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关县龙泉镇池后村的蓄水池闻名遐迩。它坐落于池后村的中心广场,是池后村的标志性建筑。该村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文化历史底蕴深厚。据该村发掘的明代古墓门楣上的文字记载,村史在389年以上。历史上,该村庙宇、戏台、祠堂、水井、水池等应有尽有。随着时代的变迁,多数古迹已不存在。目前尚存的只有大、小两口蓄水池。
图为:池后村的蓄水池
两口蓄水池均为圆形敞开式。大池为蓄水主池,小池为大池的附属配套池,供大池入水的过滤和溢水的排泄使用。两池相距约1.4米,中间设有水道贯通。
两口蓄水池的建筑档案资料现已无处查询。经实地测量估算,大池的直径约27米,占地面积约572平方米,蓄水量约3800立方米;小池的直径约6.7米,占地面积约35平方米,蓄水量约100立方米。
据调查和现场勘察测量,大池的内部结构为:池中间设有三阶圆环体平台,平台宽度约1.9米。各阶平台由若干台阶连接,供人们下池挑水、淘池使用。大池内壁蓄水面由若干整齐的青石块浆砌而成。从池底往上数,第一阶平台用6圈青石浆砌层;第二阶平台用9圈青石浆砌层;第三阶平台用11圈青石浆砌层。青石浆砌层平均高度约0.324米。从青石浆砌层的圈数及平均高度,可推算出大池的蓄水深度约8.4米。大池设有池门和池边围墙,池边围墙高度约1米,池边围墙厚度约0.45米。
小池结构为圆柱体,蓄水面壁由若干整齐的青石块浆砌而成,蓄水深度约3米。小池设有入水口、出水口、溢水口和池边围墙,池边围墙高度约1米,池边围墙厚度约0.45米。
据调查,该蓄水池修建于二十世纪30年代,由池后村靳氏家族靳瑞萱家出资修建。靳瑞萱,因兄弟排行老四,村民尊称其“四先生”。他生于1894年,卒于1983年。曾留学日本获取医学博士学位。曾在壶关县公署任职,后被委任为山西督军府少将参事、山西省文化委员会总干事、山西医科大学之前身“山西私立川至医学专科学校”校长及其附属医院院长,并兼任绥远禁烟督办等要职。同时还创办了山西第一所女子产科学校一一 “川至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女子产科学校”,开辟了山西省妇幼保健事业的先河,是山西近代医学的奠基人。
据壶关县三晋文化研究会编辑的资料记载:该池始修于1937年,工期3年,由开明绅士靳瑞萱出全资,在村中支锅做饭,发放工钱,实施全员以工代赈形式组织民工修建。据村民靳炳泉(1925年3月出生)生前回忆,大池所处位置原来是一片田地,后来靳瑞萱家将田地改成了打粮场,再后来,又将打粮场改建成了祠堂和大、小水池。村上的祠堂和大、小水池都是靳瑞萱家聘请壶关县建筑专家老申(其名字不详,壶关人,全能匠人)设计指挥建设的。当年修建大、小池时,他曾当小工挑过池土。他说蓄水池所用的每块石头都是从村边山上开采出来,再运到村中让石匠们精雕细琢。据长钢铁运部退休军转干部靳生爵(池后村籍,1934年11月出生)生前的回忆录中记载,“修池人每天靠敲锣上工。那些打夯人喊着自编的号子,把池底土夯实。为防池底漏水,采用在夯实的地面上挖小坑放水实验的方法,检验工程质量。”
蓄水池的水,源于自然雨水,蓄积量大,全年不干枯。池中常年有鱼,爱好者可随时欣赏和垂钓。村中没通自来水前,池中水主供村民日常生活使用,现在主供村民农业生产建设使用。该蓄水池自建成以来,有效解决了池后村百姓的日常生活及农业生产建设用水问题,也曾缓解旱灾之年周边邻村百姓闹水荒时的燃眉之急。如今,80多年过去了,两口蓄水池宛若铜墙铁壁、滴水不漏,依然浇灌和滋润着池后村的田园,造福着池后村的百姓。
历史证明,池后村的蓄水池,无论从其安全性、耐久性、可靠性考验,还是从其适用性、经济性、环保性考量,都很了不起。(靳忠祥)
原标题:池后村的蓄水池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壶关县龙泉镇池后村的蓄水池闻名遐迩。它坐落于池后村的中心广场,是池后村的标志性建筑。该村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文化历史底蕴深厚。据该村发掘的明代古墓门楣上的文字记载,村史在389年以上。历史上,该村庙宇、戏台、祠堂、水井、水池等应有尽有。随着时代的变迁,多数古迹已不存在。目前尚存的只有大、小两口蓄水池。
图为:池后村的蓄水池
两口蓄水池均为圆形敞开式。大池为蓄水主池,小池为大池的附属配套池,供大池入水的过滤和溢水的排泄使用。两池相距约1.4米,中间设有水道贯通。
两口蓄水池的建筑档案资料现已无处查询。经实地测量估算,大池的直径约27米,占地面积约572平方米,蓄水量约3800立方米;小池的直径约6.7米,占地面积约35平方米,蓄水量约100立方米。
据调查和现场勘察测量,大池的内部结构为:池中间设有三阶圆环体平台,平台宽度约1.9米。各阶平台由若干台阶连接,供人们下池挑水、淘池使用。大池内壁蓄水面由若干整齐的青石块浆砌而成。从池底往上数,第一阶平台用6圈青石浆砌层;第二阶平台用9圈青石浆砌层;第三阶平台用11圈青石浆砌层。青石浆砌层平均高度约0.324米。从青石浆砌层的圈数及平均高度,可推算出大池的蓄水深度约8.4米。大池设有池门和池边围墙,池边围墙高度约1米,池边围墙厚度约0.45米。
小池结构为圆柱体,蓄水面壁由若干整齐的青石块浆砌而成,蓄水深度约3米。小池设有入水口、出水口、溢水口和池边围墙,池边围墙高度约1米,池边围墙厚度约0.45米。
据调查,该蓄水池修建于二十世纪30年代,由池后村靳氏家族靳瑞萱家出资修建。靳瑞萱,因兄弟排行老四,村民尊称其“四先生”。他生于1894年,卒于1983年。曾留学日本获取医学博士学位。曾在壶关县公署任职,后被委任为山西督军府少将参事、山西省文化委员会总干事、山西医科大学之前身“山西私立川至医学专科学校”校长及其附属医院院长,并兼任绥远禁烟督办等要职。同时还创办了山西第一所女子产科学校一一 “川至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女子产科学校”,开辟了山西省妇幼保健事业的先河,是山西近代医学的奠基人。
据壶关县三晋文化研究会编辑的资料记载:该池始修于1937年,工期3年,由开明绅士靳瑞萱出全资,在村中支锅做饭,发放工钱,实施全员以工代赈形式组织民工修建。据村民靳炳泉(1925年3月出生)生前回忆,大池所处位置原来是一片田地,后来靳瑞萱家将田地改成了打粮场,再后来,又将打粮场改建成了祠堂和大、小水池。村上的祠堂和大、小水池都是靳瑞萱家聘请壶关县建筑专家老申(其名字不详,壶关人,全能匠人)设计指挥建设的。当年修建大、小池时,他曾当小工挑过池土。他说蓄水池所用的每块石头都是从村边山上开采出来,再运到村中让石匠们精雕细琢。据长钢铁运部退休军转干部靳生爵(池后村籍,1934年11月出生)生前的回忆录中记载,“修池人每天靠敲锣上工。那些打夯人喊着自编的号子,把池底土夯实。为防池底漏水,采用在夯实的地面上挖小坑放水实验的方法,检验工程质量。”
蓄水池的水,源于自然雨水,蓄积量大,全年不干枯。池中常年有鱼,爱好者可随时欣赏和垂钓。村中没通自来水前,池中水主供村民日常生活使用,现在主供村民农业生产建设使用。该蓄水池自建成以来,有效解决了池后村百姓的日常生活及农业生产建设用水问题,也曾缓解旱灾之年周边邻村百姓闹水荒时的燃眉之急。如今,80多年过去了,两口蓄水池宛若铜墙铁壁、滴水不漏,依然浇灌和滋润着池后村的田园,造福着池后村的百姓。
历史证明,池后村的蓄水池,无论从其安全性、耐久性、可靠性考验,还是从其适用性、经济性、环保性考量,都很了不起。(靳忠祥)
原标题:池后村的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