,“常行民兵广场”几个醒目的大字出现在记者眼前,广场后面就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壶关县常行民兵抗日窑洞保卫战遗址。

同仇敌忾驱日寇

常行民兵抗日窑洞保卫战遗址坐北朝南,由碉堡、窑洞、展厅三部分组成。大门正对面高高耸立着一座碉堡,共三层10多米高;旁边是几处展厅,里面陈列着图片等资料,向人们讲述发生在70多年前的那场窑洞保卫战;碉堡左侧有纪念碑,详细记录了常行村百姓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感人事迹。

窑洞保卫战发生在1944年,70多年过去了,如今曾经参加或者亲历那场战斗的人大多已经故去。今年77岁的高桃贵是常行窑洞保卫战遗址讲解员,年轻时,他曾担任过村里的民兵连长、村委会主任等职务。他出生于1945年,从小就经常听父辈讲述当年的英雄故事。他向记者一行讲述了他所知道的常行窑洞保卫战。

1939年,日寇侵占壶关县城。常行村民兵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与罗掌、崔家庄等村庄的民兵成立了联防区,共同保卫家乡、铲奸除恶,还经常袭击陵川草坡、平城一带的敌人。日寇因此对常行村的民兵恨之入骨,把他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经常对常行村进行扫荡。高桃贵指着碉堡说,当时人们躲避战乱的窑洞,就位于这个三层碉堡下面,碉堡外面和里面都有入口。他告诉我们,这座碉堡最初的时候是用石头修筑起来的,后来重修时才改用砖石砌成。窑洞是当年人们挖煤的煤窑,分别属于三户人家。为了抗击日寇,村民们打通了这几处旧煤窑巷道,在窑洞上面修建了碉堡。平时有民兵在村口站岗放哨,一旦发现有敌人前来,就马上通知村里百姓进洞躲藏,同时依托有利地形与敌人进行周旋和斗争。凭借着坚固的碉堡和灵活的战术,常行民兵在方圆一带威名远扬。

1944年农历七月二十一,日寇纠集伪军从陵川县城出发,经平城分兵几路夜袭常行村,企图一举消灭常行民兵。得知消息后,在党支部书记徐海水、武委会主任徐顺海、民兵队长张小保的领导下,大家把村里物资进行了转移,群众进窑洞里躲避。同时,民兵到村口阻击敌人。疯狂的敌人占据了窑洞口的碉堡,封锁了洞口,丧心病狂的敌人,先后采用挖洞、点火烟熏、堵塞洞口、假装撤退、强行攻洞、投放瓦斯弹等种种手段残害洞里的百姓。接连数日被困,群众缺水断粮,但是没有一个人投降,也没有一个人放弃战斗。民兵和群众在党支部领导下,克服窑洞中水断粮绝、呼吸困难、毒气伤害、敌人围攻等艰难困苦,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与敌人展开拉锯战。坚持了四天四夜后,县武委会、独立营、区干队及各村民兵赶来,军民携手、内外夹击打退了敌人,这场保卫家园的战役最终取得了胜利!

铭记历史勇向前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窑洞保卫战斗中,徐海水、徐顺海、张小保等共产党员舍生忘死,组织带领民兵英勇杀敌,保护群众,表现了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他们的行为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赞扬,1944年底,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黎城县南委泉村召开的“太行区群英会”,授予徐顺孩、张小保“一等民兵杀敌英雄”荣誉称号。

徐顺孩、张小保分别于1951年、1960年出席全国民兵代表会议,在北京受到了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当年常行村民兵使用过的枪、炮,如今展览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内。1965年5月24日,常行民兵抗日窑洞保卫战遗址被公布为山西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确定为山西省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

高桃贵老人说,现在常有游客前来常行民兵抗日窑洞保卫战遗址瞻仰,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记忆。生活在如今幸福的和平年代,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我们要铭记先辈们的牺牲,铭记今天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郑学兵)

原标题:军民携手 保卫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