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玉皇庙地处长治市上党区荫城镇长春村中,坐北朝南,现存建筑二进院落,总占地面积2786.75平方米。中轴线上自南向北有戏台、山门、正殿、大佛殿,东西两侧有钟楼、鼓楼、西耳殿。两侧的厢房和廊房均为新建。该庙始建年代无考,庙内碑碣等附属文物反映出明、清两代曾多次修葺。2007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门建于石砌台基之上,台基中部条石砌筑垂带踏跺。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建筑,明代风格。
钟楼、鼓楼台明与山门相连,分别位于山门东、西两侧,建筑结构形制相同。平面近方形,面阔一间,进深一间,二层楼阁式建筑,屋顶为硬山顶,清代遗构。屋顶下未设梁架,五根檩条、脊枋一根、金枋二根两端均插于两侧山墙内。建筑一层后墙正中设双扇板门,门上置窗。上下层之间承隔楞木和楼板,二层前、后墙和一侧山墙正中设窗,窗口上置木过梁一道,窗为木制槛框,前檐窗下设窗台石一道。前后檐窗上、檐檩下设平板枋、额枋各一。
正殿位于院内正中偏南,正殿平面近方形,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前檐设石质方形凹棱柱四根,柱身表面斧斫折线纹样,纹式古朴。柱间阑额连构,足材规范。
正殿内部当心间后槽设内柱,青石质覆盆柱础,柱础上镌刻图案精美。内柱石质方形起凹棱,收分显著,柱身同样斧斫折线纹样。
平梁背部正中立侏儒柱,驼峰式合木沓稳柱。侏儒柱下使用驼峰式合木沓的做法始于元代盛于明代,而正殿内的驼峰式合木沓,造型雕刻精美,与大佛殿内同一位置的构件做法极为相似,应为明代修建或修缮时对正殿的修缮所为。故初步断定正殿为宋代遗构,金、明、清和近现代维修。
大佛殿建于石砌台基之上,台基正面台帮三层,均为砂石质条石,正中明间和两次间设垂带踏跺。殿身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
前檐设石质方形混棱柱,方石柱础,柱身收分明显。柱间额枋连接,柱头上施平板枋。柱头科六攒,五踩双下昂上承耍头,耍头后尾做木沓头压于梁下,明间木沓头蝉肚造。后檐设三踩柱头科,双步梁出头做耍头。
殿内梁架结构彻上露明造抬梁式,七架梁通达前后,通檐用三柱。殿内后槽设方形混棱金柱,柱头施以平板枋、额枋纵向连构,上置大斗,纵向设一斗二升承枋,横向承托双步梁压于七架梁之下。
大佛殿内梁架彩绘保存较好,内容近似于旋子彩画,主体框架线及旋花墨线勾勒,青绿叠晕,画功精细,属山西民间彩绘的上乘之作。山墙和后墙内壁土坯墙墙面保存有壁画。
大佛殿主要梁架构件都较完整地保留了长治地区现存明代建筑风格特点,加之正殿前檐台明的明代正德八年题记,故大佛殿为明代遗构。
长春玉皇庙是长治地区年代较早且主要文物建筑遗存状态较好的道教建筑之一。作为反映道家文化的建筑群,布局规整,章法严谨,轴线统辖主导、居中对称,序列有致,建筑和附属文物都生动地反映出古代石刻、彩绘、营造等方面的艺术特色。玉皇庙内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迥异,表现出不同时期的社会风尚和民俗民情,是研究当地民俗及宋至清不同历史时期以来发展演变的珍贵史料。(杨巧灵)
原标题:上党区长春村里看国保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长春玉皇庙地处长治市上党区荫城镇长春村中,坐北朝南,现存建筑二进院落,总占地面积2786.75平方米。中轴线上自南向北有戏台、山门、正殿、大佛殿,东西两侧有钟楼、鼓楼、西耳殿。两侧的厢房和廊房均为新建。该庙始建年代无考,庙内碑碣等附属文物反映出明、清两代曾多次修葺。2007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门建于石砌台基之上,台基中部条石砌筑垂带踏跺。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建筑,明代风格。
钟楼、鼓楼台明与山门相连,分别位于山门东、西两侧,建筑结构形制相同。平面近方形,面阔一间,进深一间,二层楼阁式建筑,屋顶为硬山顶,清代遗构。屋顶下未设梁架,五根檩条、脊枋一根、金枋二根两端均插于两侧山墙内。建筑一层后墙正中设双扇板门,门上置窗。上下层之间承隔楞木和楼板,二层前、后墙和一侧山墙正中设窗,窗口上置木过梁一道,窗为木制槛框,前檐窗下设窗台石一道。前后檐窗上、檐檩下设平板枋、额枋各一。
正殿位于院内正中偏南,正殿平面近方形,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前檐设石质方形凹棱柱四根,柱身表面斧斫折线纹样,纹式古朴。柱间阑额连构,足材规范。
正殿内部当心间后槽设内柱,青石质覆盆柱础,柱础上镌刻图案精美。内柱石质方形起凹棱,收分显著,柱身同样斧斫折线纹样。
平梁背部正中立侏儒柱,驼峰式合木沓稳柱。侏儒柱下使用驼峰式合木沓的做法始于元代盛于明代,而正殿内的驼峰式合木沓,造型雕刻精美,与大佛殿内同一位置的构件做法极为相似,应为明代修建或修缮时对正殿的修缮所为。故初步断定正殿为宋代遗构,金、明、清和近现代维修。
大佛殿建于石砌台基之上,台基正面台帮三层,均为砂石质条石,正中明间和两次间设垂带踏跺。殿身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
前檐设石质方形混棱柱,方石柱础,柱身收分明显。柱间额枋连接,柱头上施平板枋。柱头科六攒,五踩双下昂上承耍头,耍头后尾做木沓头压于梁下,明间木沓头蝉肚造。后檐设三踩柱头科,双步梁出头做耍头。
殿内梁架结构彻上露明造抬梁式,七架梁通达前后,通檐用三柱。殿内后槽设方形混棱金柱,柱头施以平板枋、额枋纵向连构,上置大斗,纵向设一斗二升承枋,横向承托双步梁压于七架梁之下。
大佛殿内梁架彩绘保存较好,内容近似于旋子彩画,主体框架线及旋花墨线勾勒,青绿叠晕,画功精细,属山西民间彩绘的上乘之作。山墙和后墙内壁土坯墙墙面保存有壁画。
大佛殿主要梁架构件都较完整地保留了长治地区现存明代建筑风格特点,加之正殿前檐台明的明代正德八年题记,故大佛殿为明代遗构。
长春玉皇庙是长治地区年代较早且主要文物建筑遗存状态较好的道教建筑之一。作为反映道家文化的建筑群,布局规整,章法严谨,轴线统辖主导、居中对称,序列有致,建筑和附属文物都生动地反映出古代石刻、彩绘、营造等方面的艺术特色。玉皇庙内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迥异,表现出不同时期的社会风尚和民俗民情,是研究当地民俗及宋至清不同历史时期以来发展演变的珍贵史料。(杨巧灵)
原标题:上党区长春村里看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