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秧歌:根植于民间沃土的艺术瑰宝
发布时间: 2023-08-27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天地大舞台,舞台小天地。这是一块根植于民间沃土的艺术瑰宝,更是一部传承着世代血脉的艺术巨著,它珍藏了前世的“地老天荒”,它敞亮着今生的“质朴大气”,它以那难以名状的美留给人们一种特殊的享受,这,便是襄垣秧歌。

图为:襄垣秧歌

襄垣秧歌从起源至今,经过了地圪垒干板秧歌、职业班社、专业剧团三个时期。而在此前,也就是明末清初,大约是沿袭于明万历年间正月十五闹元宵的社火,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把平素哼唱的民歌小调和劳动打夯时唱的歌结合在一起,配上词就地进行演唱。因为主要是以妇女们纺花时哼唱的小调为主调,当时称之为“纺花调”。演唱时又配上锣鼓点,便开始叫做了“闹秧歌”。

闹秧歌,是襄垣人喜庆节日最隆重的仪式。每年元宵节,闹秧歌就像这越敲越打越欢快的锣鼓点,人人喜上眉梢,村村红红火火。走家串村,自编自演,或以敬神、庆丰收、民间小故事和一些戏曲中的唱词为主要内容,或当场针对性地即兴创作,曲调上句下句反复演唱,句中和句尾配奏击乐,这就是当初的地圪垒干板秧歌。

到了乾隆十年,一把二胡伴奏,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一些专门的服装,又大致分出了人物和行当。一直到咸丰十年,随着自乐班、同乐会等半职业秧歌班社诞生,地圪垒干板秧歌才初步有了戏的味道。

这块盈满民歌小调的土地,因为有了人的歌唱而充满了生气;地圪垒干板秧歌的味道,因为水润土养而在襄垣扎下了深深的“根”。

这是清光绪三年(1877年),一个叫张金川的铁匠从河南沁阳县逃荒到襄垣的上良村落户。他把自己学到的西火秧歌调一经与襄垣秧歌糅合,便形成了一种豪壮、苍凉的新腔,不论九字板、十字板、十五字板,均一气唱完。人们把这一新腔称为“一口腔”,或叫“一道腔”。

光绪年间,由上良村艺人王福锁发起,集中襄垣、武乡两县搭界的上良、下良、西营、城底、北漳、善福、寨头等十八村的艺人,组织成立十八村秧歌班。与随后相继成立的改良剧社、富乐意、悦意班等若干个职业班社,共同构成了职业班设社的历史。这一时期,在音乐、服饰、剧目等方面,襄垣秧歌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如果由此开始谈论襄垣秧歌的专业剧团发展时期,一个最重要的标志便是烽火抗战。在这一段血与火的特殊岁月,襄垣秧歌迎来了一个非常发展时期。

1938年正月十六,就在杜村的大庙内,原富乐意、悦意班流散的30余名秧歌艺人组建起一个秧歌剧团,始称“襄垣县第四区抗日农村剧团”,同年更名“襄垣县抗日农村剧团”。这一年秋天,中共襄垣县工委为加强敌后抗日宣传工作,组建了以表演、话剧、歌舞为主的新型剧团“襄垣县抗战剧团”,后改称“襄垣县抗日救亡宣传队”。1940年春,抗日农村剧团与抗日救亡宣传队在下良镇寨沟村南场合并改组为“襄垣县群众剧团”。1944年春,又更名“襄垣县农村剧团”。主要活动于晋冀鲁豫边区各个城乡,上演剧目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来成家庭》《打蟠龙》《模范抗属》等大、中、小剧本和快板100多个。

其中的《小二黑结婚》,最早把它搬上舞台的就是襄垣秧歌。1942 年,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一经改编演出,立即在太行、太岳根据地引起轰动。襄垣剧团还有一个戏《劝荣华》,完全是用群众的语言表演出群众的人和事。

当然,《李来成家庭》也是一个不得不提的襄垣秧歌剧目。《李来成家庭》取材于襄垣县下贤头村的一个真实故事。李来成老汉一家八口,由于不够团结和谐,后在抗日政府干部的说服教育下,通过召开家庭会,制定生产计划,最终使他们全家人团结一心,互敬互爱,在生产和工作中都做出了显著成绩,并分别获得了劳动、纺织、杀敌英雄称号。1944年8月9日《解放日报》专门发表了《襄垣李来成的新式家庭是怎样建立的?》一文,先由先锋剧团将李来成家庭的模范事迹创作成话剧,襄垣农村剧团又改编为襄垣秧歌剧。在晋冀鲁豫边区群英会上演出后,轰动了太行全区。赵树理、靳典谟为此在《秧歌剧评选小结》中写道:“在襄垣,当群众还不知道怎样订生产计划,就盼望《李来成家庭》演出,普遍学会了订安家计划,而且家庭不和的看戏之后也都变得和睦了,建立模范家庭活动广泛地开展着。”

到了1945年底,因襄垣县农村剧团奉命改编为晋冀鲁豫军区后勤政治部人民剧团,以下良业余剧团为主,又重新组建新的襄垣县农村剧团。从1949年至今,襄垣县农村剧团先后更名大众剧团、国营襄垣人民剧团、襄垣秧歌剧团、襄垣县秧歌剧团。历经几代艺人的精心锤炼,不断发展,襄垣秧歌已成为一个板式齐全、唱腔优美、内容丰富、通俗易懂、行当独特、表演幽默、乡土气息浓厚,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小剧种。截至现在,襄垣秧歌的板式有慢板、二性板、紧板、念板等流水板式,还有数板、散板、摇板、哭板、大板等圪联板式,另外还有挑板、花音垛板的唱腔节句,有服务对剧本情节的各种曲牌。唱腔多用滑度、倚度,旋律加虚词加花加衬字的方法为润色,行当唱腔各有千秋,丑角起落自由滑稽。伴奏乐器,增加了二胡、笛子、笙、中阮、琵琶、扬琴、大提琴、三弦等乐器,必要时还加有钢管乐,电子琴等。而在襄垣秧歌众多的剧目中,除了《赵兰英进京》《新羊工》《老八路》外,先后被山西电视台拍成襄垣秧歌电视剧,最值得骄傲的是襄垣秧歌《小二黑结婚》,历经七十多年久演不衰,这在全国现代戏的演出中实属比较罕见。1989年11月14日至24日,分别在民族文化宫、物资部礼堂、二炮礼堂、海军总部礼堂演出了《老八路》《小二黑结婚》《赤叶河》,同样值得我们引以为荣。

就是这数百年的岁月沧桑,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得益于一代又一代人的执着和接力,襄垣秧歌在传承中不断推陈出新,在发扬光大中不断书写新的光荣。

继襄垣秧歌2009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2013年1月18日,襄垣秧歌新编大型历史剧《豫让与襄子》荣获山西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14年6月18日,第十四届山西省“杏花奖”评比演出活动结果揭晓,襄垣县获7项大奖,其中:襄垣秧歌新编历史剧《豫让与襄子》获“杏花新剧目奖”,桑爱平获“编剧奖”,肖桂叶获“导演奖”,刘建斌获“音乐设计奖”,李眠晓获“舞美设计奖”,兰献平获“灯光设计奖”,牛元景获“服装造型奖”。

2015年6月26日,当襄垣秧歌升级之作的大型新编历史剧《法显》在襄垣会堂首次演出,中央电视台记者郝文山赴襄垣进行戏曲采风,并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戏曲采风节目——《走进襄垣秧歌—法显》。随之,大型新编历史剧《法显》在长治、太原、北京相继上演,一次次旋起了襄垣秧歌风和法显热。

今天,浊漳河与史水河依然在日夜流淌。今天的这块土地依然春华秋实、人间悲喜;今天的襄垣秧歌也依然在太行山唱得红红火火。

原标题:襄垣秧歌的前世今生


[编辑:贾霄星]

  相关链接
· 沁源天齐庙民俗:劝人从善不作恶
· 你知道吗?长治圆羊习俗起源寨上古村
· 丧葬习俗:从始到终周到圆满
· 开花馍:伴随黎城人一生的传统美食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民俗
襄垣秧歌:根植于民间沃土的艺术瑰宝

天地大舞台,舞台小天地。这是一块根植于民间沃土的艺术瑰宝,更是一部传承着世代血脉的艺术巨著,它珍藏了前世的“地老天荒”,它敞亮着今生的“质朴大气”,它以那难以名状的美留给人们一种特殊的享受,这,便是襄垣秧歌。

图为:襄垣秧歌

襄垣秧歌从起源至今,经过了地圪垒干板秧歌、职业班社、专业剧团三个时期。而在此前,也就是明末清初,大约是沿袭于明万历年间正月十五闹元宵的社火,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把平素哼唱的民歌小调和劳动打夯时唱的歌结合在一起,配上词就地进行演唱。因为主要是以妇女们纺花时哼唱的小调为主调,当时称之为“纺花调”。演唱时又配上锣鼓点,便开始叫做了“闹秧歌”。

闹秧歌,是襄垣人喜庆节日最隆重的仪式。每年元宵节,闹秧歌就像这越敲越打越欢快的锣鼓点,人人喜上眉梢,村村红红火火。走家串村,自编自演,或以敬神、庆丰收、民间小故事和一些戏曲中的唱词为主要内容,或当场针对性地即兴创作,曲调上句下句反复演唱,句中和句尾配奏击乐,这就是当初的地圪垒干板秧歌。

到了乾隆十年,一把二胡伴奏,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一些专门的服装,又大致分出了人物和行当。一直到咸丰十年,随着自乐班、同乐会等半职业秧歌班社诞生,地圪垒干板秧歌才初步有了戏的味道。

这块盈满民歌小调的土地,因为有了人的歌唱而充满了生气;地圪垒干板秧歌的味道,因为水润土养而在襄垣扎下了深深的“根”。

这是清光绪三年(1877年),一个叫张金川的铁匠从河南沁阳县逃荒到襄垣的上良村落户。他把自己学到的西火秧歌调一经与襄垣秧歌糅合,便形成了一种豪壮、苍凉的新腔,不论九字板、十字板、十五字板,均一气唱完。人们把这一新腔称为“一口腔”,或叫“一道腔”。

光绪年间,由上良村艺人王福锁发起,集中襄垣、武乡两县搭界的上良、下良、西营、城底、北漳、善福、寨头等十八村的艺人,组织成立十八村秧歌班。与随后相继成立的改良剧社、富乐意、悦意班等若干个职业班社,共同构成了职业班设社的历史。这一时期,在音乐、服饰、剧目等方面,襄垣秧歌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如果由此开始谈论襄垣秧歌的专业剧团发展时期,一个最重要的标志便是烽火抗战。在这一段血与火的特殊岁月,襄垣秧歌迎来了一个非常发展时期。

1938年正月十六,就在杜村的大庙内,原富乐意、悦意班流散的30余名秧歌艺人组建起一个秧歌剧团,始称“襄垣县第四区抗日农村剧团”,同年更名“襄垣县抗日农村剧团”。这一年秋天,中共襄垣县工委为加强敌后抗日宣传工作,组建了以表演、话剧、歌舞为主的新型剧团“襄垣县抗战剧团”,后改称“襄垣县抗日救亡宣传队”。1940年春,抗日农村剧团与抗日救亡宣传队在下良镇寨沟村南场合并改组为“襄垣县群众剧团”。1944年春,又更名“襄垣县农村剧团”。主要活动于晋冀鲁豫边区各个城乡,上演剧目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来成家庭》《打蟠龙》《模范抗属》等大、中、小剧本和快板100多个。

其中的《小二黑结婚》,最早把它搬上舞台的就是襄垣秧歌。1942 年,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一经改编演出,立即在太行、太岳根据地引起轰动。襄垣剧团还有一个戏《劝荣华》,完全是用群众的语言表演出群众的人和事。

当然,《李来成家庭》也是一个不得不提的襄垣秧歌剧目。《李来成家庭》取材于襄垣县下贤头村的一个真实故事。李来成老汉一家八口,由于不够团结和谐,后在抗日政府干部的说服教育下,通过召开家庭会,制定生产计划,最终使他们全家人团结一心,互敬互爱,在生产和工作中都做出了显著成绩,并分别获得了劳动、纺织、杀敌英雄称号。1944年8月9日《解放日报》专门发表了《襄垣李来成的新式家庭是怎样建立的?》一文,先由先锋剧团将李来成家庭的模范事迹创作成话剧,襄垣农村剧团又改编为襄垣秧歌剧。在晋冀鲁豫边区群英会上演出后,轰动了太行全区。赵树理、靳典谟为此在《秧歌剧评选小结》中写道:“在襄垣,当群众还不知道怎样订生产计划,就盼望《李来成家庭》演出,普遍学会了订安家计划,而且家庭不和的看戏之后也都变得和睦了,建立模范家庭活动广泛地开展着。”

到了1945年底,因襄垣县农村剧团奉命改编为晋冀鲁豫军区后勤政治部人民剧团,以下良业余剧团为主,又重新组建新的襄垣县农村剧团。从1949年至今,襄垣县农村剧团先后更名大众剧团、国营襄垣人民剧团、襄垣秧歌剧团、襄垣县秧歌剧团。历经几代艺人的精心锤炼,不断发展,襄垣秧歌已成为一个板式齐全、唱腔优美、内容丰富、通俗易懂、行当独特、表演幽默、乡土气息浓厚,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小剧种。截至现在,襄垣秧歌的板式有慢板、二性板、紧板、念板等流水板式,还有数板、散板、摇板、哭板、大板等圪联板式,另外还有挑板、花音垛板的唱腔节句,有服务对剧本情节的各种曲牌。唱腔多用滑度、倚度,旋律加虚词加花加衬字的方法为润色,行当唱腔各有千秋,丑角起落自由滑稽。伴奏乐器,增加了二胡、笛子、笙、中阮、琵琶、扬琴、大提琴、三弦等乐器,必要时还加有钢管乐,电子琴等。而在襄垣秧歌众多的剧目中,除了《赵兰英进京》《新羊工》《老八路》外,先后被山西电视台拍成襄垣秧歌电视剧,最值得骄傲的是襄垣秧歌《小二黑结婚》,历经七十多年久演不衰,这在全国现代戏的演出中实属比较罕见。1989年11月14日至24日,分别在民族文化宫、物资部礼堂、二炮礼堂、海军总部礼堂演出了《老八路》《小二黑结婚》《赤叶河》,同样值得我们引以为荣。

就是这数百年的岁月沧桑,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得益于一代又一代人的执着和接力,襄垣秧歌在传承中不断推陈出新,在发扬光大中不断书写新的光荣。

继襄垣秧歌2009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2013年1月18日,襄垣秧歌新编大型历史剧《豫让与襄子》荣获山西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14年6月18日,第十四届山西省“杏花奖”评比演出活动结果揭晓,襄垣县获7项大奖,其中:襄垣秧歌新编历史剧《豫让与襄子》获“杏花新剧目奖”,桑爱平获“编剧奖”,肖桂叶获“导演奖”,刘建斌获“音乐设计奖”,李眠晓获“舞美设计奖”,兰献平获“灯光设计奖”,牛元景获“服装造型奖”。

2015年6月26日,当襄垣秧歌升级之作的大型新编历史剧《法显》在襄垣会堂首次演出,中央电视台记者郝文山赴襄垣进行戏曲采风,并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戏曲采风节目——《走进襄垣秧歌—法显》。随之,大型新编历史剧《法显》在长治、太原、北京相继上演,一次次旋起了襄垣秧歌风和法显热。

今天,浊漳河与史水河依然在日夜流淌。今天的这块土地依然春华秋实、人间悲喜;今天的襄垣秧歌也依然在太行山唱得红红火火。

原标题:襄垣秧歌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