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丰”景!潞城区南流村稻田身披“黄金甲”
发布时间: 2022-11-11   |  来源: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分享到: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朔风渐起,草木凋零。这样的季节里,潞城区辛安泉镇南流村却出现一道久违的风景线。近日,南流村的水稻丰收,金浪翻滚,稻穗飘香,为这个初冬勾勒出田畴如画的美景。

图为:南流村水稻丰收

一大早,记者便来到这个被蒙蒙细雨和薄雾覆盖的小村庄,湿润的空气里处处弥漫着的丰收的喜悦之情。“我们南流村素有‘上党小江南’的美誉,水源丰富,土地肥沃,十分适宜水稻种植。”南流村刘永刚说,“但近些年因水位下降的原因,村里已经有十几年不能种植水稻了。可喜的是,去年通过辛安泉域生态修复工程,水位上升了不少。所以,今年我们试种了二十多亩水稻,收成很不错。”刘永刚回头望着身后的稻田,脸上有藏不住的喜悦之情。

久违的稻田重新回归到这片土地,用一场阔别十余年的重逢作为生态修复的赠礼。稻田间,金灿灿的稻谷簇拥成一片金色的海洋,村民们手持镰刀,将长长的谷穗割下。刘永刚手捧着一穗长长的水稻,同记者算了一笔账:“南流村今年引进了新品种‘晋稻17号’,预计一亩地能收1000斤水稻,大米产量在700斤左右,总共能收入10万余元,除去各种成本费,村集体收入能达到5万—6万元。”

为了庆祝这场特殊的“重逢”,南流村还于近日举办了“水稻收割节”,让更多人见证分享这丰收盛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张国平沉浸在这片金色美景中,被村民的喜悦深深地感染着:“风吹稻田千重浪,又是一年稻花香。今天有幸参加南流村的‘水稻收割节’,看到这幅丰收的景象,看到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非常开心,我一定要把美好的画面定格在我的相机里。”

今年以来,南流村全面实行有机肥施种,采用精准用水、人工除草等精细化管理手段,发展特色农业,再续水稻“前缘”。刘永刚告诉记者:“明年,我们计划扩大种植面积,种植到100亩左右,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带动村民致富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孙超、张国平)


[编辑:张乐]

  相关链接
· 潞城区召开专业市场规划工作推进会
· 潞城区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例会暨货运车辆疫情防控工作会
· 探秘:潞城“义仓”
· 潞城区政府召开2022年第14次常务会议
· 潞城区“三端发力”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时政要闻
好“丰”景!潞城区南流村稻田身披“黄金甲”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朔风渐起,草木凋零。这样的季节里,潞城区辛安泉镇南流村却出现一道久违的风景线。近日,南流村的水稻丰收,金浪翻滚,稻穗飘香,为这个初冬勾勒出田畴如画的美景。

图为:南流村水稻丰收

一大早,记者便来到这个被蒙蒙细雨和薄雾覆盖的小村庄,湿润的空气里处处弥漫着的丰收的喜悦之情。“我们南流村素有‘上党小江南’的美誉,水源丰富,土地肥沃,十分适宜水稻种植。”南流村刘永刚说,“但近些年因水位下降的原因,村里已经有十几年不能种植水稻了。可喜的是,去年通过辛安泉域生态修复工程,水位上升了不少。所以,今年我们试种了二十多亩水稻,收成很不错。”刘永刚回头望着身后的稻田,脸上有藏不住的喜悦之情。

久违的稻田重新回归到这片土地,用一场阔别十余年的重逢作为生态修复的赠礼。稻田间,金灿灿的稻谷簇拥成一片金色的海洋,村民们手持镰刀,将长长的谷穗割下。刘永刚手捧着一穗长长的水稻,同记者算了一笔账:“南流村今年引进了新品种‘晋稻17号’,预计一亩地能收1000斤水稻,大米产量在700斤左右,总共能收入10万余元,除去各种成本费,村集体收入能达到5万—6万元。”

为了庆祝这场特殊的“重逢”,南流村还于近日举办了“水稻收割节”,让更多人见证分享这丰收盛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张国平沉浸在这片金色美景中,被村民的喜悦深深地感染着:“风吹稻田千重浪,又是一年稻花香。今天有幸参加南流村的‘水稻收割节’,看到这幅丰收的景象,看到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非常开心,我一定要把美好的画面定格在我的相机里。”

今年以来,南流村全面实行有机肥施种,采用精准用水、人工除草等精细化管理手段,发展特色农业,再续水稻“前缘”。刘永刚告诉记者:“明年,我们计划扩大种植面积,种植到100亩左右,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带动村民致富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孙超、张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