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上党战役前方医院旧址
发布时间: 2022-11-15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屯留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夏商时代属商州,已有2500多年历史,从韩国时开始立县,原名纯留,唐武德五年迁至获壁村,县名也更名为屯留。在屯留区余吾镇北街村,有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党战役前方医院旧址,它同时也是我省首批红色文化遗址之一。

这是一块鲜血浸染过的土地,也是军民血肉联系紧密的地方。满怀着敬仰之情,记者踏上了寻访上党战役前方医院旧址的行程。驱车从市区出发,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它的所在地余吾镇北街村。

图为:上党战役前方医院旧址北楼

和平年代:旧官道旁悄然立

记者在余吾镇北街村新建大路上一路寻觅,却未找到有关上党战役前方医院旧址的踪迹。当问到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时,他热心地告诉记者,上党战役前方医院旧址就在村西的旧官道边,并且详细地描述了一遍前往的路线。按照老人指引的方向,记者很快找到了他强调的标志物——余吾官道上的一座古券楼。

站在这座券楼向南看,不远处还有一座规模、样式基本一样的券楼。原来,北街村古时为长治至太原的必经之路,并设有余吾官道驿站,这两座券楼就是目前北街村范围内保存完好的旧官道遗迹之一。北面券楼向南20多米的路边就是上党战役前方医院旧址。位于路西一座老旧院落的门口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上党战役前方医院旧址”的字样。

1945年上党战役期间,上党战役前方医院(以前称“包扎所”),设在原余吾镇居民李金榜家的院内,坐西朝东,东西长32.3米、南北宽24.6米,占地面积795平方米,中轴线上现存东房12间,西房7间;两侧仅存北楼5间,东房次间辟门楼。

从小就住在这条街上的居民王寒星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这里曾是余吾镇派出所的办公地,余吾镇派出所搬走之后便空闲至今。在旧址现场,记者看到靠街的二层楼前后墙都支起了保护架。进入院落细看,东、西房的房顶部分已坍塌,唯有北面二层小楼保存完整,门窗尽显民国风格。站在院中望去,北面二层小楼像一位垂暮的老者,静静挺立着,如果时光会倒转,仿佛它会带着我们回到民国时期。看着伤员曾经藏身过的房屋,记者眼前浮现出的是一幅幅紧张忙碌、充满血与火的画面,又仿佛看见战火纷飞中,医护和老百姓奋力抢救伤员的坚定身影。

闻讯赶来的北街村党支部书记孙红斌告诉记者,这里地处村落西北角,远离繁华地段,多年的世事变化、人事轮转后,如果不是特意关注,一般人不会留意它的变化。不过从去年起,这处红色遗址、省级文保单位经批准开始进行保护性修缮施工。

图为:上党战役前方医院旧址正房

战争时期:军民一心保胜利

在屯留区文旅局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记者找到了关于上党战役前方医院的相关记载,它们被精心收录在屯留政协编撰的《屯留文史资料》中:“上党战役时,离老爷山战场三十里的余吾镇,既是太岳纵队的指挥部所在地,又驻扎了前线医院,设在余吾(李金榜的大院)。”

上党战役中,八路军战士英勇战斗,对抗来犯之敌。为了给战役提供医疗保障,余吾镇距老爷山、屯留县城都比较近,便于进出,镇上李金榜的院子房间多,便被太岳纵队临时征用。药房、手术室、病房……在这个小小的院落里,一个临时“医院”就这样“诞生”了。

屯留区文旅局党组成员、文旅中心主任程皓专门给记者找出了几本当地的文化与历史类的书籍。其中在屯留政协编撰的《屯留文史资料》中,能找到关于前方医院的一部分记载。资料里是这样记载的:“余吾妇救会主席张菊芬、副主席郭桂英和常委李富兰、常红文、武憨女、宋巧只、原双梅等就把全体妇女组织起来,又要抬运伤员,护理伤员,还为部队缝补军衣,拆洗绷带,还给前线战士做饭送饭。一部分人到部队包扎所(前方医院)去救护伤员,喂水喂饭、洗绷带,每天还抬着担架往返于前方医院与野战医院——襄垣杨泽河(现在的侯堡西北)之间运送伤员战士。另一部分则忙于碾米磨面,做饭烙饼。”

“更感动人的是有个一行四人的担架队,当在前线抢救伤员时,一个担架队员不幸中弹牺牲了,他们就三个人抬伤员,后来他们中又牺牲了一个,剩下的两个人仍坚持往回抬,一直到战斗胜利结束,才抬着同伴的遗体回了家。”屯留区文旅局文物资源管理股股长原科告诉记者,前方医院更具体的资料还在挖掘中,但从这些仅有的文字资料中,仍然能够感受到当时军民一心、不怕牺牲、争取胜利的精神气概。

图为:上党战役前方医院旧址东房

未来期待:保护旧址传遗志

从上党战役前方医院旧址门前石碑的内容,可以看出这里在1989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程皓告诉记者,为了使这处文物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修缮、保护,他曾经多次努力向省文旅局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他们还启动了文物保护措施,为岌岌可危的东房构建了保护架,希望能减轻时间对它的“伤害”。同时,他们也积极向上级申报“红色文化遗址”。2021年,上党战役前方医院旧址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入选全省首批红色文化遗址名录。

程皓总结说,余吾镇北街村李金榜家的院子作为上党战役期间的前方医院驻扎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目前,北街村已经安排了两名文保员负责巡查前方医院旧址。孙红斌说:“我们正在配合屯留区文旅局,根据资料查找参与过前方医院救助工作的相关当事人。有上级文物部门的重视和管理,期待这处文物旧址能够早日面向社会发挥红色教育和传承的作用。”

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省红色革命文物处下拨的修缮资金330万元即将全部到位,对上党战役前方医院保护修缮的实施方案已进入招标阶段。程皓表示,该旧址为研究上党战役提供了实物资料,必将成为当地红色旅游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我们很快将完成对它的抢救性保护、修缮,之后会对该处文物进行实际布展,希望能够早日面向社会,使它代表的战地军民团结奋战的精神得到传扬和继承。(崔玉珍

原标题:战火洗礼下的军民鱼水情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走近,太行军工记忆
· 大垂山下垂阳兵工厂
· 黎城县:讲好“红”故事 壮大“绿”产业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红色
寻访:上党战役前方医院旧址

屯留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夏商时代属商州,已有2500多年历史,从韩国时开始立县,原名纯留,唐武德五年迁至获壁村,县名也更名为屯留。在屯留区余吾镇北街村,有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党战役前方医院旧址,它同时也是我省首批红色文化遗址之一。

这是一块鲜血浸染过的土地,也是军民血肉联系紧密的地方。满怀着敬仰之情,记者踏上了寻访上党战役前方医院旧址的行程。驱车从市区出发,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它的所在地余吾镇北街村。

图为:上党战役前方医院旧址北楼

和平年代:旧官道旁悄然立

记者在余吾镇北街村新建大路上一路寻觅,却未找到有关上党战役前方医院旧址的踪迹。当问到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时,他热心地告诉记者,上党战役前方医院旧址就在村西的旧官道边,并且详细地描述了一遍前往的路线。按照老人指引的方向,记者很快找到了他强调的标志物——余吾官道上的一座古券楼。

站在这座券楼向南看,不远处还有一座规模、样式基本一样的券楼。原来,北街村古时为长治至太原的必经之路,并设有余吾官道驿站,这两座券楼就是目前北街村范围内保存完好的旧官道遗迹之一。北面券楼向南20多米的路边就是上党战役前方医院旧址。位于路西一座老旧院落的门口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上党战役前方医院旧址”的字样。

1945年上党战役期间,上党战役前方医院(以前称“包扎所”),设在原余吾镇居民李金榜家的院内,坐西朝东,东西长32.3米、南北宽24.6米,占地面积795平方米,中轴线上现存东房12间,西房7间;两侧仅存北楼5间,东房次间辟门楼。

从小就住在这条街上的居民王寒星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这里曾是余吾镇派出所的办公地,余吾镇派出所搬走之后便空闲至今。在旧址现场,记者看到靠街的二层楼前后墙都支起了保护架。进入院落细看,东、西房的房顶部分已坍塌,唯有北面二层小楼保存完整,门窗尽显民国风格。站在院中望去,北面二层小楼像一位垂暮的老者,静静挺立着,如果时光会倒转,仿佛它会带着我们回到民国时期。看着伤员曾经藏身过的房屋,记者眼前浮现出的是一幅幅紧张忙碌、充满血与火的画面,又仿佛看见战火纷飞中,医护和老百姓奋力抢救伤员的坚定身影。

闻讯赶来的北街村党支部书记孙红斌告诉记者,这里地处村落西北角,远离繁华地段,多年的世事变化、人事轮转后,如果不是特意关注,一般人不会留意它的变化。不过从去年起,这处红色遗址、省级文保单位经批准开始进行保护性修缮施工。

图为:上党战役前方医院旧址正房

战争时期:军民一心保胜利

在屯留区文旅局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记者找到了关于上党战役前方医院的相关记载,它们被精心收录在屯留政协编撰的《屯留文史资料》中:“上党战役时,离老爷山战场三十里的余吾镇,既是太岳纵队的指挥部所在地,又驻扎了前线医院,设在余吾(李金榜的大院)。”

上党战役中,八路军战士英勇战斗,对抗来犯之敌。为了给战役提供医疗保障,余吾镇距老爷山、屯留县城都比较近,便于进出,镇上李金榜的院子房间多,便被太岳纵队临时征用。药房、手术室、病房……在这个小小的院落里,一个临时“医院”就这样“诞生”了。

屯留区文旅局党组成员、文旅中心主任程皓专门给记者找出了几本当地的文化与历史类的书籍。其中在屯留政协编撰的《屯留文史资料》中,能找到关于前方医院的一部分记载。资料里是这样记载的:“余吾妇救会主席张菊芬、副主席郭桂英和常委李富兰、常红文、武憨女、宋巧只、原双梅等就把全体妇女组织起来,又要抬运伤员,护理伤员,还为部队缝补军衣,拆洗绷带,还给前线战士做饭送饭。一部分人到部队包扎所(前方医院)去救护伤员,喂水喂饭、洗绷带,每天还抬着担架往返于前方医院与野战医院——襄垣杨泽河(现在的侯堡西北)之间运送伤员战士。另一部分则忙于碾米磨面,做饭烙饼。”

“更感动人的是有个一行四人的担架队,当在前线抢救伤员时,一个担架队员不幸中弹牺牲了,他们就三个人抬伤员,后来他们中又牺牲了一个,剩下的两个人仍坚持往回抬,一直到战斗胜利结束,才抬着同伴的遗体回了家。”屯留区文旅局文物资源管理股股长原科告诉记者,前方医院更具体的资料还在挖掘中,但从这些仅有的文字资料中,仍然能够感受到当时军民一心、不怕牺牲、争取胜利的精神气概。

图为:上党战役前方医院旧址东房

未来期待:保护旧址传遗志

从上党战役前方医院旧址门前石碑的内容,可以看出这里在1989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程皓告诉记者,为了使这处文物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修缮、保护,他曾经多次努力向省文旅局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他们还启动了文物保护措施,为岌岌可危的东房构建了保护架,希望能减轻时间对它的“伤害”。同时,他们也积极向上级申报“红色文化遗址”。2021年,上党战役前方医院旧址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入选全省首批红色文化遗址名录。

程皓总结说,余吾镇北街村李金榜家的院子作为上党战役期间的前方医院驻扎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目前,北街村已经安排了两名文保员负责巡查前方医院旧址。孙红斌说:“我们正在配合屯留区文旅局,根据资料查找参与过前方医院救助工作的相关当事人。有上级文物部门的重视和管理,期待这处文物旧址能够早日面向社会发挥红色教育和传承的作用。”

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省红色革命文物处下拨的修缮资金330万元即将全部到位,对上党战役前方医院保护修缮的实施方案已进入招标阶段。程皓表示,该旧址为研究上党战役提供了实物资料,必将成为当地红色旅游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我们很快将完成对它的抢救性保护、修缮,之后会对该处文物进行实际布展,希望能够早日面向社会,使它代表的战地军民团结奋战的精神得到传扬和继承。(崔玉珍

原标题:战火洗礼下的军民鱼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