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晋冀鲁豫军区军工处附城兵工二分厂
发布时间: 2022-10-24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随着历史档案的解密,潞州区附城村一直流传着兵工生产的传说逐渐浮出水面。那些曾经高度机密的兵工生产走出尘封的历史进入人们的视线。它就是晋冀鲁豫军区军工处附城兵工二分厂。

1946年秋,国民党军队向我根据地发动全面进攻,河北邯郸峰峰兵工八厂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晋冀鲁豫军区决定将兵工厂向长治迁移。当时的兵工八厂一部分由王大勋带队迁往长治市附城村。

附城村在长治市的西门外,距市区不过一里地,水、电、交通便利。迁来后的兵工厂住进了村西的天主教堂。同时,工厂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军工处四厂二分厂”。产品主要有碾片机、冲机、钻床等兵工专用设备。做礼拜的大教堂里面安装了几台皮带车床,改建为机钳工部,分厂厂长为王大勋。全厂最多时有工人816人,有制造多种通用和专用设备的能力:六呎元车床、弹带机、六角车床、电锤、四吨熔铁炉、电焊机、高压水泵、酒精炉、碾片机、打眼机、离心铸造机、小钻车、磅秤、压扣机等各种加工设备100多台,可以为各军工厂制造市场上购不到的制造母机。成为长治地区机械加工能力最强的工具设备生产厂。

图为:生产出的15公分重炮

1947年1月,随着解放战争的进展,前线部队迫切需要攻打坚固工事和城市攻坚的重武器。晋冀鲁豫军区军工处给机械设备最好的附城兵工二分厂下达了制造一二〇重型迫击炮的命令。

附城兵工厂接到大口径迫击炮的设计制造任务后,全厂职工群情激奋,把那种饱受战争创伤后十分珍惜平静生活的幸福感,化作巨大的工作热情和生产积极性。都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上级领导的信任,保证完成任务。在厂区的院墙上和工房里刷写了各种内容的标语口号,如“后方多流汗,前方少流血”“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等。从军工处到兵工厂的工部都有工会活动,工厂里的劳动竞赛搞得红红火火,激发了工人们的荣誉感和比学赶帮的劳动热情。在劳动竞赛的同时积极开展多项文体活动,盛行的上党戏曲、襄垣秧歌和家属们的秧歌舞,活跃了劳动竞赛气氛。职工就餐的大食堂,除了正常的三餐外,还为加班的工人送饭到现场。工长们经常到现场督促和说服深夜加班的工人们赶快下班,不要干得太晚而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即使有这样工作热情高涨的工人队伍,试制工作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厂里有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但是都没有从事设计制造大型火炮的经历,甚至没有见过重炮的样子;加工设备种类不少,但大都是老旧设备,加工精度令人担忧。更缺乏加工炮膛的专用设备,比如专业的来复线拉伸机。试制工作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从重炮制造的策划设计到编制图纸,从材料的选取到加工工艺,全厂广大职工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那种革命的乐观主义和克服困难的无畏精神非常执着,那种必胜的信心极其强大,都成为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当时没有直径12公分~15公分的长圆钢料,所以只好采用火车车厢的车轴来代替。工人们用手锯将车轴两头按炮筒长度锯下,然后上车床进行炮膛加工。

炮尾和炮盘的制作加工也很困难,厂里没有足够的炮尾钢料,只能利用切下的车轴料,经锻工粗镦以后,再进行机钳加工。一二〇七迫击炮属大口径重型火炮,后坐力很大,要求必须有稳定而坚固的炮底盘。当时没有厚钢板,就利用铁道道轨底板将其多块拼焊起来。

试制过程中,军区炮兵团长赵章成专程来到工厂,为设计人员和技术工人讲解重型迫击炮的性能、结构以及战术技术要求,他结合战场的实际使用提出新思路:建议在设计时,把原来的前膛改为后膛,加力于撞针进行击发,变曲射为平射,以直接瞄准轰击敌人的碉堡;同时在整炮的放列、撤收作业的结构上也提出新的设想,将整炮分解用三匹骡子就能驮运。并考虑到其良好的通过性,高山能过,小路能行,射击准备、撤收方便快捷,适应灵活作战的需求,尤其适应山地机动作战。

根据赵团长的建议,厂里采取了边设计、边画图、边试制的方法,以“蚂蚁啃骨头”精神,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制造成功了我军历史上最大口径的一二〇重型迫击炮。为此军工处给机钳工部全体职工记了集体功,工长智修身荣记个人特等功。

为了及时检验样炮的质量和性能,工厂将这一门炮送往正在进行的正太战役战场,由赵章成团长亲自试炮,第一炮就打掉了敌人的一个碉堡。前线的战士为我们自己的兵工厂能生产平射重型大炮而异常兴奋。消息传来,二分厂职工无不为之欢欣鼓舞,生产热情空前高涨。

这种炮装备部队后,备受我军炮兵部队的欢迎,被誉为军中“土坦克”。先后参加了正太、晋中、淮海等战役,和解放安阳、石家庄、运城、临汾等城市的战斗。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很大作用。徐向前副司令员曾这样给军委报告:“在运城外围的战斗中,我太行自制之12公分重炮及15公分重迫炮,威力甚大,在东关、天神庙,12公分重炮一炮伤敌60余人;另一炮打坏汽车6辆。其弹片爆炸杀伤面之直径在50公尺以上。”(注一)

1947年6月,为支持刘邓野战军挺进大别山,全厂开展义务劳动,捐赠4门一二〇重迫击炮给刘邓大军的一个炮兵连队。

1947年到1949年,共生产一二〇迫击炮463门,一五〇迫击炮19门。(注二)

1951年9月,中央兵工局调整布局兵工企业,附城兵工厂改编为三四二厂的二分厂,许冠英为二分厂厂长。

1952年,二机部兵工局决定对三四二厂进行改组:以附城二分厂和天晚集的五分厂为基础,组建新的三〇七厂,厂部驻附城。同时,中央军委拟投资1689万元,对附城三〇七厂进行改造扩建,以扩大迫击炮的生产能力,达到年产迫击炮5000门。二机部派员陪同苏联专家组对附城三〇七厂进行了实地考察,拟在附城新建厂房23000平方米,那是一个规模庞大的迫击炮生产厂。设计要求南京军械总厂达到年产迫击炮1500门的能力,年产量只是附城三〇七厂的三分之一。

但后来在南京考察时发现军械总厂尚有空闲厂房31000平方米,如果将长治附城三〇七厂搬迁南京,利用南京军械总厂的闲置厂房,则可节省资金1689万元。于是考察组作出一个“南京方案”向二机部上报。

1952年9月,彭德怀亲自到南京听取了汇报。军械部部长李仲麟,政委林胜国汇报了具体方案。

经中央军委同意,二机部于1953年1月作出决定:按照“南京方案”附城三〇七厂搬迁南京。

1945年11月开始,从八路军总部军工部、晋冀鲁豫军区军工处、太行铁业促进会、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工业厅,一直到华北军政联合委员会财经联合办事处工业厅、华北公营企业部、二机部兵器工业局。军事工业生产在附城村历经14年,曾经制造了我军历史上的第一门重型迫击炮;冶炼出解放区的第一炉钢,为故县铁厂的高炉建设做了大量的前期技术性试验,为高炉顺利投产奠定基础。

附城村,这块红色的土地,许许多多的老军工在这里攻坚克难,默默奉献,留下了青春的印记和辛勤的汗水,凝成了“把一切献给党”的崇高信念,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人民兵工精神,为我国的军工生产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1947年的附城村,共有104户,474口人,在这不足两平方公里的热土上,聚集了天主堂兵工二厂、府君庙铸工部、军工处试验所三个兵工厂,养育了将近1000人的军工队伍。

附城村,三〇七厂的出发地,从这里走向南京、走向大西南的成都、重庆,书写着中国军工生产新的历史篇章!

附城,这座北方的小村落,在我军工生产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注一:华北军工史料109页。徐向前、滕代远给中央军委电报。原件存中央档案馆第129卷第32号)

(注二:数据来源,华北军工史料561页:解放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主要武器产量表)

参考书目:《华北军工史料》兵器工业出版社

《根据地兵器》解放军出版社

《世纪晨光150年晨光故事》南京三〇七厂(王祥生)

原标题:揭秘七十年前的附城兵工厂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大垂山下垂阳兵工厂
· 军工摇篮 山西黄崖洞“身披红色”迎国庆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红色
揭秘!晋冀鲁豫军区军工处附城兵工二分厂

随着历史档案的解密,潞州区附城村一直流传着兵工生产的传说逐渐浮出水面。那些曾经高度机密的兵工生产走出尘封的历史进入人们的视线。它就是晋冀鲁豫军区军工处附城兵工二分厂。

1946年秋,国民党军队向我根据地发动全面进攻,河北邯郸峰峰兵工八厂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晋冀鲁豫军区决定将兵工厂向长治迁移。当时的兵工八厂一部分由王大勋带队迁往长治市附城村。

附城村在长治市的西门外,距市区不过一里地,水、电、交通便利。迁来后的兵工厂住进了村西的天主教堂。同时,工厂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军工处四厂二分厂”。产品主要有碾片机、冲机、钻床等兵工专用设备。做礼拜的大教堂里面安装了几台皮带车床,改建为机钳工部,分厂厂长为王大勋。全厂最多时有工人816人,有制造多种通用和专用设备的能力:六呎元车床、弹带机、六角车床、电锤、四吨熔铁炉、电焊机、高压水泵、酒精炉、碾片机、打眼机、离心铸造机、小钻车、磅秤、压扣机等各种加工设备100多台,可以为各军工厂制造市场上购不到的制造母机。成为长治地区机械加工能力最强的工具设备生产厂。

图为:生产出的15公分重炮

1947年1月,随着解放战争的进展,前线部队迫切需要攻打坚固工事和城市攻坚的重武器。晋冀鲁豫军区军工处给机械设备最好的附城兵工二分厂下达了制造一二〇重型迫击炮的命令。

附城兵工厂接到大口径迫击炮的设计制造任务后,全厂职工群情激奋,把那种饱受战争创伤后十分珍惜平静生活的幸福感,化作巨大的工作热情和生产积极性。都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上级领导的信任,保证完成任务。在厂区的院墙上和工房里刷写了各种内容的标语口号,如“后方多流汗,前方少流血”“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等。从军工处到兵工厂的工部都有工会活动,工厂里的劳动竞赛搞得红红火火,激发了工人们的荣誉感和比学赶帮的劳动热情。在劳动竞赛的同时积极开展多项文体活动,盛行的上党戏曲、襄垣秧歌和家属们的秧歌舞,活跃了劳动竞赛气氛。职工就餐的大食堂,除了正常的三餐外,还为加班的工人送饭到现场。工长们经常到现场督促和说服深夜加班的工人们赶快下班,不要干得太晚而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即使有这样工作热情高涨的工人队伍,试制工作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厂里有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但是都没有从事设计制造大型火炮的经历,甚至没有见过重炮的样子;加工设备种类不少,但大都是老旧设备,加工精度令人担忧。更缺乏加工炮膛的专用设备,比如专业的来复线拉伸机。试制工作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从重炮制造的策划设计到编制图纸,从材料的选取到加工工艺,全厂广大职工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那种革命的乐观主义和克服困难的无畏精神非常执着,那种必胜的信心极其强大,都成为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当时没有直径12公分~15公分的长圆钢料,所以只好采用火车车厢的车轴来代替。工人们用手锯将车轴两头按炮筒长度锯下,然后上车床进行炮膛加工。

炮尾和炮盘的制作加工也很困难,厂里没有足够的炮尾钢料,只能利用切下的车轴料,经锻工粗镦以后,再进行机钳加工。一二〇七迫击炮属大口径重型火炮,后坐力很大,要求必须有稳定而坚固的炮底盘。当时没有厚钢板,就利用铁道道轨底板将其多块拼焊起来。

试制过程中,军区炮兵团长赵章成专程来到工厂,为设计人员和技术工人讲解重型迫击炮的性能、结构以及战术技术要求,他结合战场的实际使用提出新思路:建议在设计时,把原来的前膛改为后膛,加力于撞针进行击发,变曲射为平射,以直接瞄准轰击敌人的碉堡;同时在整炮的放列、撤收作业的结构上也提出新的设想,将整炮分解用三匹骡子就能驮运。并考虑到其良好的通过性,高山能过,小路能行,射击准备、撤收方便快捷,适应灵活作战的需求,尤其适应山地机动作战。

根据赵团长的建议,厂里采取了边设计、边画图、边试制的方法,以“蚂蚁啃骨头”精神,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制造成功了我军历史上最大口径的一二〇重型迫击炮。为此军工处给机钳工部全体职工记了集体功,工长智修身荣记个人特等功。

为了及时检验样炮的质量和性能,工厂将这一门炮送往正在进行的正太战役战场,由赵章成团长亲自试炮,第一炮就打掉了敌人的一个碉堡。前线的战士为我们自己的兵工厂能生产平射重型大炮而异常兴奋。消息传来,二分厂职工无不为之欢欣鼓舞,生产热情空前高涨。

这种炮装备部队后,备受我军炮兵部队的欢迎,被誉为军中“土坦克”。先后参加了正太、晋中、淮海等战役,和解放安阳、石家庄、运城、临汾等城市的战斗。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很大作用。徐向前副司令员曾这样给军委报告:“在运城外围的战斗中,我太行自制之12公分重炮及15公分重迫炮,威力甚大,在东关、天神庙,12公分重炮一炮伤敌60余人;另一炮打坏汽车6辆。其弹片爆炸杀伤面之直径在50公尺以上。”(注一)

1947年6月,为支持刘邓野战军挺进大别山,全厂开展义务劳动,捐赠4门一二〇重迫击炮给刘邓大军的一个炮兵连队。

1947年到1949年,共生产一二〇迫击炮463门,一五〇迫击炮19门。(注二)

1951年9月,中央兵工局调整布局兵工企业,附城兵工厂改编为三四二厂的二分厂,许冠英为二分厂厂长。

1952年,二机部兵工局决定对三四二厂进行改组:以附城二分厂和天晚集的五分厂为基础,组建新的三〇七厂,厂部驻附城。同时,中央军委拟投资1689万元,对附城三〇七厂进行改造扩建,以扩大迫击炮的生产能力,达到年产迫击炮5000门。二机部派员陪同苏联专家组对附城三〇七厂进行了实地考察,拟在附城新建厂房23000平方米,那是一个规模庞大的迫击炮生产厂。设计要求南京军械总厂达到年产迫击炮1500门的能力,年产量只是附城三〇七厂的三分之一。

但后来在南京考察时发现军械总厂尚有空闲厂房31000平方米,如果将长治附城三〇七厂搬迁南京,利用南京军械总厂的闲置厂房,则可节省资金1689万元。于是考察组作出一个“南京方案”向二机部上报。

1952年9月,彭德怀亲自到南京听取了汇报。军械部部长李仲麟,政委林胜国汇报了具体方案。

经中央军委同意,二机部于1953年1月作出决定:按照“南京方案”附城三〇七厂搬迁南京。

1945年11月开始,从八路军总部军工部、晋冀鲁豫军区军工处、太行铁业促进会、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工业厅,一直到华北军政联合委员会财经联合办事处工业厅、华北公营企业部、二机部兵器工业局。军事工业生产在附城村历经14年,曾经制造了我军历史上的第一门重型迫击炮;冶炼出解放区的第一炉钢,为故县铁厂的高炉建设做了大量的前期技术性试验,为高炉顺利投产奠定基础。

附城村,这块红色的土地,许许多多的老军工在这里攻坚克难,默默奉献,留下了青春的印记和辛勤的汗水,凝成了“把一切献给党”的崇高信念,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人民兵工精神,为我国的军工生产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1947年的附城村,共有104户,474口人,在这不足两平方公里的热土上,聚集了天主堂兵工二厂、府君庙铸工部、军工处试验所三个兵工厂,养育了将近1000人的军工队伍。

附城村,三〇七厂的出发地,从这里走向南京、走向大西南的成都、重庆,书写着中国军工生产新的历史篇章!

附城,这座北方的小村落,在我军工生产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注一:华北军工史料109页。徐向前、滕代远给中央军委电报。原件存中央档案馆第129卷第32号)

(注二:数据来源,华北军工史料561页:解放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主要武器产量表)

参考书目:《华北军工史料》兵器工业出版社

《根据地兵器》解放军出版社

《世纪晨光150年晨光故事》南京三〇七厂(王祥生)

原标题:揭秘七十年前的附城兵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