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区上村“麻市碑”:一通记载潞麻交易集市的古碑刻
发布时间: 2022-08-15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潞麻,为桑科大麻属植物,一年生直立草本,因产于潞州而得名,与河北蔚县、山东莱芜、泰安等地所产的麻并称为我国“四大名麻”。《太平寰宇记》记载,麻布与石蜜、人参、紫草、墨并列为潞州五种土产之一;《宋史·地理志》记载:“河东路,……当太行之险地,有盐、铁之饶。其俗刚悍而朴直,勤农织之事业,寡桑柘而富麻苎”。由此可见,长治地区植麻用麻的历史非常悠久。但是,在长治地区与潞麻相关的碑刻资料却为数不多,上党区上村的“麻市碑”为目前仅见的一通记载潞麻交易集市的古碑刻。

图为:长子县东旺村村民在揭麻

麻池、麻绳及其它

在长治地区的很多农村,以前都把村子里的水池叫麻池,小时候听大人们都这样叫,于是自己也跟着叫,随着年龄的增长,才知道把水池叫麻池,主要是因为大多数村庄的麻池除雨季用来泄洪,避免房屋院落进水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沤麻。

1951年由华北区城乡物资交流展览会山西筹备分会编印的《潞麻·曲沃烟》一书介绍说:“山西产麻,目前以大麻最多。……其中尤以长治专区各县所产的麻品质优良,产量最多,销路最远,在省外以潞麻著称。”《长治市志》中记载,长治的潞麻种植面积曾占到山西全省种植面积的 61.6%,是山西省最大的产麻区。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大麻加工方式及其纤维的利用逐步被棉花、黄麻、红麻和化学纤维所替代,使潞麻生产受到影响,播种面积逐年减少,到1985年,潞麻近乎绝种。

无怪乎,长治地区几乎村村曾有麻池;无怪乎,作为一个20世纪70年代在农村出生的人,麻池留给我的记忆,只是妇女们洗衣服,孩子们夏天游泳、冬天滑冰,捉蝌蚪逮青蛙的乐园。但是,现在麻池也近乎绝迹了,它们往往被填平,被村民做了宅基地,在上面盖起了座座新房。

虽然没有见过村中的麻池沤麻,但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我对麻并不陌生,因为以前在生活中但凡遇到捆绑系拉之事都离不开麻绳,甚至孩子嬉戏游乐,像拔河、荡秋千、跳绳等等,也多用的是麻绳。不过,在大家记忆中留下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母亲用来纳鞋底的细麻绳,像前边提到的在生产生活中所用的粗细麻绳大多买的是成品,但母亲纳鞋底所用的细麻绳,却需用拨铞自己打制。打绳时,只见她先用拨铞把麻皮拧成单股半成品,然后再把两股半成品合二为一。麻绳打好后,戴上顶针,拿上针锥,一针一线开始纳鞋底,直至最后变成我们脚下的“千层底”。

麻绳与我们的生活,曾是这样的息息相关。因此,看到麻市碑,便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图为:麻市碑拓片局部

“麻市碑”浅释

《三晋石刻大全·长治县卷》介绍,“麻市碑”为青石质,碑高156厘米,宽55厘米,于清光绪元年(1875)七月上旬立石于北呈乡上村,碑文用楷书写,总12行,满行38字,共392字,由长治县儒学生员张耀奎撰文并书丹。从书中所配的碑石拓片可知,碑文并无篇名,“麻市碑”应该是书籍编纂者根据碑文内容所拟的名称。

碑文以“且夫怀璧自裕,匹夫私己之心;兴利周贫,君子公人之志。大抵私己者多损于人,公人者必多益于人者也”开头,讲述了一番匹夫与君子、公与私的道理。然后,切入正题:“本镇自前明嘉靖戊午(1558)年间兴起集市,……然仅斗行数家,用人无几,合村只糊数人之口。一、四、七期,闲日苦多,一旬坐受七日之困。”现在上村属上党区北呈乡管辖,但据清光绪《长治县志》记载,长治县在清光绪年间仅有四个乡,分别是五龙乡、太平乡、雄山乡和八谏乡,上村属八谏乡,且县志中记载八谏镇的集会日期为一、四、七日。因此,可以断定文中所说的“本镇”并非指北呈乡,更非上村,而是指八谏乡,也即现在的八义镇。

因为集市日期每旬只有3天,老百姓闲着无事,生活贫困,为了带领村人致富,同治三年(1864)春,生员王炳南等人“以乡约十二班,公商义举,领帖文”,兴起麻市,将集市由逢一四七举办,改为逢单举办。取行名为“义均益”,为招揽客商规范经营,他们捐资演戏,酌定章程。兴起麻市十余年来,童叟无欺,诚信经营,使当地客商云集,货积如山,村民们都忙着做生意,再没有无业游民,田野中没有闲置的土地,一有空隙就被种上了潞麻,自此“人务本业,不难仰事而俯畜;民志有定,何至作恶以犯刑”。文章末尾作者感叹,“似此兴利益人,非有公己公人之心者,其畴能者?”于是刻碑立石,希望村人能够永享其利。

从整篇碑文来看,麻市当时是申领到“帖文”,得到政府批准后发起的,而“麻市碑”立于麻市兴盛繁荣十余年后。那么,上村现在还种植潞麻吗?麻市碑的现状如何?义均益号酌定的章程内容有哪些?生员王炳南又给上村人留下了什么样的记忆……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我有了上村之行。

图为:上党区上村

上村访潞麻

驱车到达上村时,正是村中老人们午睡醒来,坐在大门外、巷子里乘凉闲话的时节。村中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几乎人人都有种麻割麻的记忆。因此,说起麻,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但他们的回忆是零乱和碎片化的。问起“麻市碑”,有的说早就没有了,还有的说被县里收走了,总之是人人有记忆,但谁也说不清碑石现在究竟在哪里。

经过一番打听,我们在村中找到了张不理先生。张先生今年73岁,退休十余年来将主要精力用在了编写村志上,目前初稿已经完成。听到我们是来寻访“麻市碑”,他笑哈哈地说,碑就在某村民家门口放着呢,但因与其它杂物堆放在一起,很可能看不到。果不其然,当他带领我们走到那户村民家门口时,只见有一个用铁丝网搭成的囤子,囤子下面叠放着两块石碑,其中下面那块已断为两截。张先生指着那块断裂的石碑说,那就是“麻市碑”。

虽说看不到碑面上的文字,且碑身已断为两截,但知道这块珍贵的碑刻还在,已足以令人心生欢喜。返回村中主街时,张先生指着村南的一片房子说,以前那里可都是上好的麻地,上村是三面环岭,一面临河,有七沟七梁二十八坡之说,独特的地理环境,让上村特别适合种植潞麻,你看潞麻长得又细以高,最怕被风刮水淹,但在上村很少出现那样的情况。

张先生经过走访村里的老人,把潞麻从播种到成皮的全过程写在了村志中,为我们保存下了一个村庄的集体记忆。他说,潞麻种植一般要经过息地、翻地、整地、拱壕、泼粪、下种、倒壕、推平、间苗、培土、浇肥水三遍、打麻池、杀麻、沤麻、晒麻、揭麻等多个环节。每年农历四月开始种麻,到农历六月下旬北呈会前就开始收割,亩产量一般可达100公斤左右。

说到麻池,我特别注意到上村人口中所讲的沤麻池,并非我记忆中的模样。记忆中的麻池水面有三四亩地大小,但上村的麻池却是就地挖成,打在田间地头,为长方形,1米多深。经请教张先生,才知是因为故乡麻少而这里麻多的缘故。沤麻时,上村人将麻秆削叶,捆成直径为30厘的麻捆,整齐码放进预先挖好的麻池中,麻捆上横放细檩条,檩条上再压大石头,要求往池内注水后麻秆不上浮即可。往池内注水要淹至檩条,且注得必须是清水,往往两三个对时过去,池里的水就逐渐有了一股特殊的味道,而潞麻秆的颜色也渐渐变成了微黄。

潞麻种植可以说既是体力活,又是技术活。尤其是沤麻,麻沤不熟,皮揭不下来,影响麻皮质量;捞迟了,麻皮易沤烂,揭下的麻皮就会失去韧劲,同样影响麻皮质量。有经验的麻农会根据近几天的天气变化、麻池里冒出水泡的多少等情况判断麻的生熟,俗话说“多喝一盅茶,沤坏一池麻”“多扯几句话,麻秆兮兮化”,这些农谚俗话充分说明了掌握沤麻“火候”的重要性。

在上村,还有一句俗话叫:“走山东,下汉口,不抵上村一市沟,洋店当铺不用说,七十二家经贸铺。”这句俗话,村中的老人们人人会说。这句话中蕴含着上村的辉煌,上村人的自豪。据村中老人回忆,“市沟”实际上就是村中主街,“麻市碑”原立在街上玉皇庙旁。后来,潞麻改由政府统购,麻秆晒干后成捆称斤分到各家各户,揭成麻皮像交公粮一样上缴国家。除此以外,由村集体进行麻纺出售。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不仅当年的王炳南、张耀奎等人不会知道他们所希望的,能够让后人永享其利的潞麻,现在已经近乎绝迹,又有会谁知道历史悠久的潞麻种植,那田野里的绿纱帐,鳞次栉比的麻池,集市上成堆的麻皮,各种型号的麻绳,雪白的麻秆,也有一天会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记忆,成为村志中的几行文字几段话!(陈慧岩、胡海)

原标题:勾起潞麻往事的“麻市碑”


[编辑:张乐]

  相关链接
· 揭秘:长子麻商“背后的故事”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历史
上党区上村“麻市碑”:一通记载潞麻交易集市的古碑刻

潞麻,为桑科大麻属植物,一年生直立草本,因产于潞州而得名,与河北蔚县、山东莱芜、泰安等地所产的麻并称为我国“四大名麻”。《太平寰宇记》记载,麻布与石蜜、人参、紫草、墨并列为潞州五种土产之一;《宋史·地理志》记载:“河东路,……当太行之险地,有盐、铁之饶。其俗刚悍而朴直,勤农织之事业,寡桑柘而富麻苎”。由此可见,长治地区植麻用麻的历史非常悠久。但是,在长治地区与潞麻相关的碑刻资料却为数不多,上党区上村的“麻市碑”为目前仅见的一通记载潞麻交易集市的古碑刻。

图为:长子县东旺村村民在揭麻

麻池、麻绳及其它

在长治地区的很多农村,以前都把村子里的水池叫麻池,小时候听大人们都这样叫,于是自己也跟着叫,随着年龄的增长,才知道把水池叫麻池,主要是因为大多数村庄的麻池除雨季用来泄洪,避免房屋院落进水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沤麻。

1951年由华北区城乡物资交流展览会山西筹备分会编印的《潞麻·曲沃烟》一书介绍说:“山西产麻,目前以大麻最多。……其中尤以长治专区各县所产的麻品质优良,产量最多,销路最远,在省外以潞麻著称。”《长治市志》中记载,长治的潞麻种植面积曾占到山西全省种植面积的 61.6%,是山西省最大的产麻区。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大麻加工方式及其纤维的利用逐步被棉花、黄麻、红麻和化学纤维所替代,使潞麻生产受到影响,播种面积逐年减少,到1985年,潞麻近乎绝种。

无怪乎,长治地区几乎村村曾有麻池;无怪乎,作为一个20世纪70年代在农村出生的人,麻池留给我的记忆,只是妇女们洗衣服,孩子们夏天游泳、冬天滑冰,捉蝌蚪逮青蛙的乐园。但是,现在麻池也近乎绝迹了,它们往往被填平,被村民做了宅基地,在上面盖起了座座新房。

虽然没有见过村中的麻池沤麻,但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我对麻并不陌生,因为以前在生活中但凡遇到捆绑系拉之事都离不开麻绳,甚至孩子嬉戏游乐,像拔河、荡秋千、跳绳等等,也多用的是麻绳。不过,在大家记忆中留下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母亲用来纳鞋底的细麻绳,像前边提到的在生产生活中所用的粗细麻绳大多买的是成品,但母亲纳鞋底所用的细麻绳,却需用拨铞自己打制。打绳时,只见她先用拨铞把麻皮拧成单股半成品,然后再把两股半成品合二为一。麻绳打好后,戴上顶针,拿上针锥,一针一线开始纳鞋底,直至最后变成我们脚下的“千层底”。

麻绳与我们的生活,曾是这样的息息相关。因此,看到麻市碑,便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图为:麻市碑拓片局部

“麻市碑”浅释

《三晋石刻大全·长治县卷》介绍,“麻市碑”为青石质,碑高156厘米,宽55厘米,于清光绪元年(1875)七月上旬立石于北呈乡上村,碑文用楷书写,总12行,满行38字,共392字,由长治县儒学生员张耀奎撰文并书丹。从书中所配的碑石拓片可知,碑文并无篇名,“麻市碑”应该是书籍编纂者根据碑文内容所拟的名称。

碑文以“且夫怀璧自裕,匹夫私己之心;兴利周贫,君子公人之志。大抵私己者多损于人,公人者必多益于人者也”开头,讲述了一番匹夫与君子、公与私的道理。然后,切入正题:“本镇自前明嘉靖戊午(1558)年间兴起集市,……然仅斗行数家,用人无几,合村只糊数人之口。一、四、七期,闲日苦多,一旬坐受七日之困。”现在上村属上党区北呈乡管辖,但据清光绪《长治县志》记载,长治县在清光绪年间仅有四个乡,分别是五龙乡、太平乡、雄山乡和八谏乡,上村属八谏乡,且县志中记载八谏镇的集会日期为一、四、七日。因此,可以断定文中所说的“本镇”并非指北呈乡,更非上村,而是指八谏乡,也即现在的八义镇。

因为集市日期每旬只有3天,老百姓闲着无事,生活贫困,为了带领村人致富,同治三年(1864)春,生员王炳南等人“以乡约十二班,公商义举,领帖文”,兴起麻市,将集市由逢一四七举办,改为逢单举办。取行名为“义均益”,为招揽客商规范经营,他们捐资演戏,酌定章程。兴起麻市十余年来,童叟无欺,诚信经营,使当地客商云集,货积如山,村民们都忙着做生意,再没有无业游民,田野中没有闲置的土地,一有空隙就被种上了潞麻,自此“人务本业,不难仰事而俯畜;民志有定,何至作恶以犯刑”。文章末尾作者感叹,“似此兴利益人,非有公己公人之心者,其畴能者?”于是刻碑立石,希望村人能够永享其利。

从整篇碑文来看,麻市当时是申领到“帖文”,得到政府批准后发起的,而“麻市碑”立于麻市兴盛繁荣十余年后。那么,上村现在还种植潞麻吗?麻市碑的现状如何?义均益号酌定的章程内容有哪些?生员王炳南又给上村人留下了什么样的记忆……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我有了上村之行。

图为:上党区上村

上村访潞麻

驱车到达上村时,正是村中老人们午睡醒来,坐在大门外、巷子里乘凉闲话的时节。村中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几乎人人都有种麻割麻的记忆。因此,说起麻,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但他们的回忆是零乱和碎片化的。问起“麻市碑”,有的说早就没有了,还有的说被县里收走了,总之是人人有记忆,但谁也说不清碑石现在究竟在哪里。

经过一番打听,我们在村中找到了张不理先生。张先生今年73岁,退休十余年来将主要精力用在了编写村志上,目前初稿已经完成。听到我们是来寻访“麻市碑”,他笑哈哈地说,碑就在某村民家门口放着呢,但因与其它杂物堆放在一起,很可能看不到。果不其然,当他带领我们走到那户村民家门口时,只见有一个用铁丝网搭成的囤子,囤子下面叠放着两块石碑,其中下面那块已断为两截。张先生指着那块断裂的石碑说,那就是“麻市碑”。

虽说看不到碑面上的文字,且碑身已断为两截,但知道这块珍贵的碑刻还在,已足以令人心生欢喜。返回村中主街时,张先生指着村南的一片房子说,以前那里可都是上好的麻地,上村是三面环岭,一面临河,有七沟七梁二十八坡之说,独特的地理环境,让上村特别适合种植潞麻,你看潞麻长得又细以高,最怕被风刮水淹,但在上村很少出现那样的情况。

张先生经过走访村里的老人,把潞麻从播种到成皮的全过程写在了村志中,为我们保存下了一个村庄的集体记忆。他说,潞麻种植一般要经过息地、翻地、整地、拱壕、泼粪、下种、倒壕、推平、间苗、培土、浇肥水三遍、打麻池、杀麻、沤麻、晒麻、揭麻等多个环节。每年农历四月开始种麻,到农历六月下旬北呈会前就开始收割,亩产量一般可达100公斤左右。

说到麻池,我特别注意到上村人口中所讲的沤麻池,并非我记忆中的模样。记忆中的麻池水面有三四亩地大小,但上村的麻池却是就地挖成,打在田间地头,为长方形,1米多深。经请教张先生,才知是因为故乡麻少而这里麻多的缘故。沤麻时,上村人将麻秆削叶,捆成直径为30厘的麻捆,整齐码放进预先挖好的麻池中,麻捆上横放细檩条,檩条上再压大石头,要求往池内注水后麻秆不上浮即可。往池内注水要淹至檩条,且注得必须是清水,往往两三个对时过去,池里的水就逐渐有了一股特殊的味道,而潞麻秆的颜色也渐渐变成了微黄。

潞麻种植可以说既是体力活,又是技术活。尤其是沤麻,麻沤不熟,皮揭不下来,影响麻皮质量;捞迟了,麻皮易沤烂,揭下的麻皮就会失去韧劲,同样影响麻皮质量。有经验的麻农会根据近几天的天气变化、麻池里冒出水泡的多少等情况判断麻的生熟,俗话说“多喝一盅茶,沤坏一池麻”“多扯几句话,麻秆兮兮化”,这些农谚俗话充分说明了掌握沤麻“火候”的重要性。

在上村,还有一句俗话叫:“走山东,下汉口,不抵上村一市沟,洋店当铺不用说,七十二家经贸铺。”这句俗话,村中的老人们人人会说。这句话中蕴含着上村的辉煌,上村人的自豪。据村中老人回忆,“市沟”实际上就是村中主街,“麻市碑”原立在街上玉皇庙旁。后来,潞麻改由政府统购,麻秆晒干后成捆称斤分到各家各户,揭成麻皮像交公粮一样上缴国家。除此以外,由村集体进行麻纺出售。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不仅当年的王炳南、张耀奎等人不会知道他们所希望的,能够让后人永享其利的潞麻,现在已经近乎绝迹,又有会谁知道历史悠久的潞麻种植,那田野里的绿纱帐,鳞次栉比的麻池,集市上成堆的麻皮,各种型号的麻绳,雪白的麻秆,也有一天会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记忆,成为村志中的几行文字几段话!(陈慧岩、胡海)

原标题:勾起潞麻往事的“麻市碑”