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县巧用“三妙招”化解“清化收”难题
发布时间: 2022-08-21   |  来源: 长治日报
 
分享到:

“人家往届村干部都没收,就你们收,我没钱。”黎城县西井镇牛居村村民刘土田辩解称。

原来,多年前,他租赁了村集体一间房屋,加工红石板,拖欠村集体资金3642.5元。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开展后,村干部多次上门催缴,还送达了催缴通知书,并告知其不清偿的后果,但刘土田无动于衷,以无钱为由拒不偿还。

7月19日下午,县法院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班与县农经中心配合,在镇村干部陪同下,深入刘土田家中促膝长谈,耐心讲解法律依据,坚决表明追缴态度,积极进行思想引导。当天晚上,刘土田的女儿刘凤英主动到村委会,一次性补缴了欠款。

当天,县法院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班共化解债权338条,涉及金额259.26万元。这是该县发挥司法职能作用,推动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难题化解的一个缩影。

“呆死账”怎么清?“赖账户”怎么管?“硬骨头”怎么啃?

针对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中的这类典型问题,作为市级试点的黎城县巧用“三妙招”,坚持司法推动、上下联动、机制驱动,解难题、调矛盾、促稳定,“清”出了规范秩序,“化”出了发展活力,“收”获了群众满意,壮大了集体经济,提振了发展底气。

妙招一:借“法”力 盘活旧家底

“很多‘陈欠户’‘赖账户’心存侥幸,认为都是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村干部拉不下面子催缴。即便村干部几次三番登门催缴,也赖着不给。”

黎城县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孟洪波分析,“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充分发挥公安局、法院、检察院等政法部门职能作用,为推动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提供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让老百姓明白这个事情不是儿戏。”

庭审现场进村组,法治宣传不停步。县法院组建4个专班,“一把手”挂帅,抽调精干力量,围绕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推进中的“呆死账”等疑难问题,集中梳理、集中办公、集中攻坚,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依规强制清缴,实现案件“快立、快审、快结、快执”。

“庭审现场设在村委会、百姓家门口,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对其他群众也有法治宣传和道德教化作用。”县人民法院西井法庭庭长杨明伟说。

一村一专班、一户一档案、一事一研判,政法部门协同发力,分级分类清理化解,规范处置合同问题。

“合同专项清理后,我们村将100亩集体机动地的承包价从60元合理调整为200元,旧家底增添了新收益。”黎侯镇乔家庄村党支部书记乔慧波喜上眉梢。

妙招二:聚“合”力 甩掉老包袱

“村干部包保‘赖账户’,名单张榜公示。谁完成,给谁挂红星奖励。村里实在啃不下的‘硬骨头’,提级办。”洪井镇庄头村党支部书记康文忠说,“眼下,全村累计化解债权金额149.5万元。”      

合同制定不规范、合同履行不彻底、集体资产不公开……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和矛盾,一方面蚕食着农村集体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也损害了基层干部的公信力,导致群众不满,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绊脚石”。

黎城县委高度重视,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领导小组,组建了4个工作专班,统一组织、协调、调度工作。纪委监委、组织、农业农村、农经、财政、信访等17个部门密切配合,上下联动聚合力,形成了“县委抓决策、镇村抓落实、部门抓指导”的责任体系。

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民主协商、依法处理的原则,县乡村和职能部门协同发力。一般性问题合同,由村里规范办理;不能解决的问题合同,提一级由乡镇办理;情况复杂的问题合同,提两级由县领导小组分类,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分类处理,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一边是村集体搞基础设施没钱,还得赊账;一边是村集体资产‘躺着睡大觉’或者被少数村民占用发财,大多数群众增收无门。各级拧成一股绳后,清理了问题合同,化解了债权债务包袱,该收的钱收回来了,以后工作就好干了。”康文忠说。

妙招三:用“恒”力 催生新底气

“我们村将20余亩闲置土地,出租给县东泰固废回收利用有限公司,用于处理尾矿石。村集体通过收租金,每年可增收5万余元。”黄崖洞镇小寨村党支部书记张燕波算起“增收账”。

“以前村集体把机动地零星出租,今年与村民调换地块后,整合成大块地,统一租赁给玉米深加工企业,村集体每年可增收4万元。同时,老百姓还可以到企业务工增收,一举两得。”西井镇南委泉村党支部书记李海方高兴地说。

……

闲置地盘活增效益、零散地调换增收益、撂荒地退出增利益,黎城县创新实行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136”机制,一杆秤衡量到底,三级研判认定到底,六种路径处置到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催生了发展底气。

依据一个标准、一把尺子,村级初判、乡镇复判、县级邀请专家终判,围绕承包价格偏低、承包期限过长、无偿占用资产资源、改变土地约定用途等6大类问题,分类施策,分类处理。

“比如:承包价格偏低的合同,由村集体与当事人协商,当事人同意调整的,下发合同价款调整通知书,重新签订规范合同;当事人不同意调整的,由村集体下发终止合同通知书,重新发包。”黎城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主任马贵芳说。

截至8月5日,全县已基本完成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债权债务化解、新增地源收费工作,正在进行总结验收。该县共清理不规范合同2091份;化解债权金额8781.83万元,化解债务金额4677.78万元;新增地源约3187亩。

如何保证合同长期规范?黎城县立足长远,建立年度清查制度、年度报告制度等长效机制,恒久用力,确保一清到底、一化到底。

家底清,账目明,收益增。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让村集体“腰包”鼓了,村干部腰杆硬了,发展后劲足了,为推进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夯实了根基。(常珍珍)

原标题:黎城县坚持司法推动、上下联动、机制驱动——“三妙招”巧解“清化收”难题


[编辑:李倩]

  相关链接
· 黎城县打造出55个特色文明实践基地
· 黎城县:新风正气气势如虹 文明之花绽放山城
· 黎城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召开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黎城县
黎城县巧用“三妙招”化解“清化收”难题

“人家往届村干部都没收,就你们收,我没钱。”黎城县西井镇牛居村村民刘土田辩解称。

原来,多年前,他租赁了村集体一间房屋,加工红石板,拖欠村集体资金3642.5元。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开展后,村干部多次上门催缴,还送达了催缴通知书,并告知其不清偿的后果,但刘土田无动于衷,以无钱为由拒不偿还。

7月19日下午,县法院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班与县农经中心配合,在镇村干部陪同下,深入刘土田家中促膝长谈,耐心讲解法律依据,坚决表明追缴态度,积极进行思想引导。当天晚上,刘土田的女儿刘凤英主动到村委会,一次性补缴了欠款。

当天,县法院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班共化解债权338条,涉及金额259.26万元。这是该县发挥司法职能作用,推动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难题化解的一个缩影。

“呆死账”怎么清?“赖账户”怎么管?“硬骨头”怎么啃?

针对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中的这类典型问题,作为市级试点的黎城县巧用“三妙招”,坚持司法推动、上下联动、机制驱动,解难题、调矛盾、促稳定,“清”出了规范秩序,“化”出了发展活力,“收”获了群众满意,壮大了集体经济,提振了发展底气。

妙招一:借“法”力 盘活旧家底

“很多‘陈欠户’‘赖账户’心存侥幸,认为都是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村干部拉不下面子催缴。即便村干部几次三番登门催缴,也赖着不给。”

黎城县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孟洪波分析,“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充分发挥公安局、法院、检察院等政法部门职能作用,为推动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提供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让老百姓明白这个事情不是儿戏。”

庭审现场进村组,法治宣传不停步。县法院组建4个专班,“一把手”挂帅,抽调精干力量,围绕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推进中的“呆死账”等疑难问题,集中梳理、集中办公、集中攻坚,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依规强制清缴,实现案件“快立、快审、快结、快执”。

“庭审现场设在村委会、百姓家门口,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对其他群众也有法治宣传和道德教化作用。”县人民法院西井法庭庭长杨明伟说。

一村一专班、一户一档案、一事一研判,政法部门协同发力,分级分类清理化解,规范处置合同问题。

“合同专项清理后,我们村将100亩集体机动地的承包价从60元合理调整为200元,旧家底增添了新收益。”黎侯镇乔家庄村党支部书记乔慧波喜上眉梢。

妙招二:聚“合”力 甩掉老包袱

“村干部包保‘赖账户’,名单张榜公示。谁完成,给谁挂红星奖励。村里实在啃不下的‘硬骨头’,提级办。”洪井镇庄头村党支部书记康文忠说,“眼下,全村累计化解债权金额149.5万元。”      

合同制定不规范、合同履行不彻底、集体资产不公开……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和矛盾,一方面蚕食着农村集体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也损害了基层干部的公信力,导致群众不满,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绊脚石”。

黎城县委高度重视,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领导小组,组建了4个工作专班,统一组织、协调、调度工作。纪委监委、组织、农业农村、农经、财政、信访等17个部门密切配合,上下联动聚合力,形成了“县委抓决策、镇村抓落实、部门抓指导”的责任体系。

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民主协商、依法处理的原则,县乡村和职能部门协同发力。一般性问题合同,由村里规范办理;不能解决的问题合同,提一级由乡镇办理;情况复杂的问题合同,提两级由县领导小组分类,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分类处理,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一边是村集体搞基础设施没钱,还得赊账;一边是村集体资产‘躺着睡大觉’或者被少数村民占用发财,大多数群众增收无门。各级拧成一股绳后,清理了问题合同,化解了债权债务包袱,该收的钱收回来了,以后工作就好干了。”康文忠说。

妙招三:用“恒”力 催生新底气

“我们村将20余亩闲置土地,出租给县东泰固废回收利用有限公司,用于处理尾矿石。村集体通过收租金,每年可增收5万余元。”黄崖洞镇小寨村党支部书记张燕波算起“增收账”。

“以前村集体把机动地零星出租,今年与村民调换地块后,整合成大块地,统一租赁给玉米深加工企业,村集体每年可增收4万元。同时,老百姓还可以到企业务工增收,一举两得。”西井镇南委泉村党支部书记李海方高兴地说。

……

闲置地盘活增效益、零散地调换增收益、撂荒地退出增利益,黎城县创新实行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136”机制,一杆秤衡量到底,三级研判认定到底,六种路径处置到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催生了发展底气。

依据一个标准、一把尺子,村级初判、乡镇复判、县级邀请专家终判,围绕承包价格偏低、承包期限过长、无偿占用资产资源、改变土地约定用途等6大类问题,分类施策,分类处理。

“比如:承包价格偏低的合同,由村集体与当事人协商,当事人同意调整的,下发合同价款调整通知书,重新签订规范合同;当事人不同意调整的,由村集体下发终止合同通知书,重新发包。”黎城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主任马贵芳说。

截至8月5日,全县已基本完成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债权债务化解、新增地源收费工作,正在进行总结验收。该县共清理不规范合同2091份;化解债权金额8781.83万元,化解债务金额4677.78万元;新增地源约3187亩。

如何保证合同长期规范?黎城县立足长远,建立年度清查制度、年度报告制度等长效机制,恒久用力,确保一清到底、一化到底。

家底清,账目明,收益增。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让村集体“腰包”鼓了,村干部腰杆硬了,发展后劲足了,为推进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夯实了根基。(常珍珍)

原标题:黎城县坚持司法推动、上下联动、机制驱动——“三妙招”巧解“清化收”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