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县恭水村:悬崖峭壁上的古村落
发布时间: 2023-01-28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南方看水,北方看山,进了山里看什么?自然风光虽然雄奇秀丽,但是人文景观更有味道。八百里太行山,峰峦叠嶂之间,林木葱茏之下,藏着多少古老的村庄,又藏着多少的故事?平顺县石城镇得天独厚,它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平顺县的东大门,自古就是三省商贸交流的重要出入口。辖区内有众多数百年历史的古村落,恭水村就是其中之一。

恭水村藏在大山里,弯弯曲曲的山路会一直把你带到一处悬崖峭壁的高处,和别的古村稍有不同的是,恭水村位于悬崖峭壁的一侧,另一侧是宽广的峡谷,村子地势很高,平均海拔接近1000米,仅次于知名的古村岳家寨的海拔高度。所以,有游客称恭水村为悬崖峭壁上的古村落。

恭水村全村只有50多户,不到两百口人,而且全部姓张。小小的峭壁山村沧桑古老,民风淳朴。这里依山傍水,静谧祥和。东靠石榴山、西傍漳河水、南连虹梯关、北通红旗渠。四周山峰环绕,林木葱茏。这里的古民居、古庙宇精致小巧,高高低低错落排布在一侧的高崖上,远观像一幅画,近看似一座迷宫。紫红色的砂岩墙体、青砖灰瓦、黄色的泥墙,各种色彩斑驳陆离,很容易就使游客的双眼迷离。置身其中,远离城市的喧嚣,青山环绕、漳水作伴,一时之间分不清现实与虚幻。

这里保留着四条长短不一的石板古街道,幽静弯曲,你不知道它会带你走向哪里;这里的古庙小巧精致,除了关帝文昌观音,还有个城里人不知道的痘疹奶奶庙;这里的古代报时、报警系统很有一套,保存至今的打更房十分罕见;这里的风俗特点鲜明,唱院戏、送瘟神、刮街耍拳唱梆子……

图为:恭水村

村后打更房 报时兼治安

初夏时节,记者一行慕名前往。恭水村和同属石城镇的苇水村、白杨坡村、遮峪村相距不远,实际上就是绕一两个山头的距离。

恭水村原名恭则水,它的得名说法不一。个别驴友口中传说是因为此地有几眼泉水,村民们为感谢老天馈赠,饮用前要先把水供在神像前,供献完才饮用,因此叫恭水村。这种说法没有说清“供献”的“供”是如何变成“恭”字的,而且这里紧挨漳河也不缺水,供献感恩的说法不靠谱。比较靠谱的说法是,从远处观看恭水村,会发现,村子坐落的山形、山脉等地理条件组合起来,很像“共”字,正下方有一条余脉,左边有一条泉水瀑、右边有两条泉水瀑,全部组合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恭”字。加上又紧挨着漳河,所以得名恭水村。现在村子里还有一口明代古井,依然为村民们提供着甘甜的山泉水。

恭水村和遮峪村相邻,而遮峪村是古代潞安府出入河南的六条古官道之一,所以,恭水村在古代也算是交通发达的古村。清代乾隆年间,此地归属潞城县管辖,村里曾经有一户大户人家,被誉为出潞城南门外第三富户。

受益于古官道的通达,恭水村也曾是一个比较富裕的村庄。和大多数村庄一样,必要的治安防御手段也是有的。这里就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极为罕见的报时兼防御的设施——明代打更房。

打更房坐落在村子西南村口的位置,低矮的一间平房,赭色砂石垒砌,外覆麦秸泥,石板屋顶,占地只有15平方米,看起来很简陋。如果不是看资料介绍,很容易忽略。这所小房子就是古代打更人值班的场所。门外原先有寨门,大门一关,外人就无法进入村子。另一个出入口是村南峭壁边上的文昌庙下。

关于打更的最早记忆来自一部老电影《平原游击队》。里面的更夫张大爷一边咣咣咣敲锣,一边喊着“平安无事喽”。这句话也成了一句经典台词,流传至今。现如今,打更的现象早已从人们生活中消失,现在的人只能从古装影视剧中了解打更的情形。诸如古装剧中更夫敲着梆子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之类。

还记得中学课本中学过的《木兰辞》吗?里面有一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柝,就是供敲打的木质梆子。打更古称击柝,就是指敲梆子巡夜。古代缺少精确的报时手段,白天听钟鼓,晚上就靠打更。打更从天黑开始,分为五更。一更是戌时,晚上7~9点,二更是亥时,晚上9~11点,三更是子时,晚上11点~次日1点,一直到五更天,天亮为止。大家常说的三更半夜,说的就是这个打更报时的时间点。一听打更声,便知道了时间。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听到一更锣响就知道该准备休息了,听到五更梆子响,就知道该起床了下地了。

打更除了负责报时,还要负责巡夜,起到保安巡逻、防火防盗的作用。在城市里,钟鼓楼就是打更人的值班室。但在农村,打更这一职业相对少见。恭水村虽然位于偏远山区,却因为连通遮峪村的晋豫古道,明清时期比较繁华,打更房的出现,从一个侧面旁证了恭水村的富庶历史,也为古代报时、巡逻治安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小小痘疹庙 祈祷保平安

打更房是古时候恭水村的出入口,另一处古代出入口是村南文昌庙下的石券洞,外面连接峭壁半腰上的狭窄山路。两处出入口其实相距并不远,但却有高差区别。打更房在上面偏西,文昌庙在下面靠近崖壁处。当然现在新修了进村道路,原先峭壁上的小路早已废弃不用。文昌庙前的道路被垫高,券洞只能从崖壁这一侧看到。昔日的小路弯弯曲曲紧贴着崖壁,在树木中忽隐忽现,渐渐隐没在时光的缝隙里。

进村要经过石券洞也是北方山村的常态,券洞上一般都有一个小小的庙宇,不是文昌庙、奶奶庙,就是关帝庙,券洞设门,能起到一个防御作用,神庙供神,希冀有神佛保佑村民。恭水村虽然不大,但是庙宇不少,现在还保留有一堂四庙。一堂是观音堂,四庙是关帝庙、文昌庙、痘疹庙、山神庙。

这里面,关帝庙占地面积最大,有近400平方米,位于村西,距离打更房不远处的高处。这座庙创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坐西向东,正殿、倒座戏台、两侧厢房俱全。正殿三间带前廊,槛窗格扇门,斗拱、阑额遍施彩绘,工艺很讲究。殿内没有神像,两侧山墙都有方格壁画,绘制的都是关羽的英武事迹。正殿前台阶下两株高大的柏树像侍卫一样挺立守护。

倒座戏台比较有看头,一层是过道,二层是戏台,分前后场,用隔扇门分开,左右设有便门,雕梁画栋,很精美,也很气派。站在台下仔细观看,脑海中会幻化出一个个戏曲人物,在舞台上摇曳旋转;侧耳谛听,仿佛有穿云裂帛的声音从弦乐鼓点中透出来。一方舞台演绎人生百态,几个角色唱尽人世悲欢离合。

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其中的“病”字,最为人关注。世人谁不想健康长寿?可是命运偏偏不尽如人意,大灾小病常常伴随人一生。尤其是古代社会,医疗不发达,各种疾病肆虐。其中就有一种致死率极高的传染病——痘疹,也就是天花。当时古人面对痘疹除了竭力治疗外,就是求助于神灵保佑。痘疹庙就是供奉痘疹奶奶的神庙,各地都有,一般都附建于城隍庙等大庙的耳殿。

恭水村痘疹庙位于村北一公里处,现存坐北朝南的正殿三间,清代遗构,石碑四通。供奉的神仙叫天姥娘娘,庙里的康熙年间重修痘疹记碑文中记载了痘疹病的由来及危害,天姥娘娘治病之神奇,重修痘疹庙的经过等等。据记载,只要是患了痘疹的人家,焚香礼经,虔诚地呼唤天姥娘娘,天姥娘娘即会在空中显化,痘疹就会立刻消除。

古人的认知局限不必要多加指摘。但小小痘疹庙却是周边五村(恭水、东庄、苇水、遮峪、牛岭)的一座重要庙宇,它正好位于这五个村子的中心位置。各村凡有痘疹患者,都会来朝拜痘疹奶奶,传说也很灵验。后来同治年间重修时,附近的王家庄村、东冶村也加入了捐款的队伍。

随着时代的进步,医疗技术的发展,痘疹(天花)已被彻底治愈,目前我国已无感染天花的病例报道。各地类似的庙宇香火也渐渐衰败了下来。

元宵送瘟神 全村去禳瘟

古村虽然小,又位于悬崖峭壁之上,但受益于交通优势,除了商业贸易受益外,这里的戏曲文化活动也非常丰富。像浊漳河沿岸流行的唱院戏、耍拳、跑旱船等民间文艺活动非常丰富,代代相传。你很难想到,这么小的村子在清朝就拥有村属戏班子,主要以演唱上党梆子戏为主,演唱的剧目达到40多部。

据村中老人口口相传,当年村中的戏班子曾经在河南林县任村穆家庄连演十天,一天三场,剧目不重复。现在村中还保留着清朝戏箱。后来的戏装还有十余箱,手抄剧本20部,是十分难得的研究太行山浊漳河流域戏曲文化的重要资料。

村子里的民俗活动除了和周边村庄大致相似的年节活动之外,恭水村还有一个其他村没有的特色活动,那就是“元宵节送瘟神”活动。每年正月十六晚上,恭水村要举办一场“送瘟神”的活动,主题就是“祛病禳瘟”。村中的社首,也就是祭祀活动的首领,组织村民手端神主牌位,牌位上写“瘟神”“火神”“水神”字样,点燃火把,敲锣打鼓,沿村中各街巷游行着去送瘟神。村民们则在院中点起火把,把家中院中各个角落熏燎一遍,出门加入送瘟神的队伍中,等到各家都把家中熏燎完毕后,送瘟神的队伍走到村外,将香烛、火把集中到一起,再把神主牌位投入,一块焚烧,村民全体叩拜后,仪式结束。

无论是演绎人间悲欢离合的戏曲,还是祈求祛病禳瘟的“送瘟神”仪式,朴素的太行山村民除了有物质上的追求外,精神上、健康上都有着自己的诉求。祈求天眷神顾、祈求风调雨顺、祈求平安健康,将每一个寻常的日子,都过得有滋有味。如同那些静静地矗立在高崖上的老房子,每一栋都有每一栋的姿态,每一栋都有每一栋的风情,它们一起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组成了一幅动态画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感受古村的魅力。(胡海涛)

原标题:深山高崖藏如画古村


[编辑:张乐]

  相关链接
· 长治地区“故县”现象的历史
· 长子县与丹朱的故事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地名
平顺县恭水村:悬崖峭壁上的古村落

南方看水,北方看山,进了山里看什么?自然风光虽然雄奇秀丽,但是人文景观更有味道。八百里太行山,峰峦叠嶂之间,林木葱茏之下,藏着多少古老的村庄,又藏着多少的故事?平顺县石城镇得天独厚,它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平顺县的东大门,自古就是三省商贸交流的重要出入口。辖区内有众多数百年历史的古村落,恭水村就是其中之一。

恭水村藏在大山里,弯弯曲曲的山路会一直把你带到一处悬崖峭壁的高处,和别的古村稍有不同的是,恭水村位于悬崖峭壁的一侧,另一侧是宽广的峡谷,村子地势很高,平均海拔接近1000米,仅次于知名的古村岳家寨的海拔高度。所以,有游客称恭水村为悬崖峭壁上的古村落。

恭水村全村只有50多户,不到两百口人,而且全部姓张。小小的峭壁山村沧桑古老,民风淳朴。这里依山傍水,静谧祥和。东靠石榴山、西傍漳河水、南连虹梯关、北通红旗渠。四周山峰环绕,林木葱茏。这里的古民居、古庙宇精致小巧,高高低低错落排布在一侧的高崖上,远观像一幅画,近看似一座迷宫。紫红色的砂岩墙体、青砖灰瓦、黄色的泥墙,各种色彩斑驳陆离,很容易就使游客的双眼迷离。置身其中,远离城市的喧嚣,青山环绕、漳水作伴,一时之间分不清现实与虚幻。

这里保留着四条长短不一的石板古街道,幽静弯曲,你不知道它会带你走向哪里;这里的古庙小巧精致,除了关帝文昌观音,还有个城里人不知道的痘疹奶奶庙;这里的古代报时、报警系统很有一套,保存至今的打更房十分罕见;这里的风俗特点鲜明,唱院戏、送瘟神、刮街耍拳唱梆子……

图为:恭水村

村后打更房 报时兼治安

初夏时节,记者一行慕名前往。恭水村和同属石城镇的苇水村、白杨坡村、遮峪村相距不远,实际上就是绕一两个山头的距离。

恭水村原名恭则水,它的得名说法不一。个别驴友口中传说是因为此地有几眼泉水,村民们为感谢老天馈赠,饮用前要先把水供在神像前,供献完才饮用,因此叫恭水村。这种说法没有说清“供献”的“供”是如何变成“恭”字的,而且这里紧挨漳河也不缺水,供献感恩的说法不靠谱。比较靠谱的说法是,从远处观看恭水村,会发现,村子坐落的山形、山脉等地理条件组合起来,很像“共”字,正下方有一条余脉,左边有一条泉水瀑、右边有两条泉水瀑,全部组合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恭”字。加上又紧挨着漳河,所以得名恭水村。现在村子里还有一口明代古井,依然为村民们提供着甘甜的山泉水。

恭水村和遮峪村相邻,而遮峪村是古代潞安府出入河南的六条古官道之一,所以,恭水村在古代也算是交通发达的古村。清代乾隆年间,此地归属潞城县管辖,村里曾经有一户大户人家,被誉为出潞城南门外第三富户。

受益于古官道的通达,恭水村也曾是一个比较富裕的村庄。和大多数村庄一样,必要的治安防御手段也是有的。这里就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极为罕见的报时兼防御的设施——明代打更房。

打更房坐落在村子西南村口的位置,低矮的一间平房,赭色砂石垒砌,外覆麦秸泥,石板屋顶,占地只有15平方米,看起来很简陋。如果不是看资料介绍,很容易忽略。这所小房子就是古代打更人值班的场所。门外原先有寨门,大门一关,外人就无法进入村子。另一个出入口是村南峭壁边上的文昌庙下。

关于打更的最早记忆来自一部老电影《平原游击队》。里面的更夫张大爷一边咣咣咣敲锣,一边喊着“平安无事喽”。这句话也成了一句经典台词,流传至今。现如今,打更的现象早已从人们生活中消失,现在的人只能从古装影视剧中了解打更的情形。诸如古装剧中更夫敲着梆子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之类。

还记得中学课本中学过的《木兰辞》吗?里面有一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柝,就是供敲打的木质梆子。打更古称击柝,就是指敲梆子巡夜。古代缺少精确的报时手段,白天听钟鼓,晚上就靠打更。打更从天黑开始,分为五更。一更是戌时,晚上7~9点,二更是亥时,晚上9~11点,三更是子时,晚上11点~次日1点,一直到五更天,天亮为止。大家常说的三更半夜,说的就是这个打更报时的时间点。一听打更声,便知道了时间。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听到一更锣响就知道该准备休息了,听到五更梆子响,就知道该起床了下地了。

打更除了负责报时,还要负责巡夜,起到保安巡逻、防火防盗的作用。在城市里,钟鼓楼就是打更人的值班室。但在农村,打更这一职业相对少见。恭水村虽然位于偏远山区,却因为连通遮峪村的晋豫古道,明清时期比较繁华,打更房的出现,从一个侧面旁证了恭水村的富庶历史,也为古代报时、巡逻治安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小小痘疹庙 祈祷保平安

打更房是古时候恭水村的出入口,另一处古代出入口是村南文昌庙下的石券洞,外面连接峭壁半腰上的狭窄山路。两处出入口其实相距并不远,但却有高差区别。打更房在上面偏西,文昌庙在下面靠近崖壁处。当然现在新修了进村道路,原先峭壁上的小路早已废弃不用。文昌庙前的道路被垫高,券洞只能从崖壁这一侧看到。昔日的小路弯弯曲曲紧贴着崖壁,在树木中忽隐忽现,渐渐隐没在时光的缝隙里。

进村要经过石券洞也是北方山村的常态,券洞上一般都有一个小小的庙宇,不是文昌庙、奶奶庙,就是关帝庙,券洞设门,能起到一个防御作用,神庙供神,希冀有神佛保佑村民。恭水村虽然不大,但是庙宇不少,现在还保留有一堂四庙。一堂是观音堂,四庙是关帝庙、文昌庙、痘疹庙、山神庙。

这里面,关帝庙占地面积最大,有近400平方米,位于村西,距离打更房不远处的高处。这座庙创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坐西向东,正殿、倒座戏台、两侧厢房俱全。正殿三间带前廊,槛窗格扇门,斗拱、阑额遍施彩绘,工艺很讲究。殿内没有神像,两侧山墙都有方格壁画,绘制的都是关羽的英武事迹。正殿前台阶下两株高大的柏树像侍卫一样挺立守护。

倒座戏台比较有看头,一层是过道,二层是戏台,分前后场,用隔扇门分开,左右设有便门,雕梁画栋,很精美,也很气派。站在台下仔细观看,脑海中会幻化出一个个戏曲人物,在舞台上摇曳旋转;侧耳谛听,仿佛有穿云裂帛的声音从弦乐鼓点中透出来。一方舞台演绎人生百态,几个角色唱尽人世悲欢离合。

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其中的“病”字,最为人关注。世人谁不想健康长寿?可是命运偏偏不尽如人意,大灾小病常常伴随人一生。尤其是古代社会,医疗不发达,各种疾病肆虐。其中就有一种致死率极高的传染病——痘疹,也就是天花。当时古人面对痘疹除了竭力治疗外,就是求助于神灵保佑。痘疹庙就是供奉痘疹奶奶的神庙,各地都有,一般都附建于城隍庙等大庙的耳殿。

恭水村痘疹庙位于村北一公里处,现存坐北朝南的正殿三间,清代遗构,石碑四通。供奉的神仙叫天姥娘娘,庙里的康熙年间重修痘疹记碑文中记载了痘疹病的由来及危害,天姥娘娘治病之神奇,重修痘疹庙的经过等等。据记载,只要是患了痘疹的人家,焚香礼经,虔诚地呼唤天姥娘娘,天姥娘娘即会在空中显化,痘疹就会立刻消除。

古人的认知局限不必要多加指摘。但小小痘疹庙却是周边五村(恭水、东庄、苇水、遮峪、牛岭)的一座重要庙宇,它正好位于这五个村子的中心位置。各村凡有痘疹患者,都会来朝拜痘疹奶奶,传说也很灵验。后来同治年间重修时,附近的王家庄村、东冶村也加入了捐款的队伍。

随着时代的进步,医疗技术的发展,痘疹(天花)已被彻底治愈,目前我国已无感染天花的病例报道。各地类似的庙宇香火也渐渐衰败了下来。

元宵送瘟神 全村去禳瘟

古村虽然小,又位于悬崖峭壁之上,但受益于交通优势,除了商业贸易受益外,这里的戏曲文化活动也非常丰富。像浊漳河沿岸流行的唱院戏、耍拳、跑旱船等民间文艺活动非常丰富,代代相传。你很难想到,这么小的村子在清朝就拥有村属戏班子,主要以演唱上党梆子戏为主,演唱的剧目达到40多部。

据村中老人口口相传,当年村中的戏班子曾经在河南林县任村穆家庄连演十天,一天三场,剧目不重复。现在村中还保留着清朝戏箱。后来的戏装还有十余箱,手抄剧本20部,是十分难得的研究太行山浊漳河流域戏曲文化的重要资料。

村子里的民俗活动除了和周边村庄大致相似的年节活动之外,恭水村还有一个其他村没有的特色活动,那就是“元宵节送瘟神”活动。每年正月十六晚上,恭水村要举办一场“送瘟神”的活动,主题就是“祛病禳瘟”。村中的社首,也就是祭祀活动的首领,组织村民手端神主牌位,牌位上写“瘟神”“火神”“水神”字样,点燃火把,敲锣打鼓,沿村中各街巷游行着去送瘟神。村民们则在院中点起火把,把家中院中各个角落熏燎一遍,出门加入送瘟神的队伍中,等到各家都把家中熏燎完毕后,送瘟神的队伍走到村外,将香烛、火把集中到一起,再把神主牌位投入,一块焚烧,村民全体叩拜后,仪式结束。

无论是演绎人间悲欢离合的戏曲,还是祈求祛病禳瘟的“送瘟神”仪式,朴素的太行山村民除了有物质上的追求外,精神上、健康上都有着自己的诉求。祈求天眷神顾、祈求风调雨顺、祈求平安健康,将每一个寻常的日子,都过得有滋有味。如同那些静静地矗立在高崖上的老房子,每一栋都有每一栋的姿态,每一栋都有每一栋的风情,它们一起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组成了一幅动态画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感受古村的魅力。(胡海涛)

原标题:深山高崖藏如画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