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区荫城镇:山墙上的“地皮官司”碑
发布时间: 2023-01-17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古往今来,人们在买房、盖房、翻建、装修等修房造屋环节中,都有可能与左邻右舍发生纠纷。解决纠纷的途径不外乎调解、仲裁、诉讼等手段。一般来说,纠纷解决完毕,双方各安其事也就罢了,鲜有人会将这种事情嚷嚷得满世界都知道。然而,还真有人将这种纠纷之事公之于众,昭告天下,因此也就留下了一段颇有意义的趣闻。

这件事发生在170多年前的清道光年间,地点就是当时的商贸重镇荫城镇。赢了官司的老李专门将判决公文刻碑纪念,并嵌进房屋山墙中。小小石碑记录了一件百多年前的邻里纠纷官司的前因后果,不但为我们留下了一段难得的研究史料,对于荫城古镇来说,这也是一件珍贵的文物。

上党区荫城镇位于长治东南部,曾经是明清时期上党地区四大古镇之一,它是山西明清古村镇建筑的杰出代表,真实保留了明清时期社会生活的历史记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荫城镇在历史上以冶铁和繁荣的铁货贸易誉满华夏,冶铁历史可上溯至春秋时期。至汉朝,荫城已成为上党地区冶铁业中心,设有铁官,驻有铁商。到明代洪武年间,官府在荫城设立了全国铁业所,而当时全国仅有13家铁业所。明《潞州志》记载,荫城当时“户有八百,商有五百,店铺林立,经商如织,商贾如云,列市如栉”,不愧“万里荫城”“千年铁府”的美称。

图为:荫成村俯瞰

荫城镇的核心区域就是荫城村,占地面积也就两平方公里多点。就在这个小小的区域内,现存民国以前传统建筑5000多间,商家门店500多家,更别说还有大量的现代民宅了。单说明清时期留下来的老房子,一栋挨着一栋,密密麻麻的。街巷也很窄,一般宽3米左右,有的更窄。

在这样的生产生活环境中,以明清时期荫城村的富有程度来说,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寸土寸金,一点也不夸张。在当时的荫城,购买地皮,置办房产,那也是丰裕殷实之家才能办得到的事情。一般的小老百姓,还是别想了。

为啥?你看现在荫城村的老房子,都是砖瓦房,还是二层的居多。砖瓦是当时的优质建材,成本很高。有盖砖瓦房财力的人家,都不是一般的有钱人,更别说还有闲钱搞个石雕、砖雕啥的装饰门面了。要知道,当时潞安城内相当多有钱人住的还是砖包土的半砖瓦房,后墙、山墙都是在根基上用土坯搭建的。

明清时期的荫城人有钱,但也并不是浑身沾满铜臭气,依然注重自身修养和崇儒尊礼。这一点可以从许多人家院落门楣上的牌匾文字窥见一斑。像什么“不欺三尺”“滋利惟诚”“有无化居”“树德务滋”“作德心逸”等等,一看就是内儒外商的追求,相当有文化教化意味。

如果仅从这些门匾上的词句就得出古代荫城人都是彬彬君子,那可不尽然。既然是个商贸古村,从商之人还是占大多数的,唯利是图才是正常的。

在这寸土寸金之地,当然少不了地皮纠纷。不过,这解决纠纷的手段却有些出人意料,霸气外露。事主老李不但打官司赢了,还把判决公文刻于石碑之上砌进山墙。这种做法可是极为少见的。

图为:山墙上的“地皮官司”碑

在荫城村老西街一所宅院的西面山墙高处,别出心裁地镶嵌着一块半米宽、一拃多高的石碑。因这块石碑尺寸小,且镶嵌在山墙侧面,远离道路,墙根下又是旱厕,无法走近细看,所以长期以来少有人关注。石碑材质是青石,碑文字数不多,14列,每列6字,总共80多字。原文抄录如下:“此墙为道光二十四年与邻界兴讼公差协约查明绘图禀覆当蒙(?)堂断此墙系李合盛买到苏姓之业与西房后墙一线起造并无偏里偏外之处与邻界毫无干涉着李合盛照赤契管业故立此石存证”。

文字浅显,大意是说,1844年,老李因为宅基地和邻居打官司,公差带双方一起勘界绘图,经主官判断,老李家这堵房墙是买的苏姓房产,盖房时是与西房后墙一起修建的,墙基尺寸没有任何偏差,和周围邻居没有任何关系,老李只管盖房就行了。

这段碑文里需要解释的是“赤契”二字。赤契,通称为红契。古代双方做买卖,一般都要订立契约文书,然后报官府审查以及缴纳过契税后,官府钤盖官印,这样的契书就叫赤契。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白契。白契是未经官府审查未缴契税、未钤盖官印的契书。

据这个判决推断,买主李合盛估计是运气不好。他买了老苏家的地皮要盖新房,或者买了老苏家的旧房翻盖房屋,遇到了难缠的隔壁老王。这隔壁老王说不清是要占便宜,还是纯粹故意欺生,拦着不让盖,于是两家发生官司了。

不过这老李也不是软茬,赢了官司,盖就是了。不行,咽不下这口气,把判决书刻石勒碑,直接砌进山墙,昭告天下:我老李家盖房,地基无偏差,与邻界毫无干系,想占我便宜,没门!

按说,经商做买卖,都讲究和气生财。像荫城村如此兴盛的商贸村,居住生活的人十有八九也和商贸沾点关系,就算是不经商,但邻里之间也讲究和睦相处。况且,国人自古就有“厌讼”思想,社会秩序的规范也以传统礼文化教化下的伦理道德为基础,对簿公堂基本是件不光彩的事情。如果真的有矛盾了,往往也是在周围邻居、族长等的调解下,自行化解。

比如大家熟知的六尺巷(三尺巷)故事,说的就是某地一户人家修院墙(宅基)和邻居发生纠纷,找朝中官员亲戚撑腰。结果得到回信:“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自感惭愧,主动让出三尺。邻居知道后,也深受感动,同样也让出三尺来,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

这个版本有六七个,故事说的事件基本一样,比较知名的是南京六尺巷、安徽桐城六尺巷、河南安阳老城仁义巷等。在沁县也有一个类似的三尺巷故事,和沁县名人吴琠有关。据说他的亲属因为院墙问题和邻居发生纠纷,捎书求助于刑部尚书吴琠。结果吴琠回信上述文字,亲属惭愧之下,让出三尺地皮。邻居也受感动,同样让出三尺,最终形成了宽阔巷子,乡人们美其名曰“三尺巷”。

在“厌讼”思想主导下,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彼此礼让之举,是各朝各代所倡导的主流思想,六尺巷故事在各地流传,体现了“睦邻友好”的和谐精神,而像长治上党区荫城村老李这样和邻居对簿公堂的行为估计是逼急了,要不然,也不会如此高调行事。

从打官司的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算起,到如今已经170多年了。李合盛和邻居之间的恩怨也无从细考究了,只留下这石刻的判决书在提醒着时人和后人:老李家的这房地产官司是赢了的。

这个山墙上的石碑经历了170多年的风吹雨打,却还保留完好,保持着170多年前的模样,可见当时房屋修建的质量。而这块小小的“地皮官司”碑,其实也可以看作是法治教育的一个案例范本。它让大家认识到,宅基地维权最终还是要靠法律。有法律撑腰,更有底气。(胡海涛、司敏)

原标题:山墙上的“地皮官司”碑


[编辑:李倩]

  相关链接
· 黎城县有块“勤政碑”
· 揭秘:长子麻商“背后的故事”
· 长子县法兴寺有块北宋名相“出生证明”碑
· 历史故事:秦赵上党之战
· 沁源县郭道村“关帝巡城庙会”的历史变迁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历史
上党区荫城镇:山墙上的“地皮官司”碑

古往今来,人们在买房、盖房、翻建、装修等修房造屋环节中,都有可能与左邻右舍发生纠纷。解决纠纷的途径不外乎调解、仲裁、诉讼等手段。一般来说,纠纷解决完毕,双方各安其事也就罢了,鲜有人会将这种事情嚷嚷得满世界都知道。然而,还真有人将这种纠纷之事公之于众,昭告天下,因此也就留下了一段颇有意义的趣闻。

这件事发生在170多年前的清道光年间,地点就是当时的商贸重镇荫城镇。赢了官司的老李专门将判决公文刻碑纪念,并嵌进房屋山墙中。小小石碑记录了一件百多年前的邻里纠纷官司的前因后果,不但为我们留下了一段难得的研究史料,对于荫城古镇来说,这也是一件珍贵的文物。

上党区荫城镇位于长治东南部,曾经是明清时期上党地区四大古镇之一,它是山西明清古村镇建筑的杰出代表,真实保留了明清时期社会生活的历史记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荫城镇在历史上以冶铁和繁荣的铁货贸易誉满华夏,冶铁历史可上溯至春秋时期。至汉朝,荫城已成为上党地区冶铁业中心,设有铁官,驻有铁商。到明代洪武年间,官府在荫城设立了全国铁业所,而当时全国仅有13家铁业所。明《潞州志》记载,荫城当时“户有八百,商有五百,店铺林立,经商如织,商贾如云,列市如栉”,不愧“万里荫城”“千年铁府”的美称。

图为:荫成村俯瞰

荫城镇的核心区域就是荫城村,占地面积也就两平方公里多点。就在这个小小的区域内,现存民国以前传统建筑5000多间,商家门店500多家,更别说还有大量的现代民宅了。单说明清时期留下来的老房子,一栋挨着一栋,密密麻麻的。街巷也很窄,一般宽3米左右,有的更窄。

在这样的生产生活环境中,以明清时期荫城村的富有程度来说,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寸土寸金,一点也不夸张。在当时的荫城,购买地皮,置办房产,那也是丰裕殷实之家才能办得到的事情。一般的小老百姓,还是别想了。

为啥?你看现在荫城村的老房子,都是砖瓦房,还是二层的居多。砖瓦是当时的优质建材,成本很高。有盖砖瓦房财力的人家,都不是一般的有钱人,更别说还有闲钱搞个石雕、砖雕啥的装饰门面了。要知道,当时潞安城内相当多有钱人住的还是砖包土的半砖瓦房,后墙、山墙都是在根基上用土坯搭建的。

明清时期的荫城人有钱,但也并不是浑身沾满铜臭气,依然注重自身修养和崇儒尊礼。这一点可以从许多人家院落门楣上的牌匾文字窥见一斑。像什么“不欺三尺”“滋利惟诚”“有无化居”“树德务滋”“作德心逸”等等,一看就是内儒外商的追求,相当有文化教化意味。

如果仅从这些门匾上的词句就得出古代荫城人都是彬彬君子,那可不尽然。既然是个商贸古村,从商之人还是占大多数的,唯利是图才是正常的。

在这寸土寸金之地,当然少不了地皮纠纷。不过,这解决纠纷的手段却有些出人意料,霸气外露。事主老李不但打官司赢了,还把判决公文刻于石碑之上砌进山墙。这种做法可是极为少见的。

图为:山墙上的“地皮官司”碑

在荫城村老西街一所宅院的西面山墙高处,别出心裁地镶嵌着一块半米宽、一拃多高的石碑。因这块石碑尺寸小,且镶嵌在山墙侧面,远离道路,墙根下又是旱厕,无法走近细看,所以长期以来少有人关注。石碑材质是青石,碑文字数不多,14列,每列6字,总共80多字。原文抄录如下:“此墙为道光二十四年与邻界兴讼公差协约查明绘图禀覆当蒙(?)堂断此墙系李合盛买到苏姓之业与西房后墙一线起造并无偏里偏外之处与邻界毫无干涉着李合盛照赤契管业故立此石存证”。

文字浅显,大意是说,1844年,老李因为宅基地和邻居打官司,公差带双方一起勘界绘图,经主官判断,老李家这堵房墙是买的苏姓房产,盖房时是与西房后墙一起修建的,墙基尺寸没有任何偏差,和周围邻居没有任何关系,老李只管盖房就行了。

这段碑文里需要解释的是“赤契”二字。赤契,通称为红契。古代双方做买卖,一般都要订立契约文书,然后报官府审查以及缴纳过契税后,官府钤盖官印,这样的契书就叫赤契。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白契。白契是未经官府审查未缴契税、未钤盖官印的契书。

据这个判决推断,买主李合盛估计是运气不好。他买了老苏家的地皮要盖新房,或者买了老苏家的旧房翻盖房屋,遇到了难缠的隔壁老王。这隔壁老王说不清是要占便宜,还是纯粹故意欺生,拦着不让盖,于是两家发生官司了。

不过这老李也不是软茬,赢了官司,盖就是了。不行,咽不下这口气,把判决书刻石勒碑,直接砌进山墙,昭告天下:我老李家盖房,地基无偏差,与邻界毫无干系,想占我便宜,没门!

按说,经商做买卖,都讲究和气生财。像荫城村如此兴盛的商贸村,居住生活的人十有八九也和商贸沾点关系,就算是不经商,但邻里之间也讲究和睦相处。况且,国人自古就有“厌讼”思想,社会秩序的规范也以传统礼文化教化下的伦理道德为基础,对簿公堂基本是件不光彩的事情。如果真的有矛盾了,往往也是在周围邻居、族长等的调解下,自行化解。

比如大家熟知的六尺巷(三尺巷)故事,说的就是某地一户人家修院墙(宅基)和邻居发生纠纷,找朝中官员亲戚撑腰。结果得到回信:“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自感惭愧,主动让出三尺。邻居知道后,也深受感动,同样也让出三尺来,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

这个版本有六七个,故事说的事件基本一样,比较知名的是南京六尺巷、安徽桐城六尺巷、河南安阳老城仁义巷等。在沁县也有一个类似的三尺巷故事,和沁县名人吴琠有关。据说他的亲属因为院墙问题和邻居发生纠纷,捎书求助于刑部尚书吴琠。结果吴琠回信上述文字,亲属惭愧之下,让出三尺地皮。邻居也受感动,同样让出三尺,最终形成了宽阔巷子,乡人们美其名曰“三尺巷”。

在“厌讼”思想主导下,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彼此礼让之举,是各朝各代所倡导的主流思想,六尺巷故事在各地流传,体现了“睦邻友好”的和谐精神,而像长治上党区荫城村老李这样和邻居对簿公堂的行为估计是逼急了,要不然,也不会如此高调行事。

从打官司的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算起,到如今已经170多年了。李合盛和邻居之间的恩怨也无从细考究了,只留下这石刻的判决书在提醒着时人和后人:老李家的这房地产官司是赢了的。

这个山墙上的石碑经历了170多年的风吹雨打,却还保留完好,保持着170多年前的模样,可见当时房屋修建的质量。而这块小小的“地皮官司”碑,其实也可以看作是法治教育的一个案例范本。它让大家认识到,宅基地维权最终还是要靠法律。有法律撑腰,更有底气。(胡海涛、司敏)

原标题:山墙上的“地皮官司”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